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的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創作假新聞或編造聳動不實的訊息的動機有很多,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或純粹只是好玩,為了博取大家的關注與按讚,網路上已有太多有問題的訊息,要分辨假新聞已經很不容易,另一方面也是大家太忙或太懶,曾經有一位專門創造假新聞的大師級人物曾經在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說:「老實說,民眾真的變笨了。他們只會一直把東西傳來傳去,再也沒有人查證任何事情了。」
查證很麻煩,要有時間,當然更要有足夠的背景知識以及沒有預設立場的胸襟,要達到這些素養真的很難,也難怪民眾愈來愈容易被操控。
最近,金融時報主筆,BBC電視節目主持人哈福特就感慨,為什麼到現在,英國還有將近四分之一的民眾不相信有新冠病毒,認為那是政治陰謀;而法國只有四成的人表示願意打疫苗,而九成投票給川普的人認為拜登勝選是不合法的。
事情當然不是如美國財務部長桑默斯說的:「看看你周圍,一堆白癡。」這麼簡單。
哈福特認為,首先是人們很容易分心,其實這也是訊息太多,注意力不足而導致的,再加上人們通常會將絕大部分時間花在「新鮮有趣」的事物,不再動腦筋思考與理解任何複雜的事情。
第二是他所謂的政治部落主義,在政治對立的環境中,每一個事實的主張都會成為爭論或雙方對抗的武器。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會被扭曲與極端對立化,但是假如有任何政治人物或團體看到這樣對他有好處的話,任何議題都可以被兩極化。
第三種造成無知時代的因素是陰謀論者的懷疑。作者解釋,陰謀論者投入巨大的精力(或者極為豐富或荒謬的想像力),從雞毛蒜皮,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意義,卻對於這個議題大量確定的鐵證視而不見,甚至反而會被他們當作是這個陰謀所製造出的假新聞,就像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造成的災難,川普的支持者絕大部分認為那是捏造出來的假新聞。
哈福特對這個無知時代是悲觀的,因為要消除無知是很不容易的,不過他倒是提供一個方法來嘗試,針對那些「無知者」不要一見面就陳述事實,相反的,應該是先與對方建立融洽的關係,提出問題並傾聽答案。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在爭辯中改變對方,但是有時候人們會說服自己。
最後,作者建議,每個人都要承認自己也有盲點,我們也都有自己的同溫層,也渴望互相取暖,我們跟所有人一樣,都會否認或忽視某些重要的事實,是的,我們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慢下來,冷靜下來,問問題,然後想像「我們可能是錯的」。
為孩子的「媒體識讀素養」扎根
女兒上中學後,學校某些科目的老師會在課堂上提及一些新聞議題,有時候甚至要她們以雜誌的封面故事來做專題報告,於是她們逐漸關注起目前的社會話題,通常也會詢問一下我的看法。
其實,除了學校老師主動與學生討論媒體新聞之外,一般家庭也經常在日常生活中評論新聞事件,孩子在有意無意間,自然也會聽到這些意見。
常常很感慨,現代人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為止,醒著的時間幾乎無時無刻不被無所不在的資訊包圍,從原先的電視、廣播,到如今的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現在家長的教養難題已不是害怕孩子訊息不足,反而是如何協助他們培養不被媒體左右的心智能力,並且在紛亂的資料當中,獲得真正有用的訊息。
尤其對年輕人來說,網路早已取代傳統的媒體。以前媒體的記者與編輯負責生產、管理訊息,除了是傳播者也是守門員;一旦來到人人可以發聲的時代,網路上充斥各種來歷不明且未經查核的訊息,甚至很難追索來源,再加上網路的擴散效應太快又太廣,後果往往超出任何人的掌握之外。所以,協助孩子使用網路,建立正確的習慣與分辨的能力,是當今最迫切的素養。
甚至我可以很武斷地講,當一個人沒有豐富的知識,尚未建立分析與判斷的能力,是沒有資格使用網路的。而能力的養成,必須先從一本一本完整的書籍閱讀開始。
知識羅盤讓你免於網路迷航
不過,的確有很多家長跟我反應,家裡讀中學的孩子整天掛在網路上,勸他們多看點書,不要沉迷於電腦,結果常常被孩子反駁:「我在網路上搜尋閱讀的資料也像書啊!甚至比書的訊息更新、更即時呢!」
閱讀網路上的資料,與閱讀印刷出來的書,到底一樣不一樣?
我想,首先得區別什麼是書。不管是紙本印刷,或者用竹簡、用羊皮,或者是電子書,只要經過編輯處理、正式發行的書,都算是書,與網路搜尋的資料是不同的。
不管使用什麼媒介,只要是經過編輯的書,都有製作成本,除了作者殫精竭慮的寫作之外,還經過層層篩選與討論,修正校訂後才會出版,基本上是有架構、有層次、有想法與目標的。即使百科全書,只要經過編輯發行,都會有特別的觀點與架構。
當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學門、一個新的領域,必須找到那門學問的幾本經典書籍,仔仔細細地從頭讀完,在腦中建立起完整的輪廓,這種輪廓也可以稱做知識的基本架構。有了整體的認識之後,後續找到的許多資料與瑣碎的細節才能適當地安放在那個架構裡,也才能形成有意義的瞭解與記憶。
沒有對那個領域的整體瞭解,網路上搜尋到的無窮無盡的資料,不僅沒有幫助、浪費時間外,甚至有害,會使我們淹沒在訊息的大海中。許多在大學任教的朋友感慨,現在學生的報告內容似乎非常豐富,旁徵博引找了許多資料,但卻抓不住重點,結論也非常模糊,甚至搞不清楚作業的問題到底要他們回答什麼?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自己的觀點,也不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即便花了一大堆時間在網路上漫遊,剪剪貼貼,還是無法成為真正的收穫與理解。
利用討論將問題看得深一點
這是個複雜的世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沒有簡單或終極的解答,偏偏現今從網路到傳統媒體的報導,都朝向「輕薄短小」,不可避免的片面化且零碎化。現代人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去瞭解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前因後果是如何?對我們會有哪些影響?
因此,趁著雙胞胎女兒因為老師在課堂上的談論所引起的興趣與關注,開始進行我們家的「媒體識讀」教育。也就在跟她們討論的過程中,發現她們理解議題與解讀新聞的能力很弱;同時也發現,老師雖然以這些時事為素材,但也沒有好好分析,不知道是時間不夠,還是本身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
於是從她們高一的春天開始,每個星期假日,我會利用早、午或晚餐的時間,正式為她們上課。通常會以雜誌的專欄或專題報導,以及報紙的社論或專論影印為教材,含括一、兩篇相關文章為一個主題,至少講解討論一個小時左右。
我通常會以馬錶測量她們看完一篇文章要花多久時間,然後要她們立刻複述文章的立論重點,或追索作者的寫作動機……等等。(能用自己的話清楚地講,才代表真正看懂。)接著,我會就文章所涵蓋的專有名詞與背景知識詳加說明,引導她們去思索: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現象的發生?這些狀況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如果事情不這麼發生,可以有哪些改變,必須做哪些努力?……
總之,我希望她們能把問題看得深一點,也希望從這些攸關每個人生活的事件裡,引起她們追求知識的動機。
經過這樣的訓練,後來在女兒上下學間隙翻閱每天報紙的短短時間裡,也會隨口交換一下意見。(這與正式上課需要刻意挑好主題、影印教材是不一樣的。)
就像這本書裡所收錄的數十個議題,任何一個會引起社會普遍關注的新聞,一定含帶著社會當下集體的潛意識,或許是憂慮,或許是恐懼,都很值得父母陪著孩子進一步探索。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美食代價」,姊姊A寶馬上就嚷嚷:「好可怕喔!我以後不敢吃牛肉、雞肉了!」   只見妹妹B寶冷冷地吐嘈:「我們家本來就很少吃牛肉雞肉啊!」   的確,自從與一些朋友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之後,(那一年也是AB寶出生那一年)我們家就儘量吃「環保素」,因為肉類比較耗地球資源且較易造成環境破壞,所以
這幾年台灣到處都在種櫻花,以前是零零星星的一棵一棵夾雜在樹林裏,現在大家會為了拍照好看,刻意一整排一整排的種,甚至一整片林子都種櫻花。  2天假日都是好天氣,社區大門來了不少遊客拍櫻花,其實社區裡及後山,有更多而且沒人,難得B寶沒值班也沒參加活動,回家當乖女兒,下午到後山散步也湊熱鬧地隨手拍幾張相片
這幾十年來,因為化學工業技術的進步,我們從吃的、穿的到用的,無一不依賴這些人工合成創造出來的材料。一般人真的很難想像,香純濃郁的果汁可以用試管裏的粉沫不摻任何真實材料百分之百調出來。   據估計,在當代的工業生產線上,大約有十萬種合成化合物在使用中,其中絕大部份沒有經過實驗,我們不知道經由呼吸、接觸
這幾十年,因為化學工業技術的進步,我們從吃的、穿的、用的,無一不依賴這些人工合成創造出來的物品,同時這些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學製品,不管在製造中或使用後,會融入地下水、湖泊,會飄到我們家,散佈在整個環境中,最後也進入我們的體內,這些我們稱為「環境賀爾蒙」的毒素,或許就是造成癌症、慢性病、過敏症…等等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祕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的成長與發展。  但同時,父母也要有耐心,如果少了從容的心情,再
這些年愈來愈常在公共場所看到沒有規矩,甚至像是小霸王般目中無人的孩子,然而陪伴在旁的父母親卻非常淡定地毫不制止或教導。其中除了極少數的孩子也許有天生的精神障礙,我相信大多數應該是正常只是缺乏家教的孩子。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
   看完「美食代價」,姊姊A寶馬上就嚷嚷:「好可怕喔!我以後不敢吃牛肉、雞肉了!」   只見妹妹B寶冷冷地吐嘈:「我們家本來就很少吃牛肉雞肉啊!」   的確,自從與一些朋友成立荒野保護協會之後,(那一年也是AB寶出生那一年)我們家就儘量吃「環保素」,因為肉類比較耗地球資源且較易造成環境破壞,所以
這幾年台灣到處都在種櫻花,以前是零零星星的一棵一棵夾雜在樹林裏,現在大家會為了拍照好看,刻意一整排一整排的種,甚至一整片林子都種櫻花。  2天假日都是好天氣,社區大門來了不少遊客拍櫻花,其實社區裡及後山,有更多而且沒人,難得B寶沒值班也沒參加活動,回家當乖女兒,下午到後山散步也湊熱鬧地隨手拍幾張相片
這幾十年來,因為化學工業技術的進步,我們從吃的、穿的到用的,無一不依賴這些人工合成創造出來的材料。一般人真的很難想像,香純濃郁的果汁可以用試管裏的粉沫不摻任何真實材料百分之百調出來。   據估計,在當代的工業生產線上,大約有十萬種合成化合物在使用中,其中絕大部份沒有經過實驗,我們不知道經由呼吸、接觸
這幾十年,因為化學工業技術的進步,我們從吃的、穿的、用的,無一不依賴這些人工合成創造出來的物品,同時這些原本自然界不存在的化學製品,不管在製造中或使用後,會融入地下水、湖泊,會飄到我們家,散佈在整個環境中,最後也進入我們的體內,這些我們稱為「環境賀爾蒙」的毒素,或許就是造成癌症、慢性病、過敏症…等等
 孩子需要被要求被限制,其實他們也渴望生活中有個可以遵循的底線,這是所有父母都必須知道的祕密。當孩子知道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清楚地知道生活中有一道絕不可越界的圍牆,反而可以讓他們很有安全感的成長與發展。  但同時,父母也要有耐心,如果少了從容的心情,再
這些年愈來愈常在公共場所看到沒有規矩,甚至像是小霸王般目中無人的孩子,然而陪伴在旁的父母親卻非常淡定地毫不制止或教導。其中除了極少數的孩子也許有天生的精神障礙,我相信大多數應該是正常只是缺乏家教的孩子。  我總是覺得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網路的普及,看似一度打破了這個障礙,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發展帶來的資訊的碎片化,我們似乎又回到了新型的資訊不對等時代;台灣的媒體亂象許多人將其原因歸咎於台灣的「媒體自律不足」或「民眾欠缺識讀能力」,雖然並沒有錯,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過多人跨足自媒體卻沒有正確的意識。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一般人沒聽過的文字,敝人唸科學的背景,終於讓我搞懂無知之幕。也就是說大家都想好,但誰要去衝第一名?第一名的人可能就是犧牲的人。無知之幕是一種思想實驗,用以探討共生社會下的道德問題。其概念在1955年被經濟學家約翰·夏仙義提出,並為政治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1971年於著作《正義論》
Thumbnail
在《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一書中,作者Charles Duhigg深入探討了當代社會中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我們擁有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多的資訊,但我們的決策品質並未因此顯著提升。我們運用數據的能力,跟不上我們蒐集數據的速度Duhigg舉出例子:雖然我們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也知道自己膽固醇多高,我們
Thumbnail
現今的資訊環境變得越來越複雜和雜亂,真假資訊交雜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要判斷消息的真實性變得更加困難。有些消息可能只是謠言或誤解,而有些則是真實的事件。因此,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對待每一個消息,並且更加積極地尋找證據來支持或反駁它們的真實性。 首先,我們會問自己:這件事情是與事實相反的嗎?也就是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在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大量資訊,導致淺碟化思維和人際關係表面化。本文探討了這一現象對社會和個人的影響,並提供解決方法。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呱,不夠看,換個有點內涵的戰將好嗎? 小丑耍低能是吧,呵,不織布種類有幾種都不知道,也敢跟本蛙嗆聲。這些主力就是想要騙你,卻不認真、不用功,他們的資料來源是「經濟日報」,呃,咱們假設記者詳實報導,沒有收公司及主力「黑錢」幫忙炒作。 原文如下,一個字未删,一個字未改~證明「小時不讀書,長大當那個」