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能力圈,投資舒適圈

2021/03/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篇要植入觀念
  1. 不要將自己投資圈隨意擴大
  2. 用能力圈(工作能力)+ 舒適圈(興趣事物)帶出投資圈
  3. 接受自己不足,投資沒有對錯只有輸贏。
  4. 就算自己的投資圈很小也無紡,只要投資龍頭就好
  5. 投資的市場很重要
2020年 4月20日(一)美國時間, WTI西德州原油期貨結算價 -37.63元,成為史上第一次負數期貨合約價,整個禮拜都在傳慘賠 550萬對帳單,負數期貨到底怎麼發生的?谷歌就有一堆,本篇並不是探究負值原因,只想聊聊"投資"罷了。
空前崩跌!紐約原油-37.63美元作收 下跌逾300%!https://udn.com/news/story/6811/4507015
能力圈與舒適圈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性質
能力圈、舒適圈,聽起來好像很像,但這兩個如果擺在職場或投資中,會產生非常大的差異,先來談談能力圈好了;能力圈就是本身獲得知識,透過深化內轉成專業,最後透過執行將能做的部分呈現出來,如果放在職場上,就是工作瞭解及掌握有多高? 除能獨立作業外,能否提高效率及產出更高價值,而能力圈環境時常有壓力、競爭、低迷、不順心等負面情緒。
舒適圈內的心理狀況 : 爽!! 熟悉環境內,做喜歡的事情(且做得很好),無壓力、非常 chill
『 Confort Zone 』具有較強控制力,發揮熟練技能,做事不會感到困難,能將專業某領域變成自己的一部分,達到能力圈的昇華。舒適圈內找到的投資標的,面臨風險將小於能力圈更多,但是建立起投資舒適圈前提,你的能力圈也要夠深。
然而能力圈真的是一個圓型嗎?不是的。發展能力圈因子是"專注投入",只投入一件事情上的人,能力圈長相又長又尖,非圓形或五角形。其中最典型人物-愛因斯坦,常常數學、物理獲得高分,文科卻非常糟糕,嚴重偏科導致無法順利入學,最後無礙對物理界的貢獻;另外一位就是巴菲特,投資領域已達神級高玩,卻是生活白癡。
知識:長度、廣度『 二維空間 』 投資圈:講求長度、廣度、深度『 三維空間 』
當你不斷增加能力圈,但還沒達到舒適圈程度,就開始投資,會發現高估自己的能耐,舉例來說:醫師投資生技股績效一定好? 那機師投資航空股? 運動員投資運動概念股? 金融從業人員投資金融股? 這邏輯並非正確,對吧!!?
從心理學角度,每個人都處於一種無知、認知偏差的狀況,導致自我膨脹而高估自己;投資圈是由舒適圈與能力圈重疊之後,產生出的領域,那是風險最低的範圍中!! 投資圈除了長、寬還多了一個深度【這邊以深度取代高度】。看下圖會發現,投資圈很小,投資其實是先控制風險,才看報酬,但往往因果顛倒,碰到股市修正才知道自己承受風險有多大,如一開頭所說的原油價格負數,使虧損超出想像。
The risk of what u think u know
  • 當未踏入投資領域時,會感覺有自信
  • 當開始涉入投資領域時,因眼界和見識的不足,導致高估且自我膨脹
  • 隨著投資知識增加,會發現天外有天,開始反省;但有人卻還是無知,拼命下更多錯誤決策,產生更大虧損
  • 最後知識日積月累,重新定位自己的舒適圈、能力圈、投資圈,跳出「認知的風險」
有時候投資小白比有經驗老手賺更多?為什麼呢?
美股之大,不管冷門、熱門產業龍頭,市場都會尊重
因為第一步投資市場不同,最終產生的報酬率將會產生10倍,甚100倍差距,勇敢踏出到國外市場,同時是拓展能力圈,深耕投資圈的機會。

美股經營品牌,台股經營供應鏈關係,配單與接單之間,思考的投資邏輯大不相同。
【食品業】可口可樂 (KO)、百事可樂 (PEP)是上游配單,宏全 (9939)則是下游接單。 【伺服器】臉書 (FB)、亞馬遜 (AMZN)、微軟 (MSFT)、Alphabet (GOOG)是配單,鴻海 (2317)、廣達 (2382)下游代工接單。
那如果兩者都是經營品牌的公司呢? 【旅遊業】 booking holding (BKNG) VS 雄獅(2731) 【餐飲】 麥當勞(MCD)、百勝餐飲(YUM) VS 王品(2727)、天蔥(2740) 【咖啡】 星巴克(SBUX) VS 美食KY(2723)
論資本市場中最大差異,就是 本益比 & 股價,資本市場是大小眼的,台灣市場主流股往往是科技股,就算雄獅、王品、美食KY在怎麼拼命,被重視程度難以相比,這對投資是致命硬傷。
你只需要評估在你能力圈範圍之內的幾家公司就足夠了。能力圈範圍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範圍華倫·愛德華·巴菲特
波佛李歐
波佛李歐
波佛李歐『私人投資諮詢師』 投資上的煩惱,傾聽您問題後,將為您開立投資的處方籤。 受夠總是被推銷金融商品,只能投資『專家們』制定『好』的產品,卻沒真正在乎你的需求及適合性, 有以上苦惱,請讓我替你投資組合把脈,超過十年的投資經歷,利用鋼筆寫目標,鉛筆寫方法,循著規劃建築獲利,探索屬於您的投資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