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生1997年《口是心非》-我們都等著那些傷,自由之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那是我沒有參與過的年代,社會初入自由民主,年輕人滿懷希望的70年代。我手寫我心、我口唱我歌的大鳴大放,影響了整座島嶼數十年的文化運動,1976年,李雙澤一手拿著可口可樂一手拿著吉他,在舞台上的驚天一問,「你們為什麼要花20元,聽中國人唱洋歌?」掀起了一個民歌的時代,自此島嶼上的年輕人,用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歌。
口是心非專輯(1997)-圖:人間福報/中央社
1997年,張雨生的第八張國語專輯,口是心非問世,渾然天成的嗓音,雋永餘韻的詞句與娓娓道來的年少不安與悸動,讓這首歌一舉拿下隔年度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唱片獎,而這卻是遲來的獎項。頒獎典禮是沈重的,因為領獎人不是張雨生本人,而是他的父母,幾個月前淡金公路上的一場車禍,讓這張專輯成為絕唱。
聽到這張專輯,是大學一年級的暑假,狹長的宿舍空間、無所事事的夏日午後,youtube,自動播放著一首又一首隨機抽樣的歌曲,像背景,沒有多加注意。
忽然一個清亮嗓音竄入耳膜,如閃電穿過身體,我連忙關閉進行中的線上遊戲,查看這首歌的來歷,螢幕上大大的-張雨生,口是心非,1997。
初識的夏天,往後的十年,與這首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口是心非 你深情的承諾都隨著西風飄渺遠走」,寫的是情感淡去後的戀人,曾經山盟海誓的曾諾,如今化為無情的風,飄遠西方,消散於無形。其實遠走的不只那些關於愛情的承諾,還有理想、眼神裡的逐漸黯淡的光與自由。
「星火燎原 我熱情的眼眸曾點亮最燦爛的天空」寫的是那年少時無畏的眼神,凝立山巔,群星簇擁,仰望蒼穹,俯瞰塵世,眼神裡的熱情,是推動萬物的伊始,只要眼裡有火花,沒有到不了的遠方,沒有躍不過的山巔。
其實民歌與後民歌時期的歌曲,多少都帶點不可一世的氣味。我明白那種眼神,那是世界盡其在我,那是年輕人對於世界充滿著夢想與無畏,也是校園民歌最為吸引人的部分。「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恆,讓生命閃電畫過天邊」,1988年發行的第一屆全國熱門音樂大賽紀念專輯《烈火青春》與七匹狼的《永遠不回頭》,都能找到這種將年少大無畏情懷發揮到極致的影子。
「晴天霹靂,你絕情的放手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講的是,想得不可得的痛苦與無奈。
「於是愛恨交錯人消瘦,怕是怕這些苦沒來由,於是悲歡起落人靜默,等一等這些傷會自由」最後道出絕望乍現時,焦慮不可接受的心理,後句的冷靜,緩解了這樣的焦慮,等一等,這些傷總有一天,都會自由的。
張雨生-口是心非 圖:youtube
一首歌,兩種排比句式,詩意的詞句描寫,從高峰到低谷的心路曲折,道盡了青春裡的堅毅無畏、熱情如火與不安躁動。
厲害的歌曲,偉大的作品,就是能夠在千千萬萬凡夫大眾的生命裡,都激起波瀾壯闊的共鳴,就像張愛玲說的「人們總在別人的故事裡,流著自己的眼淚」,我想這首歌成功的關鍵,在於他的情感鋪陳,堆積到了最高處,又立刻急轉直下,這樣的落差積累了高度的受眾力,讓詞曲的劍,直指每顆溫熱的心,每個善感的靈魂。
夏日將盡,轉眼來到了大學四年級,青春航道的盡處。自大一與這首歌的初見,房裡便日夜流淌著這首歌的影子,我瘋狂地哼著旋律,放學唱、打點動唱、洗澡也唱,倒是洗澡的時候隔音太差,我那美妙的嗓音竟也傳到了樓上女同學的房間裡了,也大概是我的嗓音若天籟,導致後來樓上的女同學也成了樓上的女朋友,於是這首歌,在我的青春記憶裡,又添上了浪漫的一筆。而在每個寧靜夜晚的昏黃桌燈前,散落一地的厚重書本會記得這詞曲裡的慷慨激昂,貼在牆壁上那些出遊的笑臉幫我記下了旋律裡的放蕩不羈,畢業撤出宿舍,收進鐵盒裡的那些書寫青春記憶的信件,會記得豔陽下的無怨無悔,記在心底熟悉的旋律。醃漬著那些美好永存,也等待著那些傷,自由之時。
而這首歌的身材,也隨著歲月流逝,更加豐腴,因為他從張雨生的口是心非,變成了我的口是心非,從大家都被背得起來的歌詞,裝進了只有我才知道的故事。自此,這是世界上,只有我會唱的一首歌,只有我們共渡的一段歲月。
偶然我會起了那個臨時起意的深夜,孤身幾台摩托車闖進迷霧封鎖的南投市區,目的地日月潭,卻迷走不知名的荒山野地。凌晨時分,南投深山,不知名木屋、腎上腺素沸騰、星空滿佈的夜晚,承載著年輕的恣意妄為。山頂上的雲海圍繞,曙光乍現之時,我們早已不在乎目的地是否正確,就如同青春裡的每趟冒險,過程才是所問。失卻了日月潭,如今山巔上的橘紅日出、雲海自谷間湧入的氣象萬千,也是另一種壯闊,這一刻彷彿置身世界之巔,彷彿腳下沒有過不去的難關,彷彿身旁這群眼裡有光的少年將永遠年輕。那是詞句裡熱情的眼眸,是被點亮著的星空。
匆忙告別年輕,離開大學時代,轉眼又過了幾個秋,那些嚮往青春的思緒,像老眷村裡被人遺忘的日曆紙,眷戀著過往的時光,停留在往日的繁華。而眼神裡的光,早已被每日的加班夜晚消磨殆盡。那個以為年少永恆的少年,早已不知所蹤。
於是再也沒有心情,傷春惜時,那些為賦新詞的年少歲月是美好的,如今卻只剩下天涼好個秋。
某個加班的深夜,耳機再度響起了熟悉的旋律,我停下手邊的工作,思緒掉回遙遠青春彼端,像與闊別不見的好友致敬,張雨生-口是心非-1997年。如今有感的詞句,不再是熱情的眼眸和燦爛的星空,反倒成了「怕是怕這些苦沒來由」
我們拼命努力的完成學業、通過了考試,才跨越了重重障礙來到了本以為迦南美地的青春彼端,換來的卻是初入職場的痛苦磨難與一鼻子灰,時常想著自己究竟是為誰辛苦為誰忙。
再次聽到這首歌,似乎比先前更佳渾厚、更有韻味了,不是歌曲變了,是我們有了故事。連結了青春的兩端,十年前,十年後,從少年到大人的喜怒哀樂、情緒轉折,都散落在了歌詞裡的一詞一句、高昂或沈潛,年少的靈魂仍在,至少有了歌曲,就能回去。而如果沒有這首歌,或許青春裡的那些悲歡起落與晶瑩剔透,就少了那麼點餘韻,如果沒有這首歌,或許我就不會成為,現在的我。
靜謐的夜,適合配上一首好歌,一起來欣賞吧!
類似文章都會放在這裡《電影、音樂與書籍》,歡迎追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28內容數
沒事看看書、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又總覺得看過就忘實在太可惜了,既然有過感動,就得留下些紀錄。寫寫閱讀、觀影、音樂的心得,紀錄當下的感受,讓以後的自己能夠記得,也在別人得故事裡,找自己的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spo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你能從男主角的目光、憤怒、窘迫、泫然淚下、歡笑裡,找到一點屬於自己的影子。其實就某個程度而言,我們都是浪子,在人生的大漠裡,亦步亦趨的尋找著自己的答案
微小的涓滴善念,激起的漣漪卻能遍及宇宙 故事以一個偏遠荒島作為冒險的起源,海島之上,最陰冷的不是終年霾靄造就的地凍天寒,真正無法為陽光融化的亦非那累月經年的靄靄白雪,而是島上兩大家族百年以來所結下,無法化解的干戈仇情。
或許你能從男主角的目光、憤怒、窘迫、泫然淚下、歡笑裡,找到一點屬於自己的影子。其實就某個程度而言,我們都是浪子,在人生的大漠裡,亦步亦趨的尋找著自己的答案
微小的涓滴善念,激起的漣漪卻能遍及宇宙 故事以一個偏遠荒島作為冒險的起源,海島之上,最陰冷的不是終年霾靄造就的地凍天寒,真正無法為陽光融化的亦非那累月經年的靄靄白雪,而是島上兩大家族百年以來所結下,無法化解的干戈仇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吻別』專輯於1993年3月5日發行後,在台灣創下了百萬的銷售紀錄,時隔九個月,張學友推出『祝福』專輯也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迴響。 在張學友厚實、溫暖、深情而真摯的嗓音魅力下,再加上丁曉雯、郭蘅祈、十一郎、張宇、童安格、張弘毅、殷文琦、陳子鴻、娃娃以及謝明訓等創作大咖的精彩作品,這張專輯再度締造了銷售
Thumbnail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張晴出道的時候,還是個十多歲的少年。 當時穿著學校批發似的制服的他不是特別吸睛的類型,唯有一開口那明亮的聲音總讓人不禁全身起雞皮疙瘩。據某些當代的樂評人的說法,他的聲線就像幾年前因故去世引起各界譁然的那位同姓歌手。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04/06/2021 唱給張雨生聽   這是一場雙人吉他演唱會。 兩位表演者歌聲優美,表演經驗豐富。 演唱會現場氣氛熱絡。 演唱的歌曲以民歌為主,交錯著幾首年代較近的精典歌曲。 搭配著灰諧幽默的對白,帶動現場人心。 這讓坐在搖滾區的我,在口罩之內也不禁跟著低唱。   當他們介紹自
Thumbnail
張雨生的〈河〉音樂請下:   1997年10月20日凌晨,張雨生因疲勞駕駛撞上安全島,在淡水馬偕醫院搶救了23天後,11月12日深夜,因引發肺部感染,享年31歲。   再幾天就是張雨生車禍的日子,今年正好滿25年,剛好最近去了一趟澎湖,參觀了篤行十村裡的張雨生故事館;張雨生在此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小時候看者阿公在聽歌仔戲,或爸媽在聽一些老歌,覺得真的不懂,聽那些好無聊,怎不接受一些新時代的東西,我愛我的西洋樂曲,張學友。   現在的年輕人聽到張學友,都說:那是老人在聽的,我爸媽那一代聽的,怎不聽抖音神曲,這就是時代的眼淚,也是時代的黃金歲月。   所有人美好的那一段青春歲月,總是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一直喜歡聽老歌! 也許聽老歌時,其實是想回想那段時間裡屬於自己的青春回憶。
Thumbnail
『吻別』專輯於1993年3月5日發行後,在台灣創下了百萬的銷售紀錄,時隔九個月,張學友推出『祝福』專輯也受到了市場的熱烈迴響。 在張學友厚實、溫暖、深情而真摯的嗓音魅力下,再加上丁曉雯、郭蘅祈、十一郎、張宇、童安格、張弘毅、殷文琦、陳子鴻、娃娃以及謝明訓等創作大咖的精彩作品,這張專輯再度締造了銷售
Thumbnail
提起日本學生運動的悲壯年代,大概是以美日安保問題抗爭的罷課閉校記憶為主軸,對我來說,A面的代表作應該是「川本三郎」的《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也有那個時代氛圍的殘影,翻面之後的B面第一首,應該是「村上龍」的《69》,至於來到B面最後一首,也許是蘆原直的《雨雞》吧!
Thumbnail
張晴出道的時候,還是個十多歲的少年。 當時穿著學校批發似的制服的他不是特別吸睛的類型,唯有一開口那明亮的聲音總讓人不禁全身起雞皮疙瘩。據某些當代的樂評人的說法,他的聲線就像幾年前因故去世引起各界譁然的那位同姓歌手。
國中的時候,歌神張學友正席捲亞洲,每一次的歌聲都能燎原,即使沒談過戀愛,也幻想過吻別的場景,如果說想和你去吹吹風,絕對不是因為我愛看海,是因為我喜歡張學友那首歌。其實也不只張學友。 那時候彰化的「山海山」唱片行是一種品味圖騰。下課要去搭彰化客運前,應該要去山海山走走逛逛
04/06/2021 唱給張雨生聽   這是一場雙人吉他演唱會。 兩位表演者歌聲優美,表演經驗豐富。 演唱會現場氣氛熱絡。 演唱的歌曲以民歌為主,交錯著幾首年代較近的精典歌曲。 搭配著灰諧幽默的對白,帶動現場人心。 這讓坐在搖滾區的我,在口罩之內也不禁跟著低唱。   當他們介紹自
Thumbnail
張雨生的〈河〉音樂請下:   1997年10月20日凌晨,張雨生因疲勞駕駛撞上安全島,在淡水馬偕醫院搶救了23天後,11月12日深夜,因引發肺部感染,享年31歲。   再幾天就是張雨生車禍的日子,今年正好滿25年,剛好最近去了一趟澎湖,參觀了篤行十村裡的張雨生故事館;張雨生在此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