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2、PODCAST的使用者特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Podcast這個平台其實不算新,只是2020年的使用人數與關注度暴增才讓它真正浮出水面。它跟其他平台一樣,起初獲得許多質疑的聲量,是否有穩固族群,是否能成為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現在看來,無疑是肯定的,而且成效比預期來的更好,商業規模比當初預期的更大。
Podcast聽眾男女比約是 4 : 6,未婚與無子女者占大多數,皆達 80% 以上。60% 的聽眾為23~32歲的職場人,最少的為 43 歲以上的熟齡世代與 18 歲以下的年輕人。表示最主要的受眾,有極大的需求在於知識性、主題性、產業資訊等等做連結,目的性非常明顯。
近 95% 的聽眾擁有大學以上學歷,25% 以上的聽眾具研究所以上之學歷;平均每月的月收入以 25,001 ~ 50,000 元為最多占 43.9 %,而收入達 5 萬以上的高含金量族群也占近 25 %。也因為具有商業需求,這些受眾在於課程以及知識的取得,會撥出一定的預算在進修的規劃,提升自我能力與觀點為主要目標。
50%以上使用者每週花超過5天收聽Podcast;每次收聽時間,以31至60分鐘最多,占40%以上,也驗證了以上兩個數據觀點,學習是需要累積的。
許多需要大量探討、大量資訊的話題與產品,都在這些平台萌芽。但很多YT的影音製作者嘗試轉型、擴張到Podcast平台市場,都沒有太好的成效,畢竟YT的娛樂屬性較高,兩者的差距有明顯的不同。
這個平台的使用者,喜愛高度知識吸收量產業,例如課程類、主題探討分析、專題式講座,在取得這些知識成本的意願相對來的高,如果你的商業模式也是類似知識型的輸出,在這個平台會比較容易獲得共鳴,使用者接受度高,商業變現的機率也會好上很多。也考驗你的聲線魅力,好好說話,其實不簡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IG的人不喜歡太廢話,喜歡直接式的圖片、短影音,喜歡呼朋引伴,立即得到反饋,得到回應。IG要的是情境,而不是經歷,記住這點,貼文互動率會比較高。  經營上千萬不要長篇大論,一大堆文字,一堆大道理,年輕人最怕長輩碎碎念,滑個IG還要看你說一大堆,敘述式的內容效果會非常不好,這也是他們逃離FB的主因
這個問題還蠻基本的,但真的很重要,特地再拉出來回應更多一點。 現在FB的使用者現況,主要年齡層在35歲以上,而且有高度閱讀能力,以及高度的黏著特性。這跟其他平台有很大的不同,閱讀力高,代表轉換率也相對比較高,而35歲以上的年齡層也正好是含金量最高的族群,所以目前的廣告投放還是以FB為最大宗。
不瞞各位,前陣子葛捷思跟一位業主在談論這件事,觀念的分歧相當大,甚至完全沒有交集點,更別說共識了。經營實體店面,曝光的流量真的不重要嗎?  實體店面的經營,面對面的服務固然是最重要的,有好的購物體驗與溫度的傳達是最好的銷售結果,也是創造品牌鐵粉的最重要原則。
成功的廣告定義就是有收不完的訂單,賺不完的錢,就連作夢都會笑,但真的大多數都在作夢而已,要達到這個廣告效益之前,有很多的前置作業要執行,尤其是長年經營的品牌外溢效應。 很多業主私訊來說,只有在投放廣告的時候才有訂單,只要廣告暫停,就打回原形,甚麼都沒有,你是不是也有相同情況,還是說,就算有投放廣告
如果你想看的是廣告投放可以保證獲利,那應該是走錯棚了。 廣告,沒有保證的結果,說穿了,大多數的預估值、銷售值的評估基礎,都是個人觀點居多。如果有哪個敢拍胸脯保證收益的操作合約,我也想要簽,躺著數錢多好,都別人幫我做就可以了。 
這是做品牌、做行銷最常聽見的,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來,你幫我寫文案、剪影片,但沒薪水。還有一個前提,千萬不要打我。  不花錢的廣告,有,但這個代價不見得你願意付出 不花錢,代表你要花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心力去產出內容,一周寫三篇文章去做SEO,一周更新兩支影片去創造訂閱,粉絲團一周三篇發文然後
IG的人不喜歡太廢話,喜歡直接式的圖片、短影音,喜歡呼朋引伴,立即得到反饋,得到回應。IG要的是情境,而不是經歷,記住這點,貼文互動率會比較高。  經營上千萬不要長篇大論,一大堆文字,一堆大道理,年輕人最怕長輩碎碎念,滑個IG還要看你說一大堆,敘述式的內容效果會非常不好,這也是他們逃離FB的主因
這個問題還蠻基本的,但真的很重要,特地再拉出來回應更多一點。 現在FB的使用者現況,主要年齡層在35歲以上,而且有高度閱讀能力,以及高度的黏著特性。這跟其他平台有很大的不同,閱讀力高,代表轉換率也相對比較高,而35歲以上的年齡層也正好是含金量最高的族群,所以目前的廣告投放還是以FB為最大宗。
不瞞各位,前陣子葛捷思跟一位業主在談論這件事,觀念的分歧相當大,甚至完全沒有交集點,更別說共識了。經營實體店面,曝光的流量真的不重要嗎?  實體店面的經營,面對面的服務固然是最重要的,有好的購物體驗與溫度的傳達是最好的銷售結果,也是創造品牌鐵粉的最重要原則。
成功的廣告定義就是有收不完的訂單,賺不完的錢,就連作夢都會笑,但真的大多數都在作夢而已,要達到這個廣告效益之前,有很多的前置作業要執行,尤其是長年經營的品牌外溢效應。 很多業主私訊來說,只有在投放廣告的時候才有訂單,只要廣告暫停,就打回原形,甚麼都沒有,你是不是也有相同情況,還是說,就算有投放廣告
如果你想看的是廣告投放可以保證獲利,那應該是走錯棚了。 廣告,沒有保證的結果,說穿了,大多數的預估值、銷售值的評估基礎,都是個人觀點居多。如果有哪個敢拍胸脯保證收益的操作合約,我也想要簽,躺著數錢多好,都別人幫我做就可以了。 
這是做品牌、做行銷最常聽見的,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來,你幫我寫文案、剪影片,但沒薪水。還有一個前提,千萬不要打我。  不花錢的廣告,有,但這個代價不見得你願意付出 不花錢,代表你要花更多的時間、更多的心力去產出內容,一周寫三篇文章去做SEO,一周更新兩支影片去創造訂閱,粉絲團一周三篇發文然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以podcast為例,對比於過往的媒體(哪怕是過去的廣播),podcast的訊息密度通常更低。穿插與瀰漫其中的,是更多閒談性質與個人化的內容。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接收資訊、不僅僅將注意力聚焦在那段文字。我們聽見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內容的低資訊密度,反而讓它更具有親和感。
Thumbnail
《娛樂至死》的洞見:「電視不查禁書籍,它乾脆取而代之。」1 四十年來依舊適用,只是主角從電視轉變為更為氾濫的數位媒體。然而,閱讀的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波茲曼早就指出,無遠弗屆的電報和攝影術這對先祖製造了破碎的資訊系統,打破了印刷術連貫完整的論述模式。電視作為他們的子女,不過是壯大了父母的影響力。而
Thumbnail
EP33精華重點: 1.為什麼錄製Podcast: Podcast是一個方便的平台,聽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 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卻能達到良好效果 可透過聲音建立與聽眾更緊密的關係 2.製作Podcast的經驗分享: 運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等,協助構思主題和生成內容
Thumbnail
近年來Podcast快速發展,有許多用心經營的節目,不僅增長見聞也可以學習到許多知識,也有許多風趣幽默的節目,為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在Podcast的選擇上,我偏好:職場發展、女性議題、心理學、簡單生活和一些休閒聊天的節目,以下推薦幾個我的口袋名單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期來介紹《All-In Podcast》這檔 Podcast 節目,為什麼如此受歡迎?他們為什麼差點拆夥,到後來決定找一位外部執行長來繼續營運下去?這節目創造出哪些影響力?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身為做了半年多的
Thumbnail
透過專訪大學新創平台《開箱你的大學生活》Podcast 團隊,本文將探討Podcast 主持人如何訓練溝通技巧、運用行銷與人脈建立,來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和聽眾基礎。數位時代,Podcast 是一個融合溝通藝術、內容創造與技術創新的平臺。AI 的進步,如何訓練我們的人際溝通能力依舊是一個不容小覷的議題。
Thumbnail
一開始會接觸到「台通」是經由朋友推薦,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只知道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廣播類節目,很少接觸廣播和只愛聽音樂的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嘗試,直到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時,我才正式開啟我的Podcast之路。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以podcast為例,對比於過往的媒體(哪怕是過去的廣播),podcast的訊息密度通常更低。穿插與瀰漫其中的,是更多閒談性質與個人化的內容。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接收資訊、不僅僅將注意力聚焦在那段文字。我們聽見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內容的低資訊密度,反而讓它更具有親和感。
Thumbnail
《娛樂至死》的洞見:「電視不查禁書籍,它乾脆取而代之。」1 四十年來依舊適用,只是主角從電視轉變為更為氾濫的數位媒體。然而,閱讀的衰退並非始於網路時代。波茲曼早就指出,無遠弗屆的電報和攝影術這對先祖製造了破碎的資訊系統,打破了印刷術連貫完整的論述模式。電視作為他們的子女,不過是壯大了父母的影響力。而
Thumbnail
EP33精華重點: 1.為什麼錄製Podcast: Podcast是一個方便的平台,聽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 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卻能達到良好效果 可透過聲音建立與聽眾更緊密的關係 2.製作Podcast的經驗分享: 運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等,協助構思主題和生成內容
Thumbnail
近年來Podcast快速發展,有許多用心經營的節目,不僅增長見聞也可以學習到許多知識,也有許多風趣幽默的節目,為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在Podcast的選擇上,我偏好:職場發展、女性議題、心理學、簡單生活和一些休閒聊天的節目,以下推薦幾個我的口袋名單和大家分享。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期來介紹《All-In Podcast》這檔 Podcast 節目,為什麼如此受歡迎?他們為什麼差點拆夥,到後來決定找一位外部執行長來繼續營運下去?這節目創造出哪些影響力?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身為做了半年多的
Thumbnail
透過專訪大學新創平台《開箱你的大學生活》Podcast 團隊,本文將探討Podcast 主持人如何訓練溝通技巧、運用行銷與人脈建立,來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和聽眾基礎。數位時代,Podcast 是一個融合溝通藝術、內容創造與技術創新的平臺。AI 的進步,如何訓練我們的人際溝通能力依舊是一個不容小覷的議題。
Thumbnail
一開始會接觸到「台通」是經由朋友推薦,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聽Podcast的習慣,只知道是一種最新流行的廣播類節目,很少接觸廣播和只愛聽音樂的我也提不起什麼興趣去嘗試,直到有一次跟一個朋友聊天時,我才正式開啟我的Podcast之路。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