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突然確診,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0年4月,原本安排要去日本北海道幫一條鐵路"送行",可肺炎疫情爆發,機票早早在前一個月取消。
而後2021年5月,疫情升至第二級,我的館舍助理一職也進入照常上班但不開館的狀態,直到七月才在升級後第一次返回中部老家,戴著工作單位提供的面罩搭高鐵。同月底注射AZ疫苗第一劑的隔天,極端誇張的身體反應,真的讓我頭一次體會到什麼叫「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
2022年迎來確診人數高峰的日常,但該年大半都是待業狀態下,我參與許多以往沒做過的事,如白沙屯媽祖繞境、鐵路環島、特地上台北找朋友等,都是聽起來就很有「確診風險」的事,只是自始至終都沒有"中獎"。
直到2023年3月為止。
前些日子進行著四個月的臨時工作,而大概是三月中出現喉嚨些微疼痛的情形,回老家附近的診所檢查後,判斷是喉嚨發炎,照流程拿藥吃後如期返回高雄。我一開始覺得是話講太多的關係,但往後幾天,明顯有咳嗽、流鼻水、倦怠等症狀陸續出現,喉嚨痛則轉變成吞嚥時更痛的撕裂感。
3月24日做快篩的結果為陰性,可症狀毫無減緩跡象,故隔天不用上班的當晚,決定趕往附近的診所掛號。那間診所的招牌上寫著「耳鼻咽喉科」,想必診所和醫師年紀一定都"老大不小",進門一看還果真如此。
外表頗有蒼老感的醫師聽我在櫃檯形容完症狀後,「你這一定是確診了!」這般斬釘截鐵地說著,他表示近期太多這樣病況的人來掛號,高機率就是確診。
當下聽著腦子有點亂,下意識對「確診」仍在抵抗。2021年整年工作、2022年東奔西跑,我這樣都沒確診,怎麼會反而在常態戴口罩工作時染疫呢?況且昨天篩出來仍是陰性,多少有純粹感冒的可能吧!
診所一樣開藥給我,回去之後馬上吃一包,打算隔天中午上班前再快篩看看,而最終篩出來的結果就如標題所寫,象徵「陽性」的第二條線完全沒在掩飾,直接以非常清晰的紅色顯現出來。
當下離上班剩不到兩個小時,我跟單位窗口聯繫,再經過他們回報上級後,得到「因人力不足,若屬輕症且狀況尚可,希望能照常上班」的回覆。
其實前陣子是有同單位不同場所的同事確診,因而休了五天。當自己遇到同樣的狀況,我是抱持著「有班能上較好」的想法,畢竟不曉得身為臨時人員請假後的給薪狀況,何況當時已無確診須隔離的規定,就順水推舟的繼續吧!
那幾天有確診徵兆時,同事已開始口罩戴得更緊,同時加強環境通風,我也盡量工作時與一般民眾保持距離,想必誰也不想搭個車就莫名其妙染疫了。有個從沒確診過的正職同事在得知我確診後,曾開玩笑說乾脆傳染給她,這樣她就能正大光明的休息五天。想當然的,那些一起值班的同事們,一個都沒有確診。
高雄那間「耳鼻咽喉科」的藥效加持下,3月23日至27日這五天,大致就是感染狀況最嚴重的期間,之後逐漸緩和下來。肺炎常見病徵大概就剩發燒跟失去味覺沒有襲來,其餘類感冒的症狀則通通都有來一點。只不過,3月29日的快篩結果依然是陽性反應。
即使如此,我仍然開水裝滿、口罩戴兩層,照原先計畫去世運主場館聽「五月天2023諾亞方舟|無限放大十週年復刻版演唱會」。
這是人生首次聽大型演唱會,以往都只在駁二的LIVE WAREHOUSE,從未想過有天自己會為了搶演唱會門票守在電腦前。學生時代確實聽了不少五月天的歌,最關鍵的,是我想繼續多參與些只有「高雄」才有的活動,這便是其中一個。
演唱會前確診且明確仍陽性的那幾天,我多少有過放棄前往、把票賣掉甚至送人的想法,可最後果斷地照行程走。既然都能繼續上班,症狀也明顯減緩,那實在不該放棄這次機會,天曉得五月天這群年過四十的樂團大叔,下次到高雄辦大型演唱會會是何時。
坦白說我的思維是,雖有些埋怨,至少我撐到自疫情爆發後,幾乎已完全開放的第三年才確診,而在這個染疫不再有防疫險、防疫補助等支援的年頭,既然已無強制隔離,那我就照正常模式去生活就好,只要身體確實在逐漸康復即可。
後續四月初的清明連假,總算得到快篩陰性的結果,才比較敢回老家,而這之間無論是家人,還是工作上較多互動的同事,慶幸都沒有出現確診情況。唯獨常聽別人提到的「後遺症」,多少在自己身上有出現,就是非常頻繁的咳嗽!幸好到四月下旬慢慢地緩和。
我始終沒有把自己當成什麼不會確診的什麼鬼「天選之人」,會對突然染疫這麼意外,還是因為大環境已到疫情尾聲,加上這幾個月因工作規定更常戴口罩,就這樣莫名中鏢著實讓人疑惑。當然能順利熬過半個多月的輕症狀態,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avatar-img
41會員
149內容數
鐵道獨旅隨筆,關於乘車可見的風景、車站為起點的巡禮、曾經的鐵道路基之上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乘零|獨旅的漫行 的其他內容
自2012年在國中籃球場遇見起,經過十年後,我與自己的國中導師隨著諸多巧合,於2023年的清明年假,偶遇在了早已改建多時的母校校門口。
原本預計要閉店的家樂福愛河店,突然在閉店當月又宣布"起死回生",使我感到很欣喜,因為裡頭前幾年吃得很習慣的鐵板燒店,自然就能再繼續經營下去。
自己非社交能手,生命中充滿過客實屬正常,然而在2023年初,很幸運地因Facebook貼文互動,與兩位生活在同城市,但可能皆超過十年未見面的大學同學,再度碰頭。
身為動漫迷,卻從未買過幾百元景品的我,2023年第一次在網拍預購,購買了腳色形象及服裝設計十分對到我喜好「春服鹿乃」。此刻終於有第二個景品,能跟多年前日本遊客送我的「拉尼八世」作伴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高雄的流行音樂中心一如去年,再度從海音館頂部長出一棵聖誕樹,配合著半小時一次的燈光秀,閃耀著愛河口的夜晚。
人生的缺口,部分是行動後結果不如預期所帶來的。若影響深遠,容易形成一道陰影,比如慘不忍睹的第一次告白之類的。關於這些缺口,不求和解,只求隨時間看淡一切,並帶著釋然繼續走下去。
自2012年在國中籃球場遇見起,經過十年後,我與自己的國中導師隨著諸多巧合,於2023年的清明年假,偶遇在了早已改建多時的母校校門口。
原本預計要閉店的家樂福愛河店,突然在閉店當月又宣布"起死回生",使我感到很欣喜,因為裡頭前幾年吃得很習慣的鐵板燒店,自然就能再繼續經營下去。
自己非社交能手,生命中充滿過客實屬正常,然而在2023年初,很幸運地因Facebook貼文互動,與兩位生活在同城市,但可能皆超過十年未見面的大學同學,再度碰頭。
身為動漫迷,卻從未買過幾百元景品的我,2023年第一次在網拍預購,購買了腳色形象及服裝設計十分對到我喜好「春服鹿乃」。此刻終於有第二個景品,能跟多年前日本遊客送我的「拉尼八世」作伴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高雄的流行音樂中心一如去年,再度從海音館頂部長出一棵聖誕樹,配合著半小時一次的燈光秀,閃耀著愛河口的夜晚。
人生的缺口,部分是行動後結果不如預期所帶來的。若影響深遠,容易形成一道陰影,比如慘不忍睹的第一次告白之類的。關於這些缺口,不求和解,只求隨時間看淡一切,並帶著釋然繼續走下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我沒有離開臨床工作,也按時施打疫苗,照顧無數位COVID病患,即便口罩令解除仍然配戴口罩,所以一直以來跟病毒沒有關聯,我也以為自己是傳說中的『天選之人』,直到這週中標。   週二上班就有一些感冒症狀,但是我平時就習慣跟鼻子過敏打交道,想說可能這次也一樣,沒有太在意。然而鼻塞還有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我的體質是不容易感冒,可一旦感冒就一發不可收拾那種,且事前通常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就直接從發燒開始,這次確診新冠不外乎也是相同的劇情。
Thumbnail
幾年前差點就失去我的聲音了,跑了兩間診所才知道我根本不是一般感冒,而是「聲帶水腫」!習慣在群體中戴起口罩保護自己,但當老師不免俗地大聲說話,還是容易讓聲帶受損。😷😷 來看看我的聲音發生了甚麼事,好嗎?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我沒有離開臨床工作,也按時施打疫苗,照顧無數位COVID病患,即便口罩令解除仍然配戴口罩,所以一直以來跟病毒沒有關聯,我也以為自己是傳說中的『天選之人』,直到這週中標。   週二上班就有一些感冒症狀,但是我平時就習慣跟鼻子過敏打交道,想說可能這次也一樣,沒有太在意。然而鼻塞還有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Thumbnail
我的體質是不容易感冒,可一旦感冒就一發不可收拾那種,且事前通常沒有任何感冒症狀,就直接從發燒開始,這次確診新冠不外乎也是相同的劇情。
Thumbnail
幾年前差點就失去我的聲音了,跑了兩間診所才知道我根本不是一般感冒,而是「聲帶水腫」!習慣在群體中戴起口罩保護自己,但當老師不免俗地大聲說話,還是容易讓聲帶受損。😷😷 來看看我的聲音發生了甚麼事,好嗎?
沒錯,從接下店面開始沒幾天,我竟然確診了...covid流行到現在後疫情時代,這是我第一次驗出兩條線...雖然自認絕對會得,不過竟是挑這個時間點,我也是好無奈。 一月分我甚至還去打第五劑的疫苗,沒想到這次症狀幾乎全部都有,頭痛、發燒、鼻涕、喉嚨痛、有痰、微微咳嗽,還好第三天之後就只剩下喉嚨痛和頭痛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