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女子圖鑑(3)這就是東京日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像是趕進度似地一連看完了北京/上海女子圖鑑,最後重刷了東京女子圖鑑作為結尾。劇情大綱是滿懷夢想的鄉下農村女孩北漂到大城市奮鬥,路上縱有荊棘卻都能奇蹟反轉,在城市各處角落遷徙的過程恰恰反應出(女)人往高處爬的心路歷程,少不了的是狗血失敗感情,本來嘛寫女生的劇怎麼少得了王八蛋跟糟糠男。最後婚姻家庭工作各有跌撞及取捨,沒有結論無所謂好壞的結局,人生就是走了一遭。

看完三部都市圖鑑,我最有共鳴的其實是北京女子圖鑑,縱使當時我壓根不知命運會帶我前往北京,只是單純地覺得戚薇恰如其分展示出了農村女孩到菁英女人的before/after,編劇冷不妨丟出的幾句台詞總是精準命中我同為人在異鄉的大齡女心酸。從台灣到英國念書買的是單程機票,但心裡篤定的歸期就在一年後;從台灣到日本工作買的還是單程機票,可此去路遙不知歸期,會回台灣嗎?下一站又在哪裡呢?

這部劇把我一向說不出口的幽微心思,關於家鄉的淡薄認知,對於未來的模糊想像,全都銳利透明化到一百,逼得無路可退。

回不去的地方,叫做故鄉

回不去的地方,叫做故鄉

一口氣擺脫了微涼梅雨季,東京的夏天來得很突然。想在陽台做些甚麼的念頭堆積已久,一口氣下訂了戶外桌椅、盆栽、紫陽花風鈴,一切設置妥當後周末兩天實現了在陽台納涼的想望。雖然抱著電腦工作並不在計畫內,吹著自然風與藍天對望伴著清脆風鈴聲響,卻也讓一切變得愜意。

raw-image
也許是下意識想護住一絲一縷曾經生活在東京的痕跡,在深圳住家的窗外掛上風鈴是我生活中少有的儀式感。紫陽花與風鈴就是夏天的回憶。

加班告一段落後下午晃到銀座參與夏日折扣季。想到東京女子圖鑑的遷移過程是三軒茶屋 -> 惠比壽 -> 銀座,初來乍到的我直接進入銀座生活圈,以年齡來說倒也頗為合理。雖然現在已經敢在新宿都心住家附近蓬頭垢面素顏進超市購物,想到要去銀座百貨公司,本打算悠哉出門的我還是不知不覺上了全妝。只是逛街早就令人迷惘,這年紀的女人衣櫃鞋櫃可能都免不了人格分裂,究竟要購入上班衣著還是休閒輕鬆感,我是做OL的時間多還是耍廢旅行的時間多,需要打扮的到底是上班通勤用還是假日週末用,看看路上的女人們雖是週末穿得可不是我認為上班時的衣著嗎?假日在銀座出沒仍然有滿滿的週間既視感,容不得絲毫草率。

夏夜晚風中帶著所謂女子力UP的衣鞋回家,拐進樓下超市購物盤算著接下來幾天菜單,看準了折扣商品心下一喜掃進籃中,熟練掏出會員卡集點,在台灣討厭各種會員卡的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愛搞會員卡集點折扣的國家,也不得不順應民情聰明購物。

常常被問習慣了嗎?雖然我不那麼確定習慣的定義到底是甚麼,每次都回答得頗為難,但像這樣逐漸摸索出自己的生活模式,應該算是習慣了吧?

夏天剛開始,轉眼間來了將近一年。
劇中的東京女子圖鑑雖已結束,我的東京女子日常天天進行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phie 菲菲的世界的沙龍
7會員
13內容數
2021/06/11
忽然想起,小時候總是愛朝著雨裡奔跑。 小學時在操場裡用力踏水互相追逐,國中時捨棄媽媽送來的雨衣淋雨騎腳踏車,高中時也不愛撐傘,直到制服底下的曲線呼之欲出才有那麼一點警覺。如今,早以不復從前那般天真爛漫,那天仰望垂墜的雨絲,卻忽然想要衝進雨中。
2021/06/11
忽然想起,小時候總是愛朝著雨裡奔跑。 小學時在操場裡用力踏水互相追逐,國中時捨棄媽媽送來的雨衣淋雨騎腳踏車,高中時也不愛撐傘,直到制服底下的曲線呼之欲出才有那麼一點警覺。如今,早以不復從前那般天真爛漫,那天仰望垂墜的雨絲,卻忽然想要衝進雨中。
2021/06/11
如果擁有就開始失去,我寧願張開雙手;如果期望的反面是失望,我選擇心如止水;如果往前進總有一天會跌落懸崖,我膽怯地原地踏步;如果這樣的距離是最完美的平衡,我想要確實篤定的一伸手就能碰觸到你,而不是懷抱著戰兢忐忑的心情,我拒絕想像失去你。
2021/06/11
如果擁有就開始失去,我寧願張開雙手;如果期望的反面是失望,我選擇心如止水;如果往前進總有一天會跌落懸崖,我膽怯地原地踏步;如果這樣的距離是最完美的平衡,我想要確實篤定的一伸手就能碰觸到你,而不是懷抱著戰兢忐忑的心情,我拒絕想像失去你。
2021/06/11
也許是所謂的「有緣無份」。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突然發現,跟愛情擦身而過,竟然如此容易。 偏偏,以那樣子的型式錯失之後的心痛,幾乎無可比擬。 喜歡一個人的感覺真的很好,心裡有一個小小的位置是某人專屬的 見不到面的時候偶然會想起,暗自想像他現在在做些什麼 見面的時候會張開全身
2021/06/11
也許是所謂的「有緣無份」。 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突然發現,跟愛情擦身而過,竟然如此容易。 偏偏,以那樣子的型式錯失之後的心痛,幾乎無可比擬。 喜歡一個人的感覺真的很好,心裡有一個小小的位置是某人專屬的 見不到面的時候偶然會想起,暗自想像他現在在做些什麼 見面的時候會張開全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看完引領熱潮的《東京女子圖鑑》,只能說是相見恨晚!有趣又富有哲思意味的劇情與台詞,每一集都輕薄短小,卻都能引發深刻思考,十分推薦給還沒看過的大家……
Thumbnail
看完引領熱潮的《東京女子圖鑑》,只能說是相見恨晚!有趣又富有哲思意味的劇情與台詞,每一集都輕薄短小,卻都能引發深刻思考,十分推薦給還沒看過的大家……
Thumbnail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 ⁡ 這一週追了《台北女子圖鑑》到第五集,覺得沒有太深的感觸。並不是因為南北偏見的大戰,而是「想成為怎樣的自己」,這個出發點好像很薄弱,好像只是想「成為像台北人的樣子」,但不知道為什麼? ⁡ 雖然我也是北漂族,但對主角從一開始追求成為台北的一份子,到越高的職場或社會地位,卻越覺得空虛。 ⁡ 所以這
Thumbnail
在昨天那場聚會裡 我們的對話不禁讓我想起了 「東京女子圖鑑」 幾個月前我追這部時,可能還覺得也太寫實的片了吧 好可怕.... 追完劇的自己帶著短暫恐慌的情緒不知不覺地恢復日常生活的節奏 從沒想過這樣的場景在半年後居然真的發生了 雖然自己現在想完成的副業都還沒有個穩定的成長 但我知道自己一直很想靠自己
Thumbnail
在昨天那場聚會裡 我們的對話不禁讓我想起了 「東京女子圖鑑」 幾個月前我追這部時,可能還覺得也太寫實的片了吧 好可怕.... 追完劇的自己帶著短暫恐慌的情緒不知不覺地恢復日常生活的節奏 從沒想過這樣的場景在半年後居然真的發生了 雖然自己現在想完成的副業都還沒有個穩定的成長 但我知道自己一直很想靠自己
Thumbnail
身為北漂八年的台北女生,深感於《台北女子圖鑑》所探討的離鄉命題,試圖從自我生命經驗出發,兼以理性和感性角度,講述人在城市中的飄搖渺小之感。 犀利針砭此劇的好文自開播以來不計其數,然在大眾一面倒的抨擊情勢下,更欲反向切入全新觀點,提供別於他文的思索。 只希望在這座城市裡,我們有所共感,有所陪伴。
Thumbnail
身為北漂八年的台北女生,深感於《台北女子圖鑑》所探討的離鄉命題,試圖從自我生命經驗出發,兼以理性和感性角度,講述人在城市中的飄搖渺小之感。 犀利針砭此劇的好文自開播以來不計其數,然在大眾一面倒的抨擊情勢下,更欲反向切入全新觀點,提供別於他文的思索。 只希望在這座城市裡,我們有所共感,有所陪伴。
Thumbnail
2018年的戲劇,述說北奔至北京打拼的四川女孩10年心路歷程,在陌生的城市,想找到適合自己的棲所,跌跌倒倒之後還是站起來勇敢往前走,如果你正在看台北女子圖鑑,這部可以列入清單中。
Thumbnail
2018年的戲劇,述說北奔至北京打拼的四川女孩10年心路歷程,在陌生的城市,想找到適合自己的棲所,跌跌倒倒之後還是站起來勇敢往前走,如果你正在看台北女子圖鑑,這部可以列入清單中。
Thumbnail
《台北女子圖鑑》這陣子真的是狠狠的賺了一波流量,讓我忍不住在看完後,去翻了原著來了解到底為何整部作品會與質感兩個字相差甚遠。我才了解,有些東西,真的是《台北女子圖鑑》學不來的。 1.城鄉差距 2. 強調地區特色 3. 推翻刻板印象 4.不刻意凸顯鄉下人的自卑 5.孤獨感 6.合理的尊重性
Thumbnail
《台北女子圖鑑》這陣子真的是狠狠的賺了一波流量,讓我忍不住在看完後,去翻了原著來了解到底為何整部作品會與質感兩個字相差甚遠。我才了解,有些東西,真的是《台北女子圖鑑》學不來的。 1.城鄉差距 2. 強調地區特色 3. 推翻刻板印象 4.不刻意凸顯鄉下人的自卑 5.孤獨感 6.合理的尊重性
Thumbnail
最近正好收看了桂綸鎂主演的《台北女子圖鑑》,藉著濃縮在一集幾十分鐘內的影像,還原了北漂女子在城市裡成長與掙扎的那些心理變化。雖然來到台北的心路歷程跟林怡珊不完全一樣——在來到以前並不帶著什麼嚮往,但是迷路的過程倒是有幾分相似。
Thumbnail
最近正好收看了桂綸鎂主演的《台北女子圖鑑》,藉著濃縮在一集幾十分鐘內的影像,還原了北漂女子在城市裡成長與掙扎的那些心理變化。雖然來到台北的心路歷程跟林怡珊不完全一樣——在來到以前並不帶著什麼嚮往,但是迷路的過程倒是有幾分相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