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如何利用矛盾真相提升你的說服力? — 關於價格與價值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如何利用矛盾真相提升你的說服力? — 關於價格與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什麼是矛盾真相?矛盾真相指的是每個人、事、物都有可能有正反的表述,「事實」其實有許多不同面向的,「真相」不只有一個。很多情況下,有各式各樣真誠且正當方式,可以用來描述一個人、一樣東西或一件事情。

在現在這個網路時代,很多資訊都垂手可得。但我們卻很容易易相信這些我們眼前看到的資訊,然後非黑即白地輕易評斷它。但是其實在任何的事件或故事中,都存在著矛盾真相,敘事者從真相的多元面貌中抽出對自己有利的部分,來影響你的想法與行為,進而達到自己目的。

比如說像這兩句話「網路讓世界上知識更廣為流傳」、「網路加速了錯誤資訊跟仇恨的散播」,這兩種說法你覺得哪個是對的呢?其實都對,但是如果有人沒有用過或聽說過網路,這兩種說法帶給它的印象就不同。

每一個故事都有很多面向,有不同的說法可以去表達。
我們把東西拿去買賣、交換,就是因為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價值。

我們把東西拿去買賣、交換,就是因為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價值。

如何評估各種不同的價值?


所以,只要用對方法,我們就有可能被說服去喜歡或討厭任何人事物,或者說,我們同樣也可以真誠地提升自己的說服力。這篇艾兒莎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價格」與「價值」的矛盾真相!你有沒有想過「價格」與「價值」的差別是什麼呢?「價格」是怎麼被評估、怎麼被訂出來的呢?

我們把東西拿去買賣、交換,就是因為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價值。而經濟學家按照不同群體的主觀認定畫出一條「需求曲線」,來自不同消費能力的潛在買家認定的價值(願意付的價錢),再對照製造商的意願,畫出另一條「供應曲線」,當需求曲線和供應曲線相交的那一點,就是能同時滿足買方和買方的價格。

一件事、一個物品的價值除了「對我有什麼好處」之外,還包含了「對別人有什麼好處」,世界上大部分財富就是靠這種方式創造出來的!怎麼說呢?要怎麼去評估各種不同的價值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世界菁英教我的事:艾兒莎的私藏成功學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艾兒莎的沙龍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兒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時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我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根據個人喜好篩選過的「片面資訊」,導致我們的思想逐漸與別人相同,失去了豐富的知覺力。要把漫想打造成改變現實的創意,不能漏掉「知覺統合」的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覺運作得不靈光,可能是因為某個環節卡住了,需要把阻礙知覺力的障礙物一一地去除,「觀察事物原貌」的方法,是
常常有一些粉絲或讀者告訴我,他明明工作看起來一切順利,但卻莫名焦躁,越來越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了。後來了解後發現,問題也許是他為了回應他人的期待,把精力都花在別人身上,忘了切換成「自我模式」了。大部分人都習慣了「他人模式」,等到想轉為「自我模式」時,卻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未來十年微趨勢》,以往市場標準化與一致性程度很高,企業以少樣產品與服務就能應對大眾市場,但在國際化的多元化競爭下,再加上網路媒體演算法針對個人偏好打造的廣告,發展所造成的分眾化,只要找到這種強而有力的分眾對象與微趨勢,就有可能促成巨大的影響!!
世界充滿變化與不確定性,而人類的預測能力並不完美。未來總會發生一些我們預料之外,且影響深遠的意外事件。這樣「極不可能發生,實際上卻又發生的事件」被稱為「黑天鵝事件」。17世紀前的歐洲人相信所有天鵝都是白的,直到在澳洲發現第一隻黑天鵝,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
營運力這門課講師 Evonne Tsai 跟大家分享如何用產品與系統思維,來思考你的職涯發展。這是關於她用兩年的人生學到到一堂課,在她還是中階的產品經理時的一個經歷。那時候她被公司要求打造出一個有關監控的新產品,而身為一個產品經理,她希望做出一個符合用戶需求、滿足用戶的體驗的產品,於是便找了保全人員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時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我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根據個人喜好篩選過的「片面資訊」,導致我們的思想逐漸與別人相同,失去了豐富的知覺力。要把漫想打造成改變現實的創意,不能漏掉「知覺統合」的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覺運作得不靈光,可能是因為某個環節卡住了,需要把阻礙知覺力的障礙物一一地去除,「觀察事物原貌」的方法,是
常常有一些粉絲或讀者告訴我,他明明工作看起來一切順利,但卻莫名焦躁,越來越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了。後來了解後發現,問題也許是他為了回應他人的期待,把精力都花在別人身上,忘了切換成「自我模式」了。大部分人都習慣了「他人模式」,等到想轉為「自我模式」時,卻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想做什麼。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未來十年微趨勢》,以往市場標準化與一致性程度很高,企業以少樣產品與服務就能應對大眾市場,但在國際化的多元化競爭下,再加上網路媒體演算法針對個人偏好打造的廣告,發展所造成的分眾化,只要找到這種強而有力的分眾對象與微趨勢,就有可能促成巨大的影響!!
世界充滿變化與不確定性,而人類的預測能力並不完美。未來總會發生一些我們預料之外,且影響深遠的意外事件。這樣「極不可能發生,實際上卻又發生的事件」被稱為「黑天鵝事件」。17世紀前的歐洲人相信所有天鵝都是白的,直到在澳洲發現第一隻黑天鵝,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崩潰了。
營運力這門課講師 Evonne Tsai 跟大家分享如何用產品與系統思維,來思考你的職涯發展。這是關於她用兩年的人生學到到一堂課,在她還是中階的產品經理時的一個經歷。那時候她被公司要求打造出一個有關監控的新產品,而身為一個產品經理,她希望做出一個符合用戶需求、滿足用戶的體驗的產品,於是便找了保全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