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山后民俗文化村 瓊林聚落 浦邊聚落 陳景蘭洋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山后民俗文化村

金門有很多單姓聚落,
山后民俗文化村是有名的「王」姓聚落。
山后中堡王氏古厝群,
創建於清光緒2年(1876年),
由旅日僑商王國珍、王敬祥父子,
集資所建之閩南聚落,
面積約15000平方公尺,
清光緒26年(1900年)完成。


raw-image
raw-image


1975年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
為保留建築文化遺產,
不惜斥以巨資加以整修,
1999年金門國家公園又斥資整修。
條件是必須無償開放參觀,
但住屋內的居民可以繼續使用房屋,
所以民俗村內有經營民宿、咖啡廳、餐飲店等。


raw-image

座落於「五虎山」山谷凹地的山后聚落,
相傳為金門好風水之處,
其地形上有「五虎回頭」之勢,
「虎嘴」在入口牌坊處。
而「海珠堂」則是獅子弄球穴,
按照堪輿界的說法會出將相公侯。


raw-image
raw-image


海珠堂最初做為聚落之鄉塾,
學堂裡的「洗硯池」被遊客當成許願池,
裡面可見很多銅板。


raw-image


左右及前面屋簷落水孔,
採「鰲魚」造型有「鯉魚躍龍門」之意。
學堂前的半月池有消防儲水功能,
相傳半月池造型如箭弦於弓上,
有蓄勢待發之勢,
能助學子衝刺的動力。


raw-image
raw-image


海珠堂後來曾併入碧山國小。
古厝聚落計有閩南式二落大厝十六棟,
王氏家祠及村塾各一棟,
被稱為「山后中堡十八間」。
由於採事先規畫方式,
即使由6位唐山師父,
歷時25年才完工。
縱橫都能達到對稱工整。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王氏宗祠」位於聚落最高的位置,
平時大門緊閉只有慶典時才會打開。
基於紅宮黑祖厝」原則,
代表喜慶的寺廟,
以紅色系列為建築主軸;
慎終追遠的宗祠(祖厝),
則以黑色色系為主架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王氏宗祠左前方有塊突出的岩脈,
相傳這是龍首,
宗祠就位於龍穴上。
領隊唸:「摸龍頭好采頭」、
「摸龍嘴大富貴」,
團員就跟著摸摸求好運。
最受歡迎的拍照主題就是燕尾巷,
一線藍天加上人丁牆,
以及步步高昇的意涵,
可惜下午時間拍照是逆光。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瓊林聚落

因「後林步槍模擬射擊館」暫停體驗活動,
更改行程到瓊林聚落看風獅爺和紅磚牆,
再贈送金門燒餅甜、鹹各一個。
遊覽車停放在北風獅爺旁。
祂是金門風獅爺的重要代表作,
屬於村落型風獅爺,
善男信女供上糖果餅乾祈福。
高度約193公分,採立姿,
其胯下有一葫蘆,象徵為雄獅。
獅張笑口顯露出燦爛的笑容,
手持四角令旗,
胸前佩掛示警鈴鐺,
穿著人們敬獻的紅色披風,
經常成為觀光文宣上的主角。
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中,
由行政院文建會指導、金門縣政府主辦
的全國文藝季「金門風獅爺」,
辦理票選風獅爺等活動,
其中瓊林北風獅爺就獲得四項第一名,
包含造型最為壯美、笑容最為燦爛、
最具人獸威儀、穿著最有品味。


raw-image

2021台灣燈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停辦,
交通部觀光局將「傳藝風華燈區」
及「動物星光燈區」燈組移展金門,
金門縣政府將其化身「金門星光節」,
二個燈區分別在瓊林、蘭湖畔,
瓊林保護廟前廣場擺放了大型的金門意象花燈。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位於金門島中部的瓊林,
居民以蔡姓為主,
這裡是金門規模最大的古厝聚落。
大約在南宋時就已來到此地定居,
瓊林原名平林,
因整個區域原是一片茂密樹林所覆蓋而得名。
明清兩代人才輩出 ,
共出了六位進士、七位舉人、十六位貢生,
明熹宗御賜里名為「瓊林」,
在當時只要有人中進士,
就會建造一座宗祠,
所以在瓊林大大小小的宗祠就有6座之多,
號稱「七座八祠」。


raw-image


但是這次停留時間很短,
只在紅磚牆附近走走看看。
這裡看到的房屋荒廢居多,
但從牆面採用的建材,
可看到民家不同財力的顯示,
或是隨著時代演進修補的痕跡。
「出磚入石」是就地取材、
「廢物利用」的無奈之舉,
但卻意外呈現不規則之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紅磚牆高3公尺、長18公尺,
有著近千朵紅花跟5000多片樹葉,
是近兩年的新興熱門打卡景點。
由金門在地藝術家吳鼎信先生籌畫,
與瓊林60多位民眾,
花了2個月協力打造完成。
瓊林聚落還有好幾尊特色風獅爺、
戰鬥坑道、宗祠古蹟等,
是我下次再訪金門的動力。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浦邊聚落何家洋樓

我們住宿金沙大地國際渡假飯店,
第三天早上行程出發時間較晚,
吃過早餐聰頭帶著相機在飯店四周逛,
原本是想去拍小麥田風光,
據說飯店後有一座下溏頭風獅爺,
找到祂後發現
下溏頭風獅爺石獅爺擬人化造型,
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遇到當地人熱心指引,
聰頭決定走到浦邊聚落古厝群,
浦邊聚落背山面海,
看到「濂溪衍派」就聯想到宋代周敦頤,
查詢資料是周安邦古厝。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附近還有幾座古厝,
也都是姓周人家的。
「碧月軒」是建於1920年的單棟洋樓,
何懷於菲律賓從事布業,
為了光宗耀祖寄錢回來興建洋樓。
屋頂及樓板已坍塌,
屋內雜草叢生無法入內。
縣府搭設鋼棚架保護中。
與碧月軒相距數十公尺的「何永洋樓」,
是何懷的胞弟1926年為了娶媳婦而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陳景蘭洋樓

陳景蘭洋樓位於成功村,
成功村舊名陳坑村,
居民以陳姓為主,
過去以捕魚維生居多,
社區的牆壁彩繪很有巧思,
讓觀光客一起來牽罟捕魚。


raw-image
raw-image


成功風獅爺面對大海站立,
有鎮海與鎮風的作用外,
同時也是當地漁民的守護神,
傳說曾顯靈阻退海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入口牌樓標示「金門官兵休假中心」,
讓人誤以為這裡是軍方財產,
就讓我簡單介紹一下這棟洋樓的發展史。
洋樓的主人陳景蘭出生於陳坑,
金門縣志「人物志」文舉、與武舉表列裡,
在歷代科舉考場金榜題名的俊彥,
分散在金門島上的各個村落,
唯獨找不到濱海的陳坑人。
最大的原因在於孩子沒有機會讀書受教育。
陳景蘭較幸運有機會到後沙村親戚家讀私塾,
因清末戰亂不斷,
無法赴京考取功名,
決定往南洋求發展,
誓言要賺很多的錢,
再回到家鄉蓋學校。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陳景蘭衣錦還鄉蓋了洋樓,
取名為「景蘭山莊」。
成立「尚卿小學」,
高薪從廈門聘請名師來授課,
完全免費供陳坑的孩子讀書。
但後來中日戰爭爆發,
洋樓被日軍占用做為日軍指揮所以及醫院使用,
陳景蘭避禍於新加坡。


raw-image


日本戰敗撤退後,
國軍防砲部隊駐紮,
建立國軍觀測所,
後作為「 陸軍第五十三醫院」。
1954 年的「九三砲戰」時曾是金門中學校本部,
1959 年變成「官兵休假中心」。
直到民國八十一年金門結束軍管。


raw-image


因曾遭對岸的宣傳砲彈擊中,
加上年久失修,
一度成為危樓暫時封閉。
民國九十四年獲內政部補助八千萬元,
和金門縣政府配合款三千萬元,
發包進行整修經三年多完工。

raw-image



到洋樓參觀欣賞建築的美,
也感念陳景蘭先生建樓興學的胸襟。
正面一樓、二樓各有七座拱門;
左側、右側上下樓層各有九座拱門;
三面共有四十個拱門。


raw-image
raw-image


建築內有天井,
上可透光,下可排水。
從二樓眺望料羅灣是一幅天成的美景。
這裡是金門現有規模最大且最完善的洋樓,
內部展示華僑歷史與洋樓整建過程,
洋樓前方有「金湯公園」,
往前步行即可抵達成功海灘與民防坑道。
受限於時間只看了建築物本體,
希望有機會再訪。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頭夫妻趴趴go的沙龍
63會員
377內容數
夫妻退休後國內外趴趴走,旅遊體驗分享記錄。
2021/05/17
2021/04/07 九宮坑道 沙溪堡 貓公石海濱 地雷主題館
Thumbnail
2021/05/17
2021/04/07 九宮坑道 沙溪堡 貓公石海濱 地雷主題館
Thumbnail
2021/05/14
2021/04/07莒光樓 古崗樓 南石滬公園
Thumbnail
2021/05/14
2021/04/07莒光樓 古崗樓 南石滬公園
Thumbnail
2021/05/03
2021/04/06建功嶼 獅山砲陣地 船型堡
Thumbnail
2021/05/03
2021/04/06建功嶼 獅山砲陣地 船型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想金門自由行有什麼好玩好逛的地方?這篇金門景點懶人包文章將所有值得一訪的金門新景點、金門網美景點、金門私房景點、金門親子景點一次介紹給你!
Thumbnail
還在想金門自由行有什麼好玩好逛的地方?這篇金門景點懶人包文章將所有值得一訪的金門新景點、金門網美景點、金門私房景點、金門親子景點一次介紹給你!
Thumbnail
2023年9月27日再遊鹿港。行程:文武廟,福興倉庫,龍山寺,田都元帥,丁家古厝,鹿港民俗文物館(辜家故宅),意樓,十宜樓,九曲巷,桂花巷藝術村,日茂行。10月3日從彰化溪湖順路到鹿港。行程:甕牆,和興青創基地,石廈歷史老街,奉橘樓,阿振肉包。
Thumbnail
2023年9月27日再遊鹿港。行程:文武廟,福興倉庫,龍山寺,田都元帥,丁家古厝,鹿港民俗文物館(辜家故宅),意樓,十宜樓,九曲巷,桂花巷藝術村,日茂行。10月3日從彰化溪湖順路到鹿港。行程:甕牆,和興青創基地,石廈歷史老街,奉橘樓,阿振肉包。
Thumbnail
免費景點 #古蹟巡禮 #古厝之美 #親子景點 一、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簡介 金門最具代表、保存最完整的聚落,完成於清光緒26年(西元1900年),佔地相當廣闊,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1棟學堂建築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合稱為「十八間」。 二、文章目錄 (一) 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簡介 (二) 文
Thumbnail
免費景點 #古蹟巡禮 #古厝之美 #親子景點 一、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簡介 金門最具代表、保存最完整的聚落,完成於清光緒26年(西元1900年),佔地相當廣闊,包括16棟閩南傳統二進式建築,1棟學堂建築及1棟王氏宗祠共18棟,合稱為「十八間」。 二、文章目錄 (一) 金門山后民俗文化村簡介 (二) 文
Thumbnail
今天是「金門單車四日遊」的最後一天,昨天因時間關係沒到「陳景蘭洋樓」及「成功坑道」,就利用清晨到成功村看看!
Thumbnail
今天是「金門單車四日遊」的最後一天,昨天因時間關係沒到「陳景蘭洋樓」及「成功坑道」,就利用清晨到成功村看看!
Thumbnail
早上六點從「八二三行館」出發,沿環島南路往山外前行,下坡後不到一公里經過「后園」聚落,記得民國七十年十月我第一度金門時,駐地在西洪金門牧馬場後面,我們有一個防砲排就在「后園」
Thumbnail
早上六點從「八二三行館」出發,沿環島南路往山外前行,下坡後不到一公里經過「后園」聚落,記得民國七十年十月我第一度金門時,駐地在西洪金門牧馬場後面,我們有一個防砲排就在「后園」
Thumbnail
虎尾厝沙龍隱身在福民老街附近的巷弄內,光是看到建築外觀就很有年代感,房屋為興亞式建築,或稱帝冠建築,現今台灣仍有不少公共建築都是這樣的樣貌。 建築風格主要是屋頂及屋簷的設計為東方式的風貌,屬日本的古典建築風格,在虎尾並不奇怪,因為這裡的發展跟日治時期有較多關連。 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Thumbnail
虎尾厝沙龍隱身在福民老街附近的巷弄內,光是看到建築外觀就很有年代感,房屋為興亞式建築,或稱帝冠建築,現今台灣仍有不少公共建築都是這樣的樣貌。 建築風格主要是屋頂及屋簷的設計為東方式的風貌,屬日本的古典建築風格,在虎尾並不奇怪,因為這裡的發展跟日治時期有較多關連。 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Thumbnail
一切講究人力的古早年代,一道隘門的功用,足以區分族群、抵擋械鬥、防盜防搶,庇護族人。這道鹿港地區僅存的隘門,是古代的社區防護措施最佳見證。 正門是書冊開頁式設計的牆郭,算是一個罕見的特色,也可見識到這戶人家的財力與學養。 ☆☆發文來自於:香蕉&蒔緣邊遊邊記☆☆
Thumbnail
一切講究人力的古早年代,一道隘門的功用,足以區分族群、抵擋械鬥、防盜防搶,庇護族人。這道鹿港地區僅存的隘門,是古代的社區防護措施最佳見證。 正門是書冊開頁式設計的牆郭,算是一個罕見的特色,也可見識到這戶人家的財力與學養。 ☆☆發文來自於:香蕉&蒔緣邊遊邊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