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X 我們都變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又增加多少案例?網路購物買了什麼?與朋友的視訊電話?無法出國開始看著旅遊雜誌?口罩夠不夠用?

在疫情的大肆侵略下,每天的新聞,身活週遭的同事無不討論疫情的走向,我們當初習以為常的在外吃飯,自由走動已成過去,最遙遠的距離是:與親友只能靠視訊聯絡的距離。

去年三月我踏上新加坡的土地,開始嘗試習慣這邊的生活,當時戴著口罩的一行人被當地人當作”奇裝異服“似乎還像當初的歐美國家認為戴口罩才是生病的表現,可想而知,兩個月過後新加坡移工宿舍群聚感染,政府不得已採取鎖國,一夕之間彷彿熱鬧的花園城市睡著了,街上的百貨大樓結束營業,只剩下民生用品的店面,外送業以及網路生意開始成為主流,從一開始的不適應,人逐漸找到宅在家裡的樂趣,也因此引以了許多網路學習平台的潮流,多少小說,菜譜,繪畫作品在這之下誕生,連以前看似消耗品的口罩也成了炫富的理由。

從護理人員的角度看,心裡是多少會有點不平衡的,疫情之下的我們一開始被外人害怕,貼上病毒標籤,到後來被當作前線英雄,工作的背後是拿健康換來的心酸,第一時間鎖國,所有的醫護便變成稀有財產,不能隨意出國,隨著案例直線上升,急診滿到病房,全套隔離衣之下是一張張被N95口罩壓傷的臉,只能在下班時與同事互相調侃:今天的豐功偉業。

因為本身在加護病房工作,醫院的政策將內科加護改成專門收治疑似COVID-19
案例的病房,每天的大出大入,汗流浹背已成日常,為了保護自己與病人的安全,每週必須被篩檢一次,鼻腔粘膜再過不久就能形成堅硬的防護了吧!

疫情之下我們都變了,從生活形態,工作到個性,我們都在逆境中找到生存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unny-avatar-img
2021/12/28
QQ對的~疫情之下我們都變了,新加坡國際化更甚於臺灣,改變幅度應該更大了。加油~疫情會過去的,期待可以到新加坡一遊
avatar-img
以晴的沙龍
9會員
19內容數
我將在這裡紀錄與分享在疫情之下的新加坡護理師生活,雖然疫情肆虐看似永無止盡,但至少我們還有彼此。
以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05
《柳舟記》是由張晚意和王楚然主演的中國古裝劇,改編自小說《藏嬌》。這部劇結合了搞笑和浪漫元素,雖有些許與原著出入,但整體劇情依然輕鬆有趣。劇中引入的現代梗讓觀眾會心一笑,而演員們的精湛表演和精緻的服裝道具更是值得一看。喜歡古裝劇的朋友不妨停下來,一邊喝杯咖啡一邊欣賞這部值得細品的新劇!
Thumbnail
2024/09/05
《柳舟記》是由張晚意和王楚然主演的中國古裝劇,改編自小說《藏嬌》。這部劇結合了搞笑和浪漫元素,雖有些許與原著出入,但整體劇情依然輕鬆有趣。劇中引入的現代梗讓觀眾會心一笑,而演員們的精湛表演和精緻的服裝道具更是值得一看。喜歡古裝劇的朋友不妨停下來,一邊喝杯咖啡一邊欣賞這部值得細品的新劇!
Thumbnail
2024/07/26
今天是個難得的休息日,安排了在新加坡駕車練習。教練風趣幽默,讓整個練習過程變得愉快。結束後順道參觀美妝展覽,發現許多知名美妝品牌都在折扣中,購買了一些心儀的商品後回到家享受著美好的時光。
Thumbnail
2024/07/26
今天是個難得的休息日,安排了在新加坡駕車練習。教練風趣幽默,讓整個練習過程變得愉快。結束後順道參觀美妝展覽,發現許多知名美妝品牌都在折扣中,購買了一些心儀的商品後回到家享受著美好的時光。
Thumbnail
2024/07/10
新加坡的加護病房護理嚴格要求,護理人員需經過培訓和考核。病房以顏色劃分病人照顧程度,從白色到藍色再到黃色代表不同訓練程度,並需要具備照顧能力。在這裡工作會面臨各種挑戰,但也抱有對病人的照顧和服務的滿足感。
Thumbnail
2024/07/10
新加坡的加護病房護理嚴格要求,護理人員需經過培訓和考核。病房以顏色劃分病人照顧程度,從白色到藍色再到黃色代表不同訓練程度,並需要具備照顧能力。在這裡工作會面臨各種挑戰,但也抱有對病人的照顧和服務的滿足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2.4.27 這兩天出門、通勤,明顯感覺路上、車上人變多了,甚至遊客也出現了。今天早上到已經來過幾次的醫院卻過門不識,原來門口掃碼和填寫健康聲明的檢查哨已全數撤掉,我想起,正是昨日,新加坡的疫情管制措施全面解封了,我們似乎這才真正進到”新加坡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2022.4.27 這兩天出門、通勤,明顯感覺路上、車上人變多了,甚至遊客也出現了。今天早上到已經來過幾次的醫院卻過門不識,原來門口掃碼和填寫健康聲明的檢查哨已全數撤掉,我想起,正是昨日,新加坡的疫情管制措施全面解封了,我們似乎這才真正進到”新加坡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避疫轉眼二年有餘,差點都忘了一般生活的樣貌。但又或許再過幾年日常的風景又一輪轉換,這些避疫生活的口罩、酒精和結束一陣子的實聯制,都將變成像電子雞、開心農場之類的流行瘋尚,瘋過了就只是談資。
Thumbnail
避疫轉眼二年有餘,差點都忘了一般生活的樣貌。但又或許再過幾年日常的風景又一輪轉換,這些避疫生活的口罩、酒精和結束一陣子的實聯制,都將變成像電子雞、開心農場之類的流行瘋尚,瘋過了就只是談資。
Thumbnail
回不去的疫情前,但當大家都在重建疫情後的新運作軌道,除了疫情外,還有更多值得專注的事情。用大家都熟悉的角度來看新加坡在疫情中的轉變,這不就是典型的把危機看作轉機嗎?面對危機除了找解方外,還能怎樣扭轉情勢,這才更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我們正在黑暗中前行,終點快到了!
Thumbnail
回不去的疫情前,但當大家都在重建疫情後的新運作軌道,除了疫情外,還有更多值得專注的事情。用大家都熟悉的角度來看新加坡在疫情中的轉變,這不就是典型的把危機看作轉機嗎?面對危機除了找解方外,還能怎樣扭轉情勢,這才更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我們正在黑暗中前行,終點快到了!
Thumbnail
新加坡Omicron疫情趨穩之際,並擴大鬆綁多項防疫措施。
Thumbnail
新加坡Omicron疫情趨穩之際,並擴大鬆綁多項防疫措施。
Thumbnail
這陣子大家應該都陸續回到了工作崗位,回到了5月中旬以前的生活了,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一樣維持防疫準則,出門在外的基本配備口罩.酒精.實聯制已成為了台灣新三寶,然而我們真的神奇的回歸到疫情之前的生活了!! 回想起來還真的覺得不可思議彷彿夢一場.....餐廳近期開放內用了但要遵守防疫規定,加裝隔板即採梅花座
Thumbnail
這陣子大家應該都陸續回到了工作崗位,回到了5月中旬以前的生活了,唯一不同的是我們一樣維持防疫準則,出門在外的基本配備口罩.酒精.實聯制已成為了台灣新三寶,然而我們真的神奇的回歸到疫情之前的生活了!! 回想起來還真的覺得不可思議彷彿夢一場.....餐廳近期開放內用了但要遵守防疫規定,加裝隔板即採梅花座
Thumbnail
以為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防疫習性,想不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Thumbnail
以為已經建立了完整的防疫習性,想不到一山還有一山高啊!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的疫情爆發,新聞裡每日破百例的確診數、醫療量能的不足、醫病關係的緊張、防疫物資的搶購…...等,實實在在顯示壓抑不住內心的焦慮。 突然增加的確診數,衝擊了醫療體系量能。 這些是一年前的我們未曾想像過的畫面,正赤裸裸地在醫院上演著。 醫療防疫人員 帶著密不通風的N95口罩、著全身
Thumbnail
隨著COVID-19的疫情爆發,新聞裡每日破百例的確診數、醫療量能的不足、醫病關係的緊張、防疫物資的搶購…...等,實實在在顯示壓抑不住內心的焦慮。 突然增加的確診數,衝擊了醫療體系量能。 這些是一年前的我們未曾想像過的畫面,正赤裸裸地在醫院上演著。 醫療防疫人員 帶著密不通風的N95口罩、著全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