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詠懷

太極拳詠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五十年前我做高中生時,在學校的國術社裡學了太極拳,也看似頗有興味的打過幾個月。然後就丟下了。但不知為何每十年八年總會興起再打的念頭。卻也沒真實踐。

這幾年想得更頻了。並且經過這漫長的四十年,我發現它有更趨流行之勢。甚至它一逕是最有魅力、最具美感、最富心靈享受的一種運動。

所有的拳術皆迷人,但太極拳是其中最教人會全神盯著看、似又不全看懂、卻最沒法不一直往下研看細探的一種「類舞蹈」。即使不談內力、不談氣,有運動細胞的人打它,依然很美。動作鈍愚、或龍鍾老態的人,打了幾十年,亦有照樣很不富美感者。然兩者同樣的,皆於身心極好。

raw-image

或許它的這種深蘊之美,這種柔軟又似波浪的飄搖招式,委實太不同於任何運動,也太不同於其他拳術,故有人在最著迷的當兒,即起床見窗外陽光清朗、花紅鳥叫,早已忍不住立即要打。甚至已成了一種癮頭。

搖滾歌手Lou Reed,六十年代創辦「絲絨地下室」(Velvet Underground)樂團,前幾年也迷上了太極拳,甚至在演唱會上找了他的中國師傅,自河南陳家溝學藝有成的任廣義,也上場隨著音樂演打拳式。事實上,搖滾樂還頗適合襯配太極拳呢。另就是,看老外打,常有教你更眼睛一亮之驚艷。乃他們有屬於所謂西洋肉體上的自然詮釋,往往是另一番的異曲同工。且說一事,廿多年前在美國,驅車遊經佛蒙特(Vermont)州的一個嬉皮小城Brattleboro,當晚一小咖啡館有音樂跳舞活動,我去參加,其間見一黑人隨音樂彈動身體,此上彼下,煞是好看;再一細看,原來是他快速的在打「倒攆猴」招式,哇,怎能不好看呢?

便因這好看是有來由的,以是最耐咀嚼。所謂有來由,是它的手足在空氣中游動,而這慢慢的游、慢慢的移,是在體內的氣的引導下而去的;當氣升時,手足往上往外;氣呼出時,則手與足飄飄落下。

我看了幾十年的這種飄飄落下,至今猶不膩,便因這種舞蹈是發自內裡,發自人的體內之氣流。也難怪,即使無法以氣鍛鍊到貫串全身,我仍要說太極拳是最值得練的一項運動。打它的架式,便已是至高的美感、至高的心靈享受。每隔一段時間你想到打它一趟,便是最好的沒有舞蹈編排(choreography)的自然隨心所欲之舞蹈。有時這種招式演練,比練氣更益於身心,乃它的美感之沁入深心,教人更如同要歌讚天地大美一般怡情悅心。

有人打了多年,感到無啥氣動效果,似乎興致低落。其實應以「上癮」的方法來求。如何上癮?便是要不就為它的內氣鼓盪上癮,要不就索性為它的迷人極矣之舞蹈美感上癮。兩者皆讓人受用無窮也。

avatar-img
舒國治的沙龍
1.8K會員
114內容數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舒國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可不可以有這麼一本輕巧的雜誌,全冊只究生活,沒有政治,沒有經濟,沒有宗教。讀者想問有啥好電影,看它。想知道出版了什麼好書,看它。想去花蓮,住什麼特色小旅館?也看它。甚至去峇里島、巴黎、托斯卡尼等地應住啥店,也看它。總之,這本刊物講的全是生活,台灣人的新的生活...
他們說,有太多的人不快樂。 於是四處尋覓法門;或是參與修行,或是投身教派。也有的或只是穿上寬鬆手工染布衣袍,或開始吃素、吃生機飲食。也有的將主題放在練氣功上,如打拳,如站樁,如静坐。 這個社會人人皆有一些責任,教自己或別人更快樂些。我的觀察是,那些覺得不夠快樂的人,有一通象,便是......
香港的生活風情,大多源自廣州,如茶樓、酒樓等,但有一樣,是香港獨產,便是「茶餐廳」。 近十多年台灣聊它的人多了,幾乎人人皆會說「鴛鴦」如何如何獨絕之類。又近年大陸的城市也廣開了茶餐廳,以為有茶、有賣餐,便顧名思義算是「茶餐廳」了,殊不知這茶餐廳是一專門格式的吃店,且是獨獨絕絕創製自香港這處小島...
廿一世紀最重要的課題,是呼吸。 近日太多朋友皆在談健康,談養生,談保持快樂心情,也談氣功。氣功的法門極多,但有沒有一種最單調、最原始、最適合所有人練的功法? 東想西想,想到有一種最不像練功的練功法或許可以合乎。這功法,叫做「站樁」。
按摩自古即有。而五十年前台灣雖街頭不見開店,卻巷中常傳來幽幽盲人笛聲,牆內人家便知有按摩人經過。   按摩往往最舒服的,是一開始趴下,按摩師便在你背上一手向左、一手向右的橫向滑推,像似舖平床單似的。此種舒服,來自於腰椎之鬆開與全身之平展後獲得的大口換氣......
過年,是一段長假期,不少人都想過:到底該怎麼消受它? 一般言,越是期待用這段長假來做自己想了很久的一件願望,越是透露你的生活過得相當不錯。 譬似有人喜愛早起登山,如今假期長了,便可好好的把家近處的小山爬個透徹。每天爬一個區塊,細賞植物,甚至做一些描繪,如此五六天後將這幾座山踏觀遊撫得親親切切...
可不可以有這麼一本輕巧的雜誌,全冊只究生活,沒有政治,沒有經濟,沒有宗教。讀者想問有啥好電影,看它。想知道出版了什麼好書,看它。想去花蓮,住什麼特色小旅館?也看它。甚至去峇里島、巴黎、托斯卡尼等地應住啥店,也看它。總之,這本刊物講的全是生活,台灣人的新的生活...
他們說,有太多的人不快樂。 於是四處尋覓法門;或是參與修行,或是投身教派。也有的或只是穿上寬鬆手工染布衣袍,或開始吃素、吃生機飲食。也有的將主題放在練氣功上,如打拳,如站樁,如静坐。 這個社會人人皆有一些責任,教自己或別人更快樂些。我的觀察是,那些覺得不夠快樂的人,有一通象,便是......
香港的生活風情,大多源自廣州,如茶樓、酒樓等,但有一樣,是香港獨產,便是「茶餐廳」。 近十多年台灣聊它的人多了,幾乎人人皆會說「鴛鴦」如何如何獨絕之類。又近年大陸的城市也廣開了茶餐廳,以為有茶、有賣餐,便顧名思義算是「茶餐廳」了,殊不知這茶餐廳是一專門格式的吃店,且是獨獨絕絕創製自香港這處小島...
廿一世紀最重要的課題,是呼吸。 近日太多朋友皆在談健康,談養生,談保持快樂心情,也談氣功。氣功的法門極多,但有沒有一種最單調、最原始、最適合所有人練的功法? 東想西想,想到有一種最不像練功的練功法或許可以合乎。這功法,叫做「站樁」。
按摩自古即有。而五十年前台灣雖街頭不見開店,卻巷中常傳來幽幽盲人笛聲,牆內人家便知有按摩人經過。   按摩往往最舒服的,是一開始趴下,按摩師便在你背上一手向左、一手向右的橫向滑推,像似舖平床單似的。此種舒服,來自於腰椎之鬆開與全身之平展後獲得的大口換氣......
過年,是一段長假期,不少人都想過:到底該怎麼消受它? 一般言,越是期待用這段長假來做自己想了很久的一件願望,越是透露你的生活過得相當不錯。 譬似有人喜愛早起登山,如今假期長了,便可好好的把家近處的小山爬個透徹。每天爬一個區塊,細賞植物,甚至做一些描繪,如此五六天後將這幾座山踏觀遊撫得親親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