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費限定
塗說山海經 11│比翼鳥的浪跡天涯地圖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2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小說家說書(經典說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亦若是,說書齋
27.1K會員
670內容數
小說家、說書百集Podcaster,著有小說創作教學、經典說書等單元。 這裡是為說書而建的瓜棚架下,棚子與故事都得慢慢來,聽得開心,按下「贊助」支持我將故事說下去。我唯一經營中的部落格。 作品集:《此物不相思》《月光下的三個杯子》《心溜軌跡》《耶加雪夫的思念》《痴魅一夏》《暗戀術語》等愛情故事。
亦若是,說書齋的其他內容
2022/03/24
龍鳳本來就是黑白配,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並沒有教育人們龍鳳生龍鳳概念;更何況,龍生九子,那九條小龍只讓你覺得是龍子產生突變種,如何也跟鳳凰鳥扯不上血緣關係。

2022/03/24
龍鳳本來就是黑白配,俗語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並沒有教育人們龍鳳生龍鳳概念;更何況,龍生九子,那九條小龍只讓你覺得是龍子產生突變種,如何也跟鳳凰鳥扯不上血緣關係。

2022/03/01
老師不能教的事、無法教的事……可多的!老師是有分等級的,當然啦,這種社會殘酷潛規則,他們不可能告訴你,因為,連老師自己,都不會心甘情願承認。

2022/03/01
老師不能教的事、無法教的事……可多的!老師是有分等級的,當然啦,這種社會殘酷潛規則,他們不可能告訴你,因為,連老師自己,都不會心甘情願承認。

2022/01/28
你對拜拜事知多少?長輩們對祭拜用水果有很多不思議信仰嗎?有人什麼都拿來拜什麼都不奇怪,有人是拜什麼就怕有什麼禁忌符號被藏在哪裡。木瓜中央空心代表沒誠意;檸檬太酸不宜讓神明食用;釋迦與佛祖撞名要避諱……

2022/01/28
你對拜拜事知多少?長輩們對祭拜用水果有很多不思議信仰嗎?有人什麼都拿來拜什麼都不奇怪,有人是拜什麼就怕有什麼禁忌符號被藏在哪裡。木瓜中央空心代表沒誠意;檸檬太酸不宜讓神明食用;釋迦與佛祖撞名要避諱……

你可能也想看










青鳥經是秦愕里子所著,其十不相如下:
一不相鹿頑醜石,二不相急水爭流,三不相窮源絕境,四不相單
獨龍頭,五不相神前佛後,六不相宅墓休囚,七不相山崗撩亂,八不
相風水悲愁,九不相坐下低軟,十不相龍虎尖頭。
入式歌註云:或霹靂所驚,或窮荒之涼,或破壞舊塚,或崩斷坑
歸。其說蓋有青鳥之本旨也。

青鳥經是秦愕里子所著,其十不相如下:
一不相鹿頑醜石,二不相急水爭流,三不相窮源絕境,四不相單
獨龍頭,五不相神前佛後,六不相宅墓休囚,七不相山崗撩亂,八不
相風水悲愁,九不相坐下低軟,十不相龍虎尖頭。
入式歌註云:或霹靂所驚,或窮荒之涼,或破壞舊塚,或崩斷坑
歸。其說蓋有青鳥之本旨也。

《山海經》是先秦著作,最初的古圖已經失傳,現在流傳的本子大都為明清時的繪本,明清畫家與民間畫工作品集。現在,就各種風格的圖案,來欣賞這隻神奇的畢方鳥吧!

《山海經》是先秦著作,最初的古圖已經失傳,現在流傳的本子大都為明清時的繪本,明清畫家與民間畫工作品集。現在,就各種風格的圖案,來欣賞這隻神奇的畢方鳥吧!
都說閩南語接近中古甚至上古音,除了音韻學上的反切對照,轉換,等學理根據外,最好的例證是狀聲字詞。最多的狀聲字為外語的譯文擬聲字,自古留下的外文最多的就是梵文,如,菩提 Bodhi ,娑婆Sahā,隨便在網路上找一篇大悲咒,裡面的經文用閩南語念會比國語更接近梵音;而今天要講的是鷓鴣鳥的叫聲,鷓鴣鳥在
都說閩南語接近中古甚至上古音,除了音韻學上的反切對照,轉換,等學理根據外,最好的例證是狀聲字詞。最多的狀聲字為外語的譯文擬聲字,自古留下的外文最多的就是梵文,如,菩提 Bodhi ,娑婆Sahā,隨便在網路上找一篇大悲咒,裡面的經文用閩南語念會比國語更接近梵音;而今天要講的是鷓鴣鳥的叫聲,鷓鴣鳥在

類,又叫靈狸、靈貓,是雌雄共體的奇獸,牠的外觀看起來是長著頭髮的野貓,傳聞吃過獸肉的人不知妒忌為何物。
有一則傳說,在明朝的雲南,有人發現過「類」的痕跡,當地叫香髦。

類,又叫靈狸、靈貓,是雌雄共體的奇獸,牠的外觀看起來是長著頭髮的野貓,傳聞吃過獸肉的人不知妒忌為何物。
有一則傳說,在明朝的雲南,有人發現過「類」的痕跡,當地叫香髦。
鷓鴣是一種鳥名,屬鳥綱雉科,體長約三十釐米。北宋丞相、同安人蘇頌所著《本草圖經》說它「形似母雞,頭似鶉,胸前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文有紫赤相交浪文」;《同安縣志》載說「其飛不遠,善護疆界,越者必鬥」,所以俗語話又說「一座山頭容不下兩隻鷓鴣」。山民利用其好鬥的特點飼「鷓鴣迷」進行誘捕。其叫聲據辭書記載是
鷓鴣是一種鳥名,屬鳥綱雉科,體長約三十釐米。北宋丞相、同安人蘇頌所著《本草圖經》說它「形似母雞,頭似鶉,胸前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文有紫赤相交浪文」;《同安縣志》載說「其飛不遠,善護疆界,越者必鬥」,所以俗語話又說「一座山頭容不下兩隻鷓鴣」。山民利用其好鬥的特點飼「鷓鴣迷」進行誘捕。其叫聲據辭書記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