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超脫,只是俗不可耐的旅程——談網上音樂劇場《後話西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經典經常被挪用、重寫與借題發揮,最近看了兩部劇場演出都不約而同的用了《西遊記》的典故,第一場是台灣阮劇團的《十殿》,運用唐僧四師徒作為串場的角色,有點像傳統戲劇的說書人或歌隊的作用,嘗試把劇本帶到更高的層次,討論罪孽、因果與輪迴之間的關係。(更多《十殿》的討論請參考「表演藝術平台」的劇評)
《後話西遊》借唐僧五師徒(包括白龍馬)的故事,回應香港當下的狀況。所謂的「取西經」就是往大陸發展的政治隱喻,前陣子香港政府提倡的「一帶一路」,說要建設「絲綢之路」,讓中港有密切的經濟連結,觀其扮演佛祖或觀音的女人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穿一身俗不可耐的亮片連身裙,以及片末的粵港車牌,都折射出「取西經」引喻了港人對面向祖國的看法。
從「序場」中的從中盲人在迷霧中摸索,已為這條「盲目」的「西天路」奠定基調。千手觀音手的手拿著紙紮物件,唐僧師徒們發現自己拿到了無字經書,他們又如何自處,何去何從?「盲目一條西天路,經已直達了暴雪深淵」沒有功德圓滿,沒有超脫,只有謊言與空虛。這仿如國王的新衣,唐僧堅持自己拿到經書,要下凡普渡眾生,徒弟們均有不同的看法,反叛而求真的孫悟空,圓滑而世故的豬八戒,透徹卻狡猾的沙悟淨,師徒之間的拉扯,呈現香港當下不同人的狀態——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困境,如何面對未來?
「取經十四載,是詭計的花開,是安排了的天災,是最後黎明時代」,紅色的燈光營造炙熱氛圍,演員們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肉體和精神上受盡煎熬,在拉鋸之間,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大家回到了凡間,繼續經歷苦難和面對現實。
就文學改編而言,《後話西遊》具有當代意義,道具與語言上的指涉無不讓觀眾思考當下香港社會的狀態,包括權力關係、謊言、虛實、教育、暴力等,但這些符號的堆砌,僅僅能引起觀眾共鳴,無法帶出更多想法。簡單來說,就是只有消費性,沒有思辯性——這也是香港劇場近年的侷限與困境。
難道不能從哀傷的情緒,提煉出前進的動力?
《後話西遊》美其名是創新的嘗試,對於資深劇場觀眾而言,其故事結構、人物設定和形式也說不上新穎,倒是攝影鏡頭的運用圓熟,令整個劇場演出加分。不是把古代人換上現代服裝就叫做創新,把戲曲元素加入現當代劇場元素一早也不是新鮮的事。
但香港觀眾的確是需要這樣的劇場演出,畢竟劇場也是一種娛樂。
《後話西遊》/《兩個女子》線上節目登記觀賞(到2021年5月31日):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只要沒有句點,所有的經歷都只是過程而已2021/07/05 【今日檢討與想法】 對的事情持續做,就會持續得到一樣的結果 雖然每天開盤前還是會有一絲絲的懷疑 但看到數字開始跳動,就會知道要等甚麼做甚麼了。 就像比賽前的緊張感,但是當你跳水 身體完全入水後,這種緊張的感覺就會煙消雲散了。 雖然都很早結束交易,但都還是會開著看盤面到收盤 自己
    Thumbnail
    avatar
    當沖小強
    2021-07-05
    我並非沒有與人好好相處的能力,只是沒有了與人逢場作戲的興致。 你眼中的我很冷漠,不善交際,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 你不知道,以前的我主動又熱情,一看見喜歡的人就想掏心掏肺對他好。 後來,他為我上了一課,親身教會我過分的熱情看起來很廉價,我拼命對他好的樣子反而讓他厭煩。
    Thumbnail
    avatar
    少願
    2021-06-23
    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有理由的任性,只是寬恕自己。改編自百萬療癒系作家「肆一」的同名暢銷散文《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由由陳妤、曹佑寧、林映唯領銜主演。劇情編排環環相扣「肆一」散文,就如同將這些不算長的文字,一再加長:新增環境、音樂、對白、畫面,成為一部令大多數的人都偶有共鳴的電影。
    Thumbnail
    avatar
    天野由紀
    2020-08-29
    「世上沒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這樣的機率到底有幾分呢?0.0000015呢?還是更少呢?所謂的命運又是怎樣的機制呢?為什麼有的人一出生,身旁總是圍繞的許多人,有的卻是孤苦伶仃。 這世界明明很廣闊,有的人卻一直相處在一起,只是從未發覺過,彼此的存在,在路上擦身而過,在某場研討會找過招呼,在出國的飛機上正好坐隔壁。
    Thumbnail
    avatar
    雪曜
    2020-07-27
    【致親愛的你 系列】我不是沒有鄉愁,只是逐夢更勝一籌。對台北的感受總在時光荏苒中幾經蛻變,而這些想法,都會在普通不過的如常中被俘獲,會忽然在一個當下覺得自己很接近台北、很靠近台北、像半個台北人⋯⋯
    Thumbnail
    avatar
    陳然冉
    2019-04-03
    當沒有什麼是真的《雞不可失》時,你幹嘛要工作?你有想過為什麼要工作嗎?本片用歡笑與深刻,給了「不飢渴世代」一個答案。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19-03-05
    【臺文天文臺】陳令洋:一直都在,只是沒有存在感——籐椅和它的葉石濤坐在籐椅上寫作的作家似乎變少了,籐椅漸漸只出現在我們對老前輩作家的回憶裡。但臺靜農坐籐椅、林海音坐籐椅、鍾理和坐籐椅,都比不上葉石濤坐籐椅來得令人印象深刻。因為他的籐椅老舊、脫線、看起來不值錢(但彷彿很實用耐用),簡直和他重出文壇後的形象互為因果。於是它也成為後人回憶葉石濤的時候,不能忘記的一部份。
    Thumbnail
    avatar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
    2018-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