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村落之聲】邊走邊看日治臺北城:欣賞拱圈與塔樓構成的城內建築

2022/04/21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文 / 吳昱瑩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台北村落之聲是城市與大家的有機發聲體,藉由網站, 為城市的大小事發聲, 也讓關心城市空間的你我互通消息。
作為首善之都的臺北,在1884年正式建城,而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的簽訂,改變了臺北城的命運。在百年之內,臺北城經歷了新與舊的轉捩點。百年前的臺北,究竟是什麼樣子?在這點,推薦「拱圈」跟「塔樓」的比較來欣賞這些建築。這兩者不僅代表百年前日本人的實驗性設計,同時,「拱圈」不但有力學及美學作用,而且拱圈形成的陽臺,是針對臺灣氣候防暑熱所研發的重要功能;「塔樓」則有現代性夢幻的感覺。一百年過後,有些古蹟還在,有些由新的建築取代。北門是一個新舊並立及古蹟保存過程的見證,周圍有許多舊的以及新的建築,都代表了每一個時代的想法。以北門為中心,以舊城牆(也就是三線路)註1內的所謂「城內」,是臺北最精華也是最精采的地方。歡迎來到臺灣最繁華的臺北城,跟著我們一起打開地圖,來一趟臺北城內散步吧!
臺北城內散步地圖(source: 編輯部整理)
月色照在三線路 風吹微微
等待的人哪抹來 心內真可疑 想抹彼個人
啊...怨嘆月暝
周添旺作詞 《月夜愁》

一、城門與三線道路:臺北城北門、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臺北記憶倉庫、北門郵局

北門開,日軍入城內「開馬路~開馬路~邪魔~邪魔!」註2原是防禦用的門樓及城牆,隨著1905年「市區改正」政策頒佈,廣闊的城牆跡闢成為「三線路」。道路中間設置分隔島,種植熱帶植物行道樹,三線道路寬廣的四十公尺,走在其中,如「小巴黎」般的浪漫(圖1)。
圖1:三線道路現況(source:吳昱瑩拍攝)
1904年,本來也要一一拆除其他城門,在當時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等人倡議保存,除了已經拆除的西門外,其他城門得以留下。戰後,城門成為北方宮城的鄉愁象徵,1960年代陸陸續續改建成北方宮殿式,只有因為1966年要興建北門高架橋,北門承恩門真是「邪魔」,夾在兩條引道中間,雖然意外地留下來,卻侷促不堪(圖2)。直到2016年終於利用春節臺北鬧空城的時機,以七天的時間拆除忠孝路引橋,才重現光明。
圖2(source: 吳昱瑩拍攝)
終於,禁錮百年的北門重見光明。旅人從臺北車站出來往西走,經過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門樓的洞口,像一臺時光機,往北穿過是1919年建成的鐵道部,向南是1931年建成的臺北郵便局,也就是北門郵局。以北門為中心,展開寬面大型人行廣場(圖3),不同歷史的建築物站在同一空間,鳴奏交響樂章。臺北郵便局當時身兼電信業務,設計師為栗山俊一;鐵道部入口面對路中心,向兩翼飽滿張開,上半部的英國「半木構造」類似日本傳統柱子外露的真壁造(圖4),是設計者森山松之助較少見華麗中帶點低調的鄉村風格。而這段臺北城內的古蹟之旅,我們接下來可以北門廣場為中心,繼續往城內走去。
圖3(source: 吳昱瑩拍攝)
圖4(source: 吳昱瑩拍攝)

二、城市紋理與人文地景:撫臺街洋樓→西門紅樓→臺北中山堂

除了「三線道」之外,走在延平南路上可以感受到一個日治統治早期的重要政策「騎樓」,至今也是臺灣重要的地景景觀。在1900年《臺灣家屋建築規則》規定騎樓寬度至少要3.3公尺、要有天花板、上面要有二樓,並且規定要設置排水溝、人行道及種植行道樹。1910年落成的撫臺街洋樓正是這個規定的代表,一樓是石頭的拱圈,二樓是木造,屋頂為西洋式誇大的馬薩式屋頂,有三個牛眼窗。騎樓的寬度及設置天花板有二樓與連續拱圈的設計,反映了早期臺北城的騎樓樣貌(圖5)。
圖5:撫臺街洋樓的騎樓(source: 吳昱瑩拍攝)
個人推薦兩條從北門廣場進入臺北城內的路線,第一條推薦從安靜的馬路「博愛路及延平南路」,是以前的相機街也是往西門町的捷徑。第一站來到深受年輕人及日本觀光客喜愛的西門町,有兩座重要古蹟:西門紅樓與臺北中山堂。西門紅樓是臺灣早期的官辦市場,日本人為了衛生及秩序而建造。設計師近藤十郎以當時流行的紅白相間的「辰野式」紅磚建築建造,正面是八角樓,延伸十字形平面,十分特別(圖6)。
圖6(source: 吳昱瑩拍攝)
中華路一側的臺北中山堂(臺北公會堂)則更有來頭(圖7)。原址是總督府舊廳舍,在臺灣總督府(總統府)興建完工以前,為日人在此辦公的處所。這裡原本也是見證清朝到日治中期珍貴史蹟所在地,但因為總督府決議在這裡興建臺北公會堂,一度爆發了古蹟保存之爭。當時保存派營繕課課長井手薰認為這一個清朝官衙見證清朝到日治篳路藍縷的經過,同時,也可以保存當時僅剩不多的清朝建築風格。最後,很可惜仍然將這一棟建築搬移到臺北植物園裡面,有趣的是,臺北公會堂設計建築師正是當初堅持保留清朝官衙的井手薰。
臺北中山堂是一座現代主義的建築,以內部空間機能作為考量,具有實用性及務實性的樣貌。表面貼上十幾種面磚,其中轉角面磚處理手法,表現出細緻的工藝。大門車寄使用三個拱圈,除了大演奏廳以外,二樓、三樓都配置了大大小小的廳室,著名雕塑家黃土水的遺作「南國」,就在大演奏廳二樓的樓梯間後方。
圖7(source:吳昱瑩拍攝)

三、聳立的塔樓與博愛特區重要建築:總統府→國史館→司法大廈→臺灣菸酒公司總公司

出了中山堂沿著延平南路往博愛特區走去。1919年某天早晨,薄霧散去,一支聳立的紅色塔樓,配著紅白相間的「日」字型迴廊,在「內地延長主義」實施之前,第一任文官總督田健次郎搬進這一棟嶄新的總督府廳舍。田總督的辦公室正位於二樓的玄關正上方,正對著廣場,馬路延伸向東望著臺北盆地。此時臺北盆地的東側還是未開發地區,誰都沒料到後來會大量興建如松山菸場、松山療養所、臺北機廠等大型建設,促成人口大量往東遷移。
在當時,紅色面磚的廳舍非常顯眼,那一座十一層的高塔,高達60公尺(圖8),臺灣人(本島人)背地裡都稱為「阿呆塔」,笨笨呆呆模樣的意思。建築師森山松之助在建造總統府時盡可能使用臺灣當時最新的構造及材料,並防止臺灣特有的災害,如暑氣、地震等。建築採用純鋼筋混凝土結構,並在四個角落設置吸菸室,是特別為了防震的需求而設置,外牆的紅色面磚使用和東京車站同等級由「品川白煉瓦株式會社」註3所製造,可見這棟建築受到重視的程度;而為了防止太陽暑氣直接照射廳舍,在周圍(除了北側)外觀可以見到拱圈走廊的設計。
圖8:中央有一個高11層的塔樓,防止日曬的廊道,也是用拱圈形成(source: 吳昱瑩拍攝)
總統府後方西側,雙列柱及特別顯眼的遞信部,之前為交通局使用,現為國史館(圖9)。一樓為拱圈排列,大拱門的入口,二樓以上則為列柱陽臺。本來此區還有土木局及臺北電話交換所,臺北電話交換所不但是臺灣本島最早的純鋼筋混凝土建築,也是日本帝國境內最早的一棟,可以看出森山松之助對於材料及設備的掌握能力。
圖9(source: 吳昱瑩拍攝)
總統府旁重要的官衙建築—高等法院及最高法院(圖10),是井手薰的作品,表面以綠色的面磚貼覆,兩翼向外打開,中間有一頂塔樓圓帽,低調中帶有裝飾趣味。立面採用連續拱圈,側邊以幾何圖案裝飾,而在拱圈的柱頭使用花草圖案,反映當時設計趨勢。
圖10:現為司法大廈(source: 吳昱瑩拍攝)
一路向南,南門原址有專賣局(現為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為紅白相間且位在路的交叉點上標準辰野式建築(圖11),同樣由森山松之助設計。而出了專賣局,就算是城外,有建國中學(第一中學校)、二二八紀念館(臺灣教育會館)、植物園(建功神社、總督府舊廳舍)等重要建築留存,親身走一趟感受整個臺北自20世紀到21世紀百花齊放。
圖11(source: 吳昱瑩拍攝)

四、三線道上的華麗建築與城市衛生醫療建築:臺北賓館→臺大醫院舊館→監察院

個人推薦第2條發掘日治初期臺北城內的發展過程,沿著中山南路,在凱達格蘭大道的一端,高牆內矗立神祕的建築,正是臺北賓館,為國宴及宴請外賓之用,也是森山松之助的作品。地板抬高一個樓層,也使用拱圈排列。二樓兩側走廊排列著各式各樣的柱式,構成陽臺走廊,防止直接日照。屋頂為馬薩式,入口的玄關裝飾非常華麗,身處其中彷彿置身歐洲,雍容而華麗(圖12)。
圖12:臺北賓館前面有一個歐洲式水池,入口車寄的地方,妝點也非常歐洲風格(source: 吳昱瑩拍攝)
繼續沿著中山南路,也是三線道路的一部分,臺灣總督府曾經在這裡設置一連串醫療衛生及研究單位建築,也呼應了臺灣總督府一開始把宿舍區設置在這裡,以改善環境衛生的情形。事過境遷,現今這裡集中一些重要機構,包括中央銀行、北一女中、兩廳院、中正紀念堂、張榮發基金會、外交部、臺大醫院新館等。往昔的官舍容貌改變,只能從林立的高塔縫隙中,遙想當時篳路藍縷的過程。
其中,臺大醫院舊館是這一帶非常引人注目的建築(圖13)。從捷運站出來,紅白相間,非常典雅。主棟為三層樓高,一樓中間的車寄以雙柱立柱,裝飾著各式各樣的牛腿和勳章飾,非常華麗。室內大廳挑高、環繞走廊的設計,為了減少陽光的照射。設計者近藤十郎認為「魚骨式(走廊式)」不僅讓每個房間都能有日照,也易於進行增建,又適合臺灣的氣候。當時《臺灣日日新報》甚至將臺大醫院譽為東亞醫院建築中的第一名。不過,也許是做為醫院建築,必須有一些實際上的取捨,臺大醫院近來拆除了一些古蹟,如鍋爐室,而臺灣最早養成醫生的機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專門學校)有留存部分下來。剖成一半的講堂、斜屋頂、拱門及拱窗、以立柱強調垂直線條,訴說了古典的風格。
圖13(source: 吳昱瑩拍攝)
沿著中山南路往前,走過教育部(原第三高女)、濟南教會(井手薰設計),可以在忠孝西路交叉口看到監察院,也是以前的臺北州廳(圖14)。同樣為森山松之助所設計,入口方向面對街角,有一個大穹頂,和左右兩側八角形衛塔,上面也有圓頂,用牛眼窗裝飾,車寄外觀用雙柱鼎立,在二樓形成陽臺。數年前,包括屋頂、窗戶都被漆成白色,自從去漆還原成原來的顏色以後,屋頂的銅色,紅磚加上灰泥的牆壁,窗戶邊熱帶水果的裝飾,顯得特別華麗。穿越前面的大天橋,可以清楚的看到監察院後面的增建大樓。
圖14(source: 吳昱瑩拍攝)

五、城內:黑白雜陳的二二八公園與臺北學生的回憶

回到城內衡陽路與寶慶路一帶,「公園」是20世紀才有的新概念,在都市中留下綠地,提供民眾日常休憩。從「新公園」到「二二八公園」,其中的「二二八紀念館」,是以前的臺北放送局演奏所,和北門郵局一樣為栗山俊一所設計,他發明的「栗山式防暑磚」,使臺灣首座廣播電臺能夠順利播報新聞與市民娛樂(圖15),現今公園保存著放送電臺,館舍內陳列著二二八事件的前因後果。
圖15(source: 吳昱瑩拍攝)
公園裡面,混合了許許多多元素,如黃氏節孝坊(圖16)講述清代女人必須守寡的故事。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圖17),正面希臘式的設計風格代表了學術的殿堂,設計者為野村一郎。大廳排列著32根複合柱式,彩色玻璃的圓頂,大量使用大理石,增加氣勢。臺灣博物館、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野村一郎設計)、臺灣博物館土銀館(勸業銀行),形成古蹟三角地帶。
圖16(source: 吳昱瑩拍攝)
圖17(source: 吳昱瑩拍攝)
在臺北讀書的人,一定對國家圖書館與重慶南路書街不陌生。重慶南路的書街不僅賣教科書、補習用書,也有賣政府出版品與一般書,和公館並列為兩大圖書集中地。重慶南路因為鄰近車站,有一些好玩的地方,如「公園號」酸梅湯,是許多人夏天走歇喝一杯的好選擇。而現今星巴克以及對面的空間,以前為辻利商店及西尾商店(圖18),辻利商店是京都抹茶名店,在這裡喝上一杯飲料,別具特色。這一帶的街屋新舊林立,古老的店面紛紛掛上新式的招牌,身處其中彷佛穿梭時空。
圖18(source: 吳昱瑩拍攝)

六、都更?還是遷移?歷史記憶如何保存

臺北郵便局的入口車寄長久以來都是黑色四方形的形狀,2021年12月復原後脫去沈重的黑色方框,五個弧形拱圈排列,訴說當年歷史主義末裔的設計感。弧形拱圈排列,彷彿和北門及鐵道部時光交錯。然而周圍卻高樓大廈林立,像劍一樣插在天空(圖19),天際線以及都市更新的需要,是一個難分難解的謎題。
圖19(source: 吳昱瑩拍攝)
撫臺街洋樓於2000年慘遭火警,幸好得以修復。北門的拱圈恢復了,撫臺街洋樓的拱圈也還在,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本來的位置註4可以證明北三線路及騎樓寬度,但是後來還是決議要遷移重建,並命名為「記憶倉庫」(圖20)。這一個記憶,也算是古蹟保存與現代化之間妥協的記憶吧!
日治時代的建築至今仍構成臺北都市景觀的重要元素,也是臺灣重要文化資產,然而新舊夾雜的城市景觀,也在公眾文化資產保存意識抬頭,與都市更新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平衡,身為後人的我們該如何去認識與面對,在在考驗大家的智慧,只希望美麗的老建築,不要只存在照片及資料庫中,而是可以跟這座城市攜手邁進下一個百年。
圖20:位移後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source: 吳昱瑩拍攝)

【註1】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愛國西路。
【註2】邪魔:日文的「礙事」之意。
【註3】株式會社相當於中文的「有限公司」。
【註4】原來的位置在更西側51公尺。
➤作者推薦延伸閱讀書單:蘇碩彬等著《台北城中散步》;俞怡萍著,李乾朗審訂《台北古蹟偵探遊》;黃士娟《建築技術官僚與殖民地建築(1895-1922)》;黃俊銘《總督府物語》;凌宗魁《圖解台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渡邊義孝《台灣日式建築紀行》;水瓶子《台北漫步》;徐逸鴻《圖說日治台北城》;吳昱瑩《圖解台灣日式住宅建築》;吳昱瑩《跟著日本時代建築大師走:一次看懂百年台灣經典建築》;王佐榮《看見李火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故事StoryStudio
故事StoryStudio
寫給所有人的歷史,從生活發現歷史、從臺灣看見世界、從過去想像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