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變化讓你眼花撩亂嗎?分項評比疫情資料新聞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本篇目標:帶大家一覽各家媒體所做疫情相關資料新聞,評比報導/專題優缺點
本篇適合:對資料新聞有興趣的人;平時有在關心疫情新聞,對目前疫情數據有一定程度了解。
同個資料 我看那麼多幹嘛?

相信許多讀者會有這樣的困惑。

畢竟,指揮中心給的資料就是那些,能做的變化就是在於「怎麼呈現?」這件事。資料新聞是在繁雜數據中梳理出一個脈絡,讓讀者看見有這樣的現象,而視覺化就是為了讓讀者能更快理解你要說什麼,大家頻率相同才能繼續對話嘛!

以一筆每日確診數的資料為例,各家幾乎都做了,那讀者到底要看哪家?其實也沒一定答案,真的是看大家閱讀習慣了,或是看哪家在同個頁面能一次提供最多你需要的資訊,久而久之會變成你個人在想到「我想知道最近疫情又有什麼變化了」的時候第一個訴諸的媒體。

前一篇文章,我們點出各家專題報導的特色。
在這,我們想討論的是同個資料型態各家呈現樣式,不同處為何?這樣呈現會有什麼效果?另外,本篇也會用分項(資料豐富度、呈現明確性、新聞互動性、報導特殊性)評比方式,幫大家統整出同一種資料,哪種呈現形式能更清楚點出重點,更快跟讀者「同頻」。

以下先做各分項名詞定義:

  • 資料豐富度:與同種資料主題報導相比,該報導是否能將資料交叉分析,並以同一張圖表呈現多面向數據
  • 呈現易讀性:以該種圖表繪製數據資料,是否能讓讀者一目瞭然報導想呈現重點
  • 新聞互動性:新聞是否設計與讀者互動功能,例如游標點選、滾輪滑動動畫...
  • 報導特殊性:該種數據選擇與圖表呈現與其他媒體報導是否重疊或獨樹一格

評分將以★表示,滿分為★★★★★(5星),最低為★(1星)。例如,如報導無「新聞互動性」,則將評為★(最低1星)。

「本土確診數變化」圖表比較:公視、中央社標示平均線較優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清楚在圖表說明上標示本土確診數包含校正回歸,除繪製確診數變化,更標示七日均線以及區分兩種病毒出現時間)
  • 呈現易讀性:★★★★
  • 新聞互動性:★★★★(游標移到線上會顯示七日均值)
  • 報導特殊性:★★★(報導另繪製七日平均線)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
  • 呈現易讀性:★★★★
  • 新聞互動性:★★★★(游標移到橫軸上顯示相應數據)
  • 報導特殊性:★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
  • 呈現易讀性:★★(y軸繪製過多資料未達到的數值)
  • 新聞互動性:★★★★(游標移到橫軸上顯示相應數據)
  • 報導特殊性:★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未說明是否包括「校正回歸」數)
  • 呈現易讀性:★★★★
  • 新聞互動性:★★★★★(能選擇看近三個月或全部的圖表,且紅點皆提示讀者可將游標移到上面看相關資訊)
  • 報導特殊性:★★★★(報導另繪製七日平均線,並結合當日發生重大事件說明)


本土確診數變化各家以直條圖為主,中央社單純呈現每日的數量,P#再將數據區分為alpha、Omicron病毒株,而P#與天下都有另外畫上7天平均線作為參考。

聯合新聞網在對應確診數中將表格標示到6000,但最高數字目前只到4000以上一點,似無需在現階段就將表格畫到這麼高。

「各地確診人數分佈」圖表比較:除了繪製地圖,你還可以...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重每日與各縣市的數據「比較」)
  • 呈現易讀性:★★★★(清楚看出同日哪個縣市最多、或同縣市哪天增加最多人)
  • 新聞互動性:★★★★(游標移動觀看相應數據)
  • 報導特殊性:★★★★★(圖表選擇特殊,以顏色深淺顯示人數變化)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右方說明只挑出特定縣市,需藉游標移動才可看各縣市數據)
  • 呈現易讀性:★★★
  • 新聞互動性:★★★★(游標移動觀看各縣市數據)
  • 報導特殊性:★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
  • 呈現易讀性:★★★★(右方縣市說明也用顏色區分多寡)
  • 新聞互動性:★
  • 報導特殊性:★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合併多種資料,並以縣市作為分析基準,清楚說明各縣市詳細數據變化)
  • 呈現易讀性:★★★★★(因包括多面向數據,可比較近日確診變化量也可得知累積確診數)
  • 新聞互動性:★
  • 報導特殊性:★★★★★(儘管合併多種數據,但仍能兼顧易讀性設計圖表)


確診分佈之呈現相較前面討論的確診數每日變化多元,中央社聯合新聞網選用地圖呈現各縣市分佈是思考地理位置與數據關關係呈現較直覺的一種方式。

同樣用類似直條圖的P#在色彩中做變化,他選擇顯示每日在各縣市的數量而非聯合新聞網的累積人數,並用漸層數顯示人數多寡,但如此顯示就無法直接看出每日是多少人(除非把游標直接移到特定區塊),而是用「比較」的概念知道今日比起前幾天是多或少。

天下則製作大表,以縣市為單位將多種資訊都放上去,包括累計數量、當日確診數、趨勢變化、疫苗涵蓋率,讀者可自行選擇想了解哪地區的疫情資訊來閱讀。

「疫苗覆蓋率」圖表比較:想好要強調的重點,繪出最適合的圖表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除區分不同年齡層施打率,也分別列出第一劑、第二劑與追加劑各年齡層的數據)
  • 呈現易讀性: ★★★★(方便比較同劑疫苗各年齡層施打率)
  • 新聞互動性:★
  • 報導特殊性:★★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大方向說明目前疫苗覆蓋比率)
  • 呈現易讀性:★★★★
  • 新聞互動性:★★★★(游標移動會顯示相應數據)
  • 報導特殊性:★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包含年齡層與各劑疫苗施打率數據)
  • 呈現易讀性:★★★★(方便比較同年齡層各劑疫苗施打率)
  • 新聞互動性:★★★★★(滑動到圖表時,橫軸動畫由左往右出現,且游標移到橫軸上會跳出相應數據說明)
  • 報導特殊性:★★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圖表標示疫情間重大事件與接種量改變,並點出距離每人三劑疫苗與到貨疫苗量關係)
  • 呈現易讀性:★★★★(雖每劑疫苗與疫苗到貨量皆以橫軸百分比表示,但以顏色深淺方便區分)
  • 新聞互動性:★★★★(藍點閃爍提示讀者可移動滑鼠看當日大事紀)
  • 報導特殊性:★★★


這個議題可以做的面向很多,各家關注點也不盡相同。

P#選擇用年齡來區分,報導每個年齡層接種第一、第二與追加劑的比例。聯合新聞網用兩張圖分別呈現總體接種情形,另一個跟P#相似也是拆成各年齡討論。天下使用日期作為分析單位,畫出接種數量趨勢,圖中點狀標示出那天推出的相關疫苗政策,來看是否會影響接種人次。

其實看完上面資料新聞案例比較,倒不是探討哪個資料呈現更好,而是取決於所關注的面向為何,要述說什麼樣的現象?

如果關注總體覆蓋率可以直接用聯合新聞網的方式呈現,如果想進一步看各年齡層的施打率就可以考慮做出像P#或聯合的報導。另外還有些媒體也會分析各品牌疫苗的施打量,例如下方的聯合新聞網,用不同顏色即可標示出品牌,同時也顯示每日施打量,一次就包含許多面向的數據。

raw-image
  • 資料豐富度:★★★★(比較2021/2022兩年接種人數,並區分每日接種疫苗種類)
  • 呈現易讀性:★★★★★(以顏色區分同日不同種類疫苗,方便比較)
  • 新聞互動性:★★★★(游標移動顯示相應數據)
  • 報導特殊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qua的沙龍
0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選舉民調是預測選舉結果的重要工具。然而,如果我們不了解樣本和母體的概念,就很容易被民調結果誤導。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樣本和母體的概念,以及它們對民調結果的影響。我們還將提供一些在閱讀民調報告時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選舉民調是預測選舉結果的重要工具。然而,如果我們不了解樣本和母體的概念,就很容易被民調結果誤導。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樣本和母體的概念,以及它們對民調結果的影響。我們還將提供一些在閱讀民調報告時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Thumbnail
臺灣媒體機構正積極致力於報導國際社會議題、進行深入調查報導,同時推動臺灣與國際接軌,致力於創造一個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其中,全球氣候變遷和全球健康危機成為重要報導焦點,並呼籲臺灣媒體應該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