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巴菲特2019股東大會提醒了我什麼?

2019/05/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9年巴菲特股東大會在5/4,每年都有超過三萬人前去朝聖聆聽巴菲特、芒格的對話。從轉載的報導中,我得到的提醒是:「謹慎與積極」。對於新科技的投資選項,比起貿然,應更加謹慎。但對於想跨進新的投資領域選項,應積極,積極閱讀、擴展對應的能力圈。
過去10年,我自己無論股市、基金,綜整下來發現不增不減可能還賠一些。我覺得我自己根本的問題出在「我並未培養出正確的思維。而每個思維漏洞,都是會造成潰堤的危機。」所以我的錢對我的黏著度就不高。我可能該慶幸自己資產少,潰堤小。但刻不容緩的是,學習正確的財務思維,即使學習是一條長遠的路,今天剛好閱讀到關於今年巴菲特的股東大會文章,擷取部分整合個人心得分享。

巴菲特對投資科技平台的看法

一位9歲美國女孩提問:「巴菲特和芒格是否應該多投資一些科技平台,比如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騰訊⋯⋯」
巴菲特以「護城河和能力圈」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喜歡護城河,喜歡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公司,但是不想參加一個我們不理解的比賽。如果科技公司確實能建立護城河的話,會非常有價值。但是我們還是不會自己來投資看不明白的科技股。」不過也補充表示,他們旗下的投資經理可能還是會投資,因為他們更熟悉科技領域,是他們的能力圈。
巴菲特與芒格採取的策略、原則是:持續辨認出哪些是這類護城河型的企業。但也得待在能力圈內。比起錯過浪潮,更寧可選擇不貿然進入新領域,尤其僅僅是因為別人告訴他們應該要這麼做。如果他們要進場,也會雇用10個人完全專注於新領域的人來投資。

巴菲特對5G時代投資觀點

芒格坦率表示,自己對5G不太了解。
巴菲特回答:伯克希爾的投資,不是一個中央集中運作的方式,公司設有一些專門的人,去了解不同的資產領域,包含公共事業、液化天然氣、鐵路,也包括5G或是世界上任一行業。
並進一步表示現在的多元控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50年前其實是一間瀕臨倒閉的紡織廠。50年前,投資者會投資紡織公司、製鞋公司或是百貨,因為這些是當時的基礎行業。世界一直在劇烈改變,歡迎更多變革,但是,錢也必須放在正確的地方,投資正確的行業和公司上。

面對劇烈世界,巴菲特進入新領域的策略

眾所皆知,巴菲特不是看盤型的投資者,他關注長期、有成長率的公司。他的做法是:通過廣泛閱讀,來嘗試了解,哪些業務和生意,是對自己有更多專業知識和理解力的。「對一件事知道得非常深刻、非常多,就會給你帶來一些優勢」他說。
芒格建議也是專業化,「你不會想去牙醫那邊看骨科疾病,所以最常規的方式就是慢慢收窄專業範圍,實現精細化、專業化。」

尾結

王維嘉老師在宣傳新書《暗知識:機器認識如何顛覆商業和社會》時,也一定程度提醒巨大的好處也將隱藏著巨大的隱憂。尤其新科技超越我們個人知識通曉範圍時,它就同時可能會我們帶來突如其來的驚愕。而同樣的驚愕對那些深入理解原理的人來說,並不吃驚。也回應巴菲特提到的:要擴展新領域前,必將以新視野拓寬相應的能力圈範圍。
在比特幣中大幅獲利的李笑來老師也提過,基於他真正了解比特幣原理後才投資,所以不會受波動影響,更不會有「早知道多買點、早知道這裡賣了」等感觸。《隨機漫步的傻瓜: 發現市場和人生中的隱藏機遇》書中也舉例了華爾街交易員的故事,我們可能因倖存者偏差而誤判了「成功」交易員的高報酬。市場上仍有一群謹慎者,著眼長期、關注成長率,渡過了大波小浪而安然存在,即便他看起來沒有這麼風光,以致我們因認知偏差而經常跟錯「專家」。
如果我們過往曾經歷過股票大跌,那麼未來,即使股票市場中有獲利機會,我們仍會選擇存疑或避免參與,而會錯過真實的獲利機會。更好的方式,還是建立健康思維,避開人云亦云,認知漲跌如同潮汐般是自然現象、而市場也跟月亮一樣有週期,不要自己嚇自己,跟專家學思維「著眼長期、關注成長率」還得「擴展視野與對應的能力圈」。李笑來老師有個很棒的比喻:沒搞清楚就投資的人們,就像是拿著火炬暗闖炸藥庫。幸運闖出來後,還想繼續闖別的庫房。看在他們「明眼人」眼裡,簡直是不要命。
以吳伯凡老師所言,帶著一點禪思總結心得:「平常人,本就難有平常心、不平常人才平常心。因為平,是保持平靜;常是保守、守常。保守能量,勝於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由心而發。保守,才有真正的敏感。」經常銘記:「光而耀,光塵同級。」意即:當光閃耀時,必然看見光也將看見塵。
生活旅程,離不開的那些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