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投資前最重要的事》閱讀筆記

2019/12/0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篇文章是我閱讀《投資前最重要的事》前兩章的筆記,整理出來供投資朋友參考。
書名:投資前最重要的事(A Wealth of Common Sense)
作者:班.卡爾森(Ben Carlson)
翻譯:陳儀
出版:商周,2018 年 4 月

本文綱要:
  1. 力求簡單
  2. 愈用力,愈容易賠錢
  3. 耐心,耐心,耐心
  4. 買進且持有
  5. 投資人常犯的錯誤
  6. 分散還是集中?
  7. 成功投資人應具備的特質
  8. 結語

力求簡單

讀一本書,首先要瞭解作者寫這本書的目的:
本書的目的是要解說「老練即單純」的概念,從而達到改善長期投資成果的目標。
書中多次強調投資人應力求簡單,同時培養自己的洞察力:
「少」即是「多」,單純比複雜好,因襲傳統比標新立異更能成功達到目標,而且長期的流程比短期的結果重要。另外,洞察力比戰術有用……戰術的效用只能維持幾天,甚至幾小時,所以是沒有意義的;然而,洞察力則能讓人一輩子受用,它讓人得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和經濟情勢。
何謂「洞察力」?作者進一步解釋,就投資決策而言,它代表兩件事:
  1. 脈絡(context):以宏觀的角度判斷世界大局的能力,不是短視地聚焦於眼前周遭的事。
  2. 構思(framing):個人看待這個世界的獨特方式,一種根據自己的方式來解讀世界上各種事件的方法。
那麼,怎麼知道自己的洞察力所做出的研判是對的呢?只能事後驗證吧。所以我認為作者說的洞察力是很重要沒錯,但是對投資能起到多大作用,肯定是因人而異。
既然沒有人能預知未來,那麼理財顧問的誇張宣傳,當然也就不用太當真了。
很多理財顧問會刻意用某些看似複雜的議題,讓投資人誤以為他們很聰明,以為他們擁有掌控一切的能力,但投資人其實不需要在意那些議題。
金融市場是一個混亂、複雜又瞬息萬變的系統。要應付這個系統,不盡然要使用複雜且不斷忙進忙出的投資組合。相反地,要回應市場固有的複雜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側重單純、透明並減少買賣交易的投資組合管理流程。(p.42)

愈用力,愈容易賠錢

一般投資人的問題在於,當他們愈是一心一意追求卓越成果,通常反而愈容易得到低於平均值的績效。
上面這句話相當寫實,我自己也有同樣經驗。
散戶投資人的最大問題之一,首推他們總想在承擔較低風險的情況下追求較高的報酬,渾然不知這個目標多麼難以達成。散戶投資人誤以為唯有使用最老練的投資策略,才能在市場上創造成就。相反地,在投資領域裡表現最好且使用最複雜方法的那些人,卻似乎總是推薦散戶投資人採用最單純的解決方案。……唯有了解複雜性,才能體會單純的好。(p.59)
嗯,所以我總是在週報裡面提醒讀者,最簡單省力的方式,就是從「選股地圖」的前十名裡面挑選自己熟悉的產業、以及自己熟悉的、有信心的公司。對於力求精進、嚴格要求最佳進出場時機的朋友來說,當然也可以自行參考選股地圖中的其他相關數據來自行評估,只不過這個部分就得付出較多時間和心力,而其回報是否值得,就因人而異了。

耐心,耐心,耐心

散戶投資人必須了解,不管金融產業出現什麼樣的創新,耐心永遠是金融市場最大的自動補償器。(p.69)
只要環境允許,你可以盡可能拉長投資時程,放手讓複利的魔法為你效勞。……你不需要擔心自己是否打敗市場,只需要擔心是否能夠達成自己的目標。那些目標才是你的真正標竿,所以聚焦在自己目標和自己的投資組合就好。(p.70)
要是環境允許不斷投入資金而且長期持有,那的確很好。然而,投機之所以存在,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正沒有充足的資金(或資金經常需要靈活運用,無法長期鎖在股市裡)。

買進且持有

你不可能在建立一個投資組合後,永遠也不進行任何調整。所以,你必須在控制風險和自我阻礙(自我阻礙來自過度積極與錯誤推斷市場買賣時機)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有耐心、有紀律的長期策略並不容易執行,因為在多數時間,它要求身為投資人的你按兵不動,什麼事也別做。「按兵不動」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很多人都會感覺做點什麼事——任何事——會讓自己擁有某種控制能力。不斷調整投資組合的行為會讓人感覺自己擁有某種影響力,至少感覺起來比買進持有、按兵不動更有影響力。(p.74)
上面這段話,同樣有助於價差交易,因為買進之後,如果動來動去、換來換去,很容易捉龜走鱉。對於個性急躁的人來說,「按兵不動」是首要修練的功夫。

投資人常犯的錯誤

在金融市場中交易,能犯的錯誤何止百種?只要能避免自己常犯的嚴重錯誤,距離贏家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作者在書中列舉七個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包括:
  1. 一心急著快速致富
    「千萬別輕信任何號稱能輕易教你快速致富的人。」
  2. 不事先擬定計畫
    「依賴直覺行事的人總是會在錯誤的時機採取錯誤的動作。事先擬好計畫能發揮約束效果,確保你採取較高成功機率的決策。」
  3. 盲從群眾,不願獨立思考
  4. 完全聚焦在短期
    沒有人知道市場漲跌的真正原因,但我們總感覺如果能找到某個說法來解釋每天的市場波動,心裡會踏實一點。……如果你完全聚焦在短期,最後一定會在每一次的市場上漲或下跌行情中過度反應。」
  5. 老是關注完全無法掌控的領域
    通貨膨脹、國際情勢、賦稅政策、利率水準等等,這些都不是我們能掌控的。花太多時間去分析各種事件,對於預測未來行情也不會有太大幫助,不如把時間拿去做更有價值的事(例如工作、陪家人、旅遊、睡覺)。
  6. 認定市場專門和你作對
    市場當然不會和特定投資人做對。每當投資虧損,除了有些是運氣使然,其他時候,大部分都得要檢討自己是否又犯了什麼老毛病。
  7. 不承認自己的缺點
    「在投資組合管理的流程中,最有必要了解的理論之一是班傑明.葛拉漢的安全邊際(margin of safety)概念。安全邊際能讓人保有一點判斷失誤的空間,保留安全邊際等於是承認自己不可能無時無刻都正確。」
接著,作者繼續在「世界上最大的錯誤」一節中提到更多投資人常犯的嚴重錯誤(p.89),包括:
  • 太過頻繁交易。
  • 過度自信。
  • 對過去買進或賣出的價格念念不忘,所以傾向於賣掉賺錢的股票,死抱虧損的股票。
  • 忙著尋求短期的慰藉,捨棄長期的利益。
  • 未能落實分散投資。
最後一點提到「分散投資」,我稍微延伸討論一下這個議題。

分散還是集中?

在閱讀投資書籍時,我總會留意作者是提倡分散投資還是集中投資。顯然本書作者 Ben Carlson 是建議散戶採取分散投資策略。
我們知道,巴菲特的策略是集中投資。然而,身為散戶的我們,大多不具備巴菲特的專業眼光,也沒辦法像他那樣花很多時間去研究一家公司。因此,如果我們誠實一點,承認自己對投資標的不十分熟悉,那麼分散投資會是比較理性和安全的作法。
巴菲特說過:
分散投資是為了保護無知。如果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這麼做就沒什麼意義……。只有在投資人不了解他們正在做什麼的情況下,才需要廣泛地分散投資。

摘自:《像投資大師一樣思考:避開價值陷阱,只買好公司》,作者是田測產,智富出版(2018 年 2 月)
換句話說,如果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且非常篤定,那麼集中投資應該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成功投資人應具備的特質

看完投資人可能犯的各種錯誤之後,作者接著說明成功投資人所應具備的六項特質:
  1. 情緒智商(EQ)
  2. 耐心
  3. 在混亂狀態下保持冷靜
  4. 勇於表達「我不知道」的能力
  5. 了解歷史
  6. 紀律
此外,書中還引用心理學家的發現,投資人在碰到以下五個狀況時,很可能做出糟糕的投資決策(p.102):
  1. 當問題很複雜時。
  2. 當資訊不完整且資訊出現變化時。
  3. 當目標改變或者和另一個目標衝突時。
  4. 承受沉重壓力或牽涉到高風險時。
  5. 制定決策的當下必須和別人互動時。
我認為第 4 點和第 5 點非常重要。當你身處較大的壓力時(例如待會兒要對公司各級主管簡報),最好別去調整投資部位,因為此時非常容易在倉促和心理壓力之下做出愚蠢的決定。此外,選好投資標的之後,進場前、進場之後都不要跟別人討論。你可以在事後(股票賣出之後)跟比較熟的朋友檢討那次交易的優缺點,但就是別在事前討論。原因?我們都很容易受到他人意見的影響,尤其是自己信任的親友。制定交易決策時,應獨立判斷,事後檢討也才能誠實面對自己,而不是把過錯推給當初好意提供建議的親友。

結語

本書共八章,而以上內容只是前兩章的閱讀筆記。第三章主題是波動性與風險,第四章列舉投資的十三個迷思,第五章談個人的投資哲學(主要還是簡單、無為、聚焦長期),第六章討論積極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的績效,結論偏向投資指數型基金,並長期持有。第七章的主題是資產配置(以便分散風險),第八章則告訴讀者為什麼要擬定長期投資計劃,以及如何擬定和落實計畫。
全書超過三百五十頁,我沒全部看完。一來要看的書太多,時間太少;二來書中所提之投資觀念與策略,我大多已經在別的著作中看過。
如果要將本書的內容濃縮成幾個關鍵字,我認為是:簡單、長期、計畫、耐心、紀律。囉嗦一點的版本是:力求簡單、長期持有、擬訂計畫、保持耐心、嚴守紀律。
簡單,但是並不容易,對吧?就如巴菲特說的:「智慧投資並不複雜,但我絕對不是說智慧投資很容易。」
祝投資/操作順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4K會員
132內容數
股市投資這個圈子,總是有許多迷信與誇大不實的說法。我特別強調誠實、公開、透明,邀請讀者與我一起屏除迷信,在投資路上輕鬆前行,打造一條穩定的股市現金流。我會在這裡分享我的交易策略與方法、台股和美股帳戶的投資組合與交易紀錄,以及一些股市觀察與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