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春風得疫五月天,來到感恩的季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過春風得疫的五月天,暖浪一波波來襲,這是感恩的季節。
下午帶老媽打的AZ疫苗來自日本的捐助,今天同時感謝美國捐贈數量令人驚喜的疫苗。尤其是對美國,或許會有人說那背後有利益交換,我想不論是國與國或是人與人之間,別人給的若是你最需要的援助,就算有所交換(所幸你還有東西人家要換),只要不強人所難,互給所需不正好可以使兩國(人)關係更加緊密,因互信而互助、因互助更互信,這是促進美好情誼的公式。
當我們吃喝玩樂在一起很容易,當你身陷泥淖時願意拉上一把的,那才是真友誼。
美麗的背影,是為國戮力。圖片來源: 蕭美琴臉書
老媽打完疫苗後無異狀,問她看了新聞會不會緊張,她毫不在意,嗯,我的頭腦簡單確實有遺傳。此地施打的老人真的不多,疫苗從不打、搶打、緩打、到挑著打,那些對疫苗的愛與愁,不知道還要牽扯多久。
甚麼刁難民間或護航國產,沒有證據的懷疑我從不去想,我會去看去想的是誰做多少事、誰罵多少人、哪些人在撐牆、哪些人在挖牆。
每人每劑0.5cc的疫苗得來不易,輪到就(才)打,有甚麼我就打甚麼,就這麼簡單。
美麗的背影,是相扶相依
戰士沒有權利選擇戰場,在這波來勢凶猛的本土疫情中,亞東醫院履險負重。
CDC羅一鈞日前在臉書發文「特別要跪謝新冠第一戰神亞東台姐團隊」,對亞東醫院為了因應這波疫情致力開出58床ICU,接收了高達全國11%的重症專責加護病房收治人數表示深摯感謝。
在那些隔開家人擁抱的夜以繼日,疫情指揮中心領軍的防疫團隊還有更多的努力。羅一鈞的臉書日前也有一則貼文,寫道記者會上一張圖卡「因應社區感染疫情精進作為及前後比較」,從五月中旬的近一個月以來分別就每日通報數、PCR檢驗能量、社區篩檢站、專責病房數、居家隔離時效等數據統計說明工作的改進。「雖然記者會上只是閃一下就過去,但每一條都代表Rt從5以上降到0.58,這段沒日沒夜的打仗期間,我們這群蝦兵蟹將的爆肝故事。當然表格沒列上但絕對是居功厥偉的,是從無到有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讓那時排山倒海而來的雙北輕症個案有地方可安置。」
文中也帶有感性:「戰士沒有流淚的特權,因為眼睛濕了就看不清前方的路了。最後還是深深一鞠躬,感謝所有人配合防疫。希望有一天,回首來時路,也無風雨也無晴。」
其實有淚水才有逆轉的力量,相信有一天,白晝會真的晴朗。
圖片來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這場連世界列強都被打到鼻青臉腫的惡戰,你們能撐到這裡其實已經相當了不起,從成功阻絕於邊境,敗退到境內的游擊戰,如今卻被苛責無能甚至被控訴殺人。如同范疇老師所說的,那是一種「百姓思維」──政府是用來照顧百姓的,政府失職失能完全是政府的責任。
諷刺的是,這些臺灣「百姓」攻訐當前的執政黨一向大鳴大放,論起中共對臺的壓迫卻往往悶不作響,那滿腔怒喊「沒良心的殺人政府」的正義口水是否也能敢向對岸噴上幾滴。六月十一日有十餘輛掛著「給我疫苗、其餘免談」字樣的車輛鳴按喇叭繞行總統府,讓我想起美國作家魏勒說的「對不需要親自去做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相對於巨嬰般的百姓思維,「公民思維」較為成熟理性,核心意識是「共同探求解決方案」,認同沒把民選政府監督好也是選民的失責。當政策有疏失錯誤,究責政府本來就是民主社會賦予的人權,情緒性謾罵尚屬於民主場內的真實人性,若是惡語人身攻擊、散布或轉傳不實訊息,那就是不折不扣踩了言論自由的紅線。
在思想被監控的威權獨裁國家,人民不可以有自己的腦,冤親債主是政府機器;在多元開放的社會,人民如果還被洗腦(而不自知),那恐怕應該問罪自己的媒體識讀能力或選擇性相信了。我們是信仰民主的社會公民,還是追隨政黨的有色粉絲?
回來說說那張帶著感恩的圖卡,雖然只在記者會上閃過一下,但好事自然會被良善的社會看見。同樣是數字,幕後是無限大的犧牲和貢獻,那樣的你們絕非那心心念念大江大海、曾經誤入政治叢林的小龍女批評的強硬傲慢,時間終會「解盲」的,你們一聲不哼、從不抱怨的奮戰,才是任重道遠的最佳典範。
感謝《報臺》刊載原文於2021/6/19
avatar-img
152會員
141內容數
「HomeBa」是我29歲在布里斯本遊學時,同校的台灣小女生給我的暱稱。從2000年起在家工作至今,也成為了兩個孩子的爸,當時的綽號到現在也很貼切。教養的長路上我與太太拿全勤獎,「成績」還看不到,但我們努力去做好。連同自己的成長經驗,這裡有許多家庭小故事與大家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詹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賣場周邊各式店家都拉線只保留單一出入口,店內幾乎沒有顧客,太太獨自走入一店家「冒險」購物。交錯的人們保持距離和靜默,生活似乎降到了最低限度,我突然感覺「這真的像是戰時生活了」。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隔開全球封鎖與台灣的生活如常, 他們是一道牆。 這道牆孤單而辛苦地撐了一年多, 牆的保固也是有限的, 它開始有些破洞, 今天,我看到這道「破牆」 疲憊不堪但依然挺立, 但是這一道沒有外援的牆, 自家人不挺誰挺?!
當杯觥交錯在去年的跨年夜, 世界正在悄悄地被改變, 人們逃出去,城市封起來。 突然間, 日子亂了套,找不到解藥。
被武漢肺炎的疫情搞到煩悶嗎?那就去看看樹吧!這段時間我沒去搶買口罩,倒是勤於登山和跑步來增強免疫力。日前在貓空的步道,沿路看到五片口罩在地上,在臉上或下巴的,懶得數了。盡管各界呼籲不需要一直戴著口罩,似乎難敵許多民眾自我保護的人性(也許有部分是保護別人)。傳染力最強的不是病毒,而是恐慌。
賣場周邊各式店家都拉線只保留單一出入口,店內幾乎沒有顧客,太太獨自走入一店家「冒險」購物。交錯的人們保持距離和靜默,生活似乎降到了最低限度,我突然感覺「這真的像是戰時生活了」。
台灣過去的防疫成功不是靠運氣,只是政府與民間的輕忽卻造成這波急遽升溫的疫情。中央到地方各政府機關前面一年多的準備,疫情猛然加重凸顯出疫苗困境與社會、醫療到教育等諸多環節的不夠周延。防疫驟升至三級之後,少數自私或脫序者的行為不僅浪費社會成本,徒增的風險也讓多數自律配合的民眾被迫分擔。
隔開全球封鎖與台灣的生活如常, 他們是一道牆。 這道牆孤單而辛苦地撐了一年多, 牆的保固也是有限的, 它開始有些破洞, 今天,我看到這道「破牆」 疲憊不堪但依然挺立, 但是這一道沒有外援的牆, 自家人不挺誰挺?!
當杯觥交錯在去年的跨年夜, 世界正在悄悄地被改變, 人們逃出去,城市封起來。 突然間, 日子亂了套,找不到解藥。
被武漢肺炎的疫情搞到煩悶嗎?那就去看看樹吧!這段時間我沒去搶買口罩,倒是勤於登山和跑步來增強免疫力。日前在貓空的步道,沿路看到五片口罩在地上,在臉上或下巴的,懶得數了。盡管各界呼籲不需要一直戴著口罩,似乎難敵許多民眾自我保護的人性(也許有部分是保護別人)。傳染力最強的不是病毒,而是恐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台灣東洋的流感疫苗合作夥伴CSL Seqirus,日前在《開放論壇傳染病》期刊(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該篇研究藉大規模樣本分析,正面肯定細胞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的價值。台灣東洋樂見代理的細胞流感疫苗獲國際肯定,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完整的疫苗產品鏈...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剛看到今天的日語新聞,日本東京都廳新冠疫苗施打會場,前來的民眾是平常的兩倍,因為免費施打只到3月31日。 四月開始除了高齡者與60~65有重度基礎疾患者,其餘原則自費。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國際紅十字會考量疫情感染輕重程度不一,以及台灣領先各國的醫療技術,通知台大團隊轉往肺炎疫情更嚴重的另一個國家。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台灣東洋的流感疫苗合作夥伴CSL Seqirus,日前在《開放論壇傳染病》期刊(Open Forum Infectious Diseases)發表論文,該篇研究藉大規模樣本分析,正面肯定細胞流感疫苗對預防流感的價值。台灣東洋樂見代理的細胞流感疫苗獲國際肯定,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完整的疫苗產品鏈...
Thumbnail
作為一位父親,我們怎麼面對腸病毒的季節流行?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經過評估後決定讓他們施打安特羅生技腸病毒疫苗。在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們的選擇理由和疫苗接種的相關經驗。希望這能提供其他家長參考。文章中也附上了社團法人臺灣病毒暨疫苗學會的腸病毒衛教網站連結,讓大家可以更深入瞭解和預防腸病毒。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Thumbnail
剛看到今天的日語新聞,日本東京都廳新冠疫苗施打會場,前來的民眾是平常的兩倍,因為免費施打只到3月31日。 四月開始除了高齡者與60~65有重度基礎疾患者,其餘原則自費。
Thumbnail
新冠肺炎我是有確診一次,疫苗目前則是打到了第四劑💉 當時就是和我爸媽他們一起相互感染,幸好我們的症狀都不嚴重,類似有點嚴重的感冒,除了咳嗽咳不停,其他方面沒有大礙,沒有發燒更沒有失去味覺這些,起初最擔心我爸媽,幸好我們的症狀都很輕微,可能和有施打疫苗有關吧㊗️ 身體健康真的很重要的啊🥹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國際紅十字會考量疫情感染輕重程度不一,以及台灣領先各國的醫療技術,通知台大團隊轉往肺炎疫情更嚴重的另一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