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一些粉絲或讀者告訴我,他覺得很迷茫,明明工作看起來一切順利,但卻莫名焦躁,越來越搞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了。後來了解後發現,問題也許是他為了回應他人的期待,把精力都花在別人身上,忘了切換成「自我模式」了。
大部分人都習慣了「他人模式」,等到想轉為「自我模式」時,卻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做什麼。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呢?每天為了工作日常事務而忙、被工作績效追著跑、應付客戶,回家後做家事、帶孩子,閒暇時打開社群軟體滑手機、看看時下流行的話題,大多時候都在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讓別人理解,或了解別人的意思?」被「他人」佔據了大部分的時間,連在社群媒體po文都在想「要怎麼寫才能讓別人想按讚呢?」
大部分人都習慣了「他人模式」,等到想轉為「自我模式」時,卻想不起來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想做什麼。習慣「他人模式」讓我們失去了發想、創造新事物的能力。不止是個人,在企業的經營上也是,如果只把焦點放在營收、利潤、行銷、股東、競爭公司等外部印刷,而迷失了自己的初衷,就會一樣不知道自己想做的是什麼。
相反的,那些拿出亮眼成績的公司,反而是懷著「我們就是要做這個!」的強烈信念,驅使他們的不是邏輯或數據推導出的決策,而是「直覺」或「漫想」,這些都是「願景」的根本條件。在這個資訊爆炸、數據化的時代,雖然大數據分析是主流的趨勢,但如果只是透過邏輯和數字來分析市場,會很容易錯失產業的發展先機。
日本知名組織翻新顧問公司Biotope的CEO佐宗邦威在《高維度漫想》中提出「高維度漫想」結合左右腦非語言的思考模式,讓企業領導者甚至個人都能以「直覺」掌握先機、找到商業藍海。艾兒莎覺得這個思考模式不止讓企業找到創新的方向,對個人生涯思考也有很大的幫助!
作者本身的顧問公司結合了「決策」與「設計」的概念,他提到了一句話我覺得很有意思,就是決策是
「先定義出理想狀態,再找出方法消除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這也是我在
「怎麼成長得更快?」這篇裡面有提到的掌握現實環境,以「現實作為衡量的標準」,再思考控制點佈局一步步消除落差。
但這部分作者更強調先「定義出理想狀態」,這個理想狀態要怎麼去定義出來呢?作者也說到「設計」是「將嶄新或不存在的概念具體化的手法」,嶄新或不存在的概念,也就是主題提到的「漫想」。要怎麼做才能把「直覺」與「漫想」化為為具體的想法呢?
接下來,我會介紹書中提到的過去三種傳統思考法和作者獨家提出的「高維度漫想」方法!
漫想思考與傳統思考法(效率思考、策略思考、設計思考)有什麼不同
我們需要比較「高維度漫想」思考法和其他思考法的差異,來掌握它的架構和運用方式。作者用地形和旅程來比喻這四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法,帶你從「效率農場」,穿越「策略荒野」、「設計平原」,到達「人生藝術山脈」一一去了解這些思考法的不同面向。
效率農場 — 所有的事物都以一定的指標在運作,但卻更容易被AI取代
「效率農場」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所有的事物都以一定的指標在運作」。
指標指的就是分數、KPI等等的數據,像職場表現的指標包含來市占率、新客戶數等,學校考試的指標就是分數和排名。習慣用這種方式思考的人,不會去想為什麼要追求這樣的指標,直接把指標數據當成判斷的方式。
在「效率農場」生存下去的條件,就是「提高生產力」,如何在這個有限的範圍內提升效率與產值,就是勝出的關鍵。關於提高生產力之前也有跟大家分享過,就是透過提升工作速度來增加效率,提升單位時間的產出。
但如果只是以單單提升效率而言,會遇到的問題就是AI人工智慧取代的問題,因為就效率這件事而言,機器人自動化做得比人更好,如果只是效率快,恐怕會遇到工作被取代的問題。如果你每天只是不停地完成例行工作和瑣事,反而比較像是工作機器,這也是處在「效率農場」的居民會面臨的狀況。
上上篇裡也有提到
「黑天鵝效應」,尤其是現在的時代更容易遇到不可預期的事情,許多事也沒有「標準答案」,造成
組織需要的人才不止是能找出答案而已,更是可以在「沒有答案的前提下靈機應變」的人。
策略荒野 — 依賴數據,視結果為一切,卻不知為何而戰
於是人們有了危機意識,離開了「效率農場」,開始主動尋求資源,前往「策略荒野」。他們背負風險利用策略思考在沒有保障的時間進行生存狩獵。「效率農場」有明確的規則,但「策略荒野」只有一套標準,就是以「利益結果」為導向,追求更高的營收與利潤。
策略思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一定的程度上,鉅細靡遺列出目前面對的問題,並預測出自己能夠勝出的關鍵,使用的方法通常是從分析現狀,到一步步透過各種架構拆解問題。
在「策略荒野」上,人們攻城掠地,必須具備面對衝突的心理韌性,和早一步把對手壓制的策略。必須思考競爭對手還沒發現的領域在哪裡?有沒有先發制人的方法能夠取得先機呢?在這裡人們的驅動力都是源自「想要成功」、「想要變有錢」、「想要受歡迎」等慾望。
這種思考模式最大缺陷就是有「數據依賴症」,過度使用數據進行決策,演變成如果沒有明確數據支持的化,就不敢進行任何新的計劃,導致思考被侷限、無法產生新的想法,思考的重點都在於「如何幫助已存在的商品或事業成長」,缺乏商業直覺而導致被競爭對手搶佔先機。
在「策略荒野」上的人習慣「視結果為一切」,於是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判斷都放在「職階」、「年收」上,長期在這邊的人似乎都會在某個時間點察覺到自己的極限,發現自己成為「目的難民」,追求目標與結果但卻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思考著「這樣的人生真的有價值嗎?」,但也無法再回到「效率農場」了。
設計平原 — 沉浸在幫助別人的喜悅中,但自我卻逐漸消失
「策略荒野」有一座通往外面的橋,橋的另一邊就是「設計平原」,它是一條讓你從理性通往創造的路。
作者提到曾經資深前輩告訴過他,前公司的成功雖然跟重視數據有關係,但八成的利潤其實都是靠著「少數能夠創造新戰局的人」扛起的,策略思考只不過是補足其餘兩成利潤的工具。他提到了「創造新戰局」的重要性,也就是在藉由的規則下無法勝出時,「從零設定市場尚未存在的新規則」來改變競爭方式,創造出過去沒有的「致勝方法」,這樣的人才是有最高的價值的!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一個曾在白宮為前美國副總統高爾撰寫發言稿的暢銷書作者在著作《未來在等待的銷售人才》說明了頂尖的銷售人才必須擺脫理性至上主義,史丹佛大學的課程內容也提倡設計思考的架構,越來越多人發現商業與設計之間是環環相扣的。
設計思考是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維,它是把設計師在設計過程的思維抽象化,歸納成任何人都能使用的架構。推動設計思考的IDEO執行長提姆‧布朗(Tim Brown)把設計思考定義為「透過設計師的工具組合,整合人們的需求、設計的可能性以及商業上的成功這三項要素,藉此追求以人為本的創新」。
設計思考是透過發散與收斂的思維,讓問題與解決方案架構起更多探索的空間,而不是像傳統的線性思維「問題→解決方式」,傳統的思維會限縮了其他可能性,而導致無法產生更多創意的解決方式。設計思考也強調「以人為本」,透過探索人的需求層次來解決問題,通常會以特定對象為中心來進行。
設計思考在解決人們共通問題時能發揮明確的效果,因為是透過左右腦的發散與收斂、融合集體智慧的討論找到的解決方案。但問題在於,「大家一起製作」一定會比「獨自製作」時還缺乏「個人特色」,到最後又會回到一開始提到的「他人模式」。因為如果只是解決他人的問題,會漸漸看不到雖然對別人沒幫助,但卻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人生藝術山脈 — 拋棄「有沒有用」,邁向「因想做而做」
丹尼爾‧品克的另一本著作《動機,單純的力量》中強調「未來的社會,將逐漸變成重視每個人的「內在動機」的時代。」之前我們也提過現代人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注意力朝向外在,但只有把注意力拉回「此時此刻的自己」,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意義。除了個人之外,企業搞清楚「公司真正想做什麼」在現代度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中也很重要。
作者把這種從「自我模式」出發的創造性思考法稱為「漫想思考」,這也是「人生藝術山脈」的居民用的思考法,這片大地被群山包圍,很難看清全貌,再加上這片大地和「設計平原」之間,有一條叫「實用性急流」的河川流過。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受到「有沒有用」的觀點阻礙,就無法踏入這座山脈。「設計」因客戶的存在而得以發揮創造性,做出實際可用的東西。但也因為接收了「來自別人的限制」,在不知不覺間迷失了「因想做而做」的觀點。
在「人生藝術山脈」和「策略荒野」之間,也有一個名為「獨特性山谷」的大裂口。缺乏獨特性的「荒野居民」很難跨越這個鴻溝,進入每個人各自追求自己「願景」的山脈之間。想要抵達「人生藝術山脈」,需要通過前面的四個房間。這四個房間是什麼呢?下篇跟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