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02105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西元2021年,5月24日。台灣Covid-19大爆炸後的第....沒算之不曉得第多少天。從2019年底,這該死的武肺開始到現在,自己一直都謹守,出門戴口罩,回家就洗手或進入室內就消毒。隨身帶著酒精,也帶著多的口罩。自己,從來沒有鬆懈過防止病毒近身的防疫。因為深知,這病毒還在全世界流竄著,怎麼可以輕易相信週遭的環境。那麼微小的病毒分子,隨時都可能入侵。

會這麼謹慎,是因為老娘得過那個另一個被稱之為國家級傳染病-肺結核的關係。免疫系統不那麼好的人,容易被感染。感染源也不得而知,莫名的去參加了聚會,參加了明星見面會,之後的一個半月後發病。半夜的咳到肺要爆炸的感覺,莫名的夜燒,那個時候,真心不曉得自己怎麼了。直到某天,上班的時候連白天都燒了起來。一量體溫,40度,伴隨著頭昏腦脹的感覺。但吃了退燒藥後,繼續不要命地上完班。回到家,跟哥哥討論自己的情況,決定去急診。照完X光,看報告的時候,急診醫生激動地從椅子上站起來,直呼我三個字的名字。他說,"妳知道,妳的肺怎麼了嗎?妳一直咳對不對?"我心想,"完了,我是吸煙者,難道我肺癌了嗎?"他繼續說,"妳的肺破了一個洞,妳知道嗎?"他將電腦螢幕轉過來對著我,指著那個我看不懂的X光結果激動地解釋著。"這裡,這裡,破了一個要拳頭大的洞,妳看啊!妳應該已經咳血了吧,怎麼拖這麼久才來?""最近有跟鳥類接觸嗎?還是有跟肺結核患者接觸嗎?"他問著一連串的問題,我的腦袋一片空白。"什麼?肺結核?"那個在古裝劇裡會讓人咳一百天之後往生的病?總之,我在急診室裡被要求戴上口罩,持續地發燒,退了又燒。等到天亮,終於,被關進隔離病房。

慶幸的是,這個病有藥醫。住院了將近兩週,在家隔離沒去上班一個月。吃了六個月長期的藥物,終於將細菌殺死,得以痊癒。也許,細菌跟病毒不能混為一談,但是自己深知,做好最基本的防禦,可以讓自己至少健康一點。從那之後,只要大眾運輸上,我一定戴上口罩,下了車一定洗手。在路上,遠離那些隨地吐痰的阿伯。因為衛教師告訴過我,很多人,還在療程中就會亂跑。所以,會導致病菌的傳播。所以,會導致病菌因為適應環境而變種,就像現在的病毒一樣,不斷地被散播。因為,僥倖心態。因為,自我感覺良好。做好自己,真那麼難?有點難,也不要讓自己成為自私的人不是嗎?

如果,人類也可以像病毒這麼狡滑就好了。我們也可以變種適應它們的話,是不是就可以不怕被感染。在家工作的第6天,有點瘋了。該打掃的掃了,該做的工作也有進度。記錄著自己的想法與心情,也挺好的。雖然焦慮,但是總會有出路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霍普的沙龍
8會員
147內容數
文字的溫度 人心的見解 正與負的人生 年近半百的記錄 記錄一下自己, 從過去,現在,以及將會成為的自己
霍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7
跟C漸漸恢復聯絡,像從前一樣,又不太像。聊著不著邊際的話題,是自己私心希望他回來身邊;但不勉強,對我而言,足矣。終於在一月份斷聯到農曆年時祝福彼新年快樂。之後慢慢地有點回溫了起來。從一開始邀約吃飯,他說著怕有非分之想,到後來恢復我們原來就愛開黃腔不正經的對話。明顯感覺到,他漸漸地回來了。而我也很明確
2025/03/17
跟C漸漸恢復聯絡,像從前一樣,又不太像。聊著不著邊際的話題,是自己私心希望他回來身邊;但不勉強,對我而言,足矣。終於在一月份斷聯到農曆年時祝福彼新年快樂。之後慢慢地有點回溫了起來。從一開始邀約吃飯,他說著怕有非分之想,到後來恢復我們原來就愛開黃腔不正經的對話。明顯感覺到,他漸漸地回來了。而我也很明確
2025/03/05
新的一個月份開始,依然從滿檔的家教工作開始。每個週末的行程就是早九晚九的家教,給自己的目標,達成的實現過程,會讓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感。人因成就感而努力工作,因被需要而調整改變自己。都是為了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自己的定義該由誰來定義?應由過去的自己到現在的自己做出比較。妳活得比較自在開心了嗎
2025/03/05
新的一個月份開始,依然從滿檔的家教工作開始。每個週末的行程就是早九晚九的家教,給自己的目標,達成的實現過程,會讓自己取得更高的成就感。人因成就感而努力工作,因被需要而調整改變自己。都是為了成為那個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自己的定義該由誰來定義?應由過去的自己到現在的自己做出比較。妳活得比較自在開心了嗎
2025/02/25
那晚,心血來潮地去全聯採購了食材,做了很久沒做的蒸飯。就是一個心血來潮。 隔天早上,從冰箱取出做好的便當時,打開櫃子準備拿取便當袋時,看見之前為了C想外帶阿華炒麵而買的不锈鋼材質的餐盒們,心裡突然地不開心,心那麼一橫,直接拿出個袋子把那系列的盒子們直接裝袋回收。 也不曉得哪來的情緒,就突
2025/02/25
那晚,心血來潮地去全聯採購了食材,做了很久沒做的蒸飯。就是一個心血來潮。 隔天早上,從冰箱取出做好的便當時,打開櫃子準備拿取便當袋時,看見之前為了C想外帶阿華炒麵而買的不锈鋼材質的餐盒們,心裡突然地不開心,心那麼一橫,直接拿出個袋子把那系列的盒子們直接裝袋回收。 也不曉得哪來的情緒,就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國武漢開始爆發肺炎,也就是現在的新冠病毒 我就感到負面,第一次覺得人類是不是要滅亡了,憂心。 病情一點一點的上升:
Thumbnail
中國武漢開始爆發肺炎,也就是現在的新冠病毒 我就感到負面,第一次覺得人類是不是要滅亡了,憂心。 病情一點一點的上升:
Thumbnail
即使已經口罩戴好戴滿、 不輕易摘口罩喝水、 使用酒精、漂白水清潔 還是不幸地染疫了 半夜喉嚨痛 先吞了止痛藥 早上起床疼痛感依舊 第一次快篩兩條線 不敢相信 又做了第二次 當下晴天霹靂 馬上去排CPR檢驗 然後通知公司必須請假 千防萬防 還是躲不過 除了請假損失的薪水令人心痛外 還怕傳染給接觸過的人
Thumbnail
即使已經口罩戴好戴滿、 不輕易摘口罩喝水、 使用酒精、漂白水清潔 還是不幸地染疫了 半夜喉嚨痛 先吞了止痛藥 早上起床疼痛感依舊 第一次快篩兩條線 不敢相信 又做了第二次 當下晴天霹靂 馬上去排CPR檢驗 然後通知公司必須請假 千防萬防 還是躲不過 除了請假損失的薪水令人心痛外 還怕傳染給接觸過的人
Thumbnail
在防疫生活逐漸進入尾聲的2023年,自己卻像是"不甘寂寞"一般,在明明因工作而口罩戴好戴滿的情況下,莫名跳進「染疫」的行列,度過了僅輕症卻仍有些痛苦的半個多月。
Thumbnail
在防疫生活逐漸進入尾聲的2023年,自己卻像是"不甘寂寞"一般,在明明因工作而口罩戴好戴滿的情況下,莫名跳進「染疫」的行列,度過了僅輕症卻仍有些痛苦的半個多月。
Thumbnail
中獎 9/25結束了一場台北市集的大戰(咖啡爽節,但我的體質對咖啡ng,沒有賺到) 結果晚上就發燒了!自從疫情爆發後,我大概有一年左右沒有感冒了, 也很久沒有人不舒服的感覺了,當下就覺得會不會是肺炎, 去藥局買快篩劑,不到幾分鐘2槓,確診!! 該是慶幸還是不幸, 幸運的是現在確診請假還能掛7天的隔離
Thumbnail
中獎 9/25結束了一場台北市集的大戰(咖啡爽節,但我的體質對咖啡ng,沒有賺到) 結果晚上就發燒了!自從疫情爆發後,我大概有一年左右沒有感冒了, 也很久沒有人不舒服的感覺了,當下就覺得會不會是肺炎, 去藥局買快篩劑,不到幾分鐘2槓,確診!! 該是慶幸還是不幸, 幸運的是現在確診請假還能掛7天的隔離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上周用快速抗原測試,發現自己確診COVID。2月中接種第三劑BIONTECH(BNT)疫苗,一個月內感染COVID,現在的我等於吃了全餐,算是打了四劑,感覺有點厲害?
Thumbnail
上周用快速抗原測試,發現自己確診COVID。2月中接種第三劑BIONTECH(BNT)疫苗,一個月內感染COVID,現在的我等於吃了全餐,算是打了四劑,感覺有點厲害?
Thumbnail
這篇文章原本想過幾天去杜拜時才寫的,因為杜拜沒封關,想去實地看了再寫,但剛剛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馬特市作者 @風翔萬里  打了疫苗後胸悶頭暈,當天就在醫院去世了。 因為這樣,也有其他準備要打疫苗的朋友表示擔心,所以想和大家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2000年 1月底,我人在北京,朋友問我買口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原本想過幾天去杜拜時才寫的,因為杜拜沒封關,想去實地看了再寫,但剛剛聽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馬特市作者 @風翔萬里  打了疫苗後胸悶頭暈,當天就在醫院去世了。 因為這樣,也有其他準備要打疫苗的朋友表示擔心,所以想和大家說一下自己的經驗和想法。 2000年 1月底,我人在北京,朋友問我買口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