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掃帚與我們共同的生活記憶《小島製帚》】

2021/06/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行人文化實驗室」寄來一本中日雙語的新書《小島製帚:台灣清掃的日常風景》還附上「掃你個痛快」槺榔小掃帚吊飾相當可愛。希望藉由分享這來自嘉義朴子社區發展協會製作的小掃帚,能快一點一掃疫情陰霾,大家也都能平安度過危機。
《小島製帚》以10種植物、12個地方、13位匠人、12支掃帚編出台灣清掃的日常風景
這本書的內容是介紹台灣日常裡的掃帚,用材料分為「木」、「禾」、「艸」、「竹」四部分,透過文字和工藝的紀錄影像,從植物取材、製作步驟到使用方式,呈現出12把掃帚與綁掃帚的職人們的生命故事。
嘉義六腳的「貴黍掃帚」以外觀貌似高粱及玉米的貴黍在脱穀、曬乾後製作,
最早是1970年代從日本引入台灣的作物。成品的掃毛以不對稱的平紋花樣編織,
以乾貴黍為經、尼龍為緯編織而成,過去以外銷日本為主,對品質要求甚高。
我在翻閱時,回想到童年時候,住在關西老家的阿婆總會用芒草還是蘆葦(對應書中的「艸」)來製作掃帚,如果掃帚掃毛越掃越少時,就再綁一支新的就好,現在想起來真是環保又好用的掃帚類型。又想到了小學時,每天都有清潔時間,一下!課!大家就會衝到教室後面搶掃帚,倒不是狂愛掃地,而是要搶到好掃的Type(小學生有在意這個嗎?),或是先搶先掃先收拾書包準備等放學,當時還覺得芒草掃帚真是過時了,不該用塑膠掃把比較「現代」一點嗎?並不是的,塑膠掃把的掃毛縫隙遠不及芒草所製,不能掃得細緻乾淨,又會發出刮地板雜音,後來也都加入搶芒草掃把的行列了(是說這樣的小學生是不是想太多想太細了呢?)。
蘆葦一年一收,因此要將收成的蘆葦囤進倉庫供應一整年掃帚製作的需求。
苗栗三灣的張煥枝金製作的長柄蘆葦掃帚不用尼龍、鐵絲來綑綁,
而是以自己親做的「烏葉仔」品種的竹篾作為綁繩,特別耐用,也很有細節。
如果小學班級掃地被分到戶外組的話,還得清掃落葉,絕對不會有人拿塑膠掃把來掃落葉吧,這是不智的行為啊,一定得用竹掃把才可以把落葉聚集,不然掃起一堆土要做什麼呢?且掃完落葉後,或是邊掃邊玩和同學玩掃把大戰,若是用到不牢固的竹掃把,還會頭身分離(掃毛和竹柄分開),接回去後可採類似金剛飛拳彈出的模式攻擊對方,然後不能被老師發現。直到現在為止,好像還是沒有什麼掃帚是可以取代竹掃帚的。
新竹寶山用桂竹所製作的竹掃帚,採用筍期結束後的採收的桂竹。
製帚人選竹全靠眼力經驗,與掃帚為伍的田家的製作過程全依循古法,作工細膩。
存放竹掃帚的最好方式是讓掃毛朝上、保持乾燥,更不要淋雨。
還想起來一件事,讓我覺得自己算是很重視掃把的人,但在大都市的生活裡,掃帚的選擇有點令我失望,不是不好看就是不好用。大學時還曾經去中興百貨買了支義大利的MAGIS藍柄黃毛的掃把,荒謬的是,買完還去看電影(這合理嗎?),最後可以整場安全看完電影都得感謝後座朋友的寬容……。只不過這配色鮮明的塑膠掃把因為太沉了沒用幾次就關在倉庫裡了(淚)。
用台灣原生棕梠科植物製成的「槺榔掃帚」,可掃天煞地煞故又稱為「天地掃」。
嘉義朴子涂梅花的製作方式分成三個部分,掃毛用槺榔葉,
骨架用竹子製作,再以稻草包覆綁成掃柄。
當翻閱本書內頁,看到書中的手製掃帚靜置在鄉下的紅磚房前,無論是材質和顏色都是絕妙和諧的搭配,這種回歸自然恬靜的生活美學,原來前人們早就為我們的做了最好的示範。而這些先人的智慧與職人的故事,在這本書裡都被一一記錄了下來,如果有興趣,那些職人工藝還可以在附註的相關資訊裡再找到、買到。
彰化西勢以生命力強韌的草本植物「地膚草」曬乾後編綁而成,
製作掃帚曾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地方產業,因此有掃帚之鄉的美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
長期觀察日本設計,2006年起出版個人全創作書籍《設計東京》系列,現為作家、書籍與視覺設計師,亦為設計講堂規劃講師。2013年起參與廣播節目「遇見設計」錄製迄今。文字、設計作品見於兩岸三地。現為東喜設計負責人,東喜鋪主理人,自許為連結好玩事物的主理人。 www.tomicwu.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