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正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2.4.27
這兩天出門、通勤,明顯感覺路上、車上人變多了,甚至遊客也出現了。今天早上到已經來過幾次的醫院卻過門不識,原來門口掃碼和填寫健康聲明的檢查哨已全數撤掉,我想起,正是昨日,新加坡的疫情管制措施全面解封了,我們似乎這才真正進到”新加坡的日常生活”。
去年五月到八月,是新加坡在疫情下對邊境管制最嚴格的時期,名單上的國家一旦禁止入境,何時開放不知道,沒有時間表。當時台灣正值一波高峰,瞬間從極少數入新免隔離的名單變成禁止入境的國家,即使所有准證都通過了,入境許可也一律被暫緩,停止批件。為此,我們當時由台赴新的機票先是改期延後,接著又取消了,而八十幾箱海空運的家當貨櫃早已被拉走等著清關上船。
等啊等,眼看孩子們開學在即,先生的在台居留天數也即將耗盡,只好先陪先生回香港,當時香港的管制非常嚴格,必須一次又一次確定可以入境的身份與與層層檢測通關才放行,那一趟飛行的心情是:只要還沒進入香港海關,好像每一關都有可能得回頭重來的感覺。在港隔離完整整21天,女兒也度過人生中第一次在隔離旅館的生日,再飛新加坡,緊接著繼續再7天的隔離。五個多小時的航程,我們花了整整28天、一共連續672小時全家人與十只皮箱寸步不分離,才算是到了。
新加坡初期的管制手段,包括邊境管理、口罩與社交距離、聚會人數限制 (3人-5人-10人)、TraceTogether 掃碼足跡紀錄、疫苗差異化管理 (滿12歲以上沒有完成疫苗注射的人幾乎各種政府機關、商場、熟食中心、市場…都是不能進入、等於寸步難行)。雖然尚稱嚴格,我們卻沒有明顯感覺不便,生活還是相對正常。當然期間還是會聽到有許多西方人對這些管制措施的不滿與辯論,因此離開的也所在多有。
不管如何,新加坡政府調整腳步很快,一面積極拉高疫苗覆蓋率、一面提高醫療與輕症在家隔離康復量能,依據科學數據分析研判決策後,新的措施往往即刻或一兩天內就佈達執行。雖然今年初幾個月來,也曾經來到一天確診超過兩萬人的高峰期(現已降至兩三千人),生活卻是一步一步更正常化,我們也沒有感受到什麼恐慌和指責的情緒蔓延,幾乎每戶人家多多少少都有人確診的情況下(新加坡感染率報載約20%左右,等於是五個人就有一個人感染),聽到朋友確診身邊的人也多是「好好休息、早日康復,需要幫忙支援的話說一聲。」這樣的問候關心,學校裡確診的師生自己請假在家休息到康復或隔離期滿再進學校 (聽說有不少是無症狀或是很輕微),沒有生病的人並不停課。
從新加坡管制最嚴格的時期以來,歷經八個多月,終於在2022年4月26日全面大解封。戶外無須戴口罩 (室內仍強制戴口罩)、取消社交安全距離、取消聚會人數限制、撤掉進出各大場所掃碼檢查哨、取消疫苗差異化管理、不僅沒有隔離了,不管是短期旅客或長期居留者也一律取消兩天前入境檢測。雖然我感覺路上還是不少人習慣戴著口罩,一切差不多算是準備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了。
從2019年底疫情爆發至今,全世界天翻地覆,科技與醫學的進步並沒有縮短人類對抗瘟疫的時間,不過疫苗發展的創新與加速的確降低了死亡的人數。疫情尚未結束,病毒也不會消失,人類能不能從歷史中學習到什麼呢?
* 圖為新加坡植物園裡二戰被日本佔領時期留下來的防空洞,人類能不能從戰爭史中學習到什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217內容數
曾經遠颺北方雪國,此回移居新加坡,開啟我的南洋航道。 生活在他方,他方成了家。我用旅人的眼睛過生活;用生活的心情天天在旅行。 除了炎熱的天氣、除了肉骨茶海南雞飯,新加坡這個蕞爾小島還有什麼?讓我帶你跟著我一起探索張望獅城的今與昔,用不同的視角看見此地的趣味與美好。La vie est d'ailleu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in.生活在他方 的其他內容
2022.4.23 突然想烤蛋糕。 臨時起意,遂用手邊方便而不需額外採買的材料;掐指估量一下時間,決定做最簡單又快速的一款蛋糕。 出門接孩子放學前,快手攪了香蕉麵糊放進烤箱,等孩子到家,正好就有新鮮噴香的蛋糕可以吃。
2022.4.22 記得去年八月中抵達新加坡後,幾個月下來,朋友每每問起,是不是好熱? 我們都覺得還好,沒有想像中熱,連冷氣都很少開,我有時甚至會喊涼,還被老公笑是"偽新加坡人"。
2022.3.29 昨天吃飯時,點了一道炒蘿蔔糕,老公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我們常會去一家小館子吃炒餅。他說:「好久沒吃了。」 婚後一兩年,我才算開始洗手作羹湯,印象中好像自己只做過一次炒餅。而那家小館子後來在一次火災中燒掉了,就再也沒有重新開張,我們也再也沒有在其他餐廳看過炒餅,似乎就這麼遺忘了。
2022.3.20 這半年多來,孩子們認識的好朋友們多半是外派家庭,有的在這裡待好幾年了,雖不是亞洲人卻視新加坡為自己的家,有的跟我們一樣剛來不久,一切還在摸索中,還有的即將要離開,到另一個新的國家去。
2022.3.15 好友跟我有不少相同的興趣,好比閱讀、廚事與攝影,於是格外有話聊;我們也有很不同的做菜習慣,卻都欣羨對方的餐桌、樂於學習嘗試,因此你教我、我教你,彼此為對方激盪出不少新視野與技藝。 同與不同,因為開放的眼睛和心靈,變成那麼有趣的養份,滋養你我的生命。
2022.2.19 每次接送女兒參加同學的聚會,我就有機會探索新的路線、認識新地方。 一早的陽光尚不炙人,把握那寶貴時間的光線變化和相對安靜的街道。 陽光燦燦灑落綠葉上,綠葉綴著白牆,總是最吸引我的景致。
2022.4.23 突然想烤蛋糕。 臨時起意,遂用手邊方便而不需額外採買的材料;掐指估量一下時間,決定做最簡單又快速的一款蛋糕。 出門接孩子放學前,快手攪了香蕉麵糊放進烤箱,等孩子到家,正好就有新鮮噴香的蛋糕可以吃。
2022.4.22 記得去年八月中抵達新加坡後,幾個月下來,朋友每每問起,是不是好熱? 我們都覺得還好,沒有想像中熱,連冷氣都很少開,我有時甚至會喊涼,還被老公笑是"偽新加坡人"。
2022.3.29 昨天吃飯時,點了一道炒蘿蔔糕,老公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我們常會去一家小館子吃炒餅。他說:「好久沒吃了。」 婚後一兩年,我才算開始洗手作羹湯,印象中好像自己只做過一次炒餅。而那家小館子後來在一次火災中燒掉了,就再也沒有重新開張,我們也再也沒有在其他餐廳看過炒餅,似乎就這麼遺忘了。
2022.3.20 這半年多來,孩子們認識的好朋友們多半是外派家庭,有的在這裡待好幾年了,雖不是亞洲人卻視新加坡為自己的家,有的跟我們一樣剛來不久,一切還在摸索中,還有的即將要離開,到另一個新的國家去。
2022.3.15 好友跟我有不少相同的興趣,好比閱讀、廚事與攝影,於是格外有話聊;我們也有很不同的做菜習慣,卻都欣羨對方的餐桌、樂於學習嘗試,因此你教我、我教你,彼此為對方激盪出不少新視野與技藝。 同與不同,因為開放的眼睛和心靈,變成那麼有趣的養份,滋養你我的生命。
2022.2.19 每次接送女兒參加同學的聚會,我就有機會探索新的路線、認識新地方。 一早的陽光尚不炙人,把握那寶貴時間的光線變化和相對安靜的街道。 陽光燦燦灑落綠葉上,綠葉綴著白牆,總是最吸引我的景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手,如何恢復正常生活: 1. 大哭大睡放空 喝酒、熬夜傷身不建議,釋放 一切不快,把體內毒素他祖媽 地排乾淨。 睡飽充電,放空放電。 2.回憶殺是凌遲 回放美好記憶是本能,用第三者角度看, 用看電影的方式,覆盤下次該做不該做, 追憶沒有用,連車尾燈都看不見。 3.在意留心全切斷 已不
Thumbnail
原本曾考慮過這趟新加坡之旅要不要順道去一趟馬來西亞?畢竟很近,而且我們待在新加坡的日子也還算多天。但這幾天我們除了一些新加坡行程以及婚禮,還想避開六日過海關的人潮,不知不覺就到了最後一天。而最後一天我們又不想冒著排隊過海關以致於太晚回飯店收拾行李的風險,因此決定放棄入境馬來西亞,改去往新加坡的島嶼—
Thumbnail
飛機再次起飛。 這次的目的地,是很靠近赤道的新加坡;在炎熱的六月前往,對於怕熱的我實在有點挑戰性。 還記得多年前,從澳洲回到台灣,中間在新加坡轉機,當時是11月,對於北半球照理說是轉涼的季節,但在當時選擇入境新加坡玩幾天的我,卻感受到了如夏天般的濕熱天氣。 後來才聽在當地的好友告訴我,新加坡是
大家好,我是以晴,在新加坡東部某公立醫院的加護病房擔任高級女傭(護理師)已經不知不覺邁入第四個年頭。兩年前在平台上發表了新加坡菜鳥護理師的一些想法,中間也有收到一些學弟妹的來信希望能多了解新加坡的護理師機制。雖然自從COVID後, 目前問過幾家醫院人事部是否有招收台灣人的計畫,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一位長期肩膀卡卡舉不高、伴隨胸口悶痛、呼吸不順暢的病友,經過一次乾針治療,她主動來訊分享:『真的舒服很多,連呼吸都比較順暢!』
Thumbnail
小宇宙 – 一個人自己的宇宙 大宇宙 – 質能時空宇宙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是在指揮它? 還是在同意它? 一個人的宇宙 ,是他在沒有其它觀點的反對或混淆下,自己想要創造出來的宇宙。質能時空宇宙 ,是一個人為了與其它觀點持續往來而同意的宇宙。
Thumbnail
腰部神經壓迫是現今許多人都有的毛病,容易造成腰痠背痛,嚴重還可能影響走路行動,最常見的原因包含:長期的姿勢不良、久坐、肥胖、缺乏運動或是運動傷害等,這些都可能慢慢讓腰椎神經壓迫找上門來!今天我們就來與大家分享乾針治療『腰痛無力』的實際案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手,如何恢復正常生活: 1. 大哭大睡放空 喝酒、熬夜傷身不建議,釋放 一切不快,把體內毒素他祖媽 地排乾淨。 睡飽充電,放空放電。 2.回憶殺是凌遲 回放美好記憶是本能,用第三者角度看, 用看電影的方式,覆盤下次該做不該做, 追憶沒有用,連車尾燈都看不見。 3.在意留心全切斷 已不
Thumbnail
原本曾考慮過這趟新加坡之旅要不要順道去一趟馬來西亞?畢竟很近,而且我們待在新加坡的日子也還算多天。但這幾天我們除了一些新加坡行程以及婚禮,還想避開六日過海關的人潮,不知不覺就到了最後一天。而最後一天我們又不想冒著排隊過海關以致於太晚回飯店收拾行李的風險,因此決定放棄入境馬來西亞,改去往新加坡的島嶼—
Thumbnail
飛機再次起飛。 這次的目的地,是很靠近赤道的新加坡;在炎熱的六月前往,對於怕熱的我實在有點挑戰性。 還記得多年前,從澳洲回到台灣,中間在新加坡轉機,當時是11月,對於北半球照理說是轉涼的季節,但在當時選擇入境新加坡玩幾天的我,卻感受到了如夏天般的濕熱天氣。 後來才聽在當地的好友告訴我,新加坡是
大家好,我是以晴,在新加坡東部某公立醫院的加護病房擔任高級女傭(護理師)已經不知不覺邁入第四個年頭。兩年前在平台上發表了新加坡菜鳥護理師的一些想法,中間也有收到一些學弟妹的來信希望能多了解新加坡的護理師機制。雖然自從COVID後, 目前問過幾家醫院人事部是否有招收台灣人的計畫,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案例,是一位長期肩膀卡卡舉不高、伴隨胸口悶痛、呼吸不順暢的病友,經過一次乾針治療,她主動來訊分享:『真的舒服很多,連呼吸都比較順暢!』
Thumbnail
小宇宙 – 一個人自己的宇宙 大宇宙 – 質能時空宇宙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在於你是在指揮它? 還是在同意它? 一個人的宇宙 ,是他在沒有其它觀點的反對或混淆下,自己想要創造出來的宇宙。質能時空宇宙 ,是一個人為了與其它觀點持續往來而同意的宇宙。
Thumbnail
腰部神經壓迫是現今許多人都有的毛病,容易造成腰痠背痛,嚴重還可能影響走路行動,最常見的原因包含:長期的姿勢不良、久坐、肥胖、缺乏運動或是運動傷害等,這些都可能慢慢讓腰椎神經壓迫找上門來!今天我們就來與大家分享乾針治療『腰痛無力』的實際案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本好書《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可以讓我們去思考童年時期的經驗對我們有什麼關鍵的影響。尤其自身也是一位青少年工作者,接觸許多在大家眼中所謂的問題青少年?非行青少年?這也是一本不管對家長、學校老師、或是專業工作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