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東北發生了規模9.0的超大地震,並引發了超過10公尺的海嘯。東北沿海地區受損嚴重,死亡人數高達11000多人。
而遭受高15公尺海嘯襲擊的福島核電廠1、2、3號機,也因為柴油發電機受損,導致反應爐過熱,並引發氫氣爆炸事件。福島核電廠周遭2、30公里的範圍,因為輻射量過高,居民也被集體疏散。這就是所謂的福島核災。
在地震、海嘯、核災多重打擊下,許多書店也被摧毀。然而有一群人,他們在遭遇了那麼令人絕望的災難後,依舊不放棄活下去的決心,想要為自己的土地做些什麼。即使力量很小,即使資源有限,他們還是努力地重建起書店來。
一位在帳棚中硬是開起臨時書店的喜美女士這樣說:「那個時候沒有電視可看,也沒有電話可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思考,我認為再這樣下去不行,一定要做點什麼事……於是我發現我留在這裡能做的事情就是繼續賣書,說什麼都要堅持下去!」
由作家稻泉連撰寫的《重生的書店》,就是記錄這一間間書店重建的故事的書籍。
當手機與網路無用時,發現書的價值
在面臨這樣巨大的天災時,許多災民被迫遷徙,或是住進避難所、組合屋裡,在民生設施被摧毀的情況下,物資的缺乏可想而見。
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許多人會認為,人在面臨生存危機時,最重要的是物質資源,而諸如書籍這類文化商品,似乎變得很無用。但事實上,311大震災區狀況卻顯示,書籍在災民的生活中依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首先,在缺電、在通訊設備被摧毀的狀況下,很多資訊的流通其實需要靠書籍報章來傳遞。人們需要地圖來知道逃災避難的路線,需要報紙雜誌來知道災區的訊息。甚至,他們必須要靠報紙雜誌才能知道自己失散的親人是死是活。
圖為
淳久堂書店仙台LOFT店員工佐藤純子,《重生的書店》一書中有他的感謝圖文書信。 圖片引自不忘311紀錄中心網站
在閱讀中,孩子恢復了孩子該有的神情
書本除了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資訊外,書籍的文化與娛樂的力量,也正是因為在這危難時刻,更顯安定災民心靈的作用。許多父母親會特別購買童話繪本,讓陷於惡夢中的孩子們找回平穩的心靈。書店的老闆也說,當孩子來到書店裡翻閱漫畫,當看到孩子的神情因漫畫而恢復正常孩子該有的表情時,他們便覺得書店的重建具有意義。
而對許多大人來說,當整個社會都喊著「羈絆」、「團結」的思想時,也許心中某些情緒就更難被處理了。淳久堂書店,仙台LOFT店的員工佐藤純子便說,「我要更加努力,我要與他人齊心協力,為了大家我要更振作——當這樣的想法成為主流,就會讓人很難為自己做些什麼……」
而書籍的閱讀,其實就是讓人能處理自身很重要的環節。另一方面,閱讀書籍這件事,對於許多災區民眾來講,其實就是找回過往生活日常的一個象徵。能夠再獨自一人看書,能夠逛逛書店,對於許多人來講,就彷彿重拾過往的幸福一般。也因此,許多災民們看到書店的重建都感動不已,覺得自己沒有被遺棄。
海嘯過後消失的家園。圖引自 攝影師 Jun Teramoto
家的記憶,寄託在書與書店裡
311大地震與核災的發生,絕不只是疏散避難與重建的問題而已。核災區內的許多老人不願疏散遷徙,因為他們知道,他們一旦離去,大概此生就回不來了。
位於福島核電廠周遭的「書之森飯館書店」,他是鄉下的一間社區書店,在缺乏文化資源的情況下,孩子都會到那裡去找書看。而社區的媽媽,也會在那裡尋找類似怎麼打毛衣之類的書籍。書之森飯館書店,可說是當地很重要的文化與記憶的儲藏地。
但很無奈的,在核災發生後,當地被測量到輻射量過高,所以居民們都必須被迫撤離。於是,書店變成了一間擺放著書籍卻不會再有人的光顧的地方了。書店的副店長高橋美穗里小姐在離開書店前,特別將墊和書籍擦拭乾淨,哭著對書店道謝,並和書店與書籍們說,我一定會回來的,你們要等我。
書店和書,對許多災民來講,就是他們曾經存在於家鄉的證據。在地震發生後,許多人到書店買了空拍地圖,他們從那些空拍圖中指認自己曾經居住過的房舍。而那些房舍、那些土地,也許永遠也回不來了,僅能存在於書本當中。
這些例子告訴了我們,實體書店和實體書在現代社會中依舊擁有其存在的價值。我們生而為人的記憶與情感,很多時候必須寄託在這些活生生觸摸得到的物體上,無論他是一個書店的建築,或是一本小小的書。而書店的重生,也正是人們為了繼續傳遞記憶、傳遞情感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