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風暴》- 生而為人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雷不影響觀影,大雷我死都不會說的)
在看這部片之前,剛好先看了張戎《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意識到共產黨最喜歡的人民跟黨員,就是沒有個人意識、沒有情緒感覺的人,最好是能直接輸入程式碼就照做的機器人。
而本片男主角就是共產黨的完美人設,他是個沒有情緒起伏、從不嘴砲的祕密警察,連走路步伐跟眼神都很正經,工作極度認真,對黨有著偏執的信仰跟信任;看看他家:完全沒有任何擺設跟彰顯任何特質的東西,一切從簡到極致,沒有書沒有黑膠唱片,連晚餐都只有燙過的麵加番茄醬,生活全部獻給工作跟黨。沒有朋友沒有情人,有需要只能叫妓女,連叫來的妓女都一眼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畢竟機器人嘛,都一個樣。
他開始監控跟自己完全光譜兩端的人,一個劇本名作家德瑞曼跟他的演員女友西蘭,這裡電影冷靜的讓主角(演員本人就出生在東德,竟然還擔任過柏林圍牆的警衛!!!!)展現共產黨如何監控人民,到無所不知的程度。在這裡所有動作畫面迅速流暢一氣呵成,沒有炫技沒有高科技,但讓人毛骨悚然。
主角親自執行監控,但這個監控開始讓機器人彷彿有了靈光。
德瑞曼的生活跟他完全不同。本片的德文片名就是《他人的生活》,魏斯勒沒有自己的生活,他現在監控著他人的生活。
大批藝術家齊聚他家大鳴大放,有爭吵有猜忌有共鳴有感動,有愛情有友情,更有音樂跟文化。主角闖進德瑞曼家偷了一本書,德瑞曼還在問女友有沒有看到那本書,下一秒鏡頭--
就是魏斯勒躺在自家沙發上看著布萊希特的詩。這是我第一次提到他的名字,我覺得他在這裡終於開始像個人。
詩寫了什麼?
「初秋的九月中每一天都是憂鬱的
那些筆直的小樹向著天空
就像愛情一樣茁壯地生長著
頭頂上是湛藍的天空
空中飄著一朵棉花般潔白的雲彩
而只要你心中有信念
它將永遠不會離你而去」
我想魏斯勒從來沒有抬頭看過那些向著天空的小樹,沒有想過湛藍天空中的白雲除了好天氣還能有什麼感受,更不知道什麼是愛情。沒有人教過他如何感受,更沒有人在乎他的感受。
這本書是布萊希特的《憶瑪麗亞》,瑪麗亞原本是監視布萊希特的特工,後來愛上布萊希特而在一起,本書在電影中是個重大的轉折跟意義(此處感謝摯友郭律師的資訊)。
隨著監控的時間過去,魏斯勒發現他監控的人們為國家的未來感到焦慮並努力想改變,而他的長官,那些他對話的黨政高層卻是無與倫比的腐敗跟噁爛。
他故意讓德瑞曼知道女友為了持續在舞台前演出,只能獻身文化部長,但德瑞曼竟然沒有轉身離去,只是哀求。他突然意識到人們被他信仰的共產黨攫住,生活都是掙扎著浮出水面呼吸。他不須掙扎卻也不能改變,但他的生活比水還無味。
他內建的程式開始崩塌,他人的生活一直不斷對他輸入靈光。
一直到德瑞曼的好友導演自殺,德瑞曼悲痛得在家中彈起好友送他的譜曲《獻給好人的奏鳴曲》,畫面來到戴著耳機監控的魏斯勒,一動不動,潸然淚下。這些電影中的神剪接都讓我想尖叫啊啊啊啊啊
劇中非常有意思,提到列寧如果聽了太多《獻給好人的奏鳴曲》,那革命就不會成功,而魏斯勒也跟著聽了。
電影中有一幕非常強悍。魏斯勒搭電梯遇到一個小男孩,小男孩過度天真地問他是不是秘密警察,並說「秘密警察都是壞人,爸爸說的」,魏斯勒冷臉差點脫口而出問男孩的爸爸叫什麼名字,卻硬生生地吞回去,他已經不是被黨造出來的機器人,他是個人。
他不能改變體制,他看著人們在水中沈浮潛溺,他的出聲都彷彿在水中大喊,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保護這兩人。他換來的是被噁心的長官拔掉警察位置,一輩子當個郵差。
身為一個人的意義,是能夠感知。我不覺得魏斯勒是想要什麼崇高的救人,而是他從機器人成為一個人,他感受到了別人的悲苦喜樂,學會了感受,他感同身受,他只是想要把自己感受到的釋放出來,所以他在酒吧嘗試阻止西蘭去獻身給文化部長、他心甘情願被拔官做個郵差。
你如果有天遭逢巨變,後來知道情況可能更慘,是有人從中幫忙,你後來就在路上看著他送信,你會怎麼做?淚謝?如此大的恩情,見了面能說什麼?身為作家,德瑞曼做了自己能做的,也是導演讓人敬佩的安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巴克斯女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醉好的時光跟同學麥娜斯,都是一群努力到中年、已經槁木死灰的異男們想盡辦法在人生中撐下去的故事,醉片則是突發奇想,用每天維持體內酒測值0.05來當做那兩成。 光是這個主題跟發想就已經很有創意,但這部片不只是有創意而已。
婚姻是一個全球交易市場。你覺得很奇怪、不該這麼做,但買賣雙方都有自己無法解決的苦衷,如果你一家有四個小孩,已經窮到後面三個小孩要餓死了,你會不會把大女兒賣出去?你就是出身雲林農村還有小兒麻痺的45歲男性,沒有認識女性的管道,媽媽逼著你結婚,你該怎麼辦?供需如此就成立了。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有人在民主路上篳路藍縷,我只是想要做勇敢的自己,不然生命到底是為了什麼?
You'd better run, run run, run run to me. 我覺得有時候在感情中,有的人要的也只是希望對方勇敢一點,只要向著想望跑去,一切的犧牲都值得。
「當妳動搖時,妳就出現那個手勢;當妳窘迫時,妳就抿嘴;當妳氣憤時,妳就張大眼。」 「如果妳一直看我,那我看的是誰呢?」 2019最撩神片!
從來沒有人教過我「怎麼放棄」。 當我們叫一個人「再撐下去、再努力試試看」的時候,我們很難拿捏界線,到底要撐到什麼時候?到底撐下去的是成功,還是絕境?
醉好的時光跟同學麥娜斯,都是一群努力到中年、已經槁木死灰的異男們想盡辦法在人生中撐下去的故事,醉片則是突發奇想,用每天維持體內酒測值0.05來當做那兩成。 光是這個主題跟發想就已經很有創意,但這部片不只是有創意而已。
婚姻是一個全球交易市場。你覺得很奇怪、不該這麼做,但買賣雙方都有自己無法解決的苦衷,如果你一家有四個小孩,已經窮到後面三個小孩要餓死了,你會不會把大女兒賣出去?你就是出身雲林農村還有小兒麻痺的45歲男性,沒有認識女性的管道,媽媽逼著你結婚,你該怎麼辦?供需如此就成立了。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有人在民主路上篳路藍縷,我只是想要做勇敢的自己,不然生命到底是為了什麼?
You'd better run, run run, run run to me. 我覺得有時候在感情中,有的人要的也只是希望對方勇敢一點,只要向著想望跑去,一切的犧牲都值得。
「當妳動搖時,妳就出現那個手勢;當妳窘迫時,妳就抿嘴;當妳氣憤時,妳就張大眼。」 「如果妳一直看我,那我看的是誰呢?」 2019最撩神片!
從來沒有人教過我「怎麼放棄」。 當我們叫一個人「再撐下去、再努力試試看」的時候,我們很難拿捏界線,到底要撐到什麼時候?到底撐下去的是成功,還是絕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魏書鈞的鏡頭底下,人不是作為一種理想而存在。他的角色不為詮釋什麼,不為意識形態服務,他們就只是人,一個有慾望,沒有太多道德包袱的人。他的角色在生活,在做些什麼,也許有目的也許沒有,也許很認真也許沒有,結局也許不盡如人意,但又不是那麼悲。不如意歸不如意吧,愁一陣,惱一陣,也就完了,日子還是繼續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深入解析了魏謙家庭互動模式中心理動力,探討了魏謙家的內部規則和人物互動。文章通過深入分析,以獨特的視角切入一些敏感話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可能引起爭議,讀者請慎重閱讀。
Thumbnail
這部原作的書叫做《大哥》,而劇名叫做《關於未知的我們》,前幾篇有戲謔地說了「未知」也可以等於「魏之」,所以這部戲劇正確地解開方式可以說是:關於魏謙的(魏之)我們。然而甚麼是魏謙的我們?先要有我,才會有我們,所以這個「我們」之中最重要是魏謙對於家的定義是什麼?
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美好是你》圍繞著一個美國的普通家庭展開故事,看似沒什麼轟轟烈烈的情節,卻如同譜寫樂曲,每畫上一顆音符都擲地有聲,最後交織出專屬於這些小人物的旋律,或許充滿不和諧音,卻最能激起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一位博擊能力不高,但觀察力極強的特工故事,他愛上了同袍,但決不能曝露這些愛情,因為殺手一但有情極為不利,很容易送命害死自己。
Thumbnail
  德文「Ich bin dein Mensch.」直譯就是「我是你的人」。人,你我都是人,然而,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人嗎?什麼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這是一部德國電影,也是一部很德國的電影,反思了愛、渴望與人的本質。   本片描述任職於柏林佩加蒙博物館的人類學家Alma(Maren Eg
這是一場夢,中間許許多多瑣碎的事情,記不太清楚了。 後來,有一台公車翻覆了,沒多久救護車過來了,一個人,是機器人,很確定是一個人型的機器人下來了,協助救助受傷的人。 那個機器人的模樣,真是難忘,像極了電影裡的機器人,有模有樣。 ---------------------------------
去年在金馬影展預告看到「我的完美日常」片段,大受震動。先是聽好幾輪的原聲帶,已經沉醉,却仍不知台灣何時才上映,按奈不住,便上網先看了。 看完後覺得好安慰:「在這個失控的世界,原來仍有人和我一樣,滿足於這樣的日子!!」這個願望、細節和生活氣味,都被導演文溫斯德捕捉住。 即時是城市中最卑微的小人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最近看了這套電影。 再見機械人 / 汪汪夢裡人
Thumbnail
主人翁辛克萊以一個少年的視角描繪了對自我認知、性向、性啟蒙、對威權的反抗等議題,呈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壓力和情緒。文章探討了真實與虛假、自我封閉與蘊含的自我表達之間的衝突,提供了改變內心的勇氣和真誠面對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魏書鈞的鏡頭底下,人不是作為一種理想而存在。他的角色不為詮釋什麼,不為意識形態服務,他們就只是人,一個有慾望,沒有太多道德包袱的人。他的角色在生活,在做些什麼,也許有目的也許沒有,也許很認真也許沒有,結局也許不盡如人意,但又不是那麼悲。不如意歸不如意吧,愁一陣,惱一陣,也就完了,日子還是繼續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文深入解析了魏謙家庭互動模式中心理動力,探討了魏謙家的內部規則和人物互動。文章通過深入分析,以獨特的視角切入一些敏感話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可能引起爭議,讀者請慎重閱讀。
Thumbnail
這部原作的書叫做《大哥》,而劇名叫做《關於未知的我們》,前幾篇有戲謔地說了「未知」也可以等於「魏之」,所以這部戲劇正確地解開方式可以說是:關於魏謙的(魏之)我們。然而甚麼是魏謙的我們?先要有我,才會有我們,所以這個「我們」之中最重要是魏謙對於家的定義是什麼?
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美好是你》圍繞著一個美國的普通家庭展開故事,看似沒什麼轟轟烈烈的情節,卻如同譜寫樂曲,每畫上一顆音符都擲地有聲,最後交織出專屬於這些小人物的旋律,或許充滿不和諧音,卻最能激起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一位博擊能力不高,但觀察力極強的特工故事,他愛上了同袍,但決不能曝露這些愛情,因為殺手一但有情極為不利,很容易送命害死自己。
Thumbnail
  德文「Ich bin dein Mensch.」直譯就是「我是你的人」。人,你我都是人,然而,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人嗎?什麼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這是一部德國電影,也是一部很德國的電影,反思了愛、渴望與人的本質。   本片描述任職於柏林佩加蒙博物館的人類學家Alma(Maren Eg
這是一場夢,中間許許多多瑣碎的事情,記不太清楚了。 後來,有一台公車翻覆了,沒多久救護車過來了,一個人,是機器人,很確定是一個人型的機器人下來了,協助救助受傷的人。 那個機器人的模樣,真是難忘,像極了電影裡的機器人,有模有樣。 ---------------------------------
去年在金馬影展預告看到「我的完美日常」片段,大受震動。先是聽好幾輪的原聲帶,已經沉醉,却仍不知台灣何時才上映,按奈不住,便上網先看了。 看完後覺得好安慰:「在這個失控的世界,原來仍有人和我一樣,滿足於這樣的日子!!」這個願望、細節和生活氣味,都被導演文溫斯德捕捉住。 即時是城市中最卑微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