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展覽|老建築.新空間。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2021/06/1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北車站前,位在忠孝西路懷寧街口,由日本建築師渡邊節設計、1937年以鋼筋混泥土構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社」,是有著屋頂塔樓、呼應當時日本「復興亞洲」政策的「興亞式」建築,在當時是擁有室內冷暖中央空調、電話電力系統與新式衛生設備與避雷針的現代建築。
建築落成時的照片(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
經歷了80多年曾作為「臺灣航業公司」(1946)與「臺灣省公路局」(1958)的大樓建築,最後是以「交通部公路總局」之名,經認定為古蹟後移交文化部委託徐裕健建築師進行修復,經過27個月包括外觀復原與內部修復後,特別是還原了已被拆除的屋頂塔樓部分以「原貌復原」的主要策略,轉身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之姿登場,成為以攝影、影像為主軸的美術館展覽交流空間。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活化再利用的新空間裡共有三層,一樓是來自原本華山1914裡的〈未來市〉所延伸出的〈未來市x COFFEE TO〉商場市集與咖啡館業態;二、三樓作為展覽展示之用,空間上保留了原本的格局,成為一個個或獨立或相互串連的展示室。
一樓是來自原本華山1914裡的〈未來市〉。
中心內的COFFEE TO咖啡館是鄰近區域裡,最鬧中取靜的咖啡空間。
迴旋的樓梯是室內空間的一大特色。

開幕首展在三樓所展出的是《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由臺北藝術大學林宏璋教授策展,用鏡子為比喻,探討20世紀中期以前的台灣攝影史脈絡,展覽包括19世紀西方攝影家鏡頭底下的台灣風土「帝國凝視的慾望折射」、而「第三代攝影」隨著日本殖民進入台灣所留下的寫真紀錄「日本殖民與影像治管」、從殖民日人到台人看待人像攝影角度的「寫真到翕像的視覺文化」與逐漸發展出台灣第一代攝影作品多元影像語的「現代主義」等章節,共計有六百多幀的攝影作品,並且邀9組當代攝影家以「藝術研究」計畫方式展出,轉譯或重新詮釋攝影資產,以回應臺灣早期攝影史,而這些作品穿插其中,在觀展時如果看到貌似當代作品,或是多媒體作品的展現,這些就正是當代藝術家們與之對話的創作。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
《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
展場裡,台灣第一代攝影作品多元影像語的「現代主義」展區。
二樓的另一個展覽《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巡迴全球6個城市,在臺灣作為亞洲唯一也是最終站。由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展覽企劃總監、獨立策展人David Campany策劃,展覽從一張灰塵孳生的照片而起,這張來自1920年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Man Ray)拍攝達達主義倡議者杜象其工作室裡,一件正在創作中的作品。曼.雷透過鏡頭創作出鋪滿灰塵在一片玻璃上的照片,後來命名為〈灰塵滋生〉(Dust Breeding)。而這張照片也引起後人們的熱烈討論,其究竟是一張紀錄照?還是一幅創作作品?抑或是一枚藝術作品的紀錄照呢?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覽從一張灰塵孳生的照片而起。201室。
牆壁特別漆上了綠色的展間,展出以黑白照片為主。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場一隅
展出各種與「灰塵」有關的雜誌展品
遊牧民族(第一部分)Nomads (Part I) Xavier Ribas. (牆)。
桌面是《一幅畫的128個細節照片》From 128 Fotos von einem Bild, Halifax 1978.
展覽從灰塵照延伸,連結起60多組選件,「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整個展覽總脫離不了灰塵,而私自認為展覽可看之處,在於它的面向很不一樣,觀者恐在一開始觀看時很難理解,正因其為非典型的展覽形式:它不太用年代切分、沒有鮮明的闡述主題、沒有熟知的攝影大師(甚至來自拍賣網站),策展人喜愛翻玩「巧合」趣味,每件都蘊含不同意義,看似無關又夾帶著某些關聯脈絡。
有著灰牆的203展間展出以近代為主的彩色照片。左是《深處》(In Deeper)
這個展覽是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二樓、三間被漆上不同顏色的房間裡,有著模糊的年代分野,那些看似相互無關的作品間,在觀看展覽、欣賞照片的同時,也是對這個舊空間修復後的嶄新發現。各位可以在看展時拿取一本導覽手冊,並搭配節目裡的訪談與作品介紹,在觀看作品時會更有不同的理解與想像。
用圓領T恤清潔鏡頭的系列作品,母湯!(by James Perse Adobe)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NCPI, 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and Images
2F|【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展出至2021.07.11
3F|【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展出至2021.08.01
(展出時間恐因疫情有所調整,請上官網確認)
這回儘管《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策展人無法來台,我們邀請到展覽執行的劉依盈小姐到廣播節目受訪,引述策展人的想法,就像拾起一顆顆地珍珠,如數家珍地與我們分享展覽裡有機的箇中奧妙,像是串起了相扣接的脈絡紋理,也讓我們發現攝影展另種的可能形式與面向。
線上收聽導覽 (podcast)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 A HANDFUL OF DUST 手冊
Pocket Dust-Off spray 攜帶式除塵空氣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長期觀察日本設計,2006年起出版個人全創作書籍《設計東京》系列,現為作家、書籍與視覺設計師,亦為設計講堂規劃講師。2013年起參與廣播節目「遇見設計」錄製迄今。文字、設計作品見於兩岸三地。現為東喜設計負責人,東喜鋪主理人,自許為連結好玩事物的主理人。 www.tomicwu.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