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找到新觀點的方法!— 從「理所當然」中尋找不自然之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上篇我們進到了「漫想」「知覺」到房間後,來到了「重組」「表現」的房間!

​​重組的房間 — 重新組合、創造細緻的獨特性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變得像比較正式的創意提案時,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對漫想進行「加工」,也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如果不把要素拆解,就無法發展出新的組合

​​​​如果不把要素拆解,就無法發展出新的組合

我們可以做的一件事是「改變切入點」,怎麼做呢?關鍵在於「重組」,設計這個字,其實就是重組的意思。英問中的design(設計),是源自於拉丁文的「designare」,而這個字是由代表「分離」的字首(de-),和「符號」(signum)所組成。所以設計,其實也就是把構成的要素「分解」之後再「重新組合」

​​​​如果不把要素拆解,就無法發展出新的組合。所以在這個階段中,盡可能「分解」自己腦海中的漫想,掌握好各個部分,才能進行重組。在這個過程中,也能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哪些「社會常識的既定框架」。

​​這邊跟大家三個「分解」的步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1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世界菁英教我的事:艾兒莎的私藏成功學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兒莎的沙龍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艾兒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01
我發現我超喜歡套用黃金圈理論到 everywhere,創業、個人人生探索、致富、活動企劃、一個抉擇的決定方向等等都會用到。「黃金圈理論」是由思考者、教育家西蒙·辛克提出的一種思考框架。黃金圈理論認為,成功的人們通常先思考「為什麼」,然後再思考「如何」和「什麼」,進而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與全面向。當然,
Thumbnail
2023/04/01
我發現我超喜歡套用黃金圈理論到 everywhere,創業、個人人生探索、致富、活動企劃、一個抉擇的決定方向等等都會用到。「黃金圈理論」是由思考者、教育家西蒙·辛克提出的一種思考框架。黃金圈理論認為,成功的人們通常先思考「為什麼」,然後再思考「如何」和「什麼」,進而擁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與全面向。當然,
Thumbnail
2023/03/22
這如果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有看到,最近我開始學習滑板運動。但有趣的是,不只是學滑板這一件事,而是多項(古箏、滑板、滑雪、空中瑜伽、高爾夫、編劇、日文、頌缽)學習體驗、休閒、運動的學習後,這麼大量的學習體驗,讓我發現這些學習方式,是有精準方式的。就是每個學習都需要運用邏輯思考基準的策略。
Thumbnail
2023/03/22
這如果有follow我的人應該有看到,最近我開始學習滑板運動。但有趣的是,不只是學滑板這一件事,而是多項(古箏、滑板、滑雪、空中瑜伽、高爾夫、編劇、日文、頌缽)學習體驗、休閒、運動的學習後,這麼大量的學習體驗,讓我發現這些學習方式,是有精準方式的。就是每個學習都需要運用邏輯思考基準的策略。
Thumbnail
2023/03/16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Thumbnail
2023/03/16
一開始我只是把高爾夫球這件事當成一個休閒運動,但後來我在一步步深陷後,體會到不同的感受。從心動,有趣,挫敗,體悟,心流,到最後感受到,從一項活動中可以延伸到的人生、與學習格局的體悟。這中間,最驚豔的是 #學習格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甚麼是Z字點子呢? 就如同書封上呈現的那樣,利用8個步驟連結成三個Z字,來激發自己的創意和點子。
Thumbnail
甚麼是Z字點子呢? 就如同書封上呈現的那樣,利用8個步驟連結成三個Z字,來激發自己的創意和點子。
Thumbnail
本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閱讀「引人入勝想法慣例 (Routines for Engaging with Ideas)」後,產生的想法與理解。 這個章節下有六個慣例,仔細分析他們的目的,會發現很有意思 辨認與問出更好的問題 架構對主題的探索,以建築理解。 利用可視化聚焦描述,建築工作記憶
Thumbnail
本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閱讀「引人入勝想法慣例 (Routines for Engaging with Ideas)」後,產生的想法與理解。 這個章節下有六個慣例,仔細分析他們的目的,會發現很有意思 辨認與問出更好的問題 架構對主題的探索,以建築理解。 利用可視化聚焦描述,建築工作記憶
Thumbnail
「創意」、「靈感」這兩個詞,不論是寫故事、做廣告行銷、做企劃書等等,都是生活無所不在的詞。 市面上也有很多相關的書籍與課程,而我想藉由這一個系列,來整理與聊聊市面上各種產生創意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故事上面實踐與應用。
Thumbnail
「創意」、「靈感」這兩個詞,不論是寫故事、做廣告行銷、做企劃書等等,都是生活無所不在的詞。 市面上也有很多相關的書籍與課程,而我想藉由這一個系列,來整理與聊聊市面上各種產生創意的方法,以及如何在故事上面實踐與應用。
Thumbnail
  好不容易產出一個想法之後,做完了才發現其他人呈現的點子看起來更吸引人,更生氣的是你會覺得這個點子只要你再想久一點肯定也能想到。這種束手無策、心有不甘的感覺到最後往往會變成一種自暴自棄:反正我就比較沒創意,所以才會怎麼樣都想不出好的點子!但你有想過嗎?會不會跟天分無關,其實是你的思考方式出錯了呢?
Thumbnail
  好不容易產出一個想法之後,做完了才發現其他人呈現的點子看起來更吸引人,更生氣的是你會覺得這個點子只要你再想久一點肯定也能想到。這種束手無策、心有不甘的感覺到最後往往會變成一種自暴自棄:反正我就比較沒創意,所以才會怎麼樣都想不出好的點子!但你有想過嗎?會不會跟天分無關,其實是你的思考方式出錯了呢?
Thumbnail
我們被太多事物給制約,導致於很多事情都認為答案是理所當然,欠缺了獨立思考的機會。
Thumbnail
我們被太多事物給制約,導致於很多事情都認為答案是理所當然,欠缺了獨立思考的機會。
Thumbnail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時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Thumbnail
當你idea的解析度已經夠高了,我們就進到了「重組」的房間。在前面漫想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問題:「這個點子可能有人做過了吧?」這時我們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自己原有的主觀構想,再結合自己的世界觀把它打磨成更加獨特的概念。在這裡你可以思考不同的排列組合,把構想拆得更細,透過這個過程提升漫想的高度。
Thumbnail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我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根據個人喜好篩選過的「片面資訊」,導致我們的思想逐漸與別人相同,失去了豐富的知覺力。要把漫想打造成改變現實的創意,不能漏掉「知覺統合」的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覺運作得不靈光,可能是因為某個環節卡住了,需要把阻礙知覺力的障礙物一一地去除,「觀察事物原貌」的方法,是
Thumbnail
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讓我們接觸到的資訊,只是根據個人喜好篩選過的「片面資訊」,導致我們的思想逐漸與別人相同,失去了豐富的知覺力。要把漫想打造成改變現實的創意,不能漏掉「知覺統合」的這個過程。我們的知覺運作得不靈光,可能是因為某個環節卡住了,需要把阻礙知覺力的障礙物一一地去除,「觀察事物原貌」的方法,是
Thumbnail
大家都想談創新,都想知道創意在哪裡?! 但是要先了解「創造力」是創意的來源! 才有機會發揮創意~
Thumbnail
大家都想談創新,都想知道創意在哪裡?! 但是要先了解「創造力」是創意的來源! 才有機會發揮創意~
Thumbnail
在發想行銷企劃或創意時,我們通常會遇到想破頭也想不到好的企劃或是開會時所有人就面對面、乾瞪眼諸如此類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狀況,我們發現問題核心是有系統地去發想、思考。
Thumbnail
在發想行銷企劃或創意時,我們通常會遇到想破頭也想不到好的企劃或是開會時所有人就面對面、乾瞪眼諸如此類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狀況,我們發現問題核心是有系統地去發想、思考。
Thumbnail
對於很多人來說,創意的點子是靈光乍現;但對於設計師而言,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為想出好點子的關鍵是在於前面累積大量的前置作業,就像玩遊戲一樣,練到一定的經驗值才會升等!
Thumbnail
對於很多人來說,創意的點子是靈光乍現;但對於設計師而言,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為想出好點子的關鍵是在於前面累積大量的前置作業,就像玩遊戲一樣,練到一定的經驗值才會升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