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地教學- 坪林. 包種學旅

2021/04/3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期待已久的移地教學-坪林包種學旅,是我在學習茶領域知識時,願望清單的實踐。
喜歡茶,學習茶
我喜歡喝茶。相較於其他種類的嗜好性飲品,咖啡或是酒來說,我總是愛茶多一些。我是台北人,在曾是大文山地區、同是包種茶鄉的南港長大,自然而然,對主產區在北部的包種茶也多了一份熟悉與私心的喜愛。
在講茶學院陸續上過了幾門茶葉品評課程,從歷史、文化、產地等面向及杯測,來學習並了解台灣茶在茶種、製程及不同風味的呈現。然而,尚未能夠實地到茶產區去走一趟,總覺得在學習地圖上,似乎還少了一塊。
在收到並細讀第一期「坪林-包種茶旅」移地教學的課程介紹時,便發現這是強強聯手出擊所打造。由講茶學院的兩位共同創辦人兼專業講師Sunny及Tommy親自帶領,並邀請擅長於「風土旅行、地方創生」主題的大師洪震宇 (同時也是我精準寫作課的老師)來擔任課程顧問。此外,能夠到屢獲茶國際大獎的白青長茶作坊參訪及前往茶飲料廣告御用拍攝茶園,與當時的阿部寬同享那一片茶園大山的壯闊。心想:這難得的超強陣容組合與行程,豈能錯過? 於是,在確認活動時間及費用能配合,就抱著超期待的心情,立馬報名參加。
親臨現場,走讀體驗的真實感受
抵達坪林茶產區,就聞到陣陣茶香撲鼻而來。第一站,即是參觀茶園及白青長茶作坊。我們非常幸運,當天正好趕上了採收與製茶的時間點,能夠親臨現場看到師傅趕製今年春茶的過程。包種茶職人白俊育親切的接待,並幾乎不藏私的詳細介紹每一道工序與製程,同時搭配先前在路途中的行動講堂所吸收到的包種茶知識與作法,讓人印象更加深刻。這份真實與感動,絕非僅是上網觀看製茶過程影片所能比擬的。
參訪完製茶廠,直接來到品茶空間,進行兩輪的茶葉品評與辨識。各小組分別從相同的茶葉、不同的製程與存放時間的差異等,來討論所呈現出香氣、滋味與口感特色,這樣接續的安排,是個很有感的體驗過程。
坪林,對我來說,並不算是太陌生。近幾年的包種茶產季,總會想到要安排個假日,帶家人前往採買春茶或冬茶,至茶業博物館看展,並順道去老街逛逛的小旅行。然而,在這次坪林走讀、移地教學的過程,不難從中發現講茶團隊在課程設計及細節上的用心。
活動前多次的場勘、與當地居民的實際交流、在地人文與歷史地物的考究,講茶團隊挖掘出許多像我這樣的外地人,即使來過好幾回,卻不見得會知道的,專屬於坪林人的日常:對水源的崇敬、與北勢溪流的生命連結; 宗教節慶活動與特有辦桌文化等,都讓人聽得津津有味,感受也更貼近在地人的生活。
坪林的茶產業博物館,也成為我喜愛常造訪的坪林原因。以茶為主要題材的小型博物館,儘管資源有限,卻能夠就地取材、透過跨界合作、資源拼湊整合與重組的過程,創造出令人驚艷的策展美學。在這次的行程中,也難得有機會與館方目前「茶山學」及「赤琥珀」特展的主要策展人進行面對面的小型座談交流,分享從主題構思、設計美學運用、與在地連結等的溝通過程,讓曾有類似策展經歷的我,相當有共鳴。
包種茶與點心搭配的哲學
課程最後,在坪感覺的空間裡,彼此分享包種茶與甜點的搭配哲學。從不同甜點的簡介,與包種茶搭配,茶與甜點,誰是主角與誰是配角之間的選擇,互相幫襯、或是體驗看似衝突,但在口中卻是巧妙融合的口感滋味,非常有趣,也是一個很新鮮的五感體驗.
在茶產區,與茶相遇的專屬體驗
我曾在代理來自歐洲小眾香氛、精油品牌的公司服務數年。在產品的行銷溝通、使用情境與推廣上,也總是以五感的體驗為主要訴求。然而,我漸漸地發現,具備臺灣特色的烏龍茶,獨特風味與香氣層次的呈現,不正也是人們口中的香水? 烏龍茶是專屬於在地的價值與文化,非常值得細細品味與了解。若您也愛喝茶,想實地了解臺灣特色茶,可別錯過了講茶學院的包種學旅。實際到茶產區走一趟,與茶相遇,打造個人專屬的體驗吧!日後,當您再喝到包種茶時,也將會很容易回想起專屬於您的真實感受,並很樂意分享喔!
關於茶山學旅,我開始期待下回的移地教學。許願清單:桃竹苗的東方美人茶。
(le 29 avril 2021)
    Yoshi
    Yoshi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