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在美國,唯一剩下的免費空間就是你停車的位置─《游牧人生》作者序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正散居在全美各地。


在北達科他州的德雷頓(Drayton, North Dakota),一名曾在舊金山開過計程車的六十七歲老翁正在甜菜田裡收割幹活。氣溫低於零度以下,他從日出做到日落時分,幫忙把從田裡採收的數噸甜菜從卡車裡倒出來。晚上他就睡在旅行車裡,自從他被Uber 擠出計程車產業,再也付不出房租之後,便一直睡在旅行車裡。

在肯塔基州的康伯斯威爾(Campbellsville, Kentucky),一名當過總承包商的六十六歲老婦人正在亞馬遜(Amazon)的倉庫裡值夜班整理貨品,推著一台有輪子的手推車在水泥地上走了好幾英里。這是一份乏味的工作。她吃力地精準掃瞄每項商品,深怕被炒魷魚。到了早上,她會回到她那迷你的拖車式活動房屋,它就停在有跟亞馬遜簽約的其中一處流動式房屋停放場裡,像她這樣的游牧打工客(nomadic workers)都是在這種停放場裡住宿過夜。

在北卡羅萊納州的新伯恩(New Bern, North Carolina),一名婦人的全部家當就是一台淚滴型的活動房屋—它迷你到靠摩托車就能拖行。目前她跟她的一位朋友一邊當沙發客,一邊找工作。這位三十八歲的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原住民雖然頂著碩士學位,但過去一個月來填了幾百份的工作申請表,還是找不到工作。她知道正值採收的甜菜田急需人手,但得繞過半個美國才能到達那裡,她負擔不起旅費。她住進活動房屋的原因之一是,幾年前她失去了非營利機構裡的工作。那份工作的資助經費都用罄之後,她除了付學生貸款之外,就再也租不起房子了。

在加州的聖馬可斯(San Marcos),一對三十幾歲的夫婦開著一輛一九七五年分GMC自走式露營車停在路邊擺攤賣南瓜,另外也設置了兒童遊樂場和可愛動物園區。那是他們花了五天時間在閒置的沙地上從無到有搭建起來的。再過幾個禮拜,他們就會改賣聖誕樹。

在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泉市(Colorado Springs, Colorado),一名七十二歲的車居族在從事營地裡的維修工作時,不慎斷了三根肋骨,如今趁探訪家人之際順道休養身體。


* * *


一直以來,流動工人、異鄉漂泊客、臨時工,騷動不安的靈魂始終存在。但如今,就在第二個千禧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幫新的流浪族。他們已經上路,從沒想過有朝一日竟然得去流浪。他們放棄了傳統的屋舍和公寓,改住進所謂的﹁帶輪的地產﹂ 裡—箱形旅行車、二手露營車、校車、皮卡野營車、旅行拖車,和普通的老式四門轎車。他們開車遠離曾是中產階級必須面對的棘手選擇,譬如:你想要食物還是補牙?付房貸還是付電費?付車貸還是付藥費?繳

房租還是繳學貸?買衣服禦寒還是買油料通勤?

對很多人來說,這答案一開始似乎都很極端。

既然不能幫自己加薪,那何不乾脆砍掉最大筆的支出算了?用四輪生活來取代磚造的住所?

有人稱他們是「無家可歸的遊民」(homeless)。但新的游牧族(nomads)拒絕這個標籤。既有地方遮風避雨又有交通工具的他們,搬出一個全然不同的字眼—自稱「無屋可歸的人」(houseless)。這夠簡單俐落了吧!

遠望之下,很多人會被誤認是開著露營車到處逍遙的退休人士。當他們偶爾犒賞自己去看場電影或上餐廳吃晚餐時,便完全融入人群。他們在心態上和外表上,有很大程度是很中產階級的。他們的衣服是在自助洗衣店裡洗,他們加入健身房純粹是看上它們的淋浴設備。其中有很多人是因為多年的儲蓄被經濟大蕭條(Great Recession)洗劫一空才動身上路。為了加滿油箱和填飽肚子,他們超時工作,辛苦付出勞力。在薪資固定和居住成本上揚的年代,為了活下去,他們索性將租金和房貸的枷鎖從身上解開。他們代表的是正在頑強求生的美國。

只是對他們來說—或者對任何人來說—光是活下來還不夠。於是乎,原本的最後一搏,反倒變得像是對某種什麼更宏偉的東西發出的吶喊。生而為人的意思是,你嚮往的不能只是生計的勉強維持而已。我們除了需要溫飽和遮風避雨的地方之外,也需要懷抱希望。

只要上路就有希望。這是前進的動能所衍生的副產品。充滿機會的一種感覺,就像這個國家一樣地遠天闊。也是鏤心刻骨的一種信念,堅信某種更美好的東西必將降臨。它就在前方,就在下一座小鎮、下一份工作、下一次有機會碰上陌生人的時候。

而好巧不巧,在遇到的陌生人裡頭也有游牧客。當他們在網路上、工作上或野外宿營遇見彼此的時候,族群便儼然成形。他們之間有某種共識,有某種相濡以沫的情誼。若誰的旅行車拋錨了,他們會義不容辭地幫忙籌錢。這裡有一種很容易感染的情緒:就像有某件大事正在發生。這個國家正在快速改變,老舊的結構正在瓦解,他們就處在新舊交替的震央所在。尤其是半夜,圍坐著營火,感覺就像在驚鴻一瞥中望見了烏托邦。

我寫這本書的時候,正值秋天。冬天就快到了。例行性裁員向來是找季節性的臨時工來開刀。於是游牧族收拾營地,回到他們真正的家—公路上—像血液裡的細胞穿透這個國家的血管,繼續移動。他們出發去找親友,或者只是找個暖和一點的地方,也有人會遊遍整座大陸,但全都數算著里程,就像拉出一長串的美國幻燈捲片一樣—速食連鎖店和大型購物中心、在嚴寒下沉睡的大地、汽車經銷商、超級教會、通宵營業的餐館、單調的平野、牲畜飼養場、死氣沉沉的工廠、建築工地、超級商場、白雪覆頂的山峰。這些公路景色宛若倒帶似地一幕幕往後飛掠,穿越白日,進入黑夜,直到疲倦襲來,睡眼惺忪地在路邊找個地方休息。可能停在渥爾瑪商場(Walmart)的停車場,也可能停在安靜的郊區街道,又或者就停在卡車休息站,然後在怠速引擎的搖籃曲中沉沉睡去。第二天一大清早,趕在別人發現之前,又開回公路。他們繼續行駛,心安理得,因為他們知道:

在美國,唯一剩下的免費空間就是你停車的位置。


raw-image

《#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紙本書

城邦花園│https://bit.ly/34hB4cT
博客來│https://bit.ly/328A6xX
讀冊│https://bit.ly/328zXup
金石堂│https://bit.ly/2oFak72
誠品│https://bit.ly/3378J8O


📱電子書

Google Play│https://bit.ly/36uruFw
Rakuten Kobo│https://bit.ly/2JFIe2L
Readmoo│https://bit.ly/34iWZAh
博客來│https://bit.ly/2N7lk6G
讀冊│https://bit.ly/2ChCbg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臉譜出版的沙龍
93會員
472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臉譜出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原因我雖然不清楚,但打從奧迪入獄的那天起,似乎就一直有人在背後指使大家殺他,而且一個月前情況越演越烈,那孩子被刺、被勒、被打、被關又被燒,卻從來都不恨、不悔,也從不示弱。」 摩斯抬頭迎向黛瑟蕊的凝視。 「妳想知道他為什麼逃跑是吧,妳問錯問題了。妳該問的是,他為什麼等到現在才逃。」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6
入獄十年的運鈔車搶匪,在刑期屆滿前一天從大牢裡消失, 如果明天就能合法重獲自由,為什麼要在今天冒險逃獄? ◆《請找到我》、《守護妳》國際懸疑推理暢銷名家邁可‧洛勃森醞釀二十年精湛純熟代表作 ◆改編電影由《原罪犯》、《分手的決心》韓國名導朴贊郁籌拍中 ◆勇奪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金匕首獎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2025/04/25
以能力為依據評價他人時,容易落入類似的陷阱當中。比方說,在商場、職場上,某種程度上必須給人「那個人表現非常優秀」、「他沒做出成果」等等評價。但如果將之進一步解讀為「沒做出成果的人,就是沒有用的人」,或是 「能力差,一點價值也沒有」,便武斷地全盤否定那個人,就太危險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游牧族\車居族\露營打工族,這群數以萬計,以旅行車為家,像候鳥遷徙般尋找季節性時薪工作的人有很多稱呼。作者為了精確呈現這個群體的生存環境、社群網絡、生活心態,以及迫使他們放棄固定住屋的社會經濟因素,自己也開起露營車。三年的追蹤訪談後,她寫成這本內容詳實,極富人文關懷又不顯濫情的紀實報導。
Thumbnail
游牧族\車居族\露營打工族,這群數以萬計,以旅行車為家,像候鳥遷徙般尋找季節性時薪工作的人有很多稱呼。作者為了精確呈現這個群體的生存環境、社群網絡、生活心態,以及迫使他們放棄固定住屋的社會經濟因素,自己也開起露營車。三年的追蹤訪談後,她寫成這本內容詳實,極富人文關懷又不顯濫情的紀實報導。
Thumbnail
我們到底期待著怎麼樣的晚年? 是到處遊山玩水,四處旅遊的自由生活,還是舒適的退休生活,待在家裡面讓孩子或是看護照顧著? 如果是差一點的情形 是到處流浪打工,睡在大賣場停車場的露營車中,還是一個人獨居在家中,唯一期待的是偶爾會來拜訪的社工?
Thumbnail
我們到底期待著怎麼樣的晚年? 是到處遊山玩水,四處旅遊的自由生活,還是舒適的退休生活,待在家裡面讓孩子或是看護照顧著? 如果是差一點的情形 是到處流浪打工,睡在大賣場停車場的露營車中,還是一個人獨居在家中,唯一期待的是偶爾會來拜訪的社工?
Thumbnail
這些60-70歲的游牧族,十分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觀感,更是拒絕被歸類為無家可歸的遊民,因為他們並不是無家可歸,若要認真說,可以說是無屋可歸,他們可是有能遮風避雨的交通工具呢! 不過,游牧族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惬意,反而得為了微薄的收入,四處遷徙到那些有提供工作機會的州。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
Thumbnail
這些60-70歲的游牧族,十分在乎別人對他們的觀感,更是拒絕被歸類為無家可歸的遊民,因為他們並不是無家可歸,若要認真說,可以說是無屋可歸,他們可是有能遮風避雨的交通工具呢! 不過,游牧族的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惬意,反而得為了微薄的收入,四處遷徙到那些有提供工作機會的州。好不容易找到了工作......
Thumbnail
永恆是什麼?是那充滿孔洞的石頭,風蝕峽谷間的跳躍與遙望,遍地普通、握在手中卻成為信物,牽起萍水相逢,投擲入悼念史汪奇的篝火。是夕陽剪影下仰望模型恐龍,山林間頹然傾倒的參天巨樹,是見證生老病死,帝國興起又衰落,而海天無垠,萬物生生不息。
Thumbnail
永恆是什麼?是那充滿孔洞的石頭,風蝕峽谷間的跳躍與遙望,遍地普通、握在手中卻成為信物,牽起萍水相逢,投擲入悼念史汪奇的篝火。是夕陽剪影下仰望模型恐龍,山林間頹然傾倒的參天巨樹,是見證生老病死,帝國興起又衰落,而海天無垠,萬物生生不息。
Thumbnail
就在帝國鎮垂死的同時,另一種全然不同的公司鎮正在南方七十英里外的地方蓬勃發展。 從很多方面來看,它給人的感覺跟帝國鎮完全相反。它無法提供中產階級該有的穩定保障,反而住了一群「朝不保夕的階級」:工資微薄的短期臨時工。說得更精確一點,就是住在露營車、活動房屋、旅行車、甚或帳篷裡的上百名流動工人。
Thumbnail
就在帝國鎮垂死的同時,另一種全然不同的公司鎮正在南方七十英里外的地方蓬勃發展。 從很多方面來看,它給人的感覺跟帝國鎮完全相反。它無法提供中產階級該有的穩定保障,反而住了一群「朝不保夕的階級」:工資微薄的短期臨時工。說得更精確一點,就是住在露營車、活動房屋、旅行車、甚或帳篷裡的上百名流動工人。
Thumbnail
我是在做某雜誌的一個專題報導時,初識琳達的。那個專題是正在成長中的美國游牧族次文化,也就是二十四小時逐公路而居的一群人。*在那群漂泊的靈魂裡,有很多人跟琳達一樣是在試著逃脫經濟上的自相矛盾:不斷上漲的房租和固定不變的薪資,兩者不停衝撞,一個永遠勢不可擋,一個總是紋風不動。
Thumbnail
我是在做某雜誌的一個專題報導時,初識琳達的。那個專題是正在成長中的美國游牧族次文化,也就是二十四小時逐公路而居的一群人。*在那群漂泊的靈魂裡,有很多人跟琳達一樣是在試著逃脫經濟上的自相矛盾:不斷上漲的房租和固定不變的薪資,兩者不停衝撞,一個永遠勢不可擋,一個總是紋風不動。
Thumbnail
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正散居在全美各地。   在北達科他州的德雷頓(Drayton, North Dakota),一名曾在舊金山開過計程車的六十七歲老翁正在甜菜田裡收割幹活。氣溫低於零度以下,他從日出做到日落時分,幫忙把從田裡採收的數噸甜菜從卡車裡倒出來。晚上他就睡在旅行車裡。
Thumbnail
當我寫這本書的時候,他們正散居在全美各地。   在北達科他州的德雷頓(Drayton, North Dakota),一名曾在舊金山開過計程車的六十七歲老翁正在甜菜田裡收割幹活。氣溫低於零度以下,他從日出做到日落時分,幫忙把從田裡採收的數噸甜菜從卡車裡倒出來。晚上他就睡在旅行車裡。
Thumbnail
同名電影榮獲──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大獎★ ★爛番茄滿分開盤★ 多倫多影展伊伯特導演獎得主 趙婷 改編原作 《意外》金獎影后 法蘭西絲麥朵曼 主演 歷經二○○八年美國金融海嘯的新興族群── 他們的退休生活,是開著車駛離美
Thumbnail
同名電影榮獲── ★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大獎★ ★爛番茄滿分開盤★ 多倫多影展伊伯特導演獎得主 趙婷 改編原作 《意外》金獎影后 法蘭西絲麥朵曼 主演 歷經二○○八年美國金融海嘯的新興族群── 他們的退休生活,是開著車駛離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