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床邊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的祖父在日據時代就唸私塾,學漢書,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平日除了在家務農,還被地方人士推舉為「保正」,(在日治時期,保甲制度是社會控制的重要工具。總督府訂定了《保甲條例》,規定每十戶為一甲、每十甲為一保,每個「甲」都設置「甲長」作為領導者;而「保」則設置「保正」,任期皆為兩年,為無給職。日本人在保甲這方面是讓台灣人民自行推選的,也就是說所有的保正和甲長都是由管轄區域內的人民推舉出來的)。所以我們家族在當時算是書香世家,祖父重視子孫的教育,加上父親又是獨子,所以國民學校(日據時稱為公學校)畢業後,繼續念兩年的高等科,然後考上宜蘭農業專科學校,在當時算是高級知識分子,父親除了受日本教育外,還在私塾念漢書,家裡書櫃中有許多線裝書,我小時候也會翻來看看,大部分是中國歷史演義,如薛仁貴征西,唐太宗李世明,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這些傳聞軼事,父親念了很多。

我的母親是童養媳,祖父也讓母親去念公學校,所以母親在日據時代算是少數能念書的女子,父親農專畢業後,考上日據時期的公賣局,管菸酒樟腦等事務,剛考上時據父親說,他被分發到高雄六龜山上管樟腦油的提煉,住在山上的工寮,因在深山中,不時還在半夜有台灣黑熊來造訪,於是父親跟同事們就爬到大樹上躲避黑熊的攻擊,我們小時候最喜歡聽父親說這些故事了,後來他調到鹿港任職,負責水產的銷售,據母親說他們每天都吃新鮮的蚵子,然後調任新竹配銷所,掌管菸酒配銷。這時正值二次大戰末期,父母已經成婚,生了大哥跟二哥(後來病故)。後來母親又生了一對雙胞胎姊姊,再來陸續生了我的三姊,我及一位妹妹,我們總共有兩男四女,兄弟姊妹多,看起來很熱鬧,母親卻是要拉拔我們長大,又要忙著做家事,還要上山照顧果園,下田幫忙種稻除草,一輩子吃苦耐勞,謹守本分,當然那個年代的孩子也會分擔一些家事的。

民國34年二戰結束,父親任職的株式會社解散,於是回鄉下務農,後來曾新梅先生當選鄉長,聘任父親擔任鄉公所秘書,四年後任滿,新竹青果合作社總經理周金華先生聘任父親為峨眉辦事處主任,專職從事柑橘外銷日本作業,幾年後升任新竹總社業務經理,直至退休。

父親是受日本教育,而且又是客家人,所以重男輕女的觀念很嚴重,小時候除了父母疼愛我之外,哥哥姊姊們也常幫忙照顧我,因為我是家中的么子,功課又相對較兄姊要好,可謂得天獨厚,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

我念小學時期,跟父親的互動最為頻繁,那時父親擔任鄉公所的秘書,鄉公所就在國小側門的旁邊,只隔一條巷子,而秘書的辦公室就在巷子邊上,我常在下課時間跑到窗戶邊,跟父親要零用錢買冰吃,那時一隻清冰只要一角,我買了冰後,也沒有獨享,後頭總是跟了一些同學,叫我給他舔一口,如此一支冰棒滿足了一堆同學的口慾,我也無形中成了他們的頭頭。有時候家裡沒有什麼菜,母親就沒做便當給我,父親的公所對面有一間食堂,老闆叫蔡乙仔,父親就會帶我跟他一起去食堂吃飯,久而久之,父親要我自己中午到食堂吃飯,飯後跟老闆說「記事」,就是客家話的記賬,父親領薪水時再去結算,那個年代家家戶戶在商店裡都有一本專用帳本,生意人也都靠給人家賒帳,才能賺錢,那是民國四十幾年時候的商業模式。

放學時,我有時候跟同學一起走路回家,有時候父親會騎摩托車載我,父親騎的是日本本田250cc的重型機車,全鄉就兩台重型機車,父親也是時髦拉風的騎士,回到家,父親就會到柑橘園抓天牛,天牛是害蟲,他會在橘子樹上挖一個洞,躲在裡面,開始鑽入樹幹內部,一直進食,一直前進,在樹幹內部造成很長的隧道,危害樹木的成長與枝幹的強軔度,父親都會準備一條鋼絲,把一頭彎成鉤子,然後長驅直入的從洞中抓出天牛。

放假日就會噴灑農藥,農藥桶跟噴頭間有長長的水管,需要有人幫忙拉水管,那就是我跟母親的工作,噴灑農藥是農夫最辛苦的工作,但是不噴農藥,果實一定長得不漂亮,賣不到好價錢,我們家種了大概上千棵的桶柑,農忙時期都會顧幾個工人幫忙,尤其父親轉任青果合作社主任以後,整天都忙外銷事宜,家裡都交給母親管理,那時候我們家裡的橘子一年可以賣到十幾萬,我們在竹東大街上買了一間房子,只花了12萬,可見橘子外銷也幫了農家很多的忙。

夏天時,我的父親會帶我去捕魚,所以捕魚就成了我跟父親間的共同嗜好,我的工作就是提個魚婁,跟在父親的身後,沿著石子溪往上游捕魚,每當父親撒網後,等他收網,我就開始撿魚,放入魚婁,等到收穫差不多了,父親就教我游泳,當然都是狗爬式或蛙式而已,這樣的童年,是多麼的快樂呀!

我們家孩子多,雖然房間也不少,我們分家時三合院只分到一半,正廳中間一間是「廳下」(神明間),右邊是父母的房間,右邊是廚房兼餐廳,延伸過去是三位姊姊的大暝床,再過去是洗澡間,廁所,豬舍。側廳有四間房,靠廚房的是我祖母的房間,再過去是穀倉,然後有一間小客廳,最後一間是我大哥的房間。至於我和妹妹因為還小,就跟父母親一起睡,所以我們才有幸聽到父親的床邊故事,要知道中國的歷史演義是很長的,每天講一點,也講了好長的時間,後來姊姊嫁了,妹妹就跟三姊睡,我就跟阿婆睡,才結束了父親的床邊故事時間。

那時我還沒念小學,所以天天纏著父親,睡前一定要聽故事,父親講的都是中國歷史演義,我大概也是因為從小聽歷史故事,所以長大後才變成一位武俠小說迷,真是: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只能長嘆江水易逝,時光不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紅塵遊子-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6/29
謝謝你的回應,感覺很溫馨。
我的母親也是童養媳,但她就沒那麼幸運,因為她到的人家 (我父親的家) 是個窮人家 (很妙吧,童養媳通常不是都去家境還可以的人家),很感謝你分享的故事
avatar-img
紅塵遊子的沙龍
1會員
26內容數
紅塵遊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09
取名月眉居,是對童年的回憶,是一種依戀,是懷念,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內心感受...... 童年離我已經很遠很遠了,去年元旦,小學的同學會在母校新竹縣峨眉國小召開,當時的會長林雪嬌同學,熱情邀約,聽她說她是我在小學六年的班長任內,輔佐我的副班長,(對不起我真的忘記了….)所以我無法再推託了,這次是我第一次
Thumbnail
2022/10/09
取名月眉居,是對童年的回憶,是一種依戀,是懷念,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內心感受...... 童年離我已經很遠很遠了,去年元旦,小學的同學會在母校新竹縣峨眉國小召開,當時的會長林雪嬌同學,熱情邀約,聽她說她是我在小學六年的班長任內,輔佐我的副班長,(對不起我真的忘記了….)所以我無法再推託了,這次是我第一次
Thumbnail
2022/04/28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那段逝去的青春歲月,有時候回憶起來像一朵雲采,是那樣的璀璨美麗,雖然偶爾會烏雲遮天,同樣的雲,可以很美,也可以令人心酸,故友已於2022年1月22日歸依佛祖,迎向另一個極樂世界,雖然我們都是髮鬢已白,雖然我們都已經垂垂老矣!可是彼此的思念,卻是久久無法忘懷!
Thumbnail
2022/04/28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那段逝去的青春歲月,有時候回憶起來像一朵雲采,是那樣的璀璨美麗,雖然偶爾會烏雲遮天,同樣的雲,可以很美,也可以令人心酸,故友已於2022年1月22日歸依佛祖,迎向另一個極樂世界,雖然我們都是髮鬢已白,雖然我們都已經垂垂老矣!可是彼此的思念,卻是久久無法忘懷!
Thumbnail
2022/04/27
2012年8月 臉書上的一則留言 揭開了一幕驚喜 在虛擬的世界裡再次的遇見你 故事的城堡微微開啟…… 猶記得1966年在 內灣線的小火車上 一位嬌小的女孩 帶著羞澀的容顏 遞交了你那初次的友誼快遞 時間穿透了記憶的深處 前來相會我的感動 和曾經有過的共同回憶 一個與你有關的故事 存有我一生的思念
Thumbnail
2022/04/27
2012年8月 臉書上的一則留言 揭開了一幕驚喜 在虛擬的世界裡再次的遇見你 故事的城堡微微開啟…… 猶記得1966年在 內灣線的小火車上 一位嬌小的女孩 帶著羞澀的容顏 遞交了你那初次的友誼快遞 時間穿透了記憶的深處 前來相會我的感動 和曾經有過的共同回憶 一個與你有關的故事 存有我一生的思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父親節之後的某個淩晨,父親走了,沒留下一句話。我常記不起父親去世的那天是什麽日子,總覺得他還在我們的身邊,不曾離開過,腦子也潛意識的不想記得他幾時離開。父親生前的生活片斷,會不斷地如紀錄片一樣倒帶再倒帶,以前的點點滴滴仿佛發生在昨日,那樣的清晰......     父親是一位伐
Thumbnail
      父親節之後的某個淩晨,父親走了,沒留下一句話。我常記不起父親去世的那天是什麽日子,總覺得他還在我們的身邊,不曾離開過,腦子也潛意識的不想記得他幾時離開。父親生前的生活片斷,會不斷地如紀錄片一樣倒帶再倒帶,以前的點點滴滴仿佛發生在昨日,那樣的清晰......     父親是一位伐
Thumbnail
人生像趕一段路,做一場夢。沿途風光雖有不同,夢裡花落不一,盛衰榮枯之餘,終點,出奇地一致。早到晚到,都是要到。
Thumbnail
人生像趕一段路,做一場夢。沿途風光雖有不同,夢裡花落不一,盛衰榮枯之餘,終點,出奇地一致。早到晚到,都是要到。
Thumbnail
前言 雜憶 少棒風行台灣也在那時,記得有次是深夜兩三點起來到員山街上看少棒,許金木,世界冠軍,鞭炮聲四方轟響,如此瘋狂的原因呢?原本大家對自己國家沒什麼信心,因為少棒而凝聚了民心,而對自己的國家有了信心… 想起父親 靈堂佈置 鳥人的水準… 一個人的老後 結語 嗯,大哉問, 繼續想吧…
Thumbnail
前言 雜憶 少棒風行台灣也在那時,記得有次是深夜兩三點起來到員山街上看少棒,許金木,世界冠軍,鞭炮聲四方轟響,如此瘋狂的原因呢?原本大家對自己國家沒什麼信心,因為少棒而凝聚了民心,而對自己的國家有了信心… 想起父親 靈堂佈置 鳥人的水準… 一個人的老後 結語 嗯,大哉問, 繼續想吧…
Thumbnail
眷村文化是台灣社會特有的記憶,來自大江南北的各方叔伯嬸嫂,在此落地生根、安心立命,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許多戲劇和電影皆有取材,也有不少傑出工作者來自眷村。隨著時代進步眷村陸續遷出改建後,仍有保留當年房舍建築的新村,提供遊客參觀體驗這裡的生活型態。
Thumbnail
眷村文化是台灣社會特有的記憶,來自大江南北的各方叔伯嬸嫂,在此落地生根、安心立命,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許多戲劇和電影皆有取材,也有不少傑出工作者來自眷村。隨著時代進步眷村陸續遷出改建後,仍有保留當年房舍建築的新村,提供遊客參觀體驗這裡的生活型態。
Thumbnail
人生似一幕幕現實與回憶的光影交錯,回憶不盡然美好,現實總是催人老。時間一分一秒地溜過,生命一點一滴地消逝。我們終將化做土,變成灰;滋養一棵樹,一枝草,一朵花。
Thumbnail
人生似一幕幕現實與回憶的光影交錯,回憶不盡然美好,現實總是催人老。時間一分一秒地溜過,生命一點一滴地消逝。我們終將化做土,變成灰;滋養一棵樹,一枝草,一朵花。
Thumbnail
《只想和你接近》-吳念真 直到我十六歲離家之前,我們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張床上,睡在那種用木板架高、鋪著草蓆,冬天加上一層墊被的通鋪。 這樣的一家人應該很親近吧?沒錯,不過,不包括父親在內。 父親可能一直在摸索、嘗試與孩子們親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門而入。 同樣地,孩子們也是。
Thumbnail
《只想和你接近》-吳念真 直到我十六歲離家之前,我們一家七口全睡在同一張床上,睡在那種用木板架高、鋪著草蓆,冬天加上一層墊被的通鋪。 這樣的一家人應該很親近吧?沒錯,不過,不包括父親在內。 父親可能一直在摸索、嘗試與孩子們親近的方式,但老是不得其門而入。 同樣地,孩子們也是。
Thumbnail
  「好的,父親,或許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滿三歲那年,父親開始拿一些農莊裡生產的農作物、蔬果到我床邊,不停對我灌輸有關這些植物種植方面的知識。   「兒子,在家要聽母親的話,要按時吃飯,要按時睡覺,睡著時,記得夢到爸爸。」   「是啊。」我說,這時她就會露出疲倦的面容看著我。   「我很聽話。」
Thumbnail
  「好的,父親,或許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我滿三歲那年,父親開始拿一些農莊裡生產的農作物、蔬果到我床邊,不停對我灌輸有關這些植物種植方面的知識。   「兒子,在家要聽母親的話,要按時吃飯,要按時睡覺,睡著時,記得夢到爸爸。」   「是啊。」我說,這時她就會露出疲倦的面容看著我。   「我很聽話。」
Thumbnail
民國10~20年左右的日據時代,對於台灣為數眾多的佃農們是段艱困的時期;阿嬤因家中貧困從七歲就到鄰村一個大家庭做童養媳,經過一段辛苦的日子,於23、25歲時產下二子;後因丈夫猝逝,家中一大片租來的田地靠著一介女流帶著兩名幼子實在耕作不來,所以招贅了阿公入門,阿公帶著前妻過世後留下的兩名女兒來阿嬤家,
Thumbnail
民國10~20年左右的日據時代,對於台灣為數眾多的佃農們是段艱困的時期;阿嬤因家中貧困從七歲就到鄰村一個大家庭做童養媳,經過一段辛苦的日子,於23、25歲時產下二子;後因丈夫猝逝,家中一大片租來的田地靠著一介女流帶著兩名幼子實在耕作不來,所以招贅了阿公入門,阿公帶著前妻過世後留下的兩名女兒來阿嬤家,
Thumbnail
我的祖父在日據時代就唸私塾,學漢書,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平日除了在家務農,還被地方人士推舉為「保正」,(在日治時期,保甲制度是社會控制的重要工具。總督府訂定了《保甲條例》,規定每十戶為一甲、每十甲為一保,每個「甲」都設置「甲長」作為領導者;而「保」則設置「保正」,任期皆為兩年,為無給職。日本人在保甲
Thumbnail
我的祖父在日據時代就唸私塾,學漢書,也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平日除了在家務農,還被地方人士推舉為「保正」,(在日治時期,保甲制度是社會控制的重要工具。總督府訂定了《保甲條例》,規定每十戶為一甲、每十甲為一保,每個「甲」都設置「甲長」作為領導者;而「保」則設置「保正」,任期皆為兩年,為無給職。日本人在保甲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偏僻的鄉下,老家在峨眉鄉七星村,快到「耕野月眉」前,右邊有一條上坡路,上去有一片小台地,就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我承襲了客家小孩害羞、憨厚、耿直的個性,每次遇到陌生人來訪,就躲到屋後的柑橘園裡,我的童年,是很鄉土的,灌蟋蟀、挖蚯蚓、釣魚、爬樹、釣青蛙…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全部,那一片台地除了孕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偏僻的鄉下,老家在峨眉鄉七星村,快到「耕野月眉」前,右邊有一條上坡路,上去有一片小台地,就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我承襲了客家小孩害羞、憨厚、耿直的個性,每次遇到陌生人來訪,就躲到屋後的柑橘園裡,我的童年,是很鄉土的,灌蟋蟀、挖蚯蚓、釣魚、爬樹、釣青蛙…就是我童年生活的全部,那一片台地除了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