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昇歌情事|關心香港永遠在:〈變妝皇后個人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對於許多關心香港、喜愛香港的人來說,過去這兩年,肯定是非常艱難的歲月。香港在20世紀是世界貿易的樞紐,亞洲最璀璨的都市之一。對台灣人來說,香港也是眾多明星、電影、流行文化的夢想之地,如果條件允許,搭一個多小時飛機就能抵達的香港,更是逛街購物跟品嚐美食的好去處,家中電影台永遠少不了的周星馳、劉德華和梅艷芳,陪伴無數人們成長的歲月。
這一切是在什麼時候改變的呢?或許我們都無法具體說出一個時間點,當然顯著的是2019年6月的「反送中大遊行」,台灣人眼睜睜看著香港上街爭取自己的權益,卻被一次又一次打成暴民,用催淚瓦斯和警棍摧毀了基本的香港信念。然而更早的2014年「雨傘運動」,或者更早的「真普選運動」,也許我們會認知到,香港是在1997年「主權移交」之後,就早已種下了今天的種種命運吧。最終,在2020年「港版國安法」實施之後,香港精神正式走向終點。
以前的香港是什麼樣子呢?陳昇在1995年替劉若英製作的專輯《打了一把鑰匙給你》,有一首〈Monica〉,看似普通的旋律與歌詞,卻彷彿給當年的香港刻畫了鮮明繽紛的身影:
東方之珠一定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這麼多好看的人都來自那個地方
她想要去和他們快樂生活在一起 不想要浪費她的 PRETTY PRETTY FACE
東方之珠每天在夢裡擁抱著我 夢見自己赤身裸體走在那皇后大道東
在那裡沒有什麼事情她不能夠去做
BECAUSE SHE CAN BE A SUPER SUPER STAR
在這首歌裡,陳昇建構了一個被少女憧憬幻想的綺麗城市,在那裡可以變成明亮的巨星,因為有許多好看的明星和偶像歌手,簡直是夢想的華麗之都,相較之下本地(台灣)是個無聊且缺乏未來的地方。當然這首歌沒有直接提到「香港」二字,但任誰都能看出它別無二處,畢竟香港正是亞洲明星的產地,歌中出現的著名街道「皇后大道東」——也是來自羅大佑以香港為背景的歌曲。
而這樣的香港,是世人們長期以來對她的印象,繁華、浮誇、拜金,但也充滿生命力,在世界潮流與在地文化之間不斷衝撞出屬於這裡的獨特色彩,人稱「東方之珠」。
香港旺角,2018年。作者自攝。
然而,當燈紅酒綠的夜色沈靜下來,香港人是誰?百餘年來,夾雜在英國殖民、中國故土與世界脈動之間的香港人,其實對自我身世是茫然的,沒有真正踏實的歸屬感,或許是最貼切的內在心情。香港作家西西於是如此描述:
你的國籍呢?有人就問了,因為他們覺得很奇怪。你於是說,啊,啊,這個,這個,國籍嗎。你把身分證明書看了又看,你原來是一個只有城籍的人。
——西西,《我城》
於是,在2020年,經歷了「反送中運動」一連串的動盪與震撼之後,香港人或許終將覺悟了,自己不但是個只有城籍的人,甚至連「香港人」這個身分,早晚也將被奪去,而成為強權手中的玩物,或者不配擁有認同的人。
而陳昇,這位不肯對世界姑息沈默的歌手,也在這年寫下〈變裝皇后個人秀〉這首歌,藉由歌曲,為2020年的香港命運譜成旋律,既是感慨,也是悲鳴與無言的結辯,當然,少不了陳昇獨有的嘲諷和微言大義:
這下可好了 吃相如此地難堪 說好了不愛你都犯罪
人類進化到了餵辣椒水 掌權的人心中從不感到傷悲
看我今天吃了什麼板機藥 怎麼不會悲傷儘有點迷惘
看來他們給我的不是瘟疫 應該是單純的死亡
歌曲開頭這一連串堆疊的意象,搭配著沈重的旋律,活脫把當今的中國與香港關係做了一番陳述,充滿對北京政權的不齒,「說好了不愛你都犯罪」「人類進化到餵辣椒水」,這不正是當今中共對香港的態度嗎?辣椒水、扳機藥、催淚彈,怎麼會是愛一個人(國家)的表現呢?更加諷刺的是,在武漢肺炎肆虐的2020年,催促香港走向死亡的不是瘟疫,竟是這個宣稱祖國的政權。
陳昇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政治局勢與底層文化的歌手,創作中從來不乏對北京政權的嘲弄批判,在這首〈變裝皇后個人秀〉裡,自然也不會放過機會「明褒暗貶」一番。歌詞裡的「他們」不斷出現,恰是做為香港「他者」形象的中國:他們強加著屬於統治者的意念與政治行動,或許聽起來是荒謬的,卻又是97後香港人切身沈痛的感受:
他們肯定非常厲害 畫了一個甜甜的美夢
不想要自我的人你儘管進來
他們肯定非常厲害 可以讓上億的人思想蒼白
你想要自由的人最好走開
換句話說,想要加入中國思想行列的人,首先要放棄自我意志,允許思想蒼白,以便共同做著相同的「甜美中國夢」。然而對香港人來說,百年來過慣了自由開放的生活,這樣的美夢無疑是拿靈魂來交換,並且代價無比巨大,包括了死亡。
關於死亡的意象,貫穿在這首歌之中,那並非某個個人的生命逝去,而是一座城市喪失了靈魂與記憶,比起香港作家筆下的欠缺身分,這種集體記憶的被奪去,毋寧是更巨大的悲哀。
我想要一個人在黃昏的汩羅江邊上跳舞
我想要一個人在蔚藍的青海湖邊跳舞
肯定要驕傲地告訴自己 你清醒地度過了1997年
你的死亡沒有墓碑 但是值得思念
在這裡,歌詞意象轉換為跳舞的畫面,儘管是汨羅江或青海湖,那都是一個人的舞步,對抗著(中國式的)集體與威權,特別是跨越了1997年這個門檻,自由、自主與自我,都是不復存在的過去。而「死亡」,便是在這個意義下的象徵,這份失去並 未鮮明地被人意識到,因而沒有墓碑,沒有儀式。儘管如此,仍是值得紀念,因為那是香港人內在的死亡。
記憶早已模糊的香港,2018年。作者自攝。
歌曲最後,陳昇以綿長的旋律反覆唱著相近的意象,關於跳舞、關於自由、關於逝去的悲傷,並且將場景拉回到香港景物,清楚地告訴世人,這是一首關於香港的歌曲:
我想要一個人跳舞 踏著自由的舞步
我想要一個人跳舞 就在維多利亞港邊
我想要對著妳跳舞 妳是我的女神
我想要一個人 在妳的夢中跳舞
誰能夠把我的悲傷告訴我的愛人 我已經不會再有淚
也許我將不能再回來 掩沒在雨霧淚焰靡漫不散的街邊
但我已經可以自由自在地跳舞
還記得那首〈Monica〉裡令人癡迷的東方之珠嗎?那是多少人心中的女神,如今人們只能「對著妳跳舞」,因為妳,香港,已經失去了炫麗的光彩,只停留在人們的夢境之中,徒留歷史的記憶。「也許我將不能再回來 掩沒在雨霧淚焰靡漫不散的街邊」,香港早已面目全非,不只是失去記憶,更是淹沒在催淚彈與砲火的煙霧之中,維多利亞港邊不再有迷人夜色,街邊瀰漫著的是恐懼不安,叫人心碎。
這裡陳昇給了一個非常政治的暗喻,在自由的維多利亞港邊獨自跳舞,儘管香港早已不再是往日的香港,但正是因為經歷這番苦難的香港,「我已經可以自由自在地跳舞」,縱使女神不能再伸展肢體。這象徵著香港的遭遇喚醒台灣人更普遍具象的自由意識,能夠勇敢地抗拒北京的侵犯,哪怕這是踩著香港人的血淚,但至少台灣保有了自由的空氣,堅定地跳著自由的舞步。我想,這是陳昇對香港最深切痛苦的告白。
陳昇曾自陳與香港的淵源深厚,早年曾在香港居住過一段時間,也在香港舉辦過幾回演出。1994年在紀念Beyond樂團主唱黃家駒的演唱會中,陳昇就曾演唱這首〈關心永遠在〉,並在最後加上一段新增的詞曲,作為對黃家駒的思念與祝福。我想,在文章的最後,這段激昂且真摯的旋律,或許也能為我們熟悉而摯愛的香港,送上無限的祝福:
是否有人告訴你
A SINGING BIRD NEVER CRY
THEY JUST SING & FLY
卻來不及問侯你 你是否飛得太遠
再也聽不見你的歌......
祝福香港,祝福香港的朋友手足們。請務必珍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3內容數
生活是如此的艱難,那麼就來聽歌吧!陳昇的歌曲陪伴我們超過30年,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應該有一首昇歌,收容了不同時刻的感動、悲傷、開懷、歡樂與嬉笑怒罵。這個專題試著將陳昇的歌曲加以整理介紹,訴說每首昇歌背後深刻或不為人知的故事。斟一杯酒吧,讓我們把悲傷留給自己,讓昇歌走進記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簡弘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楊德昌逝世於2007年6月29日,至今已近15年。我個人深愛著楊德昌的電影,近年來中影陸續將其作品數位修復,今天的我們可以重新在螢幕上觀看,其實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事。陳昇在楊德昌逝世十年時,寫下這首歌,我想他的心情也一樣是複雜的吧。人的生命終將結束,但幸好他留下了經典的作品。
在寸步難行的今天,就讓我們用陳昇的歌,帶領大家去世界旅行吧。既然要出發,就從最遙遠的美洲開始,畢竟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人,或許一輩子都不見得能去得上一趟北美,甚至南美洲,但陳昇的歌裡寫到了,怎能錯過?
相較之下,陳昇幾首有關青春印記的作品,則有著比較強烈的個人色彩,可以稍加留意。當然這並不是說接下來要介紹的歌,是陳昇自己的青春故事,但我們仍可從這些有點自傳調性的歌曲中,窺見陳昇年少時候的記憶,包含了自己與身旁朋友的故事,有一些男子氣概的粗獷感,也有著盡在不言中的柔長情感,一樣深刻動人。
我不禁想著,這些都是華語寫作、演唱情的歌,難道就沒有台語的男子情歌嗎?台式的男人浪漫,會是如何的模樣呢?今天,我想介紹收錄在新寶島康樂隊《第狗集》裡的最後一首歌〈路途〉,堪稱老派男人的台式浪漫代表作:
對照著來自同樣家鄉,卻逐漸找到自己歸屬的老爹,當異鄉人的身分逐漸清晰之後,顯現出來的,正是那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拒於自己國家之外的異議份子身分,而顯得「無家可歸」,其悲劇性格恐怕高於一般的異鄉遊子。祖國與異鄉、模糊與清晰,何處才是我的家....這些對照與質問,恐怕再也沒有人能夠比王丹,更加了然於胸。
今天的中國,「六四」與一系列名詞,成了真正的敏感詞,難以言說卻又如芒刺在背。曾經以香港為核心,年復一年舉辦紀念六四事件的活動,如今也隨著一國兩制的瓦解,香港再也沒有公開紀念的可能性。而臺灣,則成為華人世界唯一仍能自由談論、紀念六四的國家。
楊德昌逝世於2007年6月29日,至今已近15年。我個人深愛著楊德昌的電影,近年來中影陸續將其作品數位修復,今天的我們可以重新在螢幕上觀看,其實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事。陳昇在楊德昌逝世十年時,寫下這首歌,我想他的心情也一樣是複雜的吧。人的生命終將結束,但幸好他留下了經典的作品。
在寸步難行的今天,就讓我們用陳昇的歌,帶領大家去世界旅行吧。既然要出發,就從最遙遠的美洲開始,畢竟我們當中絕大多數人,或許一輩子都不見得能去得上一趟北美,甚至南美洲,但陳昇的歌裡寫到了,怎能錯過?
相較之下,陳昇幾首有關青春印記的作品,則有著比較強烈的個人色彩,可以稍加留意。當然這並不是說接下來要介紹的歌,是陳昇自己的青春故事,但我們仍可從這些有點自傳調性的歌曲中,窺見陳昇年少時候的記憶,包含了自己與身旁朋友的故事,有一些男子氣概的粗獷感,也有著盡在不言中的柔長情感,一樣深刻動人。
我不禁想著,這些都是華語寫作、演唱情的歌,難道就沒有台語的男子情歌嗎?台式的男人浪漫,會是如何的模樣呢?今天,我想介紹收錄在新寶島康樂隊《第狗集》裡的最後一首歌〈路途〉,堪稱老派男人的台式浪漫代表作:
對照著來自同樣家鄉,卻逐漸找到自己歸屬的老爹,當異鄉人的身分逐漸清晰之後,顯現出來的,正是那因為政治因素而被拒於自己國家之外的異議份子身分,而顯得「無家可歸」,其悲劇性格恐怕高於一般的異鄉遊子。祖國與異鄉、模糊與清晰,何處才是我的家....這些對照與質問,恐怕再也沒有人能夠比王丹,更加了然於胸。
今天的中國,「六四」與一系列名詞,成了真正的敏感詞,難以言說卻又如芒刺在背。曾經以香港為核心,年復一年舉辦紀念六四事件的活動,如今也隨著一國兩制的瓦解,香港再也沒有公開紀念的可能性。而臺灣,則成為華人世界唯一仍能自由談論、紀念六四的國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迥異的文化饗宴,上午在充滿懷舊氛圍的漁村大澳,坐上地鐵,下午就到了摩登的熱鬧街區,現代的高樓點綴著老舊的建築,坐著遊艇幾小時就能遊遍海灣,ㄧ部幻燈片機,是母親去香港時帶給我的禮物。
Thumbnail
49歲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曾唱紅〈城裡的月光〉等金曲,淡出演藝圈20年的她,還傳出流落街頭等負面新聞,去(2023)年終於回歸歌壇,不過近來她在大陸南京舉辦演唱會,吸引許多粉絲搶看,不料卻遭砲轟是「史上最爛演唱會」,粉絲更高喊退票,搞得場面相當難看。
最近這些天,台北的天空變得更璀燦炫麗了。不但各色人種搏命演出,甚至連鳥兒也來湊熱鬧。如果王芷蕾小姐還在台灣,看到今日的情景,她會怎麼唱「台北的天空」? 自從國會殿堂換人當家揭曉時,胡老頭就確認精彩、熱鬧的日子要來臨了。祇是怎麼都想不到會如此劇烈。贏的意得志滿,磨刀霍霍針砭時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最近常看到「盤點2000年代華語樂壇」的影片,尤其是在王心凌、孫燕姿、Ella在中國音樂綜藝及表演舞台上大放異彩之後,更多這樣回憶性質的整理出現。而這也是我親身經歷、啟蒙我開始聽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更是回憶滿滿、每首都跟著唱~所謂的「神仙打架」當然帶點懷舊或貴古賤今的可能,畢竟許多人擁戴的「好聽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迥異的文化饗宴,上午在充滿懷舊氛圍的漁村大澳,坐上地鐵,下午就到了摩登的熱鬧街區,現代的高樓點綴著老舊的建築,坐著遊艇幾小時就能遊遍海灣,ㄧ部幻燈片機,是母親去香港時帶給我的禮物。
Thumbnail
49歲新加坡歌手許美靜曾唱紅〈城裡的月光〉等金曲,淡出演藝圈20年的她,還傳出流落街頭等負面新聞,去(2023)年終於回歸歌壇,不過近來她在大陸南京舉辦演唱會,吸引許多粉絲搶看,不料卻遭砲轟是「史上最爛演唱會」,粉絲更高喊退票,搞得場面相當難看。
最近這些天,台北的天空變得更璀燦炫麗了。不但各色人種搏命演出,甚至連鳥兒也來湊熱鬧。如果王芷蕾小姐還在台灣,看到今日的情景,她會怎麼唱「台北的天空」? 自從國會殿堂換人當家揭曉時,胡老頭就確認精彩、熱鬧的日子要來臨了。祇是怎麼都想不到會如此劇烈。贏的意得志滿,磨刀霍霍針砭時
Thumbnail
很多年前有首老歌,名為「香港香港」,歌詞中寫道:「說一聲香港 香港 你永遠是尋夢鄉,香港香港你那色調難忘,香港香港載有我童年夢想...」雖然我對香港沒有鄉愁,但三次到訪香港,卻有著全然不同的感受。 過往的職涯中,曾經與香港人共事約莫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感受到不少的價值觀衝擊,香港因為歷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最近常看到「盤點2000年代華語樂壇」的影片,尤其是在王心凌、孫燕姿、Ella在中國音樂綜藝及表演舞台上大放異彩之後,更多這樣回憶性質的整理出現。而這也是我親身經歷、啟蒙我開始聽華語流行音樂的時代,更是回憶滿滿、每首都跟著唱~所謂的「神仙打架」當然帶點懷舊或貴古賤今的可能,畢竟許多人擁戴的「好聽
有個熱愛香港文化的馬來西亞朋友問我:「現在的香港,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離開?」 我不假思索的應道:「沒錯,大家都感覺到這裡的一切已不是從前的那模樣。即使尚未改變的,也能預見將會在某個未知的時候被摧毀。反正繼續留在這裡也沒有什麼意思了,還不如離開。」 我帶點疑惑地裝作沒看到她聽這話時黯然低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