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子支付市場淺談

2023/05/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行動支付 vs 電子支付 傻傻分不清楚! 為什麼近兩年來,許多企業在擁有「xx PAY」(行動支付),還要大動作推出「電子支付呢」?究竟背後有何盤算?
Photo by Wikimedia Commons
市場上,我們看到的全支付、一卡通 Money 都屬於「電子支付」;PX Pay、LINE Pay、PI錢包,屬於「第三方支付」。

電子支付 vs 第三方支付差在哪?有什麼不同?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圖片來源:作者整理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經理人;圖表來源:作者整理

企業推出電子支付有什麼好處?

建立自己的生態圈。
在 2021 年 7 月新版《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上路後,整合「電子支付」、「電子票證」規定與支付生態圈,除代收代付、儲值金額、轉帳,還加入外幣小額匯兌的功能,以及「跨平台」交易,不只是轉帳交易,也包含紅利點數整合、折抵。
商家業者談判優勢 (對合作業者金流即刻入帳)
第三方支付,只能從事代收代付,必須要綁信用卡進行儲值或付款。對於商家業者來說,帳款不會馬上入帳;但電子支付後,不僅可以綁信用卡,還可以連結銀行帳戶、或用現金儲值,錢能馬上入袋,對招商更有吸引力。
跨售金融商品,向金融業者收取廣告費用
透過與金融業者合作,不僅支付更延伸提供金融產品,如保險、基金服務,把客戶從電子支付平台導引到金融業者端,作為一種獲客管道。電子支付平可以向金融業者收取廣告費用;而對金融業者,獲取新通路、能擴大觸及的族群(電支的利基族群:全聯的生鮮族群、街口的美食族群等)。
用戶數據含金量高
因為消費者需要填寫身分證資料、上傳身份證照片、建立個人資料,實名登錄制,電子支付平台擁有「極細顆粒」的用戶數據。如何將流量變現,幫助合作夥伴對消費者行銷「用戶真的感興趣」的產品/服務,是擁有精確數據寶山的電支業者,能出奇制勝的機會。
然而台灣電支市場競爭激烈!據萬事達卡發布的數位支付使用報告,儘管用戶在手機中下載的支付App數量有上升的趨勢,但通常會使用的只有3個,目前遙遙領先前三大電支平台: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經理人;圖表來源:作者整理
面對市面上多不勝數競爭者,前三大電子支付平台如何勝出,各自有盤算。

街口布局積極擴大金融生態圈服務

街口自2018年以來,以支付為核心,積極拓展各種生態場景使用,例如整合商家會員卡、載具資料、外幣匯兌等;2020年也開創跨境支付服務,讓用戶出國旅遊時,可以直接使用熟悉的支付工具。陸續與各大銀行、保險及投信投顧公司合作,著手打造金融生態圈。
綜觀電子支付產業發展,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表示,電支產業有3大階段,第一階段是「獲客」;在獲得大量有效客戶之後,便進入第二階段「搭配服務」找出獲利方式;最後在第三階段「擴大服務」,讓利基不斷往上,從中找出更多獲利的可能性。目前街口已在第三階段,也就是要不斷擴大服務,與許多合作夥伴,推出如聯名卡、多元金融服務,進一步擴大街口的利基 ;跳脫消費支付/回饋的行為模式,與台新銀行合作發展個人理財服務「街利存」:鼓勵用戶可以在支付之外,進行其他理財行為(定存等)。

全聯積極拓展電支合作通路

在眾多先行的電支業者已走過的負債累累血汗史,全支付未來打算以「新服務」取代「補貼戰」。行銷協理劉鴻徵指出,未來全支付將打造一個生活服務平台,用戶可在上面叫計程車,或採購其他業者推出的金融商品,增加黏著度。全聯預計今年將與好好證券合作的金融商品,可以做到「銅板投資」,當消費者在全聯消費 129 元,可以選擇一次扣款 200 元,將零頭(71元)挪做投資理財使用,藉由每次消費時,多扣款一些零頭進全支付,就能在消費的同時達到存錢目的。
在電支市場普遍連年虧錢的情況下,短期目標是透過全聯增加用戶交易量,下個階段就是希望用戶踏出全聯,去外面的合作通路使用全支付,全支付就有機會提高交易量,增加獲利的可能性。

一卡通:手握票證、支付優勢,活化數據價值

一卡通手握超過3200萬張流通卡的電子票證數據、550萬用戶的電子支付事業、44萬個電子支付收付據點。其中最突出的武器則為一卡通在南部耕耘已久的交通事業的數據。
這些交通行為有「衍生性」的特質,意思是指,用戶往往是為了達成某種社交、工作目的,才會產生移動需求,這讓交通數據在用於解讀用戶行為時,具備重要的參考價值。對電子支付來說,交通場景必定不是收付金額最高的,然而它的優勢在於規律、高頻率的使用次數。交通數據所具備的規律性,能讓一卡通在平台上建立出用戶的生活模型。一卡通將交通數據與電子支付的數據歸戶,讓一卡通在南部耕耘已久的交通事業產生價值。打造商家數位經營工具,將是未來一卡通的發展目標。

戰局白熱化誰能笑到最後?

不論靠單原零售場景,快速累積會員,如全支付、全盈支付;交通電子票券起家異業結盟通訊軟體LINE,建立起550萬用戶的一卡通;或是最早以地推起家的街口支付,在支付戰局白熱化的關頭,需思考的關鍵:
1. 如何成為留存在用戶手機中的支付工具。
2. 要怎麼跨出原有場域,打造多元的通路結構,同時蒐集用戶在不同場景的樣貌,打造又精細又廣的數據金庫
3. 如何將流量/數據變現,新增營收結構:除獲取除商家的手續費以外商業模式,將是決定電子支付存亡關鍵。
未來,這些電支是繼續留在消費者口袋、高使用頻率、高黏著、高黏著;還是僅留存做為企業經營會員的工具,我們可繼續觀察下去!
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如果有其他問題都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或者來信詢問唷。
參考資料:數位時代、經理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會員
25內容數
此專題主要探討會員經營的核心概念,並且會觀察市場上企業經營會員的案例。期望可以:1.學習其他品牌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會員制度的。以參考和借鑒成功的策略和實踐。2.獲得行銷和業務策略優化的靈感。3.了解其他企業如何應對市場變化、消費者需求和技術發展,可以幫助預測未來的趨勢並尋找創新的機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