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與生活(11):養成靜坐習慣與開始精進自我

靜坐與生活(11):養成靜坐習慣與開始精進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天迎來了靜坐滿兩年的生活,前兩天發了篇隨筆日記,看來是累積好一陣子的壓力鬆脫開來,所以產生了大量的思潮,思潮帶動情緒起伏,過了也就過了。想想這也是需要練習的,學習讓那些思潮就這樣流散而去,別對腦海中浮現思潮下判斷與評論。

這篇要將時間拉回到學TM後的生活。如之前提到的,我很努力讓自己每天早晚都有靜坐,並設了鬧鐘提醒自己(早上8點、下午5點),不過這比較像是設防呆措施的概念。仔細思考後,我更深一層的想法是:花錢學會一項心智技術,我對它有所求(希望提升專注力、改善健康等),就不要浪費錢、浪費時間,好好實踐(也是實驗),最後,出於一種我也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我覺得要對得起這份傳承、教導我的老師和自己。

不過,和老師、朋友談過如何養成靜坐習慣,發現顯然不是每個人都和我一樣這樣強迫自己,而且依每個人的狀態不同、看事情優先次序不同,很多人可能一忙起來就把靜坐拋到九霄雲外,或是晚後拖延最後沒做。好比因為要做家事、加班、臨時有急事、出門在外,撥不出時間靜坐。

我可能比較極端,我會因為「我想要靜坐」,所以去調整生活步調和安排。例如,現在我很少跟朋友約早上碰面,因為早上我想盡可能睡飽、好好靜坐(預留太累睡著的時間)、輕鬆吃早餐,再做點家事。下午的部分比較困難,有時會因為和朋友一起出門,很難抽出時間,但我也嘗試過在搭公車、捷運時靜坐,還有找不到地方就跑去捷運站廁所靜坐等,去朋友家時說請別理我半小時,然後跑去靜坐(當然是感情好一點的朋友,然後剛好也沒事要忙)。

很多人可能就沒有我這麼「瘋狂」了,雖然這個瘋狂也頂多是把靜坐歸到和吃飯、睡覺、排泄這種每天都會做的事情裡面。

不過,靜坐這段時間以來,還有一件事情可能在無形中影響很深,那就是「知識面的學習」。從理論上來想也說得通,因為靜坐是一種鍛鍊心智的技術,心智涵蓋了整個思想領域,藉由靜坐將純淨意識的能量帶到日常活動上,再學習經典智慧,就像是開著生命這台車時,一邊定期清理保養、一邊不斷看導航確認前進方向,才能確實抵達目的地。

很幸運的是,我在2月中學TM、4月初就開始學習Ayurveda。Ayurveda是印度的生命科學,我學習的是同來自瑪赫西老師教導的Maharishi Ayurveda知識。因為是生命科學,一開始談的話題非常宏大:何謂生命。這個問題的回答每個人都不同,我也記不太得自己當初是怎麼回答的,要說有沒有正確解答,也要看是從哪個出發點去看的吧。

某方面而言,生命科學也是一種認識自己的科學,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個體生命,如果不認識自己,又要怎麼去認識自己以外的東西?又是怎麼知道「認知」究竟是怎麼樣細密複雜又令人驚嘆的過程?

另一方面,透過這樣寶貴的知識,我開始關心、慢慢了解自己擁有的這副身體。

avatar-img
Teenia的沙龍
9會員
19內容數
踏上修行這條路後,我們身心靈各層面都會獲得滋養與提升,同時也會更清楚看見:外在永遠是持續變動的,內在則有一部分永遠是寧定的。這份筆記想記錄個人漸漸從外在的紛擾走向內在寧靜,再將這份寧靜帶到外在的歷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eeni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次台灣的疫情發展到現在也已經兩個多月,居家工作也持續好一陣子,趁著疫情較先前趨緩之際,稍稍分享自己這一陣子的生活。 這段時間以來,最大的變化是,和家人相處時間變長。畢竟和手足們從早到晚一起在房間裡工作,感覺就像以前求學的時候那樣,好久沒有這種親近感。
好一陣子沒有發布新文章,這是因為我從上個月中開始進辦公室上班了,這顯然是一大挑戰,代表我每天又開始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通勤。
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尖銳,但也是我長久以來心中隱隱好奇的事情。 先簡單說明一下,我學習的是瑪赫西老師帶出來的「超覺靜坐」系統(TM),這套體系已傳有數千年歷史,以往都只在聖山中,由師父將一切知識與技術傳給弟子,目的是維持知識的完整與純淨性。
這次台灣的疫情發展到現在也已經兩個多月,居家工作也持續好一陣子,趁著疫情較先前趨緩之際,稍稍分享自己這一陣子的生活。 這段時間以來,最大的變化是,和家人相處時間變長。畢竟和手足們從早到晚一起在房間裡工作,感覺就像以前求學的時候那樣,好久沒有這種親近感。
好一陣子沒有發布新文章,這是因為我從上個月中開始進辦公室上班了,這顯然是一大挑戰,代表我每天又開始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通勤。
這個問題好像有點尖銳,但也是我長久以來心中隱隱好奇的事情。 先簡單說明一下,我學習的是瑪赫西老師帶出來的「超覺靜坐」系統(TM),這套體系已傳有數千年歷史,以往都只在聖山中,由師父將一切知識與技術傳給弟子,目的是維持知識的完整與純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