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應該是快樂的呀!

2021/04/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嗯,我當然發現我常常是「三天曬網,兩天捕魚」的那種人。請用力的譴責我吧!我雖然三番兩次都在推崇寫作的好處,但我自己卻是始終無法養成習慣的那位…
今天在做家事的時候,按照慣例還是一邊做一邊在聽<科技島讀>。今天的主題是「打造自媒體王國」,來賓是鼎鼎大名的「Miula」。有在看方格子的應該會知道Miula是重量級的作者,但直到聽這篇podcast後才知道,他最”重量級”的可不是他的文章或是他的體重(?),而是他驚人的創作能量。
他橫跨YouTube,Podcast及付費文章三個領域都有輸出,「有輸出」的程度是:
- YouTube:每週三直播,每週約有2~3個影片。
- Podcast:每週約有2集
- 付費文章:每個月4篇長文
<科技島讀>的Michael一週三篇,已經是全職在做了,Miula的這種產量已經不能叫「全職」工作了,根本是「超時」工作了。不過,當今天的Podcast中,Michael第一句話問他,他喜不喜歡現在這樣的生活,有點小意外的是,他很滿意現在這樣的生活,蠻喜歡能把興趣跟賺錢結合在一起的這種事業。當然,Podcast很推薦大家去聽,但我今天想通的是另一件事:我為什麼還沒有辦法真正成為一個創作者?
原來,我的心態不是「創作者」,而是「分析者」,或是叫做「鑒賞家」(其實講難聽一點就是來沽名釣譽的…)。我在寫作的過程,有時或許有點樂趣,有時有點成就感,但我在寫作後的「期待感」是過大的。就算我再怎麼告訴自己,寫作是健身(?),是思考練習,是思維訓練,但最終我還是會在意,自己的文章獲得了什麼評價。而且在寫作的過程會重唸個幾次,換個不同的表示法,壓個韻,縮個字數等等的。
這其實是「編輯」在做的事,不是「創作者」在做的事。
創作者應該要在這個過程中有所解放,獲得救贖,讓自己的思考好好大汗淋漓一場。就像跟三五好友打場球,我們又不是職業球員,誰輸誰贏真的不重要,大家開心就好不是嗎?
連帶也想到Manny他在<星箭廣播>講到的一件事,他每天輸出消化心得,每週匯整成電子報給大家,然後跟大家再三強調,他的觀點大家看看就好,可能不是對的。哈哈,怎麼會有這麼”不負責任”的電子報作者呀?
但這就是我的死穴。
我很希望自己的內容能像羅振宇說的那樣:「有種,有趣,有料」。他基本上是我「自媒體」的啟蒙導師,也是Manny口中的Role Model之一(實際上我覺得每個能持續輸出的都算是我的Role Model…)。但堅持三個要素都要具備才要輸出的話,下場就是一開始講的,我根本沒那麼多料,也不有趣(所以就更沒種了…)。
在<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中提到,馮唐老師給寫作者的九字箴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我想我最慚愧的,就是在”不要臉”這關過不去。可我沒想到這關過不去,會連帶往回影響,一停止公開寫作,一害怕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沒有水準,沒有營養,馬上就變得更為著急和焦慮。
對,我不再是快樂的創作者,而是尖酸刻薄的評論者。
今天這一篇,可能是我近期,已經很久沒有這樣”輕快”的輸出了。以後我還要繼續這樣嘗試,當一個真正的「創作者」。情商的東西也寫,Redmine的東西也寫,只有問題沒有答案的東西也寫。就寫吧!專心享受創作的過程,創作就是一種跟神父告解的救贖,不應該是讓自己變得更沈重的負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Google實驗室Area120釋出了一個「製作遊戲」的遊戲叫「Game Builder」。 主要的用戶是遊戲編導,方便他們以拖拉卡片的型式來驗證遊戲性好不好。 因此這個專題就是「Game Builder」的"真心話(好用難用都會說)"和"大冒險(真的來挑戰看看能做什麼遊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