專題|「美國影壇的頭號憤青」— 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位標準美國庶民外貌的中年男子,手裡拿著國旗,你以為他在宣揚愛國主義嗎?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一個你應該記著名字的導演,他的紀錄片直指美國的罪惡,以此得了金棕櫚獎,有人以「美國影壇的頭號憤青」來形容他。對抗資本主義與自以為是的美國政府,他選擇站出來指責這些控制政治經濟的大人物,以引人注目而犀利的角度,揭露醜陋的真實,你可以保持沉默,但這是你的權利。

麥可摩爾面對2016總統大選深切警告社會大眾

麥可摩爾面對2016總統大選深切警告社會大眾

麥可摩爾喜歡在影片中加上自己的註解,甚至更喧賓奪主的讓自己當影片的主角,在他的第一部電影《Roger & me》(從片名就可看出他當主角的意圖),開頭一連串家庭影片與相片的回顧,讓人以為他在拍家庭紀錄片,誰也想不到這是部控訴美國通用汽車裁員的影片,而且諷刺的是,這部片的資金是來自他控告出版社老闆無故解雇的賠償金,原因是雜誌不肯登他即將在影片中說的這個故事,而他的回應是放一個被裁員的通用汽車工人當雜誌封面。從《Roger & me》到《華氏911》,他每次都要照顧一下自己的家鄉-密西根福林特,因為那裡曾是全美失業率最高的地方,故事來自個人經驗,麥可摩爾倒做得很徹底,《Roger & me》從他們全家都是通用汽車的員工,不用說福林特更是通用汽車的發源地,卻在八零年代一股腦兒被裁員,只因為通用汽車在墨西哥設廠可付較少的工資,獲取更大的利益,得說這種商業操作是現代化社會的必然進程,也是一大悲哀。

麥可憑藉著一己之力,努力的「dog」(雖然動詞原意是跟蹤,卻是個相當戲謔的用法)-Roger smith,也是本片另一個主角,當時做出這個殘忍決策的通用汽車總裁。他透過訪問許多遭解雇的員工,一方面進行著徒勞無功的「dog smith」行動,進入高級俱樂部或潛入通用汽車年度聚會來獲取與羅傑見面的機會,每次遭到羞辱或是驅趕,都更能反省資本主義下自由的意義,『因為是私人財產,所以可以趕你出去』、『因為是私人問題,所以不能回答』,其實只是一種變相的坐大,有錢可話事,相反的,去看看那些因為繳不出房租而被趕出來的人,他們可以說『這裡是私人財產,所以你不能趕我出去』嗎?不可能,因為房子還是屬於房東的。另外在《Roger & me》有個比較特別的段落,就是在警長進行驅逐房客的動作,讓我想到了梅索兄弟的《推銷員》,兩部影片在「工作」的主題下,產生了強烈的關聯,也是麥可電影中唯一較為「直接電影」的瞬間。

《Roger & me》拍攝中的麥可與拍攝對象雖然麥可很愛加自己的戲份,並不代表他的影片就是真實電影,我相信影響麥可紀錄片風格的是來自新聞媒體或電視節目的表現,勝於歐美紀錄片的傳統,除了他自己是學新聞出身外,生於美國電視傳媒盛行的五零年代,電視的影響力必高過電影,在影片中處處可見誇張嘲諷式肥皂劇或脫口秀的痕跡,不用面對面起衝突照樣能一矢中的,但他的對象已經從通用汽車總裁升級到美國總統。

《華氏 911》中不停的讓布希與幕僚自問自答,影像自己會說話,雖然麥可總是忍不住要吐槽幾句。對於追蹤事件,麥可摩爾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之強悍,而且意外的很有毅力,不是由攝影機去觸發事件的發生,他可以直接用冰淇淋車在國會前面廣播愛國法案的細則,跑去問參議員願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參戰,有點像《怒祭戰友魂》中的奧崎謙三以身試法,只是他是影片的導演。《華氏911》不僅在他一貫仇視資本主義的前提下運作,更向世人展現自稱世界警察的美國政府之無能,甚至有911事件共犯的成分存在,這可是非同小可的討論。

《華氏911》日本版海報「藝術來自人民。」— 電影是藝術,那麼麥可摩爾就是幫助弱勢的正義警探。在反覆的交叉剪接下,我們看到伊拉克無辜平民與美國派去送死年輕士兵的屍體,比起《Roger & me》中宰殺兔子(一個年輕女孩因為靠失業救助金不夠過活,所以要養兔子來賣,麥可還做了一部關於她和兔子的影片《Pets or meat》)還慘忍的畫面,爆炸、哭泣與小布希醜惡的發言,輔以幾首反諷到極點的歌曲,麥可摩爾融合電視與 MV 手法,在這個 Youtube 盛行的網路世代,對紀錄片做了最好的詮釋,真實可以再造,但是事實不能。

導演近年作品仍不遺餘力和權力階級/資本主義對抗,如《資本愛情故事》《插旗攻城市》《華氏11/9》等,反思美國社會與民主現況,預言了川普選總統的亂象。

(原以LA VIE CINE發表, 201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庵 - 故事IP開發的沙龍
8會員
33內容數
影視評論、導演專題、類型專題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麥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遭遇了許多擾人的爭議和精神壓力,但也做了許多公益事業,努力宣揚環保、和平的理念。
Thumbnail
麥可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遭遇了許多擾人的爭議和精神壓力,但也做了許多公益事業,努力宣揚環保、和平的理念。
Thumbnail
法蘭克福學派的大將馬庫色到了美國之後,對美國“虛假”的民主和被技術官僚控制、壓迫的社會提出了什麽樣的批判和改變之道,他的理論如何影響了激進組織的暴力革命路線,暴力革命路線失敗後如何轉向朝組織發起長征,馬庫色的前妻又如何創造今出天肆虐美國的 DEI 教條的訓練、覺醒課程的前身?
Thumbnail
法蘭克福學派的大將馬庫色到了美國之後,對美國“虛假”的民主和被技術官僚控制、壓迫的社會提出了什麽樣的批判和改變之道,他的理論如何影響了激進組織的暴力革命路線,暴力革命路線失敗後如何轉向朝組織發起長征,馬庫色的前妻又如何創造今出天肆虐美國的 DEI 教條的訓練、覺醒課程的前身?
Thumbnail
「私刑者」這類角色自1974年的<猛龍怪客>開始有了鮮明的形象,該片主角僅是一介平民,因為家庭遽變苦等不到正義伸張而走向復仇之路,類型回應當時社會氛圍對治安的不滿、對法律的不信任,而片中以暴制暴的大快人心體現了人民力量的覺醒:若民眾賦予的制裁權無法為你我服務,我們當然有收回權力、捍衛自身的自由!後續
Thumbnail
「私刑者」這類角色自1974年的<猛龍怪客>開始有了鮮明的形象,該片主角僅是一介平民,因為家庭遽變苦等不到正義伸張而走向復仇之路,類型回應當時社會氛圍對治安的不滿、對法律的不信任,而片中以暴制暴的大快人心體現了人民力量的覺醒:若民眾賦予的制裁權無法為你我服務,我們當然有收回權力、捍衛自身的自由!後續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是美國電影協會終生成就獎的獲獎人,擅長改編史實與歷史小說,導演過多部史詩般的電影,同時也獲獎無數。史柯西斯與勞勃狄尼洛合作九部電影,也有五部以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擔任主角的電影。下面這些史柯西斯電影,已經看過幾部呢?
Thumbnail
馬丁·史柯西斯是美國電影協會終生成就獎的獲獎人,擅長改編史實與歷史小說,導演過多部史詩般的電影,同時也獲獎無數。史柯西斯與勞勃狄尼洛合作九部電影,也有五部以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擔任主角的電影。下面這些史柯西斯電影,已經看過幾部呢?
Thumbnail
【奧斯卡的一天】在新聞事件和戲劇手法間,我看到的是萊恩庫格勒想表現的是:身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對人的生命懷著更尊重且小心的態度!
Thumbnail
【奧斯卡的一天】在新聞事件和戲劇手法間,我看到的是萊恩庫格勒想表現的是:身為一個「人」,我們應該對人的生命懷著更尊重且小心的態度!
Thumbnail
從《大地英豪》到《頭號公敵》,不可否認曾有段時間,麥可‧曼恩發揮了一位成功的商業導演應有的票房號召力,但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年華,麥可‧曼恩也曾影響了這一代的我們。 謹以此為記!
Thumbnail
從《大地英豪》到《頭號公敵》,不可否認曾有段時間,麥可‧曼恩發揮了一位成功的商業導演應有的票房號召力,但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年華,麥可‧曼恩也曾影響了這一代的我們。 謹以此為記!
Thumbnail
這位標準美國庶民外貌的中年男子,手裡拿著國旗,你以為他在宣揚愛國主義嗎?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一個你應該記著名字的導演,他的紀錄片直指美國的罪惡,以此得了金棕櫚獎,有人以「美國影壇的頭號憤青」來形容他。
Thumbnail
這位標準美國庶民外貌的中年男子,手裡拿著國旗,你以為他在宣揚愛國主義嗎?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一個你應該記著名字的導演,他的紀錄片直指美國的罪惡,以此得了金棕櫚獎,有人以「美國影壇的頭號憤青」來形容他。
Thumbnail
因為舉世注目的美國總統大選,十一月初秋泛著濃濃的政治味。但政治背後,總是「人心」。心暖和了、鬆緊自若,醞釀的是理性而正直的判斷。這次德國攝影師安德里亞斯.穆埃,用一幅幅巍峨景致裡誇張擺拍的人像中,揭發殘酷現實底層的珍珠,也讓我再度肯定自己的原廠人設。或許,你也能找到一點力量和慰藉。
Thumbnail
因為舉世注目的美國總統大選,十一月初秋泛著濃濃的政治味。但政治背後,總是「人心」。心暖和了、鬆緊自若,醞釀的是理性而正直的判斷。這次德國攝影師安德里亞斯.穆埃,用一幅幅巍峨景致裡誇張擺拍的人像中,揭發殘酷現實底層的珍珠,也讓我再度肯定自己的原廠人設。或許,你也能找到一點力量和慰藉。
Thumbnail
能夠再次一窺將電影「玩」得有聲有色的蓋瑞奇新片,實是今年夏季最有情調之事,沒錯,蓋瑞奇就是在玩電影,這點我們必須承認,而且我們也買帳買得心甘情願。 蓋瑞奇這次不玩草根粗漢的耍笨英倫氣、或是急速解謎
Thumbnail
能夠再次一窺將電影「玩」得有聲有色的蓋瑞奇新片,實是今年夏季最有情調之事,沒錯,蓋瑞奇就是在玩電影,這點我們必須承認,而且我們也買帳買得心甘情願。 蓋瑞奇這次不玩草根粗漢的耍笨英倫氣、或是急速解謎
Thumbnail
人生就是選擇,情節就是創造選擇。這是編劇的職業病。我們的選擇將會創造我們的未來,尤其是當你有了小孩,這樣的選擇已經不是西貢叢林或是美國田園那樣充滿象徵性,而是更貼近我們這當下的處境。是非對錯,將取決於我們如何面對恐懼。恐懼是尊嚴最重要的課題。你害怕什麼?你不怕什麼?這將會決定你擁有什麼。
Thumbnail
人生就是選擇,情節就是創造選擇。這是編劇的職業病。我們的選擇將會創造我們的未來,尤其是當你有了小孩,這樣的選擇已經不是西貢叢林或是美國田園那樣充滿象徵性,而是更貼近我們這當下的處境。是非對錯,將取決於我們如何面對恐懼。恐懼是尊嚴最重要的課題。你害怕什麼?你不怕什麼?這將會決定你擁有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