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見不得拜登接續川普抗中保台 國民黨一再蔑稱「美國把台灣當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拜登政府與北京當局的首次高層對話於3月19日在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結束,針對本次雙邊對話的發展與對兩岸關係可能之影響,國民黨大陸事務部進行觀察並提出分析。

raw-image

睜眼說瞎話!美中激烈論戰,國民黨卻稱情勢緩和

綜觀本次美中雙邊對話,會議重點為各自陳述立場與底線。會談之前,由於美方針對香港問題升高制裁,再加上美日、美韓等雙邊談判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領袖會議等對中共所傳遞的對抗訊息,這讓雙邊高層戰略對話在開始之前便充滿張力,果不其然,會議開始便出現激烈的論戰。

美方代表於開場表述時指出,中共當局破壞國際秩序、全球穩定的規則,美方雖不尋求衝突,但歡迎激烈的競爭等論點之後。中方對此表示不滿,隨即更以少見之嚴厲口吻批評美國運用武力、金融等手段干涉中國內政,並嚴肅表示中共當局的態度。

值得關注的則是:雙方首輪會議的時間卻從原訂兩個小時延長近四個小時。顯見美中雙方雖有爭議但卻更期待相互交流與對話,所以,從會後雙方各自召開的記者會內容來看,會談雖沒有達成共識,但能夠推動對話、相互表述立場,這仍可視為美中雙方緩和對抗的跡象。

拜登接續川普抗中保台,國民黨卻這樣看

至於本次美中戰略對話會議是否將對兩岸關係帶來影響?國民黨大陸事務部顧問、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表示,本次對話出現了:「臺灣被工具化、被中共內政化與未來被美中籌碼化的現象」。

趙建民認為,過往美中對話並不會主動將臺灣問題納為討論重點議題,但本次會議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卻將臺灣與新疆、香港等地區的問題作為開幕論述加以強調,顯然是把臺灣作為談判論述的重要議題來對待,這一方面將讓臺灣的角色更工具化,兩強相爭之際,這個趨勢對臺灣並不有利;另外一方面將臺灣問題與新疆、香港相連結,這種內政化的表述邏輯也暗示了美國對台態度的潛在政治心態。

趙建民更指出,美中對話炒作臺灣議題作為籌碼,未來是否會因利益交換而損及臺灣權益?對此則令人擔心。

另外,中國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副主任張弘遠表示,美方在本次會議中除了表達其基本立場以及與中共根本性歧異之處外,但也具體的提出在伊朗、北韓、阿富汗等區域的合作需求,以及兩國在氣候變遷問題上的共同態度,這些項目將成為美方下一步對中談判的主要內容,然而對於北京方面所欲獲得之兩國貿易對抗和解、放鬆科技制裁等議題,美方則未給予明確的回應。也因此,張弘遠認為,在嚴厲的公開批判下,北京仍會積極推動美中雙方關係的「再穩定」,但美方則會運用人權、科技、經貿等議題作為多邊結盟的主軸,以此作為對應中國大陸挑戰的戰略架構。

全球群起反中,國民黨卻認中國壓力較低

而對於美中高層戰略對話的整體情勢,國民黨大陸事務部顧問、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則從整體戰略的角度進分析,認為鑑於美國目前經濟形勢與國內疫情,拜登政府有施政壓力,也因此在對中關係上需要有新的突破表現,但中方在可見的未來,習近平政權仍然穩定,故而中方面對談判的壓力相對較低。若從這個戰略基礎延伸觀察,則之前的美日印澳會談與美日、美韓等雙邊會議的外交動作,都是嘗試以此來對北京產生壓力,希望能創造未來談判時的議價空間。

而在雙邊對話的過程中,楊開煌特別強調中方此次在談判議題與話語權的積極運用,例如對於國際規則、民主價值、人權處境等問題上皆提明確的提出不同主張,這意味著中共當局開始有意與美方「據理力爭」,且對於主權、安全與中國大陸發展等提出清楚底線。

不過值得關注的地方則是,如外界關注之「南海主權」等議題卻又未見表述。從本次對話來看,楊開煌提醒臺灣朝野應高度關注美中對抗的壓力槓桿,是否會讓華盛頓擺盪回過去「一中政策」常見的立場?且當中共當局從「和平解決臺灣問題」轉換為「和平統一」的思維後,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是否仍會關照臺灣內部民意需要?亦或者將以中國大陸自身利益為依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夫斯基的沙龍
66會員
141內容數
凱夫斯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4
針對藍白聯手強推的國會擴權法案,總統賴清德今天拍板聲請釋憲,而藍白則因心虛會被判定違憲,所以提前打預防針,瘋狂質疑大法官的專業性。為此,我花了一點時間,審視了目前15位大法官的學經歷;與此同時,我也看了一下黃國昌、吳宗憲以及翁曉玲的學經歷,因為藍白可能推派他們擔任憲法法庭的辯護人。 從學歷
Thumbnail
2024/06/24
針對藍白聯手強推的國會擴權法案,總統賴清德今天拍板聲請釋憲,而藍白則因心虛會被判定違憲,所以提前打預防針,瘋狂質疑大法官的專業性。為此,我花了一點時間,審視了目前15位大法官的學經歷;與此同時,我也看了一下黃國昌、吳宗憲以及翁曉玲的學經歷,因為藍白可能推派他們擔任憲法法庭的辯護人。 從學歷
Thumbnail
2024/06/21
時間回到今年2月6日,當時新國會剛就任,傅崐萁也剛當選總召,他喜孜孜地宴請記者,並且貌似胸襟寬闊地徵求每一位記者的建言。 我印象很深,我是這桌記者最後一位發言,當時我就建議傅崐萁:「別跟在黃國昌屁股後面推動國會擴權法案,這對國民黨一點幫助都沒有,因為肯定會被民眾黨收割,也肯定會被大法官判定違憲
Thumbnail
2024/06/21
時間回到今年2月6日,當時新國會剛就任,傅崐萁也剛當選總召,他喜孜孜地宴請記者,並且貌似胸襟寬闊地徵求每一位記者的建言。 我印象很深,我是這桌記者最後一位發言,當時我就建議傅崐萁:「別跟在黃國昌屁股後面推動國會擴權法案,這對國民黨一點幫助都沒有,因為肯定會被民眾黨收割,也肯定會被大法官判定違憲
Thumbnail
2022/11/03
100 這是一個里程碑 告訴自己可以多愛一個人 不論刮風、下雨,還是人擠人 我能夠燃燒自己,照亮心愛的女人
Thumbnail
2022/11/03
100 這是一個里程碑 告訴自己可以多愛一個人 不論刮風、下雨,還是人擠人 我能夠燃燒自己,照亮心愛的女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9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於19日在紐約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又譯作季辛吉)面會。
Thumbnail
9月20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稱,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於19日在紐約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又譯作季辛吉)面會。
Thumbnail
11月24日,美國務院公布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受邀名單,結果既有意料之內的安排,也有出其不意的進展。 首先,此次共有包括英國、日本等110國受邀,「美國會否邀請台灣」雖在事前引發爭議,尤其11月16日習拜會後,這一話題更是陷入尷尬境地,卻終究伴隨24日結果公布,成為
Thumbnail
11月24日,美國務院公布民主峰會(Summit for Democracy)受邀名單,結果既有意料之內的安排,也有出其不意的進展。 首先,此次共有包括英國、日本等110國受邀,「美國會否邀請台灣」雖在事前引發爭議,尤其11月16日習拜會後,這一話題更是陷入尷尬境地,卻終究伴隨24日結果公布,成為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拼命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拼命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猛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拜登公開說,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同時,歐洲議會以懸殊票數通過議案,要提升與台灣的關係,並把駐台機構更名為歐盟駐台灣代表處,不再用台北,也不再有經貿的字眼。這些政治敏感動作都在挑戰中共脆弱的神經,也把台灣推上大國博弈的風口浪尖。最近大國猛打台灣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近期的「台獨」論戰,呈現了中美在台海上空的隱形博弈。 先是6月28日,日本防衛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演講,表示美日應將台灣「當作一個民主國家來保護」; 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再度出擊,於演講中稱「美日要協防台灣才行」。如此表態,看似有意將「台
Thumbnail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可以說預告了接下來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那就是全面對抗,而這正是美國人要的結果。 既然不想真的來談,那為什麼還要來見面?那是因為吵架對雙方的國內政治都有幫助,所以雙方是存心來吵架的!
Thumbnail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可以說預告了接下來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那就是全面對抗,而這正是美國人要的結果。 既然不想真的來談,那為什麼還要來見面?那是因為吵架對雙方的國內政治都有幫助,所以雙方是存心來吵架的!
Thumbnail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可以說預告了接下來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那就是全面對抗,而這正是美國人要的結果。 既然不想真的來談,那為什麼還要來見面?那是因為吵架對雙方的國內政治都有幫助,所以雙方是存心來吵架的!
Thumbnail
美中在阿拉斯加的會談,可以說預告了接下來的美中關係的走向,那就是全面對抗,而這正是美國人要的結果。 既然不想真的來談,那為什麼還要來見面?那是因為吵架對雙方的國內政治都有幫助,所以雙方是存心來吵架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