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COVID居家隔離的日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上周用快速抗原測試,發現自己確診COVID。

2月中接種第三劑BIONTECH(BNT)疫苗,一個月內感染COVID,現在的我等於吃了全餐,算是打了四劑,感覺有點厲害?


怎樣受到感染?

raw-image


自一月底香港COVID疫情日趨嚴重,我與家人幾乎待在家裡,一個多月來出門次數少於十次,外出原因不外乎是工作需要及添購日用品,盡量把感染風險降到最低。

好像有點過於焦慮?其實我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生病,而是怕傳染給老媽。我在一月初陸續看到外國YouTuber分享自己輕易染上Omicron的經歷,早已覺悟,染病只是時間差,似乎誰也擋不住感染的宿命。






上周一(3月7日),我與家人一起外出辦些事情,之後分道揚鑣,去了一趟大學圖書館完成手上的工作。第二天(3月8日)下午開始,身體感到輕微的寒意,剛好那天天氣轉涼,立刻洗個熱水澡暖身。可是,身體怪怪的感覺沒有散去,鼻腔腫脹的不適感愈來愈濃烈,以防萬一,當天晚上開始自我隔離自己的睡房,也不與家人共餐。

那天做了一次快篩,結果仍是陰性。

第三天(3月9日)晚上開始出現流鼻水的徵狀。

第四天(3月10日)早上快篩,不用一分鐘呈現陽性結果。

於是,我就這樣成為數以萬計的確診者之一。

還好,家人至今快篩結果仍是陰性,沒有受到感染。

3月7日之前數天,我也沒有外出,沒緊密接觸過其他人,所以感染來源一定是當天去過的地方。因為家人沒有受到感染,所以與他們一起的行踪也可排除。當天,自己就是去了一趟大學圖書館,基本上可以推斷到受感染的地方最大機會就是圖書館,要不就是搭乘巴士去大學校園/從大學校園搭地鐵回家的路程上被傳染了。

外出期間,沒有除下口罩,也沒有特別跟人交談,可想而知,這一波的COVID病毒傳染力極強,像流感一樣防不勝防,所以染了病不要過於自責,也懇請大家不要責怪病人,目前狀況根本是難以估計感染來源,也不能怪誰。


居家隔離的日子


Day 0|3月8日

  • 當天下午身體感到輕微的寒意,偶爾一兩下,有種快感冒的徵兆
  • 剛好當天天氣轉涼,這種換季的日子,我也很容易有嚴重鼻敏感問題,差點會混淆
  • 在家自行做了一次快篩,結果是陰性
  • 以防萬一,當晚立刻自我隔離在房裡,幸好家中有兩個衛浴,與家人分開使用,亦分開用餐
  • 立刻開始服用Panadol,減少鼻水倒流,舒緩喉嚨發炎的情況
  • 除了吃飯、喝水及梳洗外,開始24小時戴口罩的生活,減少把病毒外傳的機會,盡量減低生活環境病毒殘留的數量
  • 晚上很精神,隔兩個小時就會醒來,但沒有感到疲憊


Day 1|3月9日

  • 鼻腔有嚴重被壓的不適感,有鼻塞的情況
  • 服用得果定喉片,不停飲熱水及暖水,阻止喉嚨發炎
  • 晚上開始出現流鼻水,鼻腔腫脹及喉嚨不適感強烈很多
  • 沒有發燒,沒有咳嗽
  • 因為鼻腔腫脹的不適感,晚上睡得不安穩
raw-image


Day 2|3月10日

  • 服用Panadol,但止不住流鼻水
  • 早上進行快篩,結果立刻呈現陽性
  • 家人全部長期戴口罩,減低感染風險
  • 鼻水長流,但鼻腔腫脹的不適感沒有消退
  • 鼻水引起打噴嚏的情況加劇,每次打噴嚏感到喉嚨撕裂的痛
  • 網上申報香港政府設立的「抗源測試陽性結果平台」,當天提交結果證明,但手機顯示不停載入文件
  • 服用得果定、龍角散舒緩喉嚨不適,飲用瓶裝泰國椰子水潤喉
  • 整天感到肚餓
  • 鼻腔腫脹的感覺,睡眠不舒服,要經常起床喝暖水舒緩




Day 3|3月11日
(通報平台後官方認證的感染第一天)

  • 繼續服用Panadol,流鼻水有漸漸減少
  • 鼻腔腫脹持續
  • 喉嚨有少許痕癢,整天乾咳數次
  • 呼吸清喉嚨的時候感到氣管內有薄痰,但沒力氣咳出來
  • 血氧飽和儀顯示心跳和脈膊有升高
  • 有種不停喝水的需求
  • 有時候感到疲倦,有午睡,晚上睡眠做夢的感官像放大了數倍
  • 用電腦上網重新登入「抗源測試陽性結果平台」,終於順利下載隔離令文件


raw-image

Day 4|3月12日

  • 停止流鼻水
  • 早上醒來精神好了很多,有少許亢奮
  • 發現自己昨晚忘了關衛浴的燈,忘記了15分鐘之前有沒有吃藥
  • 喉嚨少許乾涸痕癢,氣管應該有薄痰
  • 吞東西偶然感到喉嚨有輕微疼痛感
  • 胸肺感覺輕了很多
  • 奇怪地出現呼吸氣促、焦累的感覺,含氧量有稍低至96,心跳和脈膊比平常高,但自我調節呼吸後會好一點
  • 晚上家人和我同樣收到政府人員上門送遞的防疫包,包含:快篩套裝 x 6、口罩多個、體溫計、聯絡手冊
  • 睡覺質量轉好,沒有鼻腔腫脹的感覺,晚上只醒來一次


Day 5|3月13日

  • 沒有流鼻水,亦沒有感到喉嚨發炎疼痛
  • 快篩依然是陽性,但T的線遲了一些時間出現
  • 沒有出現其他病徵,只是喉嚨有點癢,多喝暖水
  • 看到影片播放美食煮飯,立刻產生強烈吃東西的慾望
  • 用藥減少,精神狀態回復不少
  • 晚上只醒了一次睡了,完全熟睡長達九個小時,感覺不到深夜發生的地震


Day 6|3月14日

  • 所有病徵幾乎消退,但自己仍然長期戴口罩
  • 精神狀態良好,照常工作
  • 喉嚨仍有乾涸痕癢的輕微不適,多喝暖水,用鹽水漱口
  • 家人的快篩依然是陰性



——未完待續——-


文章同步上載於個人網站Matter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竹的沙龍
4會員
9內容數
小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30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2022/03/30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2022/03/04
近日,香港超級市場的貨架經常空空如也,不論是新鮮蔬果、冷凍肉類、罐頭米糧、急凍食品(冷藏食品),貨物剛上架,轉眼就給人一掃而空。全香港的超級市場及雜貨店連續好多天都是這樣子,民眾東奔西跑,費盡心力,只是為了添購日常用品及食品。
Thumbnail
2022/03/04
近日,香港超級市場的貨架經常空空如也,不論是新鮮蔬果、冷凍肉類、罐頭米糧、急凍食品(冷藏食品),貨物剛上架,轉眼就給人一掃而空。全香港的超級市場及雜貨店連續好多天都是這樣子,民眾東奔西跑,費盡心力,只是為了添購日常用品及食品。
Thumbnail
2022/02/27
居住的大樓在農曆新年假期過後,已經出現第一宗確診個案,但一直沒有公佈強檢通知,然後短短九天內,出現四宗個案,最後還是逃不過強檢的命運。
Thumbnail
2022/02/27
居住的大樓在農曆新年假期過後,已經出現第一宗確診個案,但一直沒有公佈強檢通知,然後短短九天內,出現四宗個案,最後還是逃不過強檢的命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即使已經口罩戴好戴滿、 不輕易摘口罩喝水、 使用酒精、漂白水清潔 還是不幸地染疫了 半夜喉嚨痛 先吞了止痛藥 早上起床疼痛感依舊 第一次快篩兩條線 不敢相信 又做了第二次 當下晴天霹靂 馬上去排CPR檢驗 然後通知公司必須請假 千防萬防 還是躲不過 除了請假損失的薪水令人心痛外 還怕傳染給接觸過的人
Thumbnail
即使已經口罩戴好戴滿、 不輕易摘口罩喝水、 使用酒精、漂白水清潔 還是不幸地染疫了 半夜喉嚨痛 先吞了止痛藥 早上起床疼痛感依舊 第一次快篩兩條線 不敢相信 又做了第二次 當下晴天霹靂 馬上去排CPR檢驗 然後通知公司必須請假 千防萬防 還是躲不過 除了請假損失的薪水令人心痛外 還怕傳染給接觸過的人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自從打好打滿疫苗,隨政府開始採取開放病毒共存的策略以來,就已經有心理準備,這一天總是會來的。
Thumbnail
自從打好打滿疫苗,隨政府開始採取開放病毒共存的策略以來,就已經有心理準備,這一天總是會來的。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之前澳洲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網路上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身邊沒有人確診,表示你沒有朋友。嗯,我朋友還不少。打從兩年前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家都小心防疫,疫苗也很早就打完,包括 booster,這兩年來幾乎沒生病過,我指的是要吃藥那種,偶爾有身體不適,都是睡一覺就沒事,不過 Omicron還是找上我們家了
Thumbnail
之前澳洲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網路上流傳這樣一句話,如果你身邊沒有人確診,表示你沒有朋友。嗯,我朋友還不少。打從兩年前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家都小心防疫,疫苗也很早就打完,包括 booster,這兩年來幾乎沒生病過,我指的是要吃藥那種,偶爾有身體不適,都是睡一覺就沒事,不過 Omicron還是找上我們家了
Thumbnail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確診COVID後的DAY 20,身體沒有任何不適,也沒有舊病復發的感覺,我想是完全康復了吧?慶幸同住家人沒受感染,自己病情算是非常輕微,感謝主!在這裡分享一下自己染病及康復的個人感受。
Thumbnail
作者在三月初收到家人的訊息,被逼居家隔離,也受到感染了,現在已經康復了。在此向大家分享我的居家隔離日子吧!
Thumbnail
作者在三月初收到家人的訊息,被逼居家隔離,也受到感染了,現在已經康復了。在此向大家分享我的居家隔離日子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