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能識讀媒體報導的時代悲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雖然對教育學理解甚少,但在社會活動中經常還是會感到一些教育上的基礎問題。

就拿最近話題熱點的疫情來說,台灣政府當局會在每日公告確診案例,以及每日的不幸死亡案例。每天都會有數字公告,加上媒體在不斷的循環報導,造成所有人會感到對某些「指標」的"感覺"。

例如:「死亡率」。

raw-image

媒體會用偌大的標題,或是情緒激昂的說著死亡率全球最高,多數群眾又只是看看標題,所以就有個模糊的概念,想說台灣因為新冠病毒引發的死亡率很高。

前陣子更誇張了,有人居然直接拿每日公告的「確診數」作為分母,每日公告的「死亡案例」作為分子,這樣一除起來,直接作為「死亡率」!這種完全牛頭不對馬尾似的奇怪數字組合與結果,最終除了讓數字不可思議的高之後,讓不明究裡者恐懼這種「效果」外,一點意義都沒有。更別提這個所謂的「死亡率」跟真正在流行病統計學中的死亡率定義一點都搭不上關係。

嘆氣與無奈也無法改變這類情形,媒體無論傳統或新創者,無一不是希望用更聳動且煽動情緒式的來吸引更多閱聽者的注意。畢竟這個時代下,最貴的就是用戶的注意力。成功用看起來怵目驚心的標題,讓用戶願意點進去看一篇文章,就達成了最基本的 KPI 條件了。此時用戶們能否洞察這背後的不合理,並且重新歸納出什麼才是正確的觀點,靠的應該就是過去基礎教育中所習得的一些基本概念,例如:統計學。

raw-image

此處毋須多麼高深的教育紮實度,只要能在基本概念上知道需要存疑,並且透過網路上的強大搜索能力,很容易就能「破解」這些不合理的報導。

可惜,真正具備這樣的能力,且願意為此付諸行動者,實在太少。更別說行動之後發現有誤導之嫌,還願意冒著被「網路罷凌」的風險,登高一呼者,更是少之又少。也是這個時代背景下的一中悲哀現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rome的沙龍
46會員
813內容數
Jerom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07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Thumbnail
2022/08/07
這是個天空湛藍到不可思議的日子,有時候想想已經往生了的親人,回想許多人世間的紛擾,就像想著宇宙與自己的渺小這種時空差異對比,會讓人更懂謙卑,也更感念生命的每一個精采片段。
Thumbnail
2022/08/06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2/08/06
民間都說貓有九條命,這次不知名原因的病痛,看起來是慢慢要過去了。或許用掉了他的一次機會,但至少又多了可以跟大家相處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2022/08/05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Thumbnail
2022/08/05
大家都很關心到底怎麼了。可惜我們都沒有讀心術,醫師也沒有,連獸醫師都無法辨別發生什麼情況,只能繼續觀察,祈禱他儘速恢復健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就可以知道Omicron是一個致死率很低的病毒。
Thumbnail
大家就可以知道Omicron是一個致死率很低的病毒。
Thumbnail
面對爆發的疫情,台灣很多事都還沒準備好,但最難準備那關,大概存在於每個人心中。面對亂七八糟的數據跟報導我們究竟該怎麼面對?
Thumbnail
面對爆發的疫情,台灣很多事都還沒準備好,但最難準備那關,大概存在於每個人心中。面對亂七八糟的數據跟報導我們究竟該怎麼面對?
Thumbnail
本篇目標:帶大家一覽各家媒體所做疫情相關資料新聞,評比報導/專題優缺點 本篇適合:對資料新聞有興趣的人;平時有在關心疫情新聞,對目前疫情數據有一定程度了解。
Thumbnail
本篇目標:帶大家一覽各家媒體所做疫情相關資料新聞,評比報導/專題優缺點 本篇適合:對資料新聞有興趣的人;平時有在關心疫情新聞,對目前疫情數據有一定程度了解。
Thumbnail
看公視、天下、READr等媒體如何呈現疫情間的資料新聞!
Thumbnail
看公視、天下、READr等媒體如何呈現疫情間的資料新聞!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單純因為對於前陣子新聞媒體「疫苗的新聞的設定與框架」不認同,相信身為理性閱聽眾的你/妳也是感同身受的。 電視新聞對於疫苗死亡日以繼夜的報導,某種程度上已引起閱聽人恐慌,而不諱言,我自身、周遭親友也不免因新聞各種重複、誇示性闡述而徒增擔憂。           
Thumbnail
寫下這篇文章,單純因為對於前陣子新聞媒體「疫苗的新聞的設定與框架」不認同,相信身為理性閱聽眾的你/妳也是感同身受的。 電視新聞對於疫苗死亡日以繼夜的報導,某種程度上已引起閱聽人恐慌,而不諱言,我自身、周遭親友也不免因新聞各種重複、誇示性闡述而徒增擔憂。           
Thumbnail
毋須多麼高深的教育紮實度,只要能在基本概念上知道需要存疑,並且透過網路上的強大搜索能力,很容易就能「破解」這些不合理的報導。
Thumbnail
毋須多麼高深的教育紮實度,只要能在基本概念上知道需要存疑,並且透過網路上的強大搜索能力,很容易就能「破解」這些不合理的報導。
Thumbnail
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創作假新聞或編造聳動不實的訊息的動機有很多,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或純粹只是好玩,為了博取大家
Thumbnail
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創作假新聞或編造聳動不實的訊息的動機有很多,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或純粹只是好玩,為了博取大家
Thumbnail
自疫情爆發以來,生活中各種好壞消息和真假新聞漫天飛舞。擁有豐富管道獲取資訊的時代,反而越來越讓人感到不知所措了...
Thumbnail
自疫情爆發以來,生活中各種好壞消息和真假新聞漫天飛舞。擁有豐富管道獲取資訊的時代,反而越來越讓人感到不知所措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