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怎麼做」,只問「為什麼」——讀稻泉連《重生的書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沿海發生了一連串的劇烈地震,此後無情的海嘯幾乎摧毀了整個沿海地區,而後續的輻射外洩,也讓當地居民的情況更加雪上加霜。在這樣的一片愁雲慘霧中,有群書店經營者們,即便在書籍都泡爛、對外交通被阻斷、基於安全理由被政府強制驅離等狀況下,還是用盡各種方法,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書店恢復營業。
這本《重生的書店-日本三一一災後書店紀實》就是在講述幾位店長的重新站起來的真實故事。書中很多的店長並不是服務於大型連鎖書店,而多是町內的「小鎮書店」,這類書店通常與當地有著更深的連結。災害發生期間適逢各級學校開學之際,是業務繁忙的時節。為了讓學童都可以如期拿到教科書,有些店家甚至在災害發生隔天就恢復了部分業務。一邊整理著眼前這片絕望的景象,一邊把書送到它該去的地方。
一般人認為,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以「生存」為前提,書籍這類比較常被歸類在興趣的東西通常會最先被捨棄。但事實證明在沒有水和電,與外界聯繫被切斷的災區,書籍反而成為人們活下去的重要糧食。因為害怕餘震終日惴惴不安的幼童,在讀著繪本時變回一個天真的孩子。居民收集攝影集來保存地震前關於家鄉的最後回憶。許多書店老闆們起初只是為了不想讓訂購書籍的客人落空,卻在過程中感受到「原來自己在做的事對大家來說這麼重要」。
但真的會有復原的一天嗎?
「未來可能年輕人都不願意留在這裡,我們這一代也不能要求他們回故鄉打拚。一個城市之所以有活力、有前景,是因為有年輕人留在這裡。可是,現在的感覺是,連這樣的可能性都沒有了。我完全看不見十年後、二十年後......更久以後的未來發展。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能說『一切結束了』、『現在安全了』?」(福島縣磐城市YAMANI書房吉田店長)
書會自己選擇和它相近的人,而書店更是這樣一群人聚集的地方。在這本書中最大的發現,就是原來「職人魂」這個態度可以適用在各行各業上。過往總覺得這類形容詞比較常放在製造業,一些得長時間琢磨單一技巧的工作。但這群販售書籍的職人們,用自己的態度,撐起了整個災區的頓失所依靈魂。很難想像在自己家被沖毀的情況下,隔一天就整理好心情回到工作崗位究竟需要多堅強的精神力。
他們在不只在貨運無法送達的情況下盡力提供居民想看的書籍,有些書店也擺起長凳充當閱讀區,提供待在臨時避難所的居民可以出來轉換心情。更有像是在岩手縣大槌町的一頁堂書院,在災區的孩子每年生日時發給他們購物券,直到十八歲為止。這些孩子有的在災難中失去了雙親,於是身為店長的木村夫婦決定,要讓這群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至少有書籍的陪伴。
在這本書中你將看見的不是「災害帶來的損失多麼的慘重」,或是「要如何才能盡快回到過往的營業額」這類生意之道,而是每一個災民在拿到書之後所嶄露的笑容,這樣的回饋或許很微小,但在這一無所有之際,已足夠讓人相信明天值得繼續活下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4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河野若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川上未映子的《乳與卵》,從書名便大概可知,該篇小說是圍繞著女性的獨特經驗。若假定人一生中擇偶與繁衍是很重要的事情的話,在傳統觀念裡,女性被社會賦予的壓力或許可以被書名的這兩個詞所概括,一個代表「外觀美好」,一個則是「功能正常」。 ⠀⠀⠀⠀⠀⠀⠀⠀⠀⠀⠀⠀ 而小說圍繞著這兩
「現在我也還在努力著,畢竟演員這個職業,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都是這麼地不可靠。 ⠀⠀⠀⠀⠀⠀⠀⠀⠀⠀⠀⠀ 我一無所有,正如我一無所懼。 ⠀⠀⠀⠀⠀⠀⠀⠀⠀⠀⠀⠀ 做夢的人這麼多,能把夢做到最後而沒有醒來的人很少。 ⠀⠀⠀⠀⠀⠀⠀⠀⠀⠀⠀⠀ 連食夢的獸也不忍心來打擾我,畢竟我做的夢這麼虛無,一點都不好
「你知道嗎?一切人、一切東西,都是神。」 「人們總是向外找尋,其實神就在我們裡面。一切都是,你是神,我也是。」 「那為什麼狗還是狗?」 「牠只是不知道。牠是神,但牠不知道。如果我們沉淪,我們就是狗,如果我們提升,我們就是神。」
櫃子上擺著一本自己手抄的詩集,以往只要遇到喜歡的詩,就會一邊慢慢讀一邊把它抄進去。內頁翻開的第一首,就是漉漉的〈孤城〉。
青春校園裡,多采多姿的社團生活可說是許多人心中無法取代的一部份。因為相同的興趣而聚在一起的夥伴,共同為了熱衷的事情燃燒,是件非常美好的事。但有比較必然有高低,當不管再怎麼努力還是和一派輕鬆人的實力相差了一大截的時候,還能夠抱著初心繼續享受其中嗎?
一開始是在課堂上讀到她的<忘以及種種>裡的一段 「那時,我就忽然明白了:比遺忘更狠更乾淨的,恰恰相反,正是不忘。 而比不忘又更狠更乾淨的,叫做不懷念。」
⠀⠀⠀⠀⠀⠀⠀⠀⠀⠀⠀⠀ 川上未映子的《乳與卵》,從書名便大概可知,該篇小說是圍繞著女性的獨特經驗。若假定人一生中擇偶與繁衍是很重要的事情的話,在傳統觀念裡,女性被社會賦予的壓力或許可以被書名的這兩個詞所概括,一個代表「外觀美好」,一個則是「功能正常」。 ⠀⠀⠀⠀⠀⠀⠀⠀⠀⠀⠀⠀ 而小說圍繞著這兩
「現在我也還在努力著,畢竟演員這個職業,在很多人眼中看起來都是這麼地不可靠。 ⠀⠀⠀⠀⠀⠀⠀⠀⠀⠀⠀⠀ 我一無所有,正如我一無所懼。 ⠀⠀⠀⠀⠀⠀⠀⠀⠀⠀⠀⠀ 做夢的人這麼多,能把夢做到最後而沒有醒來的人很少。 ⠀⠀⠀⠀⠀⠀⠀⠀⠀⠀⠀⠀ 連食夢的獸也不忍心來打擾我,畢竟我做的夢這麼虛無,一點都不好
「你知道嗎?一切人、一切東西,都是神。」 「人們總是向外找尋,其實神就在我們裡面。一切都是,你是神,我也是。」 「那為什麼狗還是狗?」 「牠只是不知道。牠是神,但牠不知道。如果我們沉淪,我們就是狗,如果我們提升,我們就是神。」
櫃子上擺著一本自己手抄的詩集,以往只要遇到喜歡的詩,就會一邊慢慢讀一邊把它抄進去。內頁翻開的第一首,就是漉漉的〈孤城〉。
青春校園裡,多采多姿的社團生活可說是許多人心中無法取代的一部份。因為相同的興趣而聚在一起的夥伴,共同為了熱衷的事情燃燒,是件非常美好的事。但有比較必然有高低,當不管再怎麼努力還是和一派輕鬆人的實力相差了一大截的時候,還能夠抱著初心繼續享受其中嗎?
一開始是在課堂上讀到她的<忘以及種種>裡的一段 「那時,我就忽然明白了:比遺忘更狠更乾淨的,恰恰相反,正是不忘。 而比不忘又更狠更乾淨的,叫做不懷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4月7日,台北紀伊國屋書店會員日,我搭乘捷運電車前往取回訂書,臨去前,照例巡視各書架一番。我發現,店內的人文社科書籍似乎賣不動,一年前,我巡遊的若干書籍還立在架上,它們的書背對著我微笑,看來它們正在等著我,這次就把它們帶回去。我讀懂它們的心情,順其小小的心願,便豪快地收入手中了。   依照我的習
Thumbnail
《趁熱品嚐》 ✍️作者:小川糸 譯者: 陳寶蓮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2/09/03 📝因為地震,住在高樓的我嚇到躲到圖書館看書,圖書館也已經有不少人,餘震不斷,書架都吭咣響,我在日本現代文學的架上看見這本書,坐下來靜靜地讀,七個小故事、多道美味
Thumbnail
《下雨的書店 雨ふる本屋》 ✍️作者:日向理惠子 譯者: 林佩瑾 🎨繪者: 吉田尚令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小麥田 出版日期:2022/06/30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很久很久以前,遺忘的故事、遺忘的夢, 都會變成「下雨的書」,陳列在「下雨的書店」,
Thumbnail
位在石川縣的作者分享了最近一次地震的經歷,並探討了災後復興政策所面臨的挑戰。作者參加的研修課程提供了對災害復興的深入看法,並從政策面探討瞭如何應對重建所面臨的困難。文章更進一步討論了災後復興的社會影響,並分享了值得關注的相關案例。
Thumbnail
紀念我沒死所以打一篇文章壓壓驚...以下摘要為AI產生。 本文是地震避難經驗分享,作者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在地震當下的避難經歷,包括面對地震、海嘯警報時的行動及心情起伏。文章中包含作者的真實感受和反思,並提到政府宣導地震防災的措施及事發當下選擇避難所的困難之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E化年代;閱讀對於現代人變得越來越不實際。書店經營變的很困難,如果和每天都樣來一杯餐飲結合那麼書店就變成複合店。在日本發源引進台灣成功打造連鎖書店TSUTAYA BOOKSTORE就是個最佳例子。其實台灣本土也有類似經營模式書店那就是益品書屋(英文名稱:   EP BOOK)。 益品書屋相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Thumbnail
這是一本書店老闆的日記,記錄他的經營書店已及對時代變遷的感慨。文章中也提到了現在讀者買書的習慣和趨勢。
4月7日,台北紀伊國屋書店會員日,我搭乘捷運電車前往取回訂書,臨去前,照例巡視各書架一番。我發現,店內的人文社科書籍似乎賣不動,一年前,我巡遊的若干書籍還立在架上,它們的書背對著我微笑,看來它們正在等著我,這次就把它們帶回去。我讀懂它們的心情,順其小小的心願,便豪快地收入手中了。   依照我的習
Thumbnail
《趁熱品嚐》 ✍️作者:小川糸 譯者: 陳寶蓮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2/09/03 📝因為地震,住在高樓的我嚇到躲到圖書館看書,圖書館也已經有不少人,餘震不斷,書架都吭咣響,我在日本現代文學的架上看見這本書,坐下來靜靜地讀,七個小故事、多道美味
Thumbnail
《下雨的書店 雨ふる本屋》 ✍️作者:日向理惠子 譯者: 林佩瑾 🎨繪者: 吉田尚令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小麥田 出版日期:2022/06/30 📖書籍簡介(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很久很久以前,遺忘的故事、遺忘的夢, 都會變成「下雨的書」,陳列在「下雨的書店」,
Thumbnail
位在石川縣的作者分享了最近一次地震的經歷,並探討了災後復興政策所面臨的挑戰。作者參加的研修課程提供了對災害復興的深入看法,並從政策面探討瞭如何應對重建所面臨的困難。文章更進一步討論了災後復興的社會影響,並分享了值得關注的相關案例。
Thumbnail
紀念我沒死所以打一篇文章壓壓驚...以下摘要為AI產生。 本文是地震避難經驗分享,作者在文章中講述了自己在地震當下的避難經歷,包括面對地震、海嘯警報時的行動及心情起伏。文章中包含作者的真實感受和反思,並提到政府宣導地震防災的措施及事發當下選擇避難所的困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