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學發聲?不就是天生會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個學生跟我分享,她老公曾經吐槽她:「幹嘛要學發聲?我天生就會啊!」這話其實沒錯,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會發聲,這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但問題來了——會發聲,不代表發聲方式正確、聲音好聽、用久了不會壞掉,甚至,很多人連發聲都會覺得吃力。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學生來上課了!


其實,來找我學發聲的人,大致可以分成幾類:


第一類:嗓音受損,需要幫助的人


這類學生通常是生理上出了一些狀況,比如聲帶溝、聲帶長繭、甲狀腺開刀後聲音變了,甚至是因為全麻插管影響聲帶,或是用力吼叫過度導致聲帶出血等等。他們已經試過語言治療,效果不太理想,最後來找我看看能不能幫忙。這方面的成效其實很不錯,對我來說也是教學相長的機會,因為每個案例都讓我更深入理解聲音的運作方式,進而優化訓練方法。


第二類:聲音還沒壞,但已經不舒服的人


這類學生可能沒有明顯的聲帶病變,但只要講話時間一長,就覺得喉嚨卡卡的、不順、容易累,甚至有些人聲音變得沙啞或低沉。這通常和身體的緊繃有關,像是肩頸僵硬、下巴太緊、甚至是錯誤的用力方式。這類型的改善效果通常很顯著,因為只要找到正確的發聲方式,聲音很快就能變得輕鬆又響亮。


第三類:想精進聲音表現的人


這類學生不一定是有聲音問題,而是希望自己的聲音更有競爭力。例如:

📢 主播 想讓聲音更專業、有說服力。 🎤 歌手 想拓展音域,讓音質更好聽、更穩定。 🗣️ 一般人 可能是講話時音量太小、含糊不清,老是被問「你剛剛說什麼?」希望能改善這個狀況。


這類型的訓練成效很好,但需要的時間會比較長,畢竟改變發聲習慣需要反覆練習。不過,真心想改造聲音的人還是有的,像有個學生準備出國唸MBA,目標是進入麥肯錫這類的顧問公司。他特別希望自己的聲音能更明亮、有穿透力,讓人一聽就覺得專業、有自信。


還有一位街頭藝人跟我說,當他找到更有穿透力的發聲方式後,觀眾的反應變好了,停下來聆聽的人變多,打賞也變得更穩定。而另一位創作歌手則發現,當他的聲音更有張力、更清晰後,現場演出的錄影也更有吸引力,結果竟然被音樂平台推播,讓更多人看見他的表演。這些改變,都來自於聲音的提升,讓他們的音樂更能直達人心。


發聲訓練,適用範圍比你想的更廣!


其實,不管是聲音受損、覺得不適,還是想讓聲音變得更好聽、更有影響力,發聲訓練都有對應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很多人來上課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聲音可以變得這麼輕鬆、這麼好聽,而且還能影響整體的表達能力與自信!


所以,發聲這件事,真的不是「天生就會」就夠了,而是能不能「用得對、用得久、用得好」! 🎤😃

~~~~~~~

視訊團體班~好聲音:打造耐久、高效、具影響力的專業嗓音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

視訊個人課

量聲訂製自己需要的發聲課程

~~~~~~~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https://lin.ee/vL89jFP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西羊的養聲坊
32會員
110內容數
一位致力於改善嗓音能力的發聲老師,研究與教學令音色明亮、音量放大、音域寬廣的發聲訓練方法。2016年10月前任職於財富管理、投資理財業10餘年,曾擔任投研主管、理財講師、FC等職務;10月後成為全職的發聲老師,研究人聲科學,提升訓練成效,使學生音域更廣、音量更大、音質更響、嗓子更耐用。
河西羊的養聲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有些人一講話就讓人想多聽幾句,而有些人聲音再大,卻總是讓人聽完就疲憊。很多人以為練聲音就是用丹田、找位置,但其實,那些真正好聽、能傳情達意的聲音背後,都藏著一個更不被注意的秘密——泛音結構。 這篇文章會從「鴨嗓音」說起,帶你理解聲音好聽與否的科學依據,還會聊到市內電話為何常常聽不清楚、混音時等化器
Thumbnail
2025/04/15
有些人一講話就讓人想多聽幾句,而有些人聲音再大,卻總是讓人聽完就疲憊。很多人以為練聲音就是用丹田、找位置,但其實,那些真正好聽、能傳情達意的聲音背後,都藏著一個更不被注意的秘密——泛音結構。 這篇文章會從「鴨嗓音」說起,帶你理解聲音好聽與否的科學依據,還會聊到市內電話為何常常聽不清楚、混音時等化器
Thumbnail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4/08
昨天晚上夢到老同事傳Line問我:「欸你怎麼看川普又搞關稅?要大蕭條了嗎?」 我原本想簡單回他一個「川普巨人又開始地鳴啦」,結果這一睡……直接進入奇妙的夢境。 美利堅大地,一聲號角響起。 川普巨人緩緩睜開眼睛,怒髮飛揚、口吐「TARIFF!」,腳步震撼全球。關稅之腳踏過亞洲、橫掃歐洲,供應
Thumbnail
2025/04/08
昨天晚上夢到老同事傳Line問我:「欸你怎麼看川普又搞關稅?要大蕭條了嗎?」 我原本想簡單回他一個「川普巨人又開始地鳴啦」,結果這一睡……直接進入奇妙的夢境。 美利堅大地,一聲號角響起。 川普巨人緩緩睜開眼睛,怒髮飛揚、口吐「TARIFF!」,腳步震撼全球。關稅之腳踏過亞洲、橫掃歐洲,供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續上篇) 本文開頭提供情境讓讀者「換位思考」,接續論述 5. 非「相對主流標準」的「發音」或「口音」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6. 考慮語用「目的」、「效果」,自我提升; 7. 「發音」或「口音」在主、客觀學習上的考量
Thumbnail
(續上篇) 本文開頭提供情境讓讀者「換位思考」,接續論述 5. 非「相對主流標準」的「發音」或「口音」對英語學習的「影響」; 6. 考慮語用「目的」、「效果」,自我提升; 7. 「發音」或「口音」在主、客觀學習上的考量
Thumbnail
傳統的發聲訓練會用上發聲位置、共鳴位置來解釋一些聲音上的聽覺感受,諸如頭腔共鳴、胸腔共鳴、鼻腔共鳴、頭聲、胸聲等等,在本體感上似乎會有個”位置感”,但這”位置感”並非一個”位置”所形成,而是整體的發聲姿態與聲音的聽感共同形成的”空間感”。 先來看看在發各種母音時,以核磁共振峰(MRI)來看到的口腔
Thumbnail
傳統的發聲訓練會用上發聲位置、共鳴位置來解釋一些聲音上的聽覺感受,諸如頭腔共鳴、胸腔共鳴、鼻腔共鳴、頭聲、胸聲等等,在本體感上似乎會有個”位置感”,但這”位置感”並非一個”位置”所形成,而是整體的發聲姿態與聲音的聽感共同形成的”空間感”。 先來看看在發各種母音時,以核磁共振峰(MRI)來看到的口腔
Thumbnail
教”鴨嗓音”需要勇氣,很多人都覺得搞笑、難聽,遇到美聲的合唱團、聲樂老師還會警告你”嗓子會壞掉!”這麼不受待見的”鴨嗓音”,為什麼有個好嗓音,足以在聲音訓練騙吃騙喝的我,還是要以它做為發聲教學的重心呢? 因為它是最有效的發聲訓練方式,沒有之一。 要說有效,要先由人類聽覺的特性談起,圖中的最下方有
Thumbnail
教”鴨嗓音”需要勇氣,很多人都覺得搞笑、難聽,遇到美聲的合唱團、聲樂老師還會警告你”嗓子會壞掉!”這麼不受待見的”鴨嗓音”,為什麼有個好嗓音,足以在聲音訓練騙吃騙喝的我,還是要以它做為發聲教學的重心呢? 因為它是最有效的發聲訓練方式,沒有之一。 要說有效,要先由人類聽覺的特性談起,圖中的最下方有
Thumbnail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Thumbnail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高中老師說,聽力必須從小時候就開始聽,長大後再練通常沒有用。這是真的嗎?
Thumbnail
高中老師說,聽力必須從小時候就開始聽,長大後再練通常沒有用。這是真的嗎?
Thumbnail
上週三,這個月報名的第二堂課程開課了,是Podcast課程,其實這是自我挑戰的課程,因為我非常不習慣錄音檔或影片中自己的聲音,甚至到有點抗拒聽見的程度,以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現在才知道原來與我不相信自己聲音有力量相關,無疑又是個不相信自己的課題。
Thumbnail
上週三,這個月報名的第二堂課程開課了,是Podcast課程,其實這是自我挑戰的課程,因為我非常不習慣錄音檔或影片中自己的聲音,甚至到有點抗拒聽見的程度,以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現在才知道原來與我不相信自己聲音有力量相關,無疑又是個不相信自己的課題。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Thumbnail
學習演說技巧已成為自媒體時代的重要技能之一。本文將介紹如何撰寫一篇好的演講稿,進而探討演講的開頭、中間和結尾設計,以及如何加強演講內容的情感表現。
Thumbnail
學到重要的一課,儘管「高敏感」容易察覺對方的需求,但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對話」的這個溝通過程卻是非常必要的
Thumbnail
學到重要的一課,儘管「高敏感」容易察覺對方的需求,但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對話」的這個溝通過程卻是非常必要的
Thumbnail
四、勇敢是:面對自己的上台錄影 在我進行的各種演說課活動中,只有一種活動,每次發佈,絕對引起一片哀嚎聲;那就是「回看自己的上台錄影」。 每個人第一次接收到從外部傳來的自己聲音,聽著不是來自於顱內耳骨共振而得的陌生語音,看著眼前那用「最熟悉」表達方式上台說話的「陌生人」,許多孩子第一次接收到這種「
Thumbnail
四、勇敢是:面對自己的上台錄影 在我進行的各種演說課活動中,只有一種活動,每次發佈,絕對引起一片哀嚎聲;那就是「回看自己的上台錄影」。 每個人第一次接收到從外部傳來的自己聲音,聽著不是來自於顱內耳骨共振而得的陌生語音,看著眼前那用「最熟悉」表達方式上台說話的「陌生人」,許多孩子第一次接收到這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