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文化系列 : 人體的形與意

2021/07/0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受到全球化的影響,現代自由世界的人們理解自我身體的方式也逐漸與(本土)傳統醫學脫節,而接受主流醫學的意見,認為傳統醫學理解身體的方式是落伍而不科學的。
然而,隨著主流醫學的強勢主導,也有許多病人開始覺察到其能解決的問題終究有限,因此想轉向傳統醫學求助。只是,主流醫學和傳統醫學的差異甚為龐雜,除了少數人有興趣或有能力釐清他們之間到底有何不同,一般人大概就只能在對主流醫學產生懷疑的時候,想法找個有口碑的非主流醫師碰碰運氣。
但是,到底要如何理解主流醫學和非主流醫學的差異,而傳統東方醫學又與現代主流醫學有何不同呢?
哈佛大學東亞系主任栗山茂久的作品「身體的語言」提供了我們一點醫學史家的看法。
身體的語言
栗山茂久的論點其實是借用心理學的「認知架構」的看法發展出「身體認知感」展開論述 —— 由於不同的文化會對身體發展出不同的認知架構,所以不同文化培養出的醫者也會對身體所透露出的訊息產生出不同的理解。
另一方面,既然是將研究問題設定在不同文化產生的身體認知,歷史上的文獻也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文化是如何影響醫者建構有關身體的認知。
下面兩張圖是一個栗山提出的一個比較。左邊是滑壽(元人,約1304 ~ 1386)的十四經發揮,右邊是維薩里 ( Versalius,出生於布魯賽爾,約1514 -1564 )的 人體結構七卷中的插圖。對照之下,我們即可發現在不同的文化中,醫者關注的焦點也不同。滑壽著重的是穴點,而維薩里著重描繪的則是骨骼肌的肌理。
東西身體圖
維薩里對現代西方解剖學(尤其是骨科和復健學)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只是,如今東西醫學文化碰撞的機會很多,為何西方主流醫學依舊選擇看不見滑壽所標示的穴道呢?
要回答這問題牽涉到近代中醫醫學的發展方式,醫者究竟是要「中學中用」、「西學西用」還是要「中學西用」或 「西學中用」呢?依照台灣現在中西醫的發展,似乎是(隨著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作法)採取捨棄東方道醫發展出的身體和生理觀,而用西方解剖學和藥學的知識架構來理解與發展中藥和針灸的用途。
就醫學發展而言,這意味著大多現代醫家可能無法理解古代中醫醫家所發展出的身體觀和生理關。
讓我們借用道家醫學的三個關於身體的概念「身、體、形」為起點,了解關於身體認知感是如何建立的。
先談「形」 ——
「形」主要是指物質的外形和外貌。只要稍微比較東西醫學文化的發展,就可以發現西方關於身體的文獻在十五世紀以後,對身體的觀察,很明顯地倚賴視覺,而且主要是在觀察身體的結構。
這很有可能是受到達文西在佛羅倫斯文藝復興時期按照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Virtuvius)所畫出的人體模型的影響。 既然佛羅倫斯是當時歐洲視覺藝術的重鎮,這個由達文西繪製,後來被稱為維特魯威人「Virtuvian Man」的人體模型,自然對歐洲後來的藝術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連帶影響了歐洲醫家對身體的看法,許多人開始想從解剖著手,分析身體的結構組成,以了解身體的奧秘。
(下面影片介紹與維特魯威人相關的幾何分析。)
另一方面,由於中醫的基礎不是建立在解剖學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對活體生理的各種細微變化的觀察上(所謂「望聞問切」即是四種最基本的問診基礎),所以醫家對解剖死屍的興趣向來不高,倒是官家對解剖死屍的興趣較大,解剖的結果多用在協助判定死因之上。
(下圖是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這本書也被視為世界上的第一本法醫專書。)
洗冤集錄
與觀察身體的「型態」相較,道醫似乎更有興趣觀照身體的內部的活動變化。在此說明一下,雖然我們一般說話常將「身」與 「體」連用,但在道醫中,「身」更強調軀幹部位和不同個體的差異性,「體」則更強調四肢部位和生命的共通性。(所以說,要尊重「己身」,活動「肢體」。)
相對於西方文藝復興後的解剖醫學重在「外形」的分析,東方的道醫則是逐漸往身體的「內景」探索。
比較一下五代時期煙蘿子融合臟腑學說及道家的「內景學說」畫出的《內鏡圖》
內鏡圖
和明清時期開始流傳的「修真圖」,我們可以發現道醫對身體的探索越發細微,也越發往「自我觀察」與 「自我體會」的方向發展。
修真圖
我們從此也可看出,從十六世紀開始,東西方醫學身體觀發展上出現了巨大的歧異 :歐洲越來越將身體視做「客體」觀察,著重在「形態」的分析,而中國道醫傳統則越來越將自身當作「主體」了解,非常著重在捕捉身體內部小宇宙的「意向」和「運行」變化。
不同的身體觀
這種不同的身體觀也反映在診療處方的開立上。
現代西方主流醫學強調身體的客觀性,所以強調處方的普遍性(universal),然而有些東方醫學仍然強調身體的主觀性。因為每個身體的差異性只有身體的主人才會知道,所以每個身體的主人都必須練習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對重視「意」甚於「形」的東方醫學來說,醫學只能幫助每個人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而身體的狀況究竟是變好還是變壞,也應該要參考病人的意思(和自我觀察)做決定。
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中醫有「久病成良醫」的說法,當一個人在學習處理自身疾病時,也慢慢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身體生理觀,可以幫助其他有類似狀況的病患處理身體的病痛。
以此脈絡分析,想要整合東西方醫學的身體觀應該還是要跨過這「形」與 「意」的歧異 。想要向現代東方醫學求助者,第一步要學習的,還是學習聆聽自己身體的語言,慢慢琢磨出適合自己身體的健康養生之道。
飲食養生鑒
蓮子水共同體
蓮子水共同體
點一盞理學的燈,觀世界。 開一扇歷史的窗,品人生。 點一道文學的餐,嚐百味。 合作請電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