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龍的設計發現的沙龍
首頁
文化快遞專欄
吳東龍的美學有機派對
私閱讀
大人味的東京再發現!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的 Premium
方案
關於
文化快遞專欄
10
公開內容
1
私密內容
2020-2021針對城市為《文化快遞》撰寫的觀察文章。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1/04/13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16|城市裡,後疫情生活裡的再發現】
不知不覺已經寫到了故事的最終回,但是疫情至今儘管趨緩卻仍未結束。雖說我們在國內的日常生活大致不受影響,卻也悄悄改變了大家不能出國的生活方式,對我來說更是如此。
#
後疫情時代
#
雜誌圖書館
#
台北咖啡廳
14
留言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1/04/04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15|城市中,在奈良美智特展裡看見自己】(寫在展覽前)
淡淡的三月天,有一個展覽必須前行。 正是3月12日在〈關渡美術館〉開展的《奈良美智特展》。這個展覽的主要作品包括2020年在東京〈森美術館〉「STARS展:當代藝術之星—從日本到世界」裡奈良美智的新作「月光小姐(Miss Moonlight)」來台展出.....
#
奈良美智
#
Narayoshitomo
#
YOSHITOMONARA
15
留言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1/03/13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14|城市裡,場域限定的展覽空間】
媒體老喜歡用「策展是一種顯學」之類的方式來形容各式展覽蓬勃發展的狀態,使得有時不論展覽大小,策展角色的鮮明程度反而蓋過了展覽內容本身,反倒是有時不是看展覽本身,而是去看是哪個策展團隊在這回新規劃的展覽裡又有什麼新的亮點來引人目光。又好像是廚師料理冠軍秀一樣,看誰能把相同的食材料理出一桌的豐盛美味..
#
場域限定
#
美術館
#
朋丁
10
留言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1/01/10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08|城市裡,是閱讀空間,或在空間裡閱讀】
走進圖書館裡找一本設計雜誌,然後在閱讀區拉個椅子坐下來,享受安靜的空間、剛好的視野與光線,無論是眼前空間配置的景色抑或手上的書刊,都會油然而生有一種寧靜而悠然的充實感......
#
不只是圖書館
#
NotJustLibrary
#
圖書館
11
留言
付費限定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1/01/07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13|城市中,選物的風景】
在我發掘一座城市的經驗裡,很多都是從「選物店」開始的。現在想想,並非是旅途中的購物慾大爆發,當走逛每間店家的目的也不是想買遍整座城市,而是透過這些有趣、有品味的店家們,引我打開視野去發現在城市角落裡的美好風景。因此不難理解為何有些店家刻意不選在熱鬧的市區,而是充滿生活感的住宅區域;不選在商場裡的一個
#
HAVEN
#
厝內
#
三家
11
留言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0/12/15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12|城市中,遇見聲音的建築】
如果把五感裡的味覺、嗅覺與觸覺抽掉,剩下視覺與聽覺,有可能建構怎麼樣的展覽?
#
audioarchitecture
#
聲音的建築
#
2121designsight
11
留言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0/10/10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10|城市中,流動也流變的綠色場域】
今年上半空總拆除了圍牆,釋放出30米寬的空間再加上街道的百米,讓人在仁愛路上右望時的視野隨著行道樹的綠意水平延伸,讓原本的空間獲得解放外,更加上景觀的規劃設計,使得城市裡增添了一個綠洲風景,但景觀只是增添視覺美感嗎?我選擇傍晚天黑前,乘著涼風徒步造訪。
#
台灣當代文化實踐場
#
口袋公園
#
磚循環
6
留言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0/09/12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09|城市裡,該保存?還是拆除?】
〈SOS粗獷主義建築展─拯救混凝土之獸〉是目前正在忠泰美術館進行的展覽。在這個展中的重要單字「Brutalism」,即「粗獷主義」,係指二戰之後約莫1950至1970年之間,以混凝土建築之姿未經修飾且結構裸露的風格在全球地平線竄升。這些粗糙外表下的建築......
#
文化快遞
#
忠泰美術館
#
混凝土
4
留言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0/07/07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07|城市裡,台灣茶味道發現!】
大稻埕的市定古蹟〈新芳春茶行〉裡舉辦了年度展覽〈Tea Wave 茶香流動〉,我約了展覽策展人之一的顧瑋陪同看展。原來,是個關於從「味道」的角度發現台灣茶的展覽,展場裡分為八個區塊,一步步地建構起我們對於台灣茶的味道知覺......
#
顧瑋
#
新芳春茶行
#
遇見設計
6
留言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2020/06/11
發佈於
文化快遞專欄
【文化快遞 06|城市裡,知識的場所】
被我稱為南哥的書店主人蔡南昇,最早被我理解的身份是視覺設計師,某種程度來說算是同業,〈薄霧書店〉其實是原本南哥工作室空間的延伸,因為面積不小,所以他將自己多年的雜誌收藏分門別類,加上持續收集的新雜誌,成為一個收費制的閱讀空間......
#
薄霧書店
#
書店
#
圖書館
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