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app.goo.gl/5KQ8vuCkawtPvcku9
今天我們所熟知的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其實並非莫札特的本名,甚至有電影以「Amadeus」(阿瑪迪斯)為名,於上映後這個名字似乎更加深植人們心中,但莫札特一生只用過幾次「Amadeus」(阿瑪迪斯)這個稱呼,莫札特出生時的受洗名是Wolfgangus Theophilus Mozart,而「Theophilus」是希臘文,意思是上帝所愛,翻成德文則是「Gottlieb」,在莫札特13歲去義大利時將其名改成擁有相同意思的義大利文「Amadeo」,而後於1777年有了法文版本的「Amade’」,「Amadeus」則是拉丁文,但莫札特生前喜愛的名稱是義大利文與法文的版本,而莫札特為什麼要改名?在開始詳細解說前,必然會先帶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恰巧這題材能讓我為音樂史的開端做個有趣的探討。
先簡單的說一下,通常的音樂史開頭......
如果說普遍我們熟知的音樂史,簡單一些,可以從文藝復興開始說起,文藝復興時期,隨著印刷機的發明、記譜法的成熟,複音音樂也為之盛行,此時的人們對於音樂型態漸漸有了新的想法,除了創作宗教音樂(例如:葛利果聖歌),也開始創作世俗音樂(平民的舞蹈、節慶音樂),到了巴洛克時期,此時出現了兩位代表性的音樂巨頭,巴赫和韓德爾,將原本的宗教音樂與世俗音樂結合並帶入宮廷中,稱之宮廷音樂,古典音樂的大門就此被打開;十八世紀末,啟蒙時代又稱為理性時代,科學思潮積極發展,人們從宗教轉而找尋自然的真理,此時的音樂時期,我們稱之為古典時期,引領代表便是交響樂之父——海頓以及莫札特,進而影響了貝多芬,而貝多芬也為其後的浪漫時期拉開新的局面......,然而這跟莫札特改名有什麼關係?這又要以另一個角度從頭開始說起,或許會跟我們常聽到的音樂史開頭不太一樣。
一切的一切都要從義大利開始說起......
文藝復興開始,人文主義抬頭,文化在義大利興盛,無論是建築、雕刻、繪畫或是音樂都相當出色,義大利便成了當時人們心之嚮往的地方,到了十七世紀,音樂上有了顛覆性的開端,那便是義大利歌劇,此時正是我們所稱的巴洛克時期,有趣的是,音樂圈的義大利風潮從文藝復興就不曾消減,歌劇在各地的宮廷中推廣開來,身為德國人的韓德爾,早年留學於義大利,一生不曾用德文寫過歌劇,所寫的全是義大利文或英文,當時的作曲家們如果不用義大利文寫,就不被認為是一流的作品,人們即使不懂義大利文,也要看義大利歌劇;義大利風氣一面倒,一路到了十八世紀的啟蒙時代,歌劇更是迎來絢爛輝煌的時期,宮廷相繼建起歌劇院並雇用義大利人,這種現象在歐洲是常態,甚至還出現德國人輕視德國人的現象,認為「德國人寫的是一文不值的東西」。話又說回莫札特的名字,莫札特將自己的名字改成義大利文、法文,我想在當時改名應該算一種習以為常的風氣,或許是希望能受到當地青睞,也或許是對於當時先進國家的一種嚮往,就連貝多芬簽名也會使用較有義大利味道的稱呼。
當時歌劇是所有作曲家都想爭取的一塊大餅,像是義大利的羅西尼,就是當時人們樂道的指標人物,而貝多芬就沒那麼幸運,他只創作過的一首歌劇《費黛里奧》於當時並不受青睞,然而十八世紀除了歌劇卻也醞釀著音樂史的巨大轉折,十八世紀隨著樂器製造技術的成熟,發展出音樂會的演出形式,樂器的表現力越來越豐富,漸漸取代了聲樂家及歌劇詠嘆調,來到樂器與聲樂並駕齊驅的時代,而受海頓的影響下,古典時期的交響曲、奏鳴曲、弦樂四重奏便有了明確的定義;法國大革命的興起,也伴隨了市民階層的富裕,音樂會和歌劇的演出不再侷限於宮廷,音樂家們不用再為貴族而創作,轉而開始以音樂表達自我,為藝術而藝術,便正式來到浪漫時期。
說到以音樂表達自我可以閱讀以下文章:
讀歷史脈絡時總會遇見許多分流,站在此一彼,望向那一方,不論站在哪、望向哪,分流最終卻還是匯聚成了龐大完整的體系,流入我們腦中,綻出新的篇章;而下一次聽見莫札特的名字時,或許會有不同以往的想法。
最後是作品推薦:莫札特寫給海頓的〈String Quartet No.19 in C Majar, K.465〉、早期出名的歌劇〈The Marriage of Figaro〉、晚期的作品〈Die Zauberflöte〉。
〈參考與推薦書籍:古典音樂意外史、吉松隆人人都懂音樂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