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群媒體出了個新聞,Dcard即將把自有的電商平台收掉,很難想像這麼大的社群媒體也面臨成長瓶頸,電子商務真的不是萬靈丹了。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68370?
做品牌、做銷售的大家,不知道這一年來是否有感受到,以前轉單來源可以從短連結、從廣告預算去判斷成效的好壞,廣告素材的優劣也會有明顯的數據差異。
但這段時間以來,不論哪種廣告,GOOGLE ADS、聯播網、FB+IG投放,開始漸漸分不清楚轉單來源的依據,界線越來越模糊。廣告關了,短連結的轉單還是持續會有績效;放大FB的投放預算,結果是ADS、聯播網的轉單率提高了,FB卻因為預算提升,造成ROAS下滑。最後就會疑惑到底要如何調整預算的組成分佈,這就是現在我在操作廣告的思考困難點。
很多人目前仍利用短連結去追蹤數據,包括我自己也是,但在實測之下產生的結果,跟以往操作的回饋開始越來越不一樣。
我們沒有辦法預設潛在使用者看到廣告後的行為,觸及廣告後是會使用GOOGLE去搜尋,還是會到IG使用標籤去找品牌、找產品,還是會到FB去找官方專頁,甚至到YT尋找開箱影片,再透過這些自媒體的內容連結到商品內容,最後促成消費行為,這些關聯性已經都被打破,就跟你我一樣,每個人喜歡的平台不同、常用的自媒體也不同,已經很難切確的找到有效的行銷來源。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全面在這些平台資源上建立品牌資源,能曝光的、能經營的,只要有能力,都盡量去發佈素材,我知道很累,但沒辦法,這就是現在的市場狀態。停掉哪個行銷預算都不對,只能從銷售業績的總額去抓整體行銷預算的平衡點。
為什麼沒有討論到EDM、LINE官方、APP、簡訊等等的行銷模式,因為以上這些操作都屬於再行銷的領域,再行銷轉換的是舊有消費群,廣告比較像是一種定期提醒,而且預算相對便宜,這個數據就不太適合用來評估品牌行銷的流量成效,反而要把銷售數據視為品牌營運的基本盤。
談到這裡順便提醒一下,再行銷的平均銷售基本業績,可以評估品牌支出的損益兩平點,要擴張團隊、或是要降低商品成本,會是很好的依據條件。
過去的行銷操作可以從每一檔回饋的數據去評估成效,有用的就持續用,沒效果的就汰除再嘗試新的模組。
但現在的自媒體平台太多,串聯的便利性極高,導致品牌方沒辦法追蹤到最原始的觸及素材,能夠確認的轉單來源保守估計僅約6-7成,當然也有可能是自己的操作還不足,沒辦法精確抓到每一筆的來源。
數位行銷通常被定義在精準行銷的領域,經過這麼多年的進化,似乎也漸漸成為廣泛行銷的工具,當然在興趣還有特定標籤上仍有差異,但跟過去使用者明確的自媒體差異化,逐漸模糊了界線,而電子商務也似乎不再這麼有優勢。
行銷沒有答案,未來會怎麼發展也沒人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觀察市場每一個階段的變化,隨著市場的創新,盡早的加入新的操作模組。
銷售不就是這樣,做一年吃三年,再等待下一個最適當的時機創造最好的獲利,如此循環。
新書上市《沒名片,你就是招牌》全通路熱銷中。
MOMO購物網 https://lihi3.cc/hj5WV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