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sen日記 #1 —— 「從受傷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台灣的時候,我是個和自然與山無緣的人。就算我的大學在一個依山傍海的猴子園,但我從未想過要去爬山,直到我來到了日本生活。

前往北海道最高峰旭岳的路上,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前往北海道最高峰旭岳的路上,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前年,我在日本開始滑雪;去年,我開始在日本爬山,幸運地受到很多前輩的協助,爬了幾座的百名山,縱走了大雪山系的黑岳與旭岳,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以一個在台灣完全不爬山的菜鳥來說怎麼能夠這麼順利,直到今年。

只有學會滑雪才能看到的光景

只有學會滑雪才能看到的光景

今年二月,我在滑雪的時候摔斷了我的腰椎。

諷刺的是現在我工作的地方,往窗外看去,就能看見當初摔掉我半個雪季的那條雪道。還記得那天是個久違的大粉雪日,我和我的英國友人(在此稱他為J君)一大早就起身準備前往雪場。

第一趟,我獨自搭上纜車,準備滑一趟綠線暖身,記得當天的雪好到連壓完雪的雪道都積滿了綿綿粉雪。但沒想到就在我試著跳躍過彎邊的雪牆時,錯估了雪牆的高度,忘了該怎麼落地,到現在還依稀記得腰椎撞擊硬雪的那瞬間的閃電式疼痛,趴在雪牆邊,完全無法站立。還好,腳還有感覺,腳趾也有感覺。猶豫著要不要叫巡邏隊來救我,索性先打了電話給J君,沒想到他把waist聽成wrist,便建議我自己滑下山即可,我也就這麼天真的滑下去(到底哪來的勇氣?是嫌脊椎太多骨頭嗎?),還自己拆了雪板走回家,醫生聽到時都傻眼。

回到家才發現大事不妙,是連雪鞋都脫不了的痛,雖然大家都說可能只是肌肉摔受傷,但我在撞擊的那刻就知道,這種疼痛感跟一般跌倒完全不同,便拜託J君隔天送我去醫院檢查。照完X光又照了CT,醫師宣告第一節腰椎骨折,我的20/21雪季正式結束,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天。

已是將近五個月的療程,這種背著護具的生活,在最近劃下句點。我就住在當初受傷的這座山的另一頭,每天總是繞著這座山在生活。下班回家時必定會有一段要朝著山頭開去的路(可想而知我的油費跟里程數有多驚人)。從上個冬季以來的生活並不順遂,雖然幸運有J君的各種照料(受傷第一個禮拜他根本是我的看護)與陪伴和公司的支持,但心理上還是因為受傷、疫情,與不甚滿意的新工作而焦慮著。但在回家時看著這座山,看著他隨著每天消融的雪而改變的樣貌有多美,想起上個冬天尚未完成的事,想起這座山所給予的快樂與哀愁,想起自己多麼幸運能在這裡生活,就有撐下去的動力。

回家的路上,沿著公路朝著山而去。

回家的路上,沿著公路朝著山而去。

去年,山告訴我,我能夠做到些什麼。

今年,山告訴我,我做不到的是些什麼。

剛受傷時,我曾經把這一切的不順利當成一個sign,是不是叫我回台灣、不要再往山上跑、不要再冒險。但看了身邊一些受過大大小小傷,仍堅持自己熱愛事物的人,覺得這樣想也太宿命論了,與其想這些有的沒的,不如好好養傷,記取教訓。

但在《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二集中談到了撤退(retreat),我才恍然大悟,在山上,不僅要有把自己往極限推進的勇氣,更重要的是謹慎和判斷能力,與接受自己的能力不足。

或許,這個傷並不是一個sign,而是一個warning,狠狠的踩了一腳去年那個過於順遂,只想往前衝的我,要繼續冒險,但同時也要學習山的沉穩與尊敬這豎立在地球上幾億千萬年的存在。在節目中,導演總是會問:「山給了你什麼?」

我還沒有答案,但山儼然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我唯一能確定的是,接下來的人生將繼續朝著山往前。

貍 ( 2021.05.28/星期五/天氣晴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鳥與貍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第一次登富士山是2016年,那是我在日本的第一座山。 那時我對於爬山完全毫無經驗,只是出自勇於嘗試的心情,穿著一般的運動鞋帶著不齊全的裝備無知的出發了。整趟旅程結束,我整整在床上躺了兩天,腳指頭長滿水泡及瘀青,小腿大腿肌肉痠痛,動一下就哀哀叫,下半身完全動彈不得。後來因緣際會我踏入了登山戶外的產業
Thumbnail
第一次登富士山是2016年,那是我在日本的第一座山。 那時我對於爬山完全毫無經驗,只是出自勇於嘗試的心情,穿著一般的運動鞋帶著不齊全的裝備無知的出發了。整趟旅程結束,我整整在床上躺了兩天,腳指頭長滿水泡及瘀青,小腿大腿肌肉痠痛,動一下就哀哀叫,下半身完全動彈不得。後來因緣際會我踏入了登山戶外的產業
Thumbnail
山林與我 一時爬山一時爽,一直爬山一直爽。 其實從小我就被爸媽帶著上山下海到處玩,到了初中時,跟著學校的團隊去山上爬合歡山,當過隊長五次,帶隊和照顧小隊員經驗充足,但是都是跟著學校團隊 一起,直到上了大學,在去年的十月,我第一次參與兩天一夜的登山活動,那座山叫做松蘿湖,還沒上山就開始下雨
Thumbnail
山林與我 一時爬山一時爽,一直爬山一直爽。 其實從小我就被爸媽帶著上山下海到處玩,到了初中時,跟著學校的團隊去山上爬合歡山,當過隊長五次,帶隊和照顧小隊員經驗充足,但是都是跟著學校團隊 一起,直到上了大學,在去年的十月,我第一次參與兩天一夜的登山活動,那座山叫做松蘿湖,還沒上山就開始下雨
Thumbnail
https://youtu.be/Go4IGM_tbSk 真心覺得很奇幻的旅程,心態上的變化,實在無法描述給大家。 沿途已經凍得無法拍照,影片中有更多有趣的鏡頭,可以更知道我們歷經了什麼。 22m/s的9級陣風下,實在是恐怖到極點了!真心感謝山神,保佑我們平安下山。
Thumbnail
https://youtu.be/Go4IGM_tbSk 真心覺得很奇幻的旅程,心態上的變化,實在無法描述給大家。 沿途已經凍得無法拍照,影片中有更多有趣的鏡頭,可以更知道我們歷經了什麼。 22m/s的9級陣風下,實在是恐怖到極點了!真心感謝山神,保佑我們平安下山。
Thumbnail
白茫茫的一片, 實在令人陷入童話中的美好。 殊不知等待你的居然是"我要看到雪流成河~~~~"
Thumbnail
白茫茫的一片, 實在令人陷入童話中的美好。 殊不知等待你的居然是"我要看到雪流成河~~~~"
Thumbnail
爬玉山的第一個上半天,看我笑得多開心,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殊不知等等就笑不出來了!
Thumbnail
爬玉山的第一個上半天,看我笑得多開心,一副神采奕奕的樣子,殊不知等等就笑不出來了!
Thumbnail
四天的雪訓有許多值得記憶書寫的片刻,像是在雪夜於369前吃著布丁煉乳抹茶棉花糖巧克力粉雪山雪花冰;像是明明該下大雨的登頂日硬是發揮了十一期的威力,雖有陣陣暴風雪但我們依然曬了片刻的陽光;像是帶著隔壁組的新手隊友結成繩隊一起踢著岩壁登上雪山主峰。 謝謝雪山與大自然,賞予如此豐沛的雪況、美好的天氣。
Thumbnail
四天的雪訓有許多值得記憶書寫的片刻,像是在雪夜於369前吃著布丁煉乳抹茶棉花糖巧克力粉雪山雪花冰;像是明明該下大雨的登頂日硬是發揮了十一期的威力,雖有陣陣暴風雪但我們依然曬了片刻的陽光;像是帶著隔壁組的新手隊友結成繩隊一起踢著岩壁登上雪山主峰。 謝謝雪山與大自然,賞予如此豐沛的雪況、美好的天氣。
Thumbnail
「 寒流侵襲,全台恐降至𝟭𝟬度以下,高山可能降雪。」看到高山、降雪關鍵字,再加上好山友的推坑和剛開成的雪主東團,這一切很剛好的緣分,讓我踏上雪山覓雪之旅。 ▘▚下。雪。了! ▞ ❉ 人生初雪,獻給雪山是件很浪漫的事,帶雪的哭坡讓我們太過興奮反而哭不出來了。
Thumbnail
「 寒流侵襲,全台恐降至𝟭𝟬度以下,高山可能降雪。」看到高山、降雪關鍵字,再加上好山友的推坑和剛開成的雪主東團,這一切很剛好的緣分,讓我踏上雪山覓雪之旅。 ▘▚下。雪。了! ▞ ❉ 人生初雪,獻給雪山是件很浪漫的事,帶雪的哭坡讓我們太過興奮反而哭不出來了。
Thumbnail
百岳,在我人生中應該不會出現的兩個字
Thumbnail
百岳,在我人生中應該不會出現的兩個字
Thumbnail
在台灣的時候,我是個和自然與山無緣的人。就算我的大學在一個依山傍海的猴子園,但我從未想過要去爬山,直到我來到了日本生活。 前往北海道最高峰旭岳的路上,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前年,我在日本開始滑雪;去年,我開始在日本爬山,幸運地受到很多前輩的協助,爬了幾座的百名山,縱走了大雪山系的黑岳與旭岳,現在想
Thumbnail
在台灣的時候,我是個和自然與山無緣的人。就算我的大學在一個依山傍海的猴子園,但我從未想過要去爬山,直到我來到了日本生活。 前往北海道最高峰旭岳的路上,是我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 前年,我在日本開始滑雪;去年,我開始在日本爬山,幸運地受到很多前輩的協助,爬了幾座的百名山,縱走了大雪山系的黑岳與旭岳,現在想
Thumbnail
今天又出來爬山,峽谷裡,兩側的山頭能清晰地看見另一邊的山線、樹林、溪流、瀑布、冰河及山頂上的雪,喜歡處在森林裡的感覺,感受清晰的芬多精,少了城鎮的喧囂,鳥鳴聲迴盪在風中..
Thumbnail
今天又出來爬山,峽谷裡,兩側的山頭能清晰地看見另一邊的山線、樹林、溪流、瀑布、冰河及山頂上的雪,喜歡處在森林裡的感覺,感受清晰的芬多精,少了城鎮的喧囂,鳥鳴聲迴盪在風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