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卡達克舞蹈的重要名詞

許多重要名詞沒有被列出,考慮到即便盡力補充也仍會有所疏漏,因此暫且不求完整與全面、以原作架構為主,懇請見諒。
踏地 Tatkar
Tat為土地,Kar為動詞,進行某事。Tatkar衍伸為腳步上的踏地技巧。在卡達克舞蹈裡,必須遵循一定的節奏韻律的舞步才能稱為踏地,它有特殊的對應舞訣:Ta thei thei tat - Aa thei thei tat。不同於其他古典舞,卡達克舞蹈給了這種特殊的腳步一個獨立的地位,並以它為基礎呈現多彩多姿、變化無窮的踏地技巧的呈現。
站姿 Thata或Thaat
傳統的古典北印度樂舞,遵循從慢速到快速的順序來演出。在卡達克,站姿是在慢速中第一個呈現的項目。「站姿Thaat」是thaat badhana或thaat ka baratana的簡稱,意指從站姿建構與推展出這場舞蹈表演的面貌。
舞者在這段演出會從幾種經典的站立姿勢擇一開始,在鼓聲Tabla bols與琴聲Nagma (Lehra)的極慢節奏中,依序展現他們如何控制眼神、眉毛、脖頸、雙肩、手臂、上胸與手腕等部位。卡達克舞蹈對於身體細部的絕對規訓,例如手腕的柔軟與力道被稱為Kasak(手腕上的功夫)、以及Masak(以上胸運動為主,連帶肩膀與後腰都會一起動作,形成優美的身段)
問候 Salami
Salami照字面上翻譯應為禮敬與問候之意。問候Salami是Salami ke Tukde的簡稱,在當代演出中越來越少見了。許多學者認為問候這個演出小段,是來自於卡達克舞浸潤於宮廷時期的影響,目的是對觀賞對象行禮;也可能只是單純因為它出現的順序接近整場演出的開頭,才被稱為問候小段。 今日,它也被稱為Rangamancha ka Tukda (Rang為色彩,manch為舞台,衍伸意指「對舞台致敬的小段」)(今日的Rangamancha ka tukre的內容可分作兩類,其一為獻花、對舞台與觀眾行禮致敬,其二為古典形式的問候,它們的速度、音節bol相同而動作相異。)
臨場 Amad
Amad的字源是波斯文,它的意思是出現、到來。臨場的演出順序在站姿之後,在踏地音節的基礎上作了許多後來被歸屬於「臨場」獨有的變化,因此被獨立出來稱為Amad ke Tukde。 有時為了讓觀眾的印象更加強烈,舞者會在演出臨場之前先作一段低音有力的小段paran或音節取自自然界的parmelu。並非所有的舞者都會演出臨場小段,許多舞者認為,只要在進場前的二至四拍作一點裝飾節奏、並在第一拍(Sum)進場就算完成臨場演出了。
*為了在描述的時候方便讀者辨別什麼時候我們說的是一般的進場,什麼時候是在指Amad這個演出小段,因此我把它翻譯成比較拗口的「臨場」,作出區別,希望讓大家容易閱讀與理解。
(運用整個肢體的)小段Toda / Tukda
在任何節奏中,最少以一個循環(Avartan,例如7拍的節奏一個循環是8拍、16拍的節奏一個循環是17拍,所有的表演都需在第一拍sum結束)編作舞訣的稱為Toda或Tukda。Toda是西塔琴與卡達克舞共用的詞彙、與Tukda意義類似皆指片段。在小段中又分為以下幾類是特別常見而受歡迎的:
1. 踏地小段 Tatkar Ke Tukde – 從踏地音節(Ta thei tat)編作的小段稱為踏地小段。
2. 克里希納小段 Natwari Ke Tukde – 那南瓦Natwar為黑天神﹒克里希納的別稱。據說那南瓦在亞穆納河畔鎮壓了卡利亞蛇王、並在他的身上跳舞(註1),這時Tigdha digdig tram tat thei等聲響從他的腳下傳出,信奉克里希納的卡達克舞蹈宗師們便將這些音節歸為克里希納小段Natwari ke Tukde。
3. 音樂性小段 Sangeeta ke Tukde – 相對於其他以舞訣padhant為編寫基礎,音樂性小段是以古典音符系統Swars(在印度音樂中swars等於音符也等於唱名Sargam,印度普遍使用將當前音調主音唱為Sa的首調唱名法)編作的,它通常由有百弦之稱的薩朗琴演奏,並與歌唱家互相搭配。與其他小段相比,音樂性小段較不常見。
4. 白獼鹿 Parmelu – 借用大自然的聲音所作的小段。Para意指不同,mela意指集合。不同的打擊樂器有不同的音節,白獼鹿小段即取民俗音樂與中東音樂常見的手鼓Nagada(或稱Nagara)、流行於南印的低音雙面鼓Pakhawaj(或稱Mridangam)、羊皮鼓Jhanja(或稱薩滿鼓)、印度銅鈸Manjeera、源於波斯以鼓棒敲擊的塔薩鼓Tasha、尼泊爾的鼓樂Dapha。常用以編作白獼鹿的音節為:Thri、Kuku、Jhanak、divang、dhilang、jhangire、jaga-jaga、chhuma、chhanana、thudana等
*音節Bol – 集合名詞。所有在樂舞中用到、有節奏有韻律感的音節。
註1:這段故事被記載於薄迦梵往世書Bhagavata Purana中。卡利亞是印度神話中的八位蛇王之一。身有劇毒,擁有五個腦袋,居住在亞穆納河的深處,倚賴河畔生態棲息的鳥獸無以維生,克里希納不願當地居民的生活被打擾,便鎮壓卡利亞、清除河水中的餘毒並在他頭上跳舞。參考宗教博物館《說龍解密》 https://www.mwr.org.tw/2012dragon/ch/ch1-2.htm
三三節奏Chakkardar
任何本身重複三次的小段,再重複三次後可以回到第一拍的就稱為三三節奏。別稱Trichakri。
舞訣吟誦(者)Padhant
字源來自梵文的pathana,意指吟誦。在卡達克舞蹈,它可以指稱一個動作或一個樂手的角色,當導師或舞者本人以口吟誦一段即將表演的舞訣、以拍手來標誌節奏走向,這個動作就叫做舞訣吟誦padhant,為表演者吟誦舞訣的人也被稱為Padhant。正確的發音、重音、以及各音節bols的音調是舞訣吟誦的重點。
詩詞小段 Kavit ( kavitta )
透過詩詞帶入情緒演出的技巧小段。舞者以特定的手勢與動作表達故事、以腳步表達節奏。雖然也有運用到演技abhinaya,詩詞小段還是被歸在Nritta(技巧性舞蹈)的類別,因為對詩詞小段而言,節奏還是扮演了最主導的角色。
手部動作Hastak
整個手部以至手臂的舞蹈動作,皆可稱為hastak。Hastak bheda(bheda分歧,種類或變形)發生在不同流派之間,對於同一個手的動作有各自詮釋的方式。
反轉palta
在北印度音樂裡的palta,例如SRGM – MGRS,RGMP – PMGR這樣的演奏模式就稱為反轉palta,卡達克舞蹈中的反轉通常出現在Gat-Nikas與Gat-Bhav,舞者將右手往右畫圓同時右轉、並以相同的動作在左邊重複一次,這樣的形式就稱為反轉Palta。(反轉通常不會從正拍開始,在反拍準備,正拍轉身。)
步態 Gat
古典卡達克舞的演出中,步態幾乎是不可或缺的一員。Gat的意思是環境、狀況,但許多學者認為它應該是梵文字彙「Gati」的誤用,而Gati是步伐之意。綜上所述,「步態Gat」是在展現角色(Nayaka男主角,Nayika女主角)在舞步行進中的某種狀態。這些步態分為兩類:
1. 亮場步態Gat Nikas – Nikas意指顯露、出頭,舞者在亮場步態中會先演出一些具有反轉的步伐,並帶上屬於亮場步態的經典姿態,最後加快速度並以重覆三次的踏地技巧Tihaai作結。
亮場步態的解釋與示範
2. 故事步態Gat Bhav – 沒有歌詞、沒有舞訣,舞者僅透過表情與肢體語言,以摹擬表演的方式暗示觀眾他們所詮釋的主題或故事情節。
女性姿態 Ada
演技abhinaya的一種,女性姿態的一種表現方式是如實呈現,另一種則透過具有吸引力的動作表達。
手腕的功夫Kasak
訓練過的手腕能展現是不同於常人的柔軟度與力度,稱為手腕上的功夫Kasak。
上胸的功夫Masak
以上胸為主、連帶肩膀與後腰一起運動,形成優美的身段,稱為上胸的功夫Masak。
手腕與上胸的細緻表現於卡達克舞蹈來說非常重要,並稱為Kasak – Masak,在站姿Thaat與步態Gat這兩個段落最明顯、最多見。
眼神流轉Kataksh
眼睛從眼眶的一角流轉至另一角,創造極具情慾(原文erotic)的感受。眼神流轉Kataksh多用於站姿與步態中。
風情 Naz
演技abhinaya的一種。Naz意指優雅而多姿的風情,多見於步態。
風格化 Andaz
風格化的呈現在卡達克舞蹈中非常受歡迎,例如Padhant ka andaz,舞訣吟誦的風格、Nigah uthane ka andaz,抬眼(凝視)的風格。不同於其他的印度古典舞,卡達克特別強調舞者的個體自主性,因此各式各樣的風格化表現也就特別被注重與凸顯。
日常練習 Taiyari
Taiyari原為準備、練習之意。當舞者確實完成他們的訓練並能穩定呈現每一個階段的成果時,即可被公認為得到了好的Taiyari(遵循苦練的人)。
轉圈能者 Ghumariya
當舞者能控制自己的身體,在一處轉圈而固定位置的時候即被稱為能轉圈者Gumariya,包含一般的平轉Chakkar(或稱Pheri,平開雙手左轉或右轉)、繞轉Chakra、渦旋Bhramari(手部作渦漩狀)等。
祈禱(短讚歌) Stuti
在演出前可以以任何主題的短讚歌,敬獻自己所敬拜的神祇。(其他如敬獻對象不限而長度較短的Vandana、以梵文書寫的stotra或Stotram、以古典音樂譜寫的吟誦式讚歌Bhajan、鞠躬禮敬的小段Naman、陽性神祇舞蹈Tandav…等都是讚歌的形式;在臺灣還有一種讚歌形式因為瑜珈梵唱的推廣頗為流行,科爾坦Kirtan,因其本質是讓信眾跟隨、重覆吟唱所以在傳統的古典舞裡面比較少用。)
108經典舞蹈動作 Karan
在《劇論Natya Shatra》第四章藉由濕婆之舞,作者婆羅多摩尼闡述了108種經典的古典舞舞蹈動作。這些動作從頭部、軀幹、四肢至腳底皆有不同運作。
他區分這些經典與娛樂眾人的民間民俗舞蹈不同、古典舞須得具有啟發人心的作用。
經典花環 Angahar
將六至九個經典舞蹈動作Karan一起連貫演出時,如同將這些美如花朵的舞姿串成花環一般,因此獲得經典花環之名Angahar。在《劇論》中不同的花環組合有32個。
經典動作之間的細微變化 Rechak
在108個動作之間於頸部、手部、腰間或腿腳,做抬起、挪動、旋轉等變化,稱為Rechak。依照部位分為四類:搖擺或移動的腳Pada Rechak,舉起或轉動薦椎至腰部的Kati Rechak,手部的舉投轉拉Hasta Rechak,以及頸部的Griva Rechak(補充資料參考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caka
群舞隊型 Pindi(或Pindi bandha)
Pindi的原意是「經典花環的次序」。婆羅多摩尼在《劇論》中,對舞蹈動作之間在舞台上的流動有清楚的分類。是非常現代的團體編舞概念。雖然許多古典舞今日多以獨舞形式演出,這四種群舞隊形還是經典不衰。
1. 基礎隊形 Pindi
2. 拉手圍成圓圈 Shrinkhalika
3. 拉手形成一串 Lata Bandha
4. 主舞與舞群分開 Bhedyaka
屈身的姿態Bhangi-Bheda
Bhangi意指彎曲的軀體。屈身姿態有五種類別:完美平衡的站姿Sama Bhanga,一道彎的Eka Bhanga,兩道彎的Dwi Bhanga,臀部抬起、軀幹向另側彎曲與頭部傾斜的三道彎Tri Bhanga,以及四道彎的Chatur Bhanga。
Tribhangilal是克里希納的另一個名字,直譯意義為三道彎的孩子,由於克里希納出現的模樣經常是這個姿勢,據傳是他執笛冥想的模樣。
圖片來源 http://shakti.e-monsite.com/en/pages/useful-links/bhangas-the-body-postures.html
在圖片來源與其他網路資源中,找到與本書不同的說法,由於一致性頗高便列出以作參考:Abhanga為單腳平衡,Samabhanga為直立完美平衡,Atibhanga為對立平衡,Tribhanga為卓越平衡。
註:Bhanga在梵文中指的是大麻的葉子,也被引申為一種令人陶醉的狀態。在記錄各類藝術、手工藝與科學的古籍《Shilpa Shastra》中,將眾神雕像姿勢中的「身體曲折」取名為Bhanga。
寧靜姿態 Sthanak / Sthanaka
在所有舞蹈動作的開始之前與結束之後的狀態,稱為寧靜姿態。《劇論》提到了六種屬於男性、與三種屬於女性的寧靜姿態,隨著時代推演,不同舞種的學者們也重新制定了許多寧靜姿態,卡達克的寧靜姿態多出現於站姿Thaat與小段Tokda的結尾。
五種身體動作
1. 身體的伸展與廣拓Anchita
2. 四肢的外延與內縮 Kunchita
3. 四肢的型態塑造 Rechita
4. 身體彎曲或合攏 Achhipta
5. 用任何部位製造顛簸、震動或搖擺的姿態 Vichhipta
註:這五種身體動作目前找不到比本書更久遠的出處,但筆者在《劇論》中找到Anchita與Kunchita兩個詞彙出現的時機,是與Udghattita、Soma、Agratala Sanchara一起,並稱五種「足態Pada Bheda」。
在這個脈絡下的Anchita是指腳跟紮地,前腳掌至腳趾展開的狀態、Kunchita是腳跟離地、腳趾與腳掌微彎的狀態(如圖示)。
圖片來源https://www.pjiap.org/viewimage.asp?img=Physiother-JIndianAssocPhysiother_2017_11_2_45_223700_f1.jpg
讀本系列原為我們古典舞學生的訓練之一,然而我們希望更多人瞭解北印度樂舞文化因此公開分享,歡迎引用,唯請來信告知並註明出處。本系列架構大綱與主要內容來自 Puru Dadheech的Kathak Syllabi,唯因成書較早,些許內容在請示師父 Mahua Shankar 後略有調整,若有不足之處望請海涵並來信指正,謝謝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