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系列:特約商店手續費是如何分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信用卡支付以兩大國際組織做中間人的模式,對組織來說在過去60年是個極為穩定與毛利極高的生意。而台灣市場因為歷史因素,聯合信用卡中心(下稱聯信)扮演本地清算中心的角色,聯信再加上收單機構與各類平台的角色,在台灣市場扮演本地組織,也可算是台灣特色

賣家常常說交易處理費很貴,希望透過這一系列分享,賣家付出的交易處理費是如何分配

信用卡交易是如何處理?

授權與清算分開處理,稱之為Dual Message

完成一筆信用卡交易處理有兩步驟:授權與清算。每個步驟都有自己的各類訊息於欄位上。交易處理模式為授權處理先,可以讓持卡人先買完可離開(面對面或是網路交易),每天午夜或是打烊時,賣家送出作結帳後,就開始關係人內的清算流程。下圖就是台灣市場中直連收單(Switch-to-acquirer)的交易流程(資料來源:ISO 8583 - Wikipedia)。下圖為網路交易為主,圖中可看到,收單之前有許多夥伴來幫收單行找客戶(交易量)。

raw-image

信用卡交易處理有哪些關係人?

四方模式

持卡人、賣家、收單與發卡

如何在四方模式下分潤?

raw-image

台灣共識的遊戲規則,是刷卡交易金額中收單跟賣家收的交易處理費抽%,發卡拿1.55%、清算中心0.1%,其他就是收單。因此,收單要給賣家多少手續費,端看收單自己要賺還是賠多少(要怎麼對自己公司交代與自己銀行的策略。)還是PX公司的議價能力最厲害,應該是全市場無敵(當然是自行交易,另文分享台灣特色:自行交易)

何謂PF (Payment Facilitator)?

PF是收單的拓展賣家的通路之一,所有收單機構不想簽的中小型賣家與高風險與新型創新或是看不懂的營運模式(依照遊戲規則,還是有不少限制,不是包山包海都可簽),都可由PF來做。你可想像,收單外包風險與賣家簽約的工作給PF,等賣家量穩定了或是營運模式看懂了,銀行可以再跟賣家簽約。但是PF的附加價值服務包山包海,目的就是要創造客戶黏性,難拉走

台灣PF誰最大?

綠界今天收盤價格$612元(+$42)。藍新與綠界都很大,台灣兩大老牌Fintech。跟賣家簽約手續費都2%以上,他們有許多收單行沒有的額外附加價值。一筆交易基本1.55%就被發卡拿走。PF的收入來源之一就是賺PV(Payment Volume)的價差。PF跟收單簽的的手續費越低越好例如1.7%,跟賣家收2.6%。(2.6-1.7)=0.9%*PV就可以概算出他們的收入。上述邏輯是他行交易的邏輯。要賺更多,當然不是搞他行交易

何謂他行跟自行交易(行發音=ㄏㄤˊ)?

  • 自行交易(On-us):發卡與收單都同一家,拿A行卡在A行收單的賣家支付。收單行不需要付出1.55%公定價給發卡。賣家可跟收單談的自行手續費率當然便宜非常多。自行需要費工介接,你要先確認自己有能力跟收單談與執行,但自行分期就又不一樣了,但也不是每家收單都有這樣的能力
  • 他行交易(Off-us):發卡與收單不同家。拿A行卡在B行收單的賣家支付。B收單行要付出1.55%公定價給A發卡行。所以賣家只能靠自己的交易量、品牌、集團或是跟承辦人的關係來談交易處理費

因此,所以,大型PF都會直接跟收單行做主機連主機,做自行交易,簽約年度交易量還可能有退佣。會有一家當作主要收單把他行(含國外發卡)的交易往主要收單送。因此,上面的算式PF可賺的價差就有機會更大

消費者消費NT$1,000元的信用卡交易給方格子上的作者。

範例:方格子跟作者收20%(付出2.4%給neweb pay), neweb pay跟方格子收2.4%(付出1.7%給收單行)。

作者實收$800,方格子實收$176(200-24),neweb pay實收$7(24-17),收單行實收$17


raw-image





如下圖:

raw-image

賣家要收信用卡,有哪些選擇?

1.直接跟收單行簽約2.跟PF簽約

那你會問,台灣的大開店平台呢?那些平台是收單的另一種招商通路ISO(Independent Sales Organization)或是協銷(最主流),最終收單合約還是跟收單行簽約。賣家跟平台簽約是平台使用合約,但也有可能是三方合約收單與使用合約全包

那開店平台是否也可做PF?

可,但要看收單的通路策略與平台自己的能力

這遊戲就是唯量是問還有收單對銷售通路管理策略。回到剛剛的原則,誰付你錢(跟賣家清算),就是跟誰簽約。可以是PF或收單行

賣家直接跟收單行簽約

賣家能談的就是收單分潤要賺多賺少,自行交易需要介接。不是任何賣家跟收單都能有自行交易。台灣是只要刷信用卡,發卡分潤價格一樣。這樣的定價完全沒有反應不同的購買力應該享有更高的分潤與收更高的交易處理費,現在XX pay絕對比信用卡要貴,現在還不是照收。還有美國運通,賣家永遠說,X,好貴,我不要。但,貴要有價值

某些大收單行開始引進國外的差別訂價策略,這是讓收單利潤可以好看一點。台灣收單行只有非常少數有賺錢(以單一部門來看),甚至拉高一層,信用卡部門賺錢的也沒幾家,還好銀行家大業大,支付=帶路雞,當獲客工具之一。他行交易基本就是要吐出1.55%。基本邏輯為外國卡/本國卡差別訂價,以此類推。其他國家市場,交易處理費分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表格,但是台灣,一口價

台灣賣家交易處理成本高居不下的瓶頸之一:沒人願意去挑戰那1.55%齊頭式分潤
raw-image
raw-image

賣家跟PF簽約

PF跟賣家清算,在這之前收單行會先跟PF清算。但PF上的賣家若營業額變太大,根據國際組織規則,收單就需要直接跟大賣家簽約。

raw-image
raw-image

國外怎麼做?

這需要更多篇幅來詳述,但是賣家是否有機會享受更低的手續費?從上述的框架來看,要有人動手調整才有機會。

歐盟、美國、澳洲、中國與馬來西亞......都適度的規範交易處理費的上限/比例/金額,各市場不一。但大方向是對賣家好,也希望的反映到消費者可享有更多的好產品/服務

發卡很辛苦

因為要募卡、設計優惠、投資優惠、給持卡人點數/現金回饋、製卡、徵審與催收,還要負責呆帳,若持卡人刷了不還。所以該多分一點

收單很辛苦

要建立系統、刷卡機、gateway、徵審、斷線不能刷,第一個被罵的就是收單行,詐騙盜刷多,大型電商根本吃定,也是很苦,還要被組織罰錢,當遇到各式各樣沒遵守的多如牛毛的規定

清算中心也辛苦

要負責上述兩個單位的清算,還有外國卡在本地的交易轉送到國外去再回來。但清算中心有多重角色,拿特殊用途平台低價交易處理費與分潤比例,來簽約一般餐廳(速食店真的不是小額,均價跟小吃攤/飲料店比較起來),其他收單要怎麼競爭?更何況公平會查過與畫出限制,但其他收單仍是難以競爭

三方模式是比較有效率而且上述的國家或是區域主管機關,在規範/調整交易處理費的政策時,也認可,整改幅度小很多。Line Pay、支付寶與Paypal都是這模式。下次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跟你直白講的tcwhite
21會員
66內容數
金融、支付、商業、人生、娛樂、其他
2025/01/18
摘要 任何新舊產品最終都是「為誰而生」For Who?為主 以下將深入探討了跨境支付(cross-border payments)的機制、穩定幣的本質與潛力,以及它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和挑戰。主要主題包括: ●跨境支付的不同模式: 傳統的代理銀行、匯款公司,以及新興的支付聚合商和穩定幣。
Thumbnail
2025/01/18
摘要 任何新舊產品最終都是「為誰而生」For Who?為主 以下將深入探討了跨境支付(cross-border payments)的機制、穩定幣的本質與潛力,以及它們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和挑戰。主要主題包括: ●跨境支付的不同模式: 傳統的代理銀行、匯款公司,以及新興的支付聚合商和穩定幣。
Thumbnail
2025/01/17
FinTech代表其客戶進行 SEPA 付款與收款的四種主要模式的說明。每種模式都會說明可以使用該模式的機構(例如銀行、支付機構、電子貨幣機構)、它們如何連接至 SEPA(直接或間接)
Thumbnail
2025/01/17
FinTech代表其客戶進行 SEPA 付款與收款的四種主要模式的說明。每種模式都會說明可以使用該模式的機構(例如銀行、支付機構、電子貨幣機構)、它們如何連接至 SEPA(直接或間接)
Thumbnail
2025/01/17
導言 想像一下,以後出國玩,不用再煩惱換匯的麻煩,買東西直接用手機「嗶」一下,一秒搞定,而且手續費超低!這不是做白日夢,是「穩定幣」即將帶給我們的超酷未來!穩定幣就像是加密貨幣裡的乖乖牌,不像比特幣那樣價格忽高忽低,它的價值跟美金這類真正的錢掛鉤,超級穩定!這篇文章要帶你一起探索穩定幣的厲害之處,
Thumbnail
2025/01/17
導言 想像一下,以後出國玩,不用再煩惱換匯的麻煩,買東西直接用手機「嗶」一下,一秒搞定,而且手續費超低!這不是做白日夢,是「穩定幣」即將帶給我們的超酷未來!穩定幣就像是加密貨幣裡的乖乖牌,不像比特幣那樣價格忽高忽低,它的價值跟美金這類真正的錢掛鉤,超級穩定!這篇文章要帶你一起探索穩定幣的厲害之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行動支付 vs 電子支付 傻傻分不清楚! 為什麼近兩年來,許多企業在擁有「xx PAY」(行動支付),還要大動作推出「電子支付呢」?究竟背後有何盤算?
Thumbnail
行動支付 vs 電子支付 傻傻分不清楚! 為什麼近兩年來,許多企業在擁有「xx PAY」(行動支付),還要大動作推出「電子支付呢」?究竟背後有何盤算?
Thumbnail
2022年8月底全聯主導的全支付上線後,我就很想寫這篇文章,直到今天看到另一篇評論電子支付的文章,終於讓我也花點時間寫下我的看法,今天就再來論一次PX pay下一代的全支付。 小弟有幸於2015年電子支付專法公告施行前就加入電子支付產業,也從2015年開始試用各家不同的行動支付或電子支付產品。從業
Thumbnail
2022年8月底全聯主導的全支付上線後,我就很想寫這篇文章,直到今天看到另一篇評論電子支付的文章,終於讓我也花點時間寫下我的看法,今天就再來論一次PX pay下一代的全支付。 小弟有幸於2015年電子支付專法公告施行前就加入電子支付產業,也從2015年開始試用各家不同的行動支付或電子支付產品。從業
Thumbnail
過去一年每10個消費者中就有1人不再使用現金支付。消費者行為何會有這些轉變呢?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手機支付等名詞百百種,你需要哪一種?
Thumbnail
過去一年每10個消費者中就有1人不再使用現金支付。消費者行為何會有這些轉變呢?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手機支付等名詞百百種,你需要哪一種?
Thumbnail
王志仁,我林董就是有錢,普渡眾生。公司我獨資,沒上市,你不懂啦! 就算王志仁有短期創業的小經驗,充其量就是個打工仔。你就是哪種每天被我林董問怎麼賺錢的打工仔。
Thumbnail
王志仁,我林董就是有錢,普渡眾生。公司我獨資,沒上市,你不懂啦! 就算王志仁有短期創業的小經驗,充其量就是個打工仔。你就是哪種每天被我林董問怎麼賺錢的打工仔。
Thumbnail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卻有被漲價的消費者。
Thumbnail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卻有被漲價的消費者。
Thumbnail
Amazon有種,並訴諸檯面化。 反觀台灣市場,所有發卡機構只能自力救濟做一堆「自行交易」(編按:A銀行的卡到A銀行簽約商店消費,業內術語:自行。反之稱為他行交易) 「自行交易」範例: 統一超商/全家/全聯等,只收特定銀行的信用卡。 那你會問,阿這些零售業只有一台刷卡機阿! 因為科技與時俱
Thumbnail
Amazon有種,並訴諸檯面化。 反觀台灣市場,所有發卡機構只能自力救濟做一堆「自行交易」(編按:A銀行的卡到A銀行簽約商店消費,業內術語:自行。反之稱為他行交易) 「自行交易」範例: 統一超商/全家/全聯等,只收特定銀行的信用卡。 那你會問,阿這些零售業只有一台刷卡機阿! 因為科技與時俱
Thumbnail
兩大品牌為何不選台灣二合一服務或是本地處理商。
Thumbnail
兩大品牌為何不選台灣二合一服務或是本地處理商。
Thumbnail
信用卡交易處理費是如何被分配? 賣家常常對說交易處理費很貴,希望透過這一系列分享,理解老工具:信用卡交易
Thumbnail
信用卡交易處理費是如何被分配? 賣家常常對說交易處理費很貴,希望透過這一系列分享,理解老工具:信用卡交易
Thumbnail
許多勞工抱怨「公司福利降低」、或是「瑣事越來越多」;但很少人意識到,短短幾年之中台灣市場的巨大變化有如溫水煮青蛙,太多以前不存在的「隱形成本」大爆發,各行各業幾乎無一倖免。希望朋友們能透過本文一起理解、並且面對台灣在全球資本化之下遭遇的產業困境。
Thumbnail
許多勞工抱怨「公司福利降低」、或是「瑣事越來越多」;但很少人意識到,短短幾年之中台灣市場的巨大變化有如溫水煮青蛙,太多以前不存在的「隱形成本」大爆發,各行各業幾乎無一倖免。希望朋友們能透過本文一起理解、並且面對台灣在全球資本化之下遭遇的產業困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