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落盡梨花月又西|第一・貔虎關中 (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玉露金霜凝紫塞,悠悠羌笛偏寒。
行人憔悴淚闌珊。西風吹不破,散去上眉彎。
無定河邊深夢裡,五千有幾能還?
秦時明月漢時關。平沙一萬里,斷恨照秋山。
吳丹眼見張英奇奪刀投身亂陣,大是震驚,卻無暇慮及其他,護著綽克托便走,上馬後沿漢水向東疾奔,忽聽後頭馬蹄聲響,吳丹連忙讓綽克托超前,自己拔刀勒馬擋道,只見路彎處奔來十餘騎,都是溫齊麾下騎兵,從龍亭奪路出來,這才略感放心,與眾人催馬追上綽克托。
綽克托待吳丹奔到近前,與他並轡而行,問道:「張靖少給你打的什麼手勢?」
吳丹原被張英奇舉動驚呆,此刻聽綽克托問起,心中登時有如翻江倒海,答道:「他要我護著三爺走。」
綽克托見猜中了,便嘆道:「他果真英勇過人,可不知那起反賊帶他去見王輔臣,要如何處置他。」
吳丹直視前方,僵硬答道:「三爺,靖少這是有去無回了。他是漢軍出身,武舉狀元及第,奉旨賞戴花翎,御前優寵直逼上三旗親貴,此番西出潼關,是奉旨欽差,王輔臣若是鐵了心要反,第一要殺莫洛,第二便要殺靖少。」
綽克托情知吳丹所言是實,想到是自己留張英奇在龍亭,才害他為救自己甘願受俘,便懊悔怎不准他回頭報訊,但他真要離開龍亭,方才那場亂局未必逃脫得開,思前想後十分難受,一轉頭見吳丹緊蹙雙眉,想他與張英奇同在乾清宮當差,都是御前得用親信侍衛,也都曾派往嶺南,誰想此番來陝變生不測,也難怪他傷心,便在馬上探身,伸長手臂拍在吳丹肩頭,說道:「吳丹,我知道你不好過,可當前局勢非常,你可別因此亂了陣腳。」
吳丹本來心緒紊亂,聽綽克托此言,想起離京時成德曹寅囑託,胸中一股懊惱無處宣洩,驀地張口大叫,兩腿一夾催馬向前,綽克托驚見吳丹發狂,連忙揮手命人追上,只聽滿山聲音迴盪,都是吳丹吶喊。
綽克托散騎東去與董額大軍會合之時,張英奇自願受縛,被雙臂反綁,由四人乘一輛大車漏夜押解,次日上午抵達王輔臣舉事後駐劄的定軍山下。張英奇下車一看,不遠處一面紅柱灰瓦牌坊,上書金漆大字「天下第一流」,其後紅牆灰瓦一座三間山門,上懸金字黑匾「武侯墓」,兩側漆金大字題著一對楹聯:
  水咽波聲 一江天漢英雄淚
  山無樵采 十里定軍草木香
張英奇見王輔臣竟以諸葛孔明墓地為行轅,不禁皺起眉頭。他被推著過了山門、樂門,直到正殿之上,只見神龕上是手持六韜兵書諸葛亮端坐神像,另有琴僮書僮捧寶劍印綬侍立兩旁,王輔臣坐在神龕之下,正拿一柄長槍把玩,見張英奇進來,擱槍起身,拱手笑道:「欽差大人可算到我軍中了。」
張英奇見王輔臣依舊身著一品武官冬朝服,胸口麒麟補子甚是鮮亮,頭皮剃得趣青,腦後大辮子油光水滑,便挑眉一笑,說道:「我這是見著誰了?這位可是大清國的陝西提督王大人?」
王輔臣聽他語帶諷刺,臉上一紅,說道:「張大人,我敬你是英雄好漢,武藝超群,膽識過人,故欲延攬以襄盛舉,不知張大人以為如何?」
張英奇眉眼之間尚有笑意,嘴角卻一撇,說道:「以大人相稱,又著大清服色,可見自以為大清之臣。若同為大清之臣,你是提督,我來督軍,又為何綁我在此?」
王輔臣見他咄咄逼人,只好將話點穿,答道:「我應周王吳三桂討賊檄文反清復明,你也是漢人,何必當滿賊走狗?你任衛職,原是大材小用,不過充別人的體面,還不如入我軍中,真正大展長才。」
張英奇半點情面不留,側過臉向地下啐道:「當真反清復明也該奉明正朔,吳三桂怎就自稱周王了?他倒不害臊!開山海關降金是他,殺朱由榔滅明宗室也是他,如今卻說起兵為保個子虛烏有的朱三太子,究竟他那花花腸子繞的主意可靠不?你就不怕他睡飽了明日,後日突發奇想,又要降清?他有數十萬人馬,佔領江南六省,皇上尚且不與他議和,索性將吳應熊吳世霖明正典刑,你手上有幾多兵馬,佔著幾許城池,可充作談判之資?王繼貞還在京師待著呢!你莫要一頭熱應了吳三桂,還學他斷送自己親兒子!」
王輔臣見張英奇滿臉不屑,又被他尖刻言語踩中痛腳,面上實在下不來,便漲紅著臉說道:「張英奇,你真以為你藝冠天下,便囂張到如此?明白告訴你,莫洛那廝已教我手下射成蜂窩了!」
張英奇本已猜想莫洛遭難,他與莫洛雖不投契,畢竟同朝為臣,聽王輔臣得意說來,登時怒火中燒,因他雙臂動彈不得,見王輔臣那長槍架在椅上,便閃身向前,抬腿以腳背在槍桿下一撥,趁著槍被踢高到耳際,左肩在槍桿上一頂一送,那擦得鋥光瓦亮的槍頭便在王輔臣耳際倏的掠過,撞上門柱削下老大一道紅漆,長槍哐啷一聲落在地下。
張英奇見王輔臣額上驚出冷汗,便哼聲道:「拿人的尚且手短,更何況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你若問我為何忠君非得康熙爺,我這就明白告訴你:與叛服無常的吳三桂相比,今上強了百倍不止,真要指著明君定天下,過上太平日子,跟著今上我也少辛苦二十年。更何況吳三桂衰敗風燭,今上卻是英雄年少。你要招募兵員,滿漢分別的屁話且上別處說去,沒的污了爺的耳朵!」
王輔臣在西安與張英奇相與大半年,總見他爽朗之外不失客氣,原本存著好感,不想他口齒便給,尖酸刻薄起來,竟教人難以招架,便沉聲喝道:「張英奇,你莫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我再問你一次,你要忠君虛名,還是自個兒性命?」
張英奇轉身望向殿外,見灰霾冬日裡,夾道古柏依舊鬱鬱蔥蔥,竟是一幅大好風景。他閉上雙眼,想起還在驪山等待的宋采青,兩千里外的劉綺兒和襁褓中的兒子,成德曹寅等一幫兄弟,二十三載人生,往事歷歷在目,心頭酸楚至極,再睜眼卻已換了鐵石心腸,冷言道:「死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張英奇不才,卻還不至於拿捏不明輕重,你有話不用再說,再說我也不會應你。」
王輔臣見張英奇死到臨頭,依然挺直背脊昂然而立,便俯身拾起長槍,拿手指在槍頭輕輕一摸,指尖立時便被割破,血珠點點向外滲冒。他知道早先張英奇肩膀那一頂之力,只要一丁半點拿捏錯了,必然要削去他一隻耳朵,此人卻能讓槍頭擦過卻分毫無傷,如此功夫,猛勁之外,巧勁更是難能可貴,真正令人歎為觀止,此人不能為己所用,委實萬分可惜。他搖搖頭,將流血的手指在胸前麒麟方補上一抹,揚臉對殿門外侍立的親兵喝道:「拉下去!」
|| 未完待續 ||
隨莫洛前往陝西是張英奇第二次奉旨出京,但這次情況與之前不同。若說先前往廣東宣諭撤藩,他心頭只記掛宋采青一人,這次他心裡必然更多牽記劉綺兒與剛出世的兒子。只是正如吳丹對綽克托所言,張英奇身份特殊,恐怕很難逃過王輔臣與叛軍毒手。圖為定軍山武侯墓「天下第一流」牌坊。
iloiter
avatar-img
87會員
299內容數
我是一個識字不多的蕃人。出身東台灣,太巴塱部落阿美族人。定居荷蘭,從事翻譯、寫作、研究、原住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那瓜書房|Nakao Eki 的其他內容
張英奇連日奔波,幾乎竭盡精神,這一睡十分香甜,隱約醒時卻聽帳外刀刃相交甚是刺耳,人喊馬嘶亂成一團,他驚得一躍起身,便見有人持刀闖帳,直向綽克托去。他見綽克托這才睜眼,反應不及,連忙摘了腰間短刀,向那人用力一擲,硬木漆金刀鞘正中那人後腦,用力之大,竟將那人擊暈在地。
董額拿起案上一個椴木漆金牌子,上頭滿漢合璧刻著「令」字,連同一張藍繒旗子遞給張英奇,鄭重說道:「穿起你的黃馬褂,憑此王命旗牌率我麾下特健騎兵五十,即刻趕往寧羌。記著,此去要走官馬路,沿途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不得耽誤,務必趕上莫洛,傳令讓莫洛王輔臣原地安營,待我大軍開到。」
張英奇與那人照面,登時大吃一驚——此人正當三十多歲盛年,骨骼清奇,眉眼俊朗,雙瞳之間一種端麗,竟與楊艷神似。那人見他面露驚異之色,張大了口卻不說話,便道:「這位兄台,你入潼關可得趁早,自這兒以東直到函谷關,幾道關隘守得都比別處森嚴,再晚就進不去了。」
張英奇趕到華州驛換馬上道之後,卻逐漸有些體力不支。他在馬上側頭南望,秦嶺山勢厚重,從驛道上可見少華山挺立一方,三峰巍峨險峻,峭壁頂端灌木枯萎殆盡,風雪中險峰極是黯淡蕭索。他愈看這景色,愈覺頭暈眼花,忽然凍徹骨髓一陣寒風襲來,不知怎的整個人失了平衡,身子一晃便摔下馬背。
張英奇抬頭見滿院的樹都是禿枝光幹,根本無處藏身,正急得無處開交,忽聽屋頂上野貓尖叫,急中生智,抬腿在門口槐樹樹幹上一蹬,一挺腰借力上了屋頂,翻身躺上積雪,順勢一腳將貓連雪一併踹下屋緣,正落在開門出來的人頭上,便聽那人口操關中話罵道:「我賊!大雪天的貓打架都成㞞咧!」
那女子衣衫破敗,披頭散髮,原本哭泣甚哀,現下繩子給解開了,立刻奪手而逃,買者驚呼一聲,伸手去攔,恰好扯住她一頭長髮。那女子被扯倒在地,額頭在路邊石上一撞,登時鮮血長流,身子僵在雪地裡便不動了,買者見狀,也不上前查看,口操關中話啐道:「噶達馬西一和灘!這就成死咧!日踏了我的銀子!」
張英奇連日奔波,幾乎竭盡精神,這一睡十分香甜,隱約醒時卻聽帳外刀刃相交甚是刺耳,人喊馬嘶亂成一團,他驚得一躍起身,便見有人持刀闖帳,直向綽克托去。他見綽克托這才睜眼,反應不及,連忙摘了腰間短刀,向那人用力一擲,硬木漆金刀鞘正中那人後腦,用力之大,竟將那人擊暈在地。
董額拿起案上一個椴木漆金牌子,上頭滿漢合璧刻著「令」字,連同一張藍繒旗子遞給張英奇,鄭重說道:「穿起你的黃馬褂,憑此王命旗牌率我麾下特健騎兵五十,即刻趕往寧羌。記著,此去要走官馬路,沿途換馬不換人,日夜兼程,不得耽誤,務必趕上莫洛,傳令讓莫洛王輔臣原地安營,待我大軍開到。」
張英奇與那人照面,登時大吃一驚——此人正當三十多歲盛年,骨骼清奇,眉眼俊朗,雙瞳之間一種端麗,竟與楊艷神似。那人見他面露驚異之色,張大了口卻不說話,便道:「這位兄台,你入潼關可得趁早,自這兒以東直到函谷關,幾道關隘守得都比別處森嚴,再晚就進不去了。」
張英奇趕到華州驛換馬上道之後,卻逐漸有些體力不支。他在馬上側頭南望,秦嶺山勢厚重,從驛道上可見少華山挺立一方,三峰巍峨險峻,峭壁頂端灌木枯萎殆盡,風雪中險峰極是黯淡蕭索。他愈看這景色,愈覺頭暈眼花,忽然凍徹骨髓一陣寒風襲來,不知怎的整個人失了平衡,身子一晃便摔下馬背。
張英奇抬頭見滿院的樹都是禿枝光幹,根本無處藏身,正急得無處開交,忽聽屋頂上野貓尖叫,急中生智,抬腿在門口槐樹樹幹上一蹬,一挺腰借力上了屋頂,翻身躺上積雪,順勢一腳將貓連雪一併踹下屋緣,正落在開門出來的人頭上,便聽那人口操關中話罵道:「我賊!大雪天的貓打架都成㞞咧!」
那女子衣衫破敗,披頭散髮,原本哭泣甚哀,現下繩子給解開了,立刻奪手而逃,買者驚呼一聲,伸手去攔,恰好扯住她一頭長髮。那女子被扯倒在地,額頭在路邊石上一撞,登時鮮血長流,身子僵在雪地裡便不動了,買者見狀,也不上前查看,口操關中話啐道:「噶達馬西一和灘!這就成死咧!日踏了我的銀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部是我欲完成的四部武俠小說世界觀順序的第二,第三是【付劍】,第一是【流時】(正進行中)、第四是【武紀】 本書片段之二: 就在此時,眾人眼前一花,一道人影欺近花花兒,同時怪聲怪氣地喊道:「花花兒,今日取你狗命!」 眾人驚呼聲中只見那人手中匕首刺出,在陽光下白光一閃,由於來人實在太快,花花兒毫無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Thumbnail
單田芳評書《童林傳》第二十二回,說到雍親王到訪山東「聖手崑崙鎮東俠」侯大俠和「一輪明月照九州」侯二俠的家,二位俠客聽說雍親王來了,都歡歡喜喜、恭恭敬敬地迎接,彷彿蓬蓽生輝、臉上有光⋯⋯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王皓宸和趙彌賽亞的小故事兩則
Thumbnail
趙羅湘雨、卓三春共往奮進營⋯⋯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部是我欲完成的四部武俠小說世界觀順序的第二,第三是【付劍】,第一是【流時】(正進行中)、第四是【武紀】 本書片段之二: 就在此時,眾人眼前一花,一道人影欺近花花兒,同時怪聲怪氣地喊道:「花花兒,今日取你狗命!」 眾人驚呼聲中只見那人手中匕首刺出,在陽光下白光一閃,由於來人實在太快,花花兒毫無
Thumbnail
「西南偏西,晨獨缺日,九五失六,李白逝求,其身領兵,歹員齊行」 「止少日勿土欠位,十口時石自迎陽,任劍一平水中水,來去仗運亦仗風。」一個沖雲派普通女弟子古冰亦的江湖奇遇從一個行蹤成謎的女子成亦非,牽扯出了偌大的江湖恩怨、刀光劍影。「性格決定命運」以及「生命自會尋找出路」,乃古今箴言。刀光劍影、恩怨
Thumbnail
單田芳評書《童林傳》第二十二回,說到雍親王到訪山東「聖手崑崙鎮東俠」侯大俠和「一輪明月照九州」侯二俠的家,二位俠客聽說雍親王來了,都歡歡喜喜、恭恭敬敬地迎接,彷彿蓬蓽生輝、臉上有光⋯⋯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王皓宸和趙彌賽亞的小故事兩則
Thumbnail
趙羅湘雨、卓三春共往奮進營⋯⋯
在小東倉河中伏後,趙軍才知道自己與誰打仗,王齕早已不是主帥,現在指揮秦軍的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人屠」白起。沿石長城堅守的趙軍立刻斷了與本部的聯繫,此時趙括帶領主力逃至韓王山,等待馳援。 白起又派輕騎做出假象,迷惑屯於故關的趙軍,要將趙軍總指揮逼入死地。趙括來到韓王山,卻發現秦軍旗幟飄揚山頭,連綿的
Thumbnail
周赧王五十二年,秦王嬴稷命白起發兵南陽,韓王欲割地求和,未料上黨太守馮亭連夜遣使者向趙王丹求援。 趙王趙丹見之大喜,決意傾國而戰。 ※ 兩年後,趙國邯鄲。 「陛下,您千萬不可聽信奸佞讒言。自烈侯開基,武靈王中興以來,趙國經歷風雨飄搖,好不容易才走至今日局勢--咳,」藺相如的侍從趕緊
Thumbnail
孫堅北上的那段時間史書中是這麼記載的: 1、袁術以後將軍的名義出逃南陽投奔張咨。(術畏卓之禍,出奔南陽) 2、劉表在孫堅殺人後迅速得到了荊州刺史的朝廷任命。(長沙太守孫堅殺荊州刺史王睿,詔書以表為荊州州刺史) 3、孫堅殺張咨,隨後南陽郡慫了,要啥都給。(牽咨於軍門斬之,郡中震慄,無求不獲)
上一世祁王向江陵發難時,梁王還在京城把持朝政,他採取趙葉青的建議,派監軍與安昭一起領兵。 其中有梁王抽調的三萬人馬,和安昭向西北借調的數萬北玄軍。 大軍抵達江陵,監軍膽小保守,認爲此時祁王大軍士氣正盛,不肯與其正面交鋒。 安昭與他意見相左,當着衆人的面直言,祁王大軍將士大多來自北方,初到江陵定
Thumbnail
在前途大會上,淮陽王張卬(下江兵)第一個表達了對前途的看衰,和綠林諸大佬商議說: 「赤眉和鄧禹隨時都會殺過來,咱們在這混不下去了!與其被人家趕走,不如現在就搶掠長安,逃回南陽,如果實在混不下去了,大不了咱們就再上山落草為寇!」 強盜們骨子裡的思維一拍即合,張卬的方案得到了綠林內部的高票通過,諸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