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宇宙飛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作者:若田光一
譯者:何本華
出版社:夏日出版
出版日期:2014-12-31
ISBN/ISSN:978986910051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08頁
開數:17*21
類別:中文書>科學>天文/地球
  八百年沒讀書了。這本是在誠品的回頭書展中、以三本五百元特價買下的,當時同樣的這本還剩下好多;大概跟封面用的是很容易受損的材質有些關係,黑色印刷的部分很容易就斑駁成白色,不過內容我很喜歡,也覺得這麽好的內容剩下這麼多沒賣出去、沒能給更多人看看,實在是太可惜了。
  作者若田光一是日本的太空人,他描述自己從立志當個太空人、一路追求夢想的各種作為,以及直到真正成為太空人後的各種經驗;當中也提到了美俄與日本當今的相關組織、訓練過程、運人載具的介紹、國際太空站的營運與物資補給方式等等。
  以內容來說,《宇宙飛行》跟加拿大第一名太空人克里斯·哈德菲爾所寫的《太空人的地球生活指南》有點像(這本我用電子書看到一半,停下來之後就很難再繼續接下去看了,不過也很推),但我認為若田光一的描述比起克里斯·哈德菲爾輕鬆許多;而且全書彩色,每一面的左頁都是照片,右頁才是文字,以它的定價 300 元來說,真的十分划算。
  說起來,若田光一跟克里斯·哈德菲爾其實有著非常相近的特質,以太過簡單的方式來說明的話,我想大概就是「非常正向」。每一位萬中選一的太空人都需要精通各種知識:飛行、機械、醫學、優秀的危機處理能力與團隊合作……為的就是要讓他們在每一次危機裡都能夠作出準確的判斷與行動。儘管經常處於危及生命的高壓環境,他們依然能將自己所面臨的每一項困難視為挑戰,並清楚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會造就人類的里程碑——他們不單單只是探討人類與宇宙之間的關係,也在一般人的生活裡實際成就了種種貢獻,包含通訊、GPS 定位、在微重力環境下所開發的製藥技術等等,而這些已知或未知的成果促使了他們異常正向的推力。
  鋼彈裡面形容地球人是「受到重力束縛的人」,用以區別地球人與宇宙住民之間是有所不同的——其實在若田光一與克里斯·哈德菲爾的文字裡,真的能夠感受到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與一般人非常不一樣——非常全面且長遠。若田光一認為這是因為光是飛上宇宙的過程、以及從宇宙觀賞美麗的地球所帶來的震撼,便足以撼動一個人的價值觀。而那股震撼也在閱讀過程裡從他的文字與照片中傳達過來了。
----2020/01/29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44內容數
記錄我的閱讀書籍,也分享給大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光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所謂的物理學,大概也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的「世界觀」吧——在這個每一天都看似理所當然的世界裡,人類其實還沒有參透當中的真理,因此物理學家基於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與想像,提出種種嚴謹而難懂的假說來臆測這個世界
所謂的幽靈島嶼,指的是那些在航海史中曾被認定存在,但後來再也找不到了的島嶼;可是因為難以證明它們是否真的只是誤判,於是為了避免船隻在附近航行時太過大意而觸礁,因此還是將這些「可能其實不存在的島嶼」繼續留在地圖之上。
這本書談的是不折不扣的地理學,總共介紹47個地球上不起眼的地點;雖然偶爾也帶有少許的故事性,不過大多著墨於政治與歷史,而非充滿想像空間的軼聞。這點與我心目中的落差,說實在是讓人蠻失望的。
兩千年前的羅馬人有著非常先進的技術與手腕,而面臨社會問題時所採取的種種對策也都相當細膩——無論是失業問題、士氣下降、或是文化相融……這些其實也都是現今社會所會面臨的議題,兩相比較之下,便更加顯現得羅馬的思維真的非常現代化且有理可循
作者著眼的主要只在於幾個旅行方式或目的地:次軌道旅行、地球軌道旅行、月球、火星及其兩顆衛星,原因是因為現有科技比較容易實現
攝影鏡頭首先以日本國立天文台為起始點,用十的冪次方為單位、慢慢提升鏡頭距離地面的高度,最後將取鏡範圍放大到整個地球與宇宙,並在途中介紹被納入鏡頭下的天文知識與星球。
所謂的物理學,大概也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世界的「世界觀」吧——在這個每一天都看似理所當然的世界裡,人類其實還沒有參透當中的真理,因此物理學家基於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與想像,提出種種嚴謹而難懂的假說來臆測這個世界
所謂的幽靈島嶼,指的是那些在航海史中曾被認定存在,但後來再也找不到了的島嶼;可是因為難以證明它們是否真的只是誤判,於是為了避免船隻在附近航行時太過大意而觸礁,因此還是將這些「可能其實不存在的島嶼」繼續留在地圖之上。
這本書談的是不折不扣的地理學,總共介紹47個地球上不起眼的地點;雖然偶爾也帶有少許的故事性,不過大多著墨於政治與歷史,而非充滿想像空間的軼聞。這點與我心目中的落差,說實在是讓人蠻失望的。
兩千年前的羅馬人有著非常先進的技術與手腕,而面臨社會問題時所採取的種種對策也都相當細膩——無論是失業問題、士氣下降、或是文化相融……這些其實也都是現今社會所會面臨的議題,兩相比較之下,便更加顯現得羅馬的思維真的非常現代化且有理可循
作者著眼的主要只在於幾個旅行方式或目的地:次軌道旅行、地球軌道旅行、月球、火星及其兩顆衛星,原因是因為現有科技比較容易實現
攝影鏡頭首先以日本國立天文台為起始點,用十的冪次方為單位、慢慢提升鏡頭距離地面的高度,最後將取鏡範圍放大到整個地球與宇宙,並在途中介紹被納入鏡頭下的天文知識與星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像一道來自宇宙的光,照亮你的頭頂,擴散到全身,這道光很溫暖,你感到自己被宇宙愛著。 曾幾何時,我不再感受宇宙,我刻意與宇宙分離。談宇宙就是談天文科學,只有無知的小孩會相信自己可以了解宇宙。宇宙是浩瀚、神秘、超乎邏輯理解範圍的,我必須掌控生活,控制我的能力以及在職場的表現,我強烈抵抗任何不符合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職業太空人 X 實體照片 X 圖表,最完整的宇宙圖鑑 本書《只有太空人才知道的美好宇宙圖鑑》由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撰寫,以實際的太空人經驗介紹各種宇宙的有趣事物!從宇宙的味道,到宇宙的顏色,甚至是太空人穿的太空衣、吃的晚餐,只要你想得到的疑問,都將在本書中為你一一解答!身為太空迷的你千萬不能錯過!
Thumbnail
抬頭看看這宇宙,至少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這片天空,我們能夠看到什麼?對多數人而言,幾乎不曾抬起頭,除了天文學家、物理理論學者,還有我,以及部分人之外,我們幾乎不曾真正抬頭「收藏」這片僅有的天空。多數人的視野多半隻有前方,下方,以及你的基本視角,除了這個,就沒了。
Thumbnail
看完這一本才對它的宇宙觀有了粗淺的瞭解與認識。 在更高的維度中,沒有時間、空間的概念;過去、現在、未來並不是線性的因果關係,而是可以併存的。 並且宇宙是一體,而我們只是極微小的一部分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迴旋宇宙序曲:光之靈》這本書的某個重要觀念:「地球」曾是宇宙的「度假勝地」,許多靈魂來此體驗地球獨有的情緒與物質,然而後來卻受困於此;現在,身為人類的我們,必須憶起自己真正的身分——內在的神性身分、憶起萬物都是一體,以及記得永遠向自己的內心尋找答案。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一本充滿科幻與友誼的小說,描述了主角與另外一個種族的外星人一起拯救地球的故事。書中許多科學知識,結合推理與解謎,推動劇情發展。故事展現了兩個宅男在宇宙中相遇後,彼此理解、合作,最終成為生死之交的朋友。作者的文筆充滿陽光,燃起了一股熱血與幽默的風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像一道來自宇宙的光,照亮你的頭頂,擴散到全身,這道光很溫暖,你感到自己被宇宙愛著。 曾幾何時,我不再感受宇宙,我刻意與宇宙分離。談宇宙就是談天文科學,只有無知的小孩會相信自己可以了解宇宙。宇宙是浩瀚、神秘、超乎邏輯理解範圍的,我必須掌控生活,控制我的能力以及在職場的表現,我強烈抵抗任何不符合
Thumbnail
劉慈欣說,他所講述的故事是關於人類的好奇心、以及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危機。比方那張名為「黯淡藍點」的照片,那是「旅行者一號」在走過六十億公里後回頭拍攝的一張照片,在這張照片裡,地球就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而我們所生活的地方不過是一顆沙粒般渺小。然而,正正是人類知道了自己的渺小,才會越想接近無垠宇宙的盡頭。
Thumbnail
職業太空人 X 實體照片 X 圖表,最完整的宇宙圖鑑 本書《只有太空人才知道的美好宇宙圖鑑》由日本太空人——野口聰一撰寫,以實際的太空人經驗介紹各種宇宙的有趣事物!從宇宙的味道,到宇宙的顏色,甚至是太空人穿的太空衣、吃的晚餐,只要你想得到的疑問,都將在本書中為你一一解答!身為太空迷的你千萬不能錯過!
Thumbnail
抬頭看看這宇宙,至少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這片天空,我們能夠看到什麼?對多數人而言,幾乎不曾抬起頭,除了天文學家、物理理論學者,還有我,以及部分人之外,我們幾乎不曾真正抬頭「收藏」這片僅有的天空。多數人的視野多半隻有前方,下方,以及你的基本視角,除了這個,就沒了。
Thumbnail
看完這一本才對它的宇宙觀有了粗淺的瞭解與認識。 在更高的維度中,沒有時間、空間的概念;過去、現在、未來並不是線性的因果關係,而是可以併存的。 並且宇宙是一體,而我們只是極微小的一部分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迴旋宇宙序曲:光之靈》這本書的某個重要觀念:「地球」曾是宇宙的「度假勝地」,許多靈魂來此體驗地球獨有的情緒與物質,然而後來卻受困於此;現在,身為人類的我們,必須憶起自己真正的身分——內在的神性身分、憶起萬物都是一體,以及記得永遠向自己的內心尋找答案。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一本充滿科幻與友誼的小說,描述了主角與另外一個種族的外星人一起拯救地球的故事。書中許多科學知識,結合推理與解謎,推動劇情發展。故事展現了兩個宅男在宇宙中相遇後,彼此理解、合作,最終成為生死之交的朋友。作者的文筆充滿陽光,燃起了一股熱血與幽默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