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模式
含有「思考模式」共 2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光之練習ArtMind to Biz
2025/05/07
《O-Q-D-R-E × 思考的路徑練習》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等模型雖有效,卻可能忽略人的內在感受。本文提出O-Q-D-R-E藝術思維五步驟轉譯法,強調從內在節奏出發,並以樂器演奏的意象說明不同模型的特性與適用場合,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思考模式。
#
創業思維
#
品牌定位
#
品牌經營
5
留言
雷馬鐵克的正能量沙龍
2025/05/06
為什麼總是晚上最容易崩潰? 科學有答案!
🧠 冷知識:半夜情緒容易放大,是真的,不是你太脆弱。 到了夜晚,我們的大腦進入一種「關閉防禦、開啟情緒處理」的模式, 白天有太多分心、太多應付、太多裝堅強, 但一到晚上,沒有人打擾, 那些你沒時間處理的情緒,就會一股腦地湧上來。
#
煩惱
#
思考模式
#
大腦
5
留言
一起踏實創業吧!
2025/03/16
我們為什麼需要「思考梳理」?
#人類的思考,真的很複雜 嗯,因為人類的思考很複雜呀。 想跟你分享一個我的親身經歷,去年我上了劇本課程。 當時,表演老師出了一個很有趣的遊戲-「想/不想遊戲」。 他讓每個人兩兩一組,其中一位負責提問,另外一位負責回答。負責回答者,需要先假設自己是「想」或「不想」回答問題,完成一輪以後,角色互
#
解決問題
#
思考
#
慣性思考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2/19
成功與失敗的關鍵:認識HOPE思考四象限與常見錯誤
我們常常掉入思維陷阱:成功了不覺得特別,失敗了自責不已,還沒發生的事讓人擔心,夢想則永遠停留在計畫中。HOPE 四象限幫助你突破盲點:Harvest-珍惜收穫、Obstacle-轉化失敗、Prepare-準備面對挑戰、Explore-探索機會。 本文幫助你打破錯誤思維,從現在開始做出更有意義的選擇!
#
成功與失敗
#
思考模式
#
認知誤區
1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2/18
模糊的立場:人們如何習慣性迴避觀點
往往我們並不是沒有想法,而是習慣了逃避自己的觀點。為了不引起爭議、不讓自己陷入選擇焦慮,我們選擇附和別人、轉移話題、說話模糊,或是拖延決定。但迴避不會讓問題消失,只會讓我們越來越不確定自己的聲音。試著問自己:「這真的是我內心的想法,還是我只是習慣了順從?」找到自己的觀點,才是讓自己真正自由的開始。
#
觀點迴避
#
模糊立場
#
自我認知
喜歡
留言
刻意微挑戰
2025/02/18
「觀點不明」的迷茫:當我們無法分辨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想法,而是我們的聲音被環境的噪音蓋過,變得模糊、不確定。或許是從小習慣聽從權威,或許是害怕與別人不同,或許是資訊太多讓我們迷失方向。這篇文章帶你探索觀點不明的原因,並教你如何在日常情境中,重新發現自己的內心聲音。每個人的想法都值得被聽見,而你的觀點,也值得被自己認可。
#
觀點不明
#
自我認知
#
思考模式
1
留言
Valen的部落格
2024/10/23
其實窮不止於金錢,打破窮人在行為、思維與心靈的三重貧乏
窮不僅僅是物質的匱乏,更包括行為、思維和心靈的貧乏。「窮人思維」及其對個人生活的深刻影響,包括行為窮、思維窮和心靈窮三種狀態,如何造成彼此的限制。本文提供了克服這種窮乏的策略,包括提升行動力、拓展思維和增強內心的豐滿感,幫助讀者打破自我設限,實現成長與成功。
#
窮人思維
#
行為窮
#
思維窮
2
留言
心月 ☾的沙龍
2024/07/23
擁抱你的逆思維 3
在每一天裡,我們究竟有多少慣性地思考,或有哪一些習以為常的想法和習慣,其實不斷的阻止我們前進或突破呢? 是否有哪些認知上的習慣,就像鐮刀和斧頭那樣的工具,一直背負在身上,卻從不曾質疑過它們所能帶來的重量?
#
心月
#
緣來
#
藝術治療師
8
留言
心月 ☾的沙龍
2024/07/22
擁抱你的逆思維 2
上一集 我們談到大多數的人在做出選擇時,會有一定的慣性。 他們會採取一種守舊的方式,以習慣性的想法和思維去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 這樣的方式或許 但同樣的也限制了我們思考和擴展的可能性。 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我們常陷入在舒適圈裡。人們常抱怨著生活的不公平、不喜歡的工作、不想要的生活;嚷嚷著想
#
心月
#
緣來
#
藝術治療師
5
留言
心月 ☾的沙龍
2024/07/05
擁抱你的逆思維
學生時期的我們大多一定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 在選擇題的考試時,面對一道不確定的題目,總是猶豫不決該選擇哪個答案? 應該跟著自己的直覺做選擇嗎?或是反覆的修改呢? 如果離考試結束前還有一些時間,你是會反覆檢查答案的學生並更改自己的答案?或是你經常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不檢查、不遲疑、不更改就直接交卷?
#
心月
#
緣來
#
藝術治療師
6
1
你的好格友
2024/07/05
喜歡
這段話真的很有啟發性!🤔 我們常常陷入「聰明才是一切」的迷思,但其實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懂得反思和放下舊觀念的能力。 保持開放的心態,不斷學習和調整,才能適應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感謝你的分享,這篇文章讓我重新思考「智能」的定義,也提醒我保持謙虛和好奇心,持續探索和成長!
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