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投資前的筆記

2021/03/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藉財經雜誌報導:「大宗商品已進入漲價「超級週期」?」我想趁機分享我自己在這幾個月的「石油ETF」觀察。但絕非投資建議。​
我是中文系畢業,沒有財經專業背景,思考也漏洞百出,投資上絕對不要相信我!不過,這次想分享筆記的價值在於:通過參考一個 #外行人的筆記,呈現我在投資上的思考邏輯,或許可以分享交流,讓彼此思考維度更加完整。​
--本次筆記以元大石油為例分享-----​
當時觀察 (期)元大石油,量開始明顯變多,其實是從 1 月中就開始醞釀。那是持續每天都有兩萬 up 交易量的狀態。予告了可能即將進入漲價,只是距離「大漲」還有陣子,因為大漲需要曝光度的支持。​
【默默佈局】​
我觀察到投資公司或券商的交易習慣,都是固定時間、固定量,非常穩定的少量進場。應該是設定好電腦程序後,就每天、每隔幾分鐘,「個位數」的張數一點一點買,絲毫不引人注意 ~ 不引人注意有個好處,就是能在不知不覺間,逐步地把金額墊高。直到 ... 消息曝光。所以韭菜都知道:「在媒體資訊曝光前,資金早就佈局進去了!」(「韭菜」一詞的典故:形容散戶在股市中反覆被收割。)​
另一件有趣的事,有時表面是在賣出。然後點開觀察每 1分鐘 為單位的交易狀態,卻是在買。此時我心裡都覺得:「是在喊狼來了嗎?趁大家跑走,就改緊揀貨。」​
所以在我決定佈局石油的時候,我想了幾個問題:​
1. 是不是可能再跌?​
2. 合理的落點通常在哪?​
3. 是不是準備要漲了?​
(1) 是不是可能再跌​
在2020/11 時,來到最低點的6.71。當時交易量也很少,所以很長時間,大家都在觀望。然後12月-1月緩慢的上升,看到常態而少量「規律」進場,我就察覺到訊號。​
不過,這時候即使看準這個趨勢,也很多人不打算買石油。原因是:先前有「石油正2」 下市所帶來的疑慮。還有當時鴻海、台積電熱烘烘,大家的注意力和資金都在那頭,是最近退燒大家才又開始轉戰其他標的。​
「石油正2」 下市,為什麼發生、這個下市的狀態會再次重演嗎?主要是因為那是自帶「槓桿」的正2 標的。人家漲一倍,他就反映出兩倍。跌一多,他會摔出去也就不意外。​
(2) 合理的落點通常在哪?​
我初步看了價格區間:2016-2020 期間都震盪在 16-24塊。所以當下的價格,是有很大空間的。​
不過在買進之前,我有先預設一個心理區間,理性估算出在某個價格區段會是合理的預期,買入時就預先為「賣出」價格做好預期。不過在評估中,我會先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能支持我的預期,這個例子我思考的有三:​
A 為均值:回歸均值是一種物理規律。​
B 評估石油會低價的原因:參 (3)​
C 是否會有其他的心理因素:因為股價反映人心預期,我預估會有滯後效應的「溢價」出現。溢價可以想成是,百貨週年慶擠著要進場的人群,造成突然飆高的狀態。​
(3) 是不是準備要漲了?​
這我就先想:「造成石油低價的原因」。​
主要是由於疫情影響,全球航運與運輸重挫,而石油供應中運輸用途就佔七成。所以在觀察是否要漲,我搭配思考邏輯的是看運輸是否正逐漸趨於流通,或是「可望」流通(股價反映預期)。​
以上報告。​
很多年以前爸媽、老陳都不讓我碰股票,我知道他們是想要保護我,所以我就開始學習用筆記的方式,不時檢視、修正,有了這些筆記當基礎,我就知道自己不是在做拼運氣的「賭博」。遇到朋友會問我報明牌,我都會回答:「坑很大,自己做功課」。​
即使像這次石油,感覺是幾年一遇、空間很大、勢在必得的機會。但任何情況都有翻車的可能... 我不會借錢買股,也不當沖什麼的... 這次投入只佔活存帳戶 50% 的金額,這樣就算一夕翻船,也不至於落得一無所有。​
生活旅程,離不開的那些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