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掃帚與我們共同的生活記憶《小島製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行人文化實驗室」寄來一本中日雙語的新書《小島製帚:台灣清掃的日常風景》還附上「掃你個痛快」槺榔小掃帚吊飾相當可愛。希望藉由分享這來自嘉義朴子社區發展協會製作的小掃帚,能快一點一掃疫情陰霾,大家也都能平安度過危機。

《小島製帚》以10種植物、12個地方、13位匠人、12支掃帚編出台灣清掃的日常風景

《小島製帚》以10種植物、12個地方、13位匠人、12支掃帚編出台灣清掃的日常風景

這本書的內容是介紹台灣日常裡的掃帚,用材料分為「木」、「禾」、「艸」、「竹」四部分,透過文字和工藝的紀錄影像,從植物取材、製作步驟到使用方式,呈現出12把掃帚與綁掃帚的職人們的生命故事。

嘉義六腳的「貴黍掃帚」以外觀貌似高粱及玉米的貴黍在脱穀、曬乾後製作,最早是1970年代從日本引入台灣的作物。成品的掃毛以不對稱的平紋花樣編織,以乾貴黍為經、尼龍為緯編織而成,過去以外銷日本為主,對品質要求甚高。

嘉義六腳的「貴黍掃帚」以外觀貌似高粱及玉米的貴黍在脱穀、曬乾後製作,最早是1970年代從日本引入台灣的作物。成品的掃毛以不對稱的平紋花樣編織,以乾貴黍為經、尼龍為緯編織而成,過去以外銷日本為主,對品質要求甚高。

我在翻閱時,回想到童年時候,住在關西老家的阿婆總會用芒草還是蘆葦(對應書中的「艸」)來製作掃帚,如果掃帚掃毛越掃越少時,就再綁一支新的就好,現在想起來真是環保又好用的掃帚類型。又想到了小學時,每天都有清潔時間,一下!課!大家就會衝到教室後面搶掃帚,倒不是狂愛掃地,而是要搶到好掃的Type(小學生有在意這個嗎?),或是先搶先掃先收拾書包準備等放學,當時還覺得芒草掃帚真是過時了,不該用塑膠掃把比較「現代」一點嗎?並不是的,塑膠掃把的掃毛縫隙遠不及芒草所製,不能掃得細緻乾淨,又會發出刮地板雜音,後來也都加入搶芒草掃把的行列了(是說這樣的小學生是不是想太多想太細了呢?)。

蘆葦一年一收,因此要將收成的蘆葦囤進倉庫供應一整年掃帚製作的需求。苗栗三灣的張煥枝金製作的長柄蘆葦掃帚不用尼龍、鐵絲來綑綁,而是以自己親做的「烏葉仔」品種的竹篾作為綁繩,特別耐用,也很有細節。

蘆葦一年一收,因此要將收成的蘆葦囤進倉庫供應一整年掃帚製作的需求。苗栗三灣的張煥枝金製作的長柄蘆葦掃帚不用尼龍、鐵絲來綑綁,而是以自己親做的「烏葉仔」品種的竹篾作為綁繩,特別耐用,也很有細節。

如果小學班級掃地被分到戶外組的話,還得清掃落葉,絕對不會有人拿塑膠掃把來掃落葉吧,這是不智的行為啊,一定得用竹掃把才可以把落葉聚集,不然掃起一堆土要做什麼呢?且掃完落葉後,或是邊掃邊玩和同學玩掃把大戰,若是用到不牢固的竹掃把,還會頭身分離(掃毛和竹柄分開),接回去後可採類似金剛飛拳彈出的模式攻擊對方,然後不能被老師發現。直到現在為止,好像還是沒有什麼掃帚是可以取代竹掃帚的。

新竹寶山用桂竹所製作的竹掃帚,採用筍期結束後的採收的桂竹。製帚人選竹全靠眼力經驗,與掃帚為伍的田家的製作過程全依循古法,作工細膩。存放竹掃帚的最好方式是讓掃毛朝上、保持乾燥,更不要淋雨。

新竹寶山用桂竹所製作的竹掃帚,採用筍期結束後的採收的桂竹。製帚人選竹全靠眼力經驗,與掃帚為伍的田家的製作過程全依循古法,作工細膩。存放竹掃帚的最好方式是讓掃毛朝上、保持乾燥,更不要淋雨。

還想起來一件事,讓我覺得自己算是很重視掃把的人,但在大都市的生活裡,掃帚的選擇有點令我失望,不是不好看就是不好用。大學時還曾經去中興百貨買了支義大利的MAGIS藍柄黃毛的掃把,荒謬的是,買完還去看電影(這合理嗎?),最後可以整場安全看完電影都得感謝後座朋友的寬容……。只不過這配色鮮明的塑膠掃把因為太沉了沒用幾次就關在倉庫裡了(淚)。

用台灣原生棕梠科植物製成的「槺榔掃帚」,可掃天煞地煞故又稱為「天地掃」。嘉義朴子涂梅花的製作方式分成三個部分,掃毛用槺榔葉,骨架用竹子製作,再以稻草包覆綁成掃柄。

用台灣原生棕梠科植物製成的「槺榔掃帚」,可掃天煞地煞故又稱為「天地掃」。嘉義朴子涂梅花的製作方式分成三個部分,掃毛用槺榔葉,骨架用竹子製作,再以稻草包覆綁成掃柄。

當翻閱本書內頁,看到書中的手製掃帚靜置在鄉下的紅磚房前,無論是材質和顏色都是絕妙和諧的搭配,這種回歸自然恬靜的生活美學,原來前人們早就為我們的做了最好的示範。而這些先人的智慧與職人的故事,在這本書裡都被一一記錄了下來,如果有興趣,那些職人工藝還可以在附註的相關資訊裡再找到、買到。

◎《小島製帚:台灣清掃的日常風景

彰化西勢以生命力強韌的草本植物「地膚草」曬乾後編綁而成,製作掃帚曾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地方產業,因此有掃帚之鄉的美稱。

彰化西勢以生命力強韌的草本植物「地膚草」曬乾後編綁而成,製作掃帚曾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地方產業,因此有掃帚之鄉的美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的沙龍
172會員
68內容數
2020-2021針對城市為《文化快遞》撰寫的觀察文章。
2021/09/15
這些對我來說並不太陌生的東京建築,藉著編輯角度又找到另一個觀看的精彩視野;那為什麼看建築、品嚐美食還需要先花時間來閱讀書籍呢?我想,因為......
Thumbnail
2021/09/15
這些對我來說並不太陌生的東京建築,藉著編輯角度又找到另一個觀看的精彩視野;那為什麼看建築、品嚐美食還需要先花時間來閱讀書籍呢?我想,因為......
Thumbnail
2021/08/28
一看到簡單的筆畫勾勒,就非常喜歡,尤其每一筆都細緻穩妥不馬虎,且每一頁人物場景的構圖,都像是完美平衡的設計完稿。《成為大人的話》繪本先是這樣吸引了我,沒想到裡面的故事更是跳脫線性的想像。故事發生在1988年的冬天,似乎在這個城市裡也正舉辦著運動賽事......
Thumbnail
2021/08/28
一看到簡單的筆畫勾勒,就非常喜歡,尤其每一筆都細緻穩妥不馬虎,且每一頁人物場景的構圖,都像是完美平衡的設計完稿。《成為大人的話》繪本先是這樣吸引了我,沒想到裡面的故事更是跳脫線性的想像。故事發生在1988年的冬天,似乎在這個城市裡也正舉辦著運動賽事......
Thumbnail
2021/08/15
上回我開設了「新書線上訪談會」,訪問了作者好友李惠貞與女兒陳德諠,她們近期共同出版了一套《和媽媽互相喜(ㄐㄧˋ)歡(ㄐㄧㄠˋ)的日子》、《和女兒一起旅行的日子》,前者分享母女日常生活裡溫馨有趣的故事,後者則記載了母女在2018年一起到日本進行為期30天拜訪66間書店的旅行。可說是一本爆笑一本知性!
Thumbnail
2021/08/15
上回我開設了「新書線上訪談會」,訪問了作者好友李惠貞與女兒陳德諠,她們近期共同出版了一套《和媽媽互相喜(ㄐㄧˋ)歡(ㄐㄧㄠˋ)的日子》、《和女兒一起旅行的日子》,前者分享母女日常生活裡溫馨有趣的故事,後者則記載了母女在2018年一起到日本進行為期30天拜訪66間書店的旅行。可說是一本爆笑一本知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大樹被季節喚醒重新開始生命的循環,我們就得放下整理的意志,讓樹啊保持體力伸展舒張。

Thumbnail
當大樹被季節喚醒重新開始生命的循環,我們就得放下整理的意志,讓樹啊保持體力伸展舒張。

Thumbnail
既然開始搬出工具材料手作,就一不做二不休(咦?),趁機把想做的一次做好,乾脆把該換鬆緊帶的都換一換,一直想做的布衛生棉也乾脆縫一縫,突然發現,我真的好多東西都是因為自己需要,就動手做了,鉤編織包的鉤針也是竹牙刷改造,那是我某天需要一個大的鉤針,就把舊的竹牙刷柄削切成鉤針,還意外地好用喔!
Thumbnail
既然開始搬出工具材料手作,就一不做二不休(咦?),趁機把想做的一次做好,乾脆把該換鬆緊帶的都換一換,一直想做的布衛生棉也乾脆縫一縫,突然發現,我真的好多東西都是因為自己需要,就動手做了,鉤編織包的鉤針也是竹牙刷改造,那是我某天需要一個大的鉤針,就把舊的竹牙刷柄削切成鉤針,還意外地好用喔!
Thumbnail
圖/筆者娘家老屋現況 絮叨一下: 單篇投稿、徵文,對於一個寫手而言,並非難事!但主題策展的「7天日更」真是大挑戰:要有足夠的故事、足夠的時間、足夠的毅力…… 最期盼有足夠的讀者啦!下次主題挑戰見! 童工不違法 撿柴火〈特別是雨後〉:被打落的竹子、樹枝,曬乾後是煮食時的免費柴火。 客廳即工廠
Thumbnail
圖/筆者娘家老屋現況 絮叨一下: 單篇投稿、徵文,對於一個寫手而言,並非難事!但主題策展的「7天日更」真是大挑戰:要有足夠的故事、足夠的時間、足夠的毅力…… 最期盼有足夠的讀者啦!下次主題挑戰見! 童工不違法 撿柴火〈特別是雨後〉:被打落的竹子、樹枝,曬乾後是煮食時的免費柴火。 客廳即工廠
Thumbnail
絮叨一下: 生活在那個年代,只能「樂天知命」、「知福惜福」。自己找生活樂趣,自己創造生存之道! 打篙仔〈與一種叫做打寸篙的遊戲類似,但玩法不一樣〉 扮公伙仔 隨手取材就能利用、就能玩 花花草草除了是扮公火仔的菜餚,也常被女生拿來當作裝扮的利器: 古早,我們這樣上廁所 還有、還有…
Thumbnail
絮叨一下: 生活在那個年代,只能「樂天知命」、「知福惜福」。自己找生活樂趣,自己創造生存之道! 打篙仔〈與一種叫做打寸篙的遊戲類似,但玩法不一樣〉 扮公伙仔 隨手取材就能利用、就能玩 花花草草除了是扮公火仔的菜餚,也常被女生拿來當作裝扮的利器: 古早,我們這樣上廁所 還有、還有…
Thumbnail
一直以來,打掃都無法列入我的專長,每次看到掃把,腦袋就會一片空白,就覺得不管怎麼掃,永遠都掃不乾淨。 很幸運,在求學過程中,我被分配到的打掃工作,不是擦窗戶就是排桌椅或是外掃區。 春天來了後,曾偷偷跑去看那棵樹,發現樹梢長出新芽。而我們也結束這個外掃區的掃除工作了。
Thumbnail
一直以來,打掃都無法列入我的專長,每次看到掃把,腦袋就會一片空白,就覺得不管怎麼掃,永遠都掃不乾淨。 很幸運,在求學過程中,我被分配到的打掃工作,不是擦窗戶就是排桌椅或是外掃區。 春天來了後,曾偷偷跑去看那棵樹,發現樹梢長出新芽。而我們也結束這個外掃區的掃除工作了。
Thumbnail
想到小學時,每天都有打掃時間,一下!課!,大家就會衝到教室後面搶掃帚,倒不是狂愛掃地,而是要搶到好掃的Type(小學生有在意這個嗎?),或是先搶先掃先收拾書包準備等放學,當時還覺得芒草掃帚真是過時了,不該用塑膠掃把比較「現代」一點嗎?
Thumbnail
想到小學時,每天都有打掃時間,一下!課!,大家就會衝到教室後面搶掃帚,倒不是狂愛掃地,而是要搶到好掃的Type(小學生有在意這個嗎?),或是先搶先掃先收拾書包準備等放學,當時還覺得芒草掃帚真是過時了,不該用塑膠掃把比較「現代」一點嗎?
Thumbnail
ˇ早衛生紙「兒時記趣」是清朝文人沈復所著的生平自傳《浮生六記》中的一篇,而「兒時記趣」更是充滿童趣,以小孩的視角看世界之大,淺顯易懂,有物外之趣,所以被收錄進國中課本裡。 我的童年世界,也是在鄉間長大,在1950年代,鄉下孩子大部分是沒有童年的,我上有一位大哥,和三位姊姊,下有一位妹妹,所以幫忙家事
Thumbnail
ˇ早衛生紙「兒時記趣」是清朝文人沈復所著的生平自傳《浮生六記》中的一篇,而「兒時記趣」更是充滿童趣,以小孩的視角看世界之大,淺顯易懂,有物外之趣,所以被收錄進國中課本裡。 我的童年世界,也是在鄉間長大,在1950年代,鄉下孩子大部分是沒有童年的,我上有一位大哥,和三位姊姊,下有一位妹妹,所以幫忙家事
Thumbnail
從小鎮移動到鄉村上班的途中,總會有一些新奇的發現。 一期稻作將至,學校的土地課程也即將啟動。在沒有課的日子裡,我騎著車晃悠在田野小徑,希望能從一片片的田地中,搜集一些自己對於土地的好奇。不論是知識的吸收者、轉譯者,抑或知識的提供者,保有對於事物的好奇心,都是能夠拉近彼此距離最自然的方式。
Thumbnail
從小鎮移動到鄉村上班的途中,總會有一些新奇的發現。 一期稻作將至,學校的土地課程也即將啟動。在沒有課的日子裡,我騎著車晃悠在田野小徑,希望能從一片片的田地中,搜集一些自己對於土地的好奇。不論是知識的吸收者、轉譯者,抑或知識的提供者,保有對於事物的好奇心,都是能夠拉近彼此距離最自然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