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經歷新冠病毒快篩

在美國經歷新冠病毒快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好吧,這對住在美國的人而言,可能不是什麼新鮮事。畢竟現在快篩在美國非常普及,只要發生任何"有可能"傳播的情況,第一步就是快篩。

到醫院動手術,先快篩;畢業典禮預演,先快篩;到夏威夷旅行,快篩加上PCR。我還聽到有同事的小孩因為課外活動的關係, 一星期快篩兩次! (鼻子一星期要被捅兩次,也太慘了)


raw-image

不過對於我這個宅女來說,在過去的一年三個月裡,還真沒經歷過。

先不說疫情初期,我一周有七天幾乎都關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就算之後疫情減緩,如果是在大賣場裡,一定是兩層口罩不離身,到餐廳只外帶,絕不坐下來吃飯,就算是戶外,也是口罩戴好戴滿,管他什麼一級、二級、三級, 還是紫色、紅色、綠色,當大家把口罩都脫下來在公園跑跳的時刻,只有我還是戴著口罩打球。

唯一出去的超過四小時的地點,就是一星期一次,到幾乎空無一人(其實還是有8個人,大家輪流來辦公室)的辦公室報到,這也是我有可能會在外面脫下口罩的時刻,畢竟在辦公室八小時,我還是得喝水吃飯才活得下去呀!

這麼小心,應該就沒問題了吧!?

只能說,很多預期不到的事情,就發生在驕傲大意裡...

不久之前,接到大老闆傳來的電子郵件說,辦公室有人確診,那位確診病人在X月X日有來辦公室上班,但是因為病人隱私的關係,沒辦法透漏是誰確診。(這有什麼難猜?每天固定只有幾個人會來辦公室報到,誰沒來一看就知道了)

咦?那天我也有去辦公室,我不會因此而中獎吧!想想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沒發燒沒流鼻涕沒咳嗽、食慾很好東西都嚐得出味道,不過有幾天起床時有頭痛的情況,雖然我已經打了兩劑疫苗,但是打了疫苗又得到的人也很多,萬一我也是怎麼辦?

連忙上網預約新冠快篩。記得之前一般藥局都可以進行快篩,甚至在大賣場的停車場內都看的到快篩的小桌子,不過因為現在大力鼓吹打疫苗,所有快篩都變成打疫苗了,居然要等兩星期藥局才會有快篩的空位!

正當煩惱之際,看到家附近的衛生所要在星期六上午提供快篩,免費!趕緊寫電子郵件去預約,對方也很快的回信,還鼓勵我多帶一點人去快篩?!

快篩當天,車子一開進停車場,就看到身著軍裝的軍人指揮著交通,之後,又有一個軍人安排快篩動線,大家都在停車場旁邊的空地等。九點開始快篩,我預約九點十五分,大概有10個人在我前面排隊,儘管如此,大家都保持著180公分以上的距離。

等了不到五分鐘,又有一個軍人拿了表格和體溫計向我走來,量了我的體溫之後,開始檢查我的證件,之後又一一詢問表格上的問題,住哪裡、有沒有症狀、有沒有打疫苗之類的問題,發給我一個號碼牌,接著就帶我到一個房間內檢查。

檢查方式也很簡單:

1.坐下,背對工作人員拉下口罩,只露出鼻子。

2.自己拿一個棉花棒伸到鼻孔裡,至少要插入三公分以上。

3.棉花棒在鼻孔內轉五圈,左右兩邊鼻孔都要。

結束。到門外的空地等,15分鐘後會有人拿結果出來。

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我細細的觀察整個快篩站著設置,發現整整有20個軍人在幫忙各個動線和流程,衛生所的員工大部分都是在裡面幫忙處理檢體,雖然來快篩的人不少,但是大家都相隔至少180公分以上,而且大家都有戴口罩(我戴兩個),不至於因為篩檢的關係造成群聚感染。

大約過了20分鐘左右,叫到我的號碼了。 檢測結果:【陰性】

雖然在意料之中,可是得到陰性的結果還是令人鬆一口氣。畢竟這個病毒實在狡猾,我可不希望變成無症狀感染者,造成防疫的破口。

希望台灣能夠盡早拿到足夠的疫苗,早日達成全體免疫。就算沒疫苗,也希望能夠進行快篩,畢竟病毒雖然可怕,但是那種"未知"的不確定感,對身體和心靈折磨更大!






老闆: 你去檢查了嗎?

我:我星期六去檢查了,陰性。

老闆:那好,你下星期可以回辦公室上班了!


avatar-img
Jung的沙龍
5會員
35內容數
曾經的台灣營養師, 現任的美國營養師。 執著於各種最新的營養報告。 目標是將各種艱深難懂的研究數據, 簡化為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小常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WFH,就是work from home,在家上班的意思。我想,在一年半之前,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想過有在家上班的可能。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從去年三月底開始,我就關在家中開始我的居家辦公生涯。
維他命C的食物講完了,來講其他兩大類食物吧 (其實本來想一口氣把維他命D和鋅都寫在一起,不過突然發現廢話內容太多,所以還是分兩部份這樣大家看起來比較不累)
新冠肺炎在台灣大流行,看到新聞裡面大家努力地跑到各大賣場搶購物資,不禁想到一年多前的今天,我也是其中一員!白米、泡麵、罐頭、礦泉水、和衛生紙,跟不要錢一樣往購物車裡面搬,很多從來不吃的東西,例如罐頭午餐肉,也成為防疫物資出現在我家。 一年過去了,當初大費周章,排了兩個小時隊搶來的食物,到底值不值得?
WFH,就是work from home,在家上班的意思。我想,在一年半之前,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想過有在家上班的可能。但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從去年三月底開始,我就關在家中開始我的居家辦公生涯。
維他命C的食物講完了,來講其他兩大類食物吧 (其實本來想一口氣把維他命D和鋅都寫在一起,不過突然發現廢話內容太多,所以還是分兩部份這樣大家看起來比較不累)
新冠肺炎在台灣大流行,看到新聞裡面大家努力地跑到各大賣場搶購物資,不禁想到一年多前的今天,我也是其中一員!白米、泡麵、罐頭、礦泉水、和衛生紙,跟不要錢一樣往購物車裡面搬,很多從來不吃的東西,例如罐頭午餐肉,也成為防疫物資出現在我家。 一年過去了,當初大費周章,排了兩個小時隊搶來的食物,到底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